1972年2月,走下舷梯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 与中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握手寒暄。这张照片其后成为冷战的标志性画面之一。圖左是夫人帕特·尼克遜 。
1972年尼克松访华 (英語:1972 Nixon visit to China ,1972年2月21日-28日),时任美国总统 的理查德·尼克松 应时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邀请,对北京 、杭州 和上海 进行的访问,这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尼克松到访北京期间,还在中南海 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会面。此次访问是中美邦交正常化 的过程中重要的一步。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当时被认为是其敌对国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时也终结了两个国家长达25年相互隔绝的历史。尼克松称此次的访问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尼克松已经表达了对于改善中美关系的态度。当时美只承认中华民国 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并没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尼克松第一任期初期,尼克松和他的国家安全顾问 基辛格 开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示好,表达了期望与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善关系的愿望。在经过中美双方反复的相互示好之后,基辛格秘密访问了北京。在北京,基辛格会见了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宣布他将在次年访问中華人民共和國。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的这次访问在过去的20年内首次向美国民众展现了当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为期一周的访问中,尼克松和他的最高级幕僚与中国政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包括会见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
尼克松的此次访华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正处于冷战 时期的世界格局,形成了美国联合中國对抗苏联 的局面,同时也为1979年中美建交 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尼克森在中國 ”变成了一句美国英语 中的俚语,表示政客采取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行动。
访问
历史背景
1879年於天津 ,直隸總督 兼北洋通商大臣 李鴻章 與前美國總統 (1877年卸任)尤利西斯·S·格蘭特 。
改善了与苏联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关系通常被看做是尼克松 任期内最成功的外交成就。[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苏联的关系趋于恶化。同时苏联巩固了与许多东欧 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并且在第二次国共内战 中,中国共产党 获胜,中国国民党 战败并退守台湾 。这让许多美国人担心社会主义会统治学校和工会[ 2] 。在1950年朝鲜战争 爆发后,这种担心在美国加速上升。
尼克松 成为1952年艾森豪威尔 的竞选伙伴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对于共产主义的强烈抵触情绪,持強烈反共立场。尽管如此,他还是在1972年成为了首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在任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在尤利西斯·S·格兰特的环球旅行 中访问了廣州 、上海 和北京 。赫伯特·胡佛 在1899年年轻时到过大清天津 ,这也是他能聽懂北方官話 的原因。艾森豪 总统在1960年正式访问了台北,期间会见中華民國總統 蔣中正 ,代表美国政府承认位于台北 的中华民国政府 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政府。
而自1955年爆发的越南战争 到1971年已持续了16年。美国是南越 的主要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苏联 则是北越 的主要支持者。同时因为这场战争,美国和苏联主导的冷战 中,美国成为了处于弱势。但在1960年代,中苏决裂 ,美国政府认为可以联合中国对抗苏联,这成为尼克松访华并愿意改善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1970年10月初,尼克松會見美國《時代》週刊雜誌 記者時稱:「如果說我在死以前有甚麼事情想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去。」[ 3] :316 。12月18日,毛澤東 會見斯諾 ,稱如果尼克松願意來,毛澤東願意和他談[ 3] :316-317 。
准备
美國总统专机空軍一號降落於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其下是迎接尼克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
1971年3月28至4月7日,在日本名古屋 舉行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賽上,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被稱為「乒乓外交 」[ 3] :317-318 。5月29日,毛澤東批准周恩來《中央政治局關於中美會談的報告》,同日中方向尼克松發出「口信」,歡迎基辛格訪華 ,進行初步秘密會談[ 3] :321 。6月,周恩來批准北京外國語學院 招收800名新生,實現毛澤東之計劃[ 3] :317 。7月,尼克松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基辛格 在访问巴基斯坦的途中秘密访问了北京,为尼克松的访华做了铺垫。白宫的会议记录和已经公开的文件显示尼克松 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开始建立与北京的联系渠道。7月16日,中美雙方同時發表公告,宣佈尼克松準備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華[ 4] ;10月20日至26日,基辛格再次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具体安排[ 5] [ 6] 。10月26日,雙方就聯合公報草案達成初步協議[ 3] :321 。
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 通過2758号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 ,當天下午毛澤東召集周恩來及外交部有關人員開會,決定立即組成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大[ 3] :321-323 ,代表团11月9日离京[ 7] ,当地时间11月11日抵达纽约[ 8] 。11月8日,因尼克松的行程包括对杭州的访问,但当时跑道长度仅2,200米的杭州笕桥机场 无法起降波音7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扩建杭州笕桥机场的紧急指示,此次扩建工程简称118工程,除了对既有笕桥机场设施进行的扩建外,还包括在原走马塘的基础上修建连接杭州市的杭笕公路 [ 9] 。
1971年11月30日,新华社 发布公告,宣布尼克松对华访问将于1972年2月21日开始[ 10] 。
行程
尼克松与周恩来在杭州西湖花港公园
毛泽东主席接见尼克松总统
1972年2月17日,尼克松夫妇一行人乘坐VC-137C “空军一号”专机从安德鲁斯空军基地 出发,飞往夏威夷卡内奥赫 停留,2月19日从卡内奥赫海军陆战队机场飞往關島 ,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 后于当地时间2月20日下午5时(UTC+10)抵达关岛机场 ,当地时间 2月21日7时离开关岛,于北京时间上午9时飞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短暂停留后飞往北京。[ 11]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美國總統 尼克松 和夫人帕特·尼克松 、羅傑斯和基辛格一行人抵達北京,周恩來、葉劍英等到機場歡迎;當天下午尼克松接到毛澤東要會見他之通知,在周恩來陪同下到中南海毛澤東之住處[ 3] :323 。同日,毛澤東同尼克松談話,當尼克松稱「毛主席的著作感動了全國,改變了世界」時,毛澤東詼諧地說:「沒有改變世界,只改變了北京附近幾個地方。」[ 3] :324
2月26日,尼克松、罗杰斯、基辛格在周恩来陪同下乘坐中国民航伊尔-18 从北京飞往杭州,美方空军一号专机紧随其后[ 12] [ 13] 。2月27日,中美聯合公報 終於談定,2月28日公報在上海發表[ 3] :327 。毛澤東說:「中美關係 正常化是一把鑰匙。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3] :328 2月21日至28日为期一周的访问中,尼克松和他的最高级幕僚与中国政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包括会见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尼克松的夫人帕特·尼克松 和众多美国媒体一起参观了北京、上海和杭州的学校、工厂和医院。
结果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
”
《中美上海公报 》
这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两国之间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访问结束前,两国政府发表了上海公报 。
公报表示两国致力于发展全面正常的外交关系。美国認識到台湾海峡两岸 的中国人 都认同只有一个中国 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对此美方没有异议。美国政府 重申对中国人自己同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兴趣。公报的表述使得两国政府可以将台湾的政治地位和外交关系等“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问题”[ 14] 暂时搁置起来,还包括双方开放贸易以及其他方面的接触。
上海公報 的簽署也導致美國開始逐漸從台灣撤軍,根據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 (USTDC)的數據,1970年時駐台美軍 人數大約近1萬人,到了1974年底時,駐台美軍人數只剩5千多人。美国政府和中情局也在尼克松访华后停止了对四水六岗卫教军 的援助。
此后,美国继续与中华民国政府 保持正式外交关系,直到1979年1月1日才和中华民国断交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建交 。此后北京的美国联络办公室和华盛顿的中国联络处同时升级为大使馆。但美國同時通過台灣關係法 ,以保證協防台灣的安全,並成立美國在台協會 维持与台灣的關係。中美建交以后两国关系进入蜜月期。
在尼克松访华之后的一年内,美国的一些关键盟友,包括日本 、澳大利亚 和联邦德国 (西德),相继与台湾 断绝了官方关系,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5]
后续事件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另見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冷冲突 情報組織 技術競賽 外交政策 意識形態
组织 宣傳 參見
生平政事 总统任期 著作
《六次危机》
《尼克松回忆录》(自传)
《真正的战争》
《领导人》
《真正的和平》
《不再有越战》
《1999─不战而胜》
《角斗士》
《只争朝夕》
《超越和平》
竞选史 大众文化 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