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話,客家語的一種方言,在中国汉语分类属于漢語族客家语寧龍片[1][2]。主要使用於江西省南部的石城縣,一般以縣城琴江鎮客家話為代表音。
概況
石城縣位於贛州地區東北部,內部與江西省的廣昌、寧都、瑞金三縣為鄰,外隔武夷山與福建省長汀、寧化二縣接壤。其中廣昌屬於贛語撫州片,寧都、瑞金屬於贛南客家語區,長汀、寧化屬於閩西客家語去。總人口達23萬,總面積1581.51公里。
根據主河道琴江河上游,中游,下游的分段,石城客家語也相應地分成三片:上水片,中水片(或城裡片,即縣城地段),下水片。三片語言表現出極強的一致性。
音韻系統
聲母
石城話總共有20個聲母(包括零聲母,/ts tsʰ s/在細音前會變成/tɕ tɕʰ ɕ/)。
p 巴壁 |
pʰ 爬白 |
m 馬米 |
f 花灰 |
v 橫圓
|
t 多登 |
tʰ 馱動 |
n 拿泥 |
l 羅連 |
|
ts 遮朱 |
tsʰ 猜雜 |
s 沙少 |
|
|
tɕ 酒節 |
tɕʰ 秋切 |
ɕ 先西 |
|
|
k 基交 |
kʰ 課缺 |
ŋ 牙危 |
h 希荷 |
Ǿ 鴉乙
|
韻母
石城話總共有56個韻母(包括自成韻母的/m/)。
ɿ 支時 |
ei 杯尾 |
i 被非 |
u 朱初 |
iu 居余 |
ə 豬苧 |
o波過 |
io 靴茄
|
ie 泥低 |
ui 追吹 |
ɔi 胎該 |
əu 厚周 |
iəu 秋糾 |
a 麻瓜 |
ia 借野 |
ai 災怪
|
au 抄燒 |
iau 焦消 |
əm 針沉 |
iəm 今林 |
om 甘堪 |
am 三參 |
iam 簽嚴 |
an 丹間
|
ien 邊天 |
on 安寒 |
ion 軟 |
uon 磚官 |
ən 分蚊 |
in 兵津 |
əŋ 曾生 |
ɔŋ 裝光
|
iɔŋ 槳槍 |
ɑŋ 橫梗 |
iɑŋ 丁聽 |
uŋ 東通 |
iuŋ 松宮 |
əp 執濕 |
iəp 集習 |
ɔip 鴿合
|
aip 納甲 |
iap 貼葉 |
ait 八襪 |
iet 鐵熱 |
ɔit 撥割 |
ət 勃沒 |
it 筆匹 |
uit 骨術
|
ək 北迫 |
ok 剝托 |
iok 腳削 |
ɑk 伯客 |
uk竹族 |
iuk 俗育 |
m(n、ŋ)呒五 |
|
聲調
石城話總共有5個聲調,其中平聲分陰陽、上聲去聲入聲不分陰陽(陽去獨立成調,陰去併入上聲)。
聲調 |
調值 |
例字
|
陰平 |
53 |
高開巴蚊近懶
|
陽平 |
24 |
同糖才人羅民
|
上聲 |
31 |
古口肯敬蓋菜
|
去聲 |
32 |
硬共飯岸轎儉
|
入聲 |
5 |
甲達壓各落谷
|
語音特點
- 古全塞音、塞擦音聲母不論平仄都讀送氣清音。
- 泥、來不混。
- 精組洪音、莊、知、章組都讀ts tsʰ s。
- 分尖團,古見組聲母逢細音韻母讀 c cʰ ç。
- 有v聲母,來自古微、影、匣、以、雲聲母合口韻。
- 古影母開口洪音字讀零聲母。
- 曉、匣母合口韻字讀f。
- 有較多的唇齒音字讀雙唇音,如“糞肥吠斧”等。
- 梗攝字有文白對立。
- -m -n -ŋ 及 -p -t -k 等輔音韻尾齊全,但“品禀凡帆”等字讀-n尾,“立笠”等字讀-t尾。
- “食飯”(吃飯)的“食”讀st或sk,中間沒有任何元音。
- “瓜”、“乖”、“過”、“光”等字讀開口韻。
- 咸、山、蟹三攝一二等主要元音有別。
- 古上聲全濁聲母字部分歸讀陰平,部分歸去聲;上聲次濁聲母字部分歸上聲,部分歸陰平。
- 去聲清聲母字歸上聲。
- 入聲不分陰陽。
註釋
- ^ 李榮. 中國語言地圖集. 香港: 香港朗文(遠東)出版社. 1988 [2015-01-01]. ISBN 0582999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中文).
六、寧龍片 包括江西省的十三個縣:寧都、興國、石城、瑞金、會昌...
- ^ 張振興. 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 北京: 商務印書馆. 2012: 116–124 [2014-12-31]. ISBN 71000705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中文).
六、寧龍片 共7個縣市 江西省:寧都縣 石城縣 全南縣 龍南縣 定南縣 尋烏縣...
參考
- 張振興 主編 《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
- 吳可珍 《江西石城方言研究》 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0
- 羅美貞 林立芳 饒長溶主編 《客家話通用詞典》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4
- 李如龍 張雙慶主編 《客贛方言調查報告》 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2
- 劉綸鑫主編 《客贛方言比較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
- 李榮 主編 《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遠東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