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
本條目涵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 結束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爆發前的期間 (1918年-1939年),包含軍事衝突、外交折衝、政治角力及各式條約的簽訂等等,影響或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事件。
1910年代
1918年
1918年11月11日紐約時報 頭版對終戰的相關報導
由協約國 代表福煦 元帥與德國代表簽訂康邊停戰協定 ,此協定標誌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1919年
巴黎和會 四巨頭(由左至右分別是英國首相 勞合·喬治 ,意大利总理 奥兰多 , 法國總理 乔治·克列孟梭 和 美國總統 威爾遜 。)
斯巴達克同盟 與極左派人士合組革命委員會發動第二股革命浪潮 。最後導致德意志帝國 的覆亡,並促成威瑪共和國 的成立,以及極右翼 勢力的納粹黨 崛起。
協約國 為解決戰爭所造成的問題,以及奠定戰後的和平,於是召開巴黎和會 ,其中對德和約《凡爾賽條約 》最為重要,對日後的國際關係有著深遠影響。
俄羅斯 與波蘭 在邊界發生武力衝突 。
在列寧 的領導下於莫斯科 成立第三國際 (或稱共產國際),其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共產主義國家 。
希臘 軍隊占領土耳其伊茲密爾 ,土耳其革命者 隨後展開一場政治與軍事抵抗 。
在巴黎和會歷經六個月的談判後,各國在巴黎 凡爾賽宮 簽署《凡爾賽條約 》,要求德國限縮軍事武裝、支付巨額的戰爭賠償及喪失部份領土等戰爭責任。美国参议院 沒有批准該條約,後來與德國單獨媾和。
協約國 與奧地利 簽署《聖日耳曼條約 》,宣布解散奧匈帝國 並承認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波蘭 與南斯拉夫王國 [ 2] 。美國 沒有批准該條約,後來與奧地利單獨媾和。
協約國 與保加利亞 簽署《納伊條約 》,條約內容包含割讓領土、支付賠償及限制軍隊人數。
1920年代
1920年
1920年到1945年國際聯盟 各成員國的加盟情形。
《凡爾賽條約》正式生效,在威爾遜 主持下國際聯盟 宣告正式成立。
在《凡爾賽條約 》生效六天之後,國際聯盟 在巴黎召開第一次議會會議。
巴黎和會 閉幕[ 4] [ 5] 。
卡普政變 企圖推翻威瑪政權 ,政變起因於威瑪政府簽署《凡爾賽條約 》。
匈牙利 與協約國 簽署《特里阿農條約 》,確立匈牙利領土範圍。
鄂圖曼帝國 與協約國 簽署《色佛爾條約 》,削減帝國領土與軍事武力。
波蘭 將軍盧齊昂·傑里哥斯基 ,發動軍事行動占領立陶宛 維爾紐斯 ,並成立傀儡政權 中立陶宛共和國 。
國際聯盟 在日內瓦 的總部,由時任美國 總統威爾遜 召開首屆大會,共有41個會員國與會[ 7] 。由於美国参议院 未批准《凡爾賽條約 》(條約內包含《國際聯盟盟約 》)[ 9] ,因此美國未能加入國際聯盟參與正式運作。
1921年
波蘭 、俄羅斯 和烏克蘭 簽署《里加條約 》,標誌著波蘇戰爭 的結束[ 10] 。
美國 與奧地利 在維也納 簽署《美奧和平條約 》,並於同年11月8日生效。
美國 與德國 在柏林 簽署《美德和平條約 》,並於同年11月11日生效。
美國 與匈牙利 在布達佩斯 簽署《美匈和平條約 》,並於同年12月17日生效。
由時任美国总统 哈定 於華盛頓 召開華盛頓會議 共有9國參與[ 11] ,商議太平洋和遠東問題及限制海軍軍備問題。
1922年
墨索里尼 與支持群眾。
華盛頓會議 結束,美國 、英國 、日本 、法國 和義大利 五國簽署《華盛頓海軍條約 》,限制海軍軍備。
德國 和俄羅斯 簽署《拉巴洛條約 》,雙方政府同意外交正常化並加強經濟合作。
俄國內戰 自1917年持續至1922年為止。
法西斯 領袖 墨索里尼 藉由號召支持者 發動政變 ,迫使意大利国王 伊曼紐三世 將政權移轉並由墨索里尼組建新政府。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 廢黜鄂圖曼帝國 蘇丹 。
俄羅斯 、烏克蘭 、白俄羅斯 和外高加索 共同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簡稱蘇聯)[ 13] 。
1923年
1923年6月間法國部隊行經德國魯爾區 街道。
啤酒館政變 時的玛利亚广场 。
為使德國 履行《凡爾賽條約 》,法國總理 雷蒙·普恩加萊 出兵德國占領魯爾 地區,迫使德國繼續支付賠款。法國與比利時 的軍事行動使得德國國內的恶性通货膨胀 危機 加劇,政府則放任國內通貨膨脹惡化,以便讓自己失去償還能力來規避賠款,卻加速德國右翼政黨勢力的形成[ 16] 。
土耳其 與英国 、法國 、義大利 、日本 、希臘 、羅馬尼亞王國 和南斯拉夫王國 簽署《洛桑条约 》,土耳其獨立戰爭 終告落幕,條約的簽署確立現代土耳其 的領土和繼承鄂圖曼帝國 成為新主權國, 使新政權獲國際承認[ 17] 。
義大利 政府不滿意希臘 政府對科孚事件 的回應[ 18] ,因此出兵占領科孚島 對希臘施壓。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 立法宣布成立土耳其 共和國 [ 19] 。
受到墨索里尼 政變 成功的影響,德國 納粹黨 在慕尼黑 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 發起政變 ,但失敗收場。
1924年
1924年10月法國部隊自魯爾 多特蒙德 撤離時的情形。
啤酒館政變 審判中,列位被告站在慕尼黑 人民法庭前的合照。(由左至右分別是:坡內特 、韋伯 、弗利克 、克里布爾 、鲁登道夫 、希特勒 、布魯克納 、羅姆 和瓦格納 。)
蘇聯領導人 列宁 去世。斯大林 開始鏟除異己,鞏固權力。
英国 承認蘇聯 。
希特勒 因參與啤酒館政變 遭判五年徒刑入獄 。在巴伐利亞最高法院駁回檢察官的抗告之後,希特勒於同年12月20日獲釋出獄[ 23] ,連同審理還押期間希特勒僅服刑約一年的時間。
義大利 国家法西斯党 在國會 選舉中 ,運用極具爭議性的手段贏得三分之二的多數席位。
義大利 統一社會黨 領袖馬泰奧蒂 ,在羅馬 遭国家法西斯党 份子綁架殺害。
德國 和協約國 同意接受道威斯計劃 ,解決德國戰後賠款問題以及協約國軍隊自魯爾 撤軍[ 27] 。此計畫代表德國第一次成功違抗《凡爾賽條約 》,且使得條約轉向對德國有利的方向。
法國 開始從德國 魯爾 撤軍。
1925年
1925年10月三位代表在瑞士 罗加诺 進行商議。(由左至右分別是德國外交部長 施特雷澤曼 、英國外交大臣 張伯倫 和法國總理 白里安 。)
希特勒 自傳─我的奋斗 1926-1927年版書衣。
希特勒 在獄中 口述由赫斯 紀錄的自傳,我的奋斗 上冊出版發行[ 28] 。下冊於隔年發行。
《罗加诺公约 》正式在倫敦 簽署(隔年9月14日在日內瓦 批准生效,且登記在國際聯盟 條約集 內[ 29] ),公約內容包含協約國 與東歐 戰後 新興國家協議領土邊界,並與德國的外交關係正常化。羅加諾公約為當時的國際關係帶來和平的希望。
1926年
潘加洛斯 將軍宣布自己是希臘 的獨裁者 。
英國 和比利時 軍隊撤離德國 科隆 。
希臘 獨裁者 潘加洛斯 將軍當選總統 。
德國外交部長 施特雷澤曼 與蘇聯 駐德大使尼古拉·克列斯京斯基 ,在柏林 共同簽署《柏林條約 》,條約內重申德國 與蘇聯於1922年所簽訂的《拉巴洛條約 》,且未來五年內兩國互不侵犯和中立條款[ 30] 。此舉對波蘭 產生相當程度的威脅和衝擊(導致波蘭政變 );而歐洲各國認為可能會影響到德國在《罗加诺公约 》中的義務,法國則擔心在此背景下德國會加入國際聯盟 [ 31] 。
波蘭 元帥畢蘇斯基 ,在首都華沙 發動軍事政變 [ 32] 。
德國 加入國際聯盟 [ 33] 。
日本 大正天皇 駕崩,皇太子裕仁親王踐祚,繼位為天皇 。
1927年
中國國民黨 中央常委 蔣中正 聯合上海共進會 及右派工人在上海 的閘北、南市、浦東、吳淞等地,向上海總工會 糾察隊發起攻擊 ,第二十六軍第二師強勢解除糾察隊武裝且搜捕中國共產黨員 和蘇聯 要員,史称“四一二事件 ”;國共合作 正式破裂,為國共內戰 埋下了導火線。此舉引發汪兆銘 不滿,導致寧漢一度分裂 。
内志与汉志王国 (即現代沙特阿拉伯 的前身)與英國 簽署《吉達條約 》,承認伊本·沙特 擁有內志與漢志王國的主權,內志與漢志王國從英國獨立。
蘇聯 大使彼得·博伊科夫 在波蘭 華沙 遭到白俄 流亡青年 鮑里斯·卡維爾達 的暗殺[ 38] [ 39] 。
中國共產黨 中央軍委書記 周恩來 與國民革命軍 第九軍副軍長朱德 、第二十軍軍長贺龙 和第十一軍副軍長葉挺 等人率部起兵攻占南昌 ,就此中國國民黨 與中國共產黨之間展開了長達十年的內戰 。
托洛斯基 與季諾維耶夫 遭到苏联共产党 中央委員會 投票決定開除黨籍,隨後中央政治局 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 上將其黨羽悉數剷除。托洛斯基 在這場和斯大林 的路線鬥爭中敗下陣來,而斯大林 的權力則更加穩固。
1928年
皇姑屯事件 事發現場照片。
國民政府 北伐軍 行經山東 濟南 時與日軍發生爭執,導致雙方在城內爆發激烈的武裝衝突 ,特派山東交涉員蔡公時 等人在山東交涉公署 內慘遭殺害。雙方多次交涉未果,日軍於11日進軍攻占濟南[ 42]
日本 方面和奉系军阀 張作霖 之間的矛盾日漸深化,引起关东军 高級參謀河本大作 私自密謀暗殺張作霖[ 43] ,張作霖因北伐軍 進逼北京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乘坐專列退回東北,就在行經京奉鐵路 與南满铁路 立體交會的三孔橋時,火車被河本大作等人預先佈置的炸藥引爆炸毀,張作霖身受重傷隨後不治身亡。皇姑屯事件 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視為日軍侵華起點[ 45] ,也導致东北易帜 。
義大利 與阿比西尼亚帝国 (現今衣索比亞 的前身)簽署《義衣條約 》,宣示兩國友誼和合作關係。
由美国国务卿 凱洛格 與法國外交部長白里安 發起的《非战公约 》在巴黎簽署,最初共有15國簽署,各國同意放棄戰爭做為解決國際爭議的國家政策, 且不論發生何種衝突或是糾紛時,都不應排除使用和平手段解決[ 47] [ 48] 。實際上,非戰公約並未達到終止戰爭的目的和為國際和平帶來立即性的效果。
在蘇聯 第十五次代表大會 上決議的第一個五年計畫 開始執行,此計畫是基於中央總書記 斯大林 的經濟政策 下 ,所推行一系列農業集体化 和加速工業化 的改革。透過快速的工業化為蘇聯邁向超級強國之列打下深厚的基礎,也替蘇聯製造擊敗德國 的武器和贏得二戰勝利做足準備,但農業集體化卻直接導致1932年苏联大饥荒 且造成數百萬人死亡,也使計畫在實行四年後提前終止而非原訂的五年。
張學良 宣布東三省 易幟 ,通電南京接受國民政府 的領導,北洋政府 的終結象徵著國民革命軍 北伐 成功,使國民政府在名義上完成中国统一 。
1929年
1929年華爾街股災 爆發後,紐約證券交易所 外擠滿人潮。
蘇聯 、波蘭 、爱沙尼亚 、羅馬尼亞王國 和拉脫維亞 在莫斯科 簽署《李維諾夫公約 》(同年6月3日登記在國際聯盟 條約集 內[ 54] ),此條約依據《非战公约 》原則訂立,各國承諾不使用武力來解決爭端,因此亦被視為東方的非戰公約 。
義大利 總理 墨索里尼 與梵蒂岡 國務樞機卿 彼得·加斯帕里 在羅馬 拉特朗宫 簽署《拉特兰条约 》,以解決義大利和聖座 之間將近60年來的問題 。
濟南慘案 在中日雙方 在歷經多次談判後,由南京国民政府 外交部長王正廷 與日本 駐華公使芳澤謙吉 在南京 簽署《中日濟案協定 》[ 55] ,協定內容要求日本駐山東軍隊於兩個月內撤退、中日共組調查委員會另行調查,濟南慘案在責任歸屬和真相未明之前草草收場。
波斯帝國 簽署《李維諾夫公約 》[ 57] 。
《非战公约 》生效。
楊格計畫 在第一次海牙 會議結束後定案,取代1924年的道威斯計劃 。和道威斯計畫相比,楊格計畫進一步將德國 每年的賠款減少了約百分之二十,分成58年半(直到1988年)來支付。取消協約各國對德國財政狀況的監督,一切賠款問題都交由新成立的國際清算銀行 來協調處理[ 58] 。
華爾街股災 達到最高峰,當日的交易量超過1,600萬股,收盤時市場跌幅超過12.8%,而帳面損失超過140億美元[ 59] [ 60] ,股災直接衝擊到經濟發展,導致全球持續數年的經濟大蕭條 。
1930年代
1930年
楊格計畫 在第二次海牙會議上正式通過[ 61] 。然而受到華爾街股災 的影響,全球陷入經濟衰退 危機,美國的貸款停止流入,使得德國政府 有機會擺脫賠款,並取消楊格計畫中訂出的新規範。
英國 、日本 、法國 、義大利 和美國 共同簽署伦敦海军条约 ,限制海軍裝備和規範潛艦交戰規則。
英國 駐伊拉克 最高行政長官漢弗萊斯 與伊拉克首相 賽義德 在巴格達 簽署《英伊條約 》[ 63] 。雖然此條約的簽署讓伊拉克在兩年後結束英國的託管邁向正常化國家 之路,並以伊拉克王國 的名義加入國際聯盟 [ 64] ,但是條約內卻無條件提供英國軍隊在伊拉克境內幾乎毫無限制的權力。
法國 將萊茵蘭 剩餘部隊撤回,結束佔領萊茵蘭 [ 65] 。
儘管社民黨 在國會選舉 中仍維持第一大黨,但是納粹黨 和德国共产党 的席次大幅增加,躍昇為國會 的第二和第三大黨。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後,日軍部隊進入瀋陽城內。
日本 關東軍 在東北軍 駐地北大營附近的柳條湖,設計炸毀日本掌控 的南满铁路 並誣指是中國軍 所為 ,以此藉口對瀋陽 城等地發動攻擊 。翌日瀋陽、長春 、營口 等地皆為日軍所占。
1932年
淞滬戰爭 爆發,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 在上海與日軍交戰。
蘇聯 實施第一個五年計畫 中农业集体化 的政策,導致境內發生大饑荒 ,造成數百萬人死亡。
美国国务卿 史汀生 對中日發表聲明,美國 政府對事實上之情勢違反非戰公約 及門戶開放政策 者均不承認 ,來回應日本對東北的侵略行為 。
同月18日日本 在上海 藉機製造事端 ,引發中日關係緊張,日本駐上海領事村井蒼松要求上海市長吴铁城 道歉、緝凶、賠償和取締抗日運動。28日上海市長應允日方四項要求,然而晚間日軍又以保僑為名進犯上海與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 交戰,中日雙方爆發淞滬戰爭 。
吉林省自衛軍總司令丁超 和交戰日軍提出停戰,結束中國官方自九一八事變 後,在滿州 抵抗 日軍的侵略行動。
在日本 的扶植下,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 委員長张景惠 等人發表《建國宣言》,宣布滿洲國 正式成立。
德國總統選舉 的第二輪投票中 ,由時任德國總統 興登堡 勝出,擊敗纳粹党 參選人希特勒 而獲得連任。
在英美等國調停下,中日簽訂淞沪停战协定 ,結束淞滬戰爭。
儘管在四月的總統選舉中興登堡 受到布呂寧 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但是布呂寧的通貨緊縮 政策,以及土地分配措施與同樣身為容克 貴族的興登堡之間產生利益衝突,因此總理布呂寧在總統興登堡和施萊謝爾 的運作下只好黯然下台。總統興登堡在施謝萊爾的建議下,任命巴本 為新總理。
1933年
日軍要求南關駐軍撤退,晚間猛攻山海關 ,中日爆發長城戰役 。
阿道夫·希特勒 宣誓就任德國總理 。
國會縱火案 。
1933年3月德國國會選舉 ,納粹黨 成為第一大黨。
帝國議會 通過德國1933年授權法 。
大日本帝國 退出國際聯盟 。
匈牙利 物理學家 利奧·西拉德 在英國 停等交通號誌 時,忽然得到核連鎖反應 的靈感後,便開始構思核反应堆 的設計圖。
乘坐西摩蘭號客輪的愛因斯坦 以難民的身分抵達美國 ,並且開始在紐澤西 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從事研究工作。
德國 退出國際聯盟 。
1934年
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将总统和总理合并为元首,开始独裁统治
1935年
德国公开扩军55万人,并建立空军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
日本二二六兵变,军部势力空前增强
德國重新武裝萊茵蘭
西班牙内战,在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下西班牙法西斯政权建立
反共產國際協定
西安事變
1937年
蘆溝橋事變 ,中日戰爭 爆發。
法西斯意大利 退出國際聯盟 。
1938年
德奧合併 。
慕尼黑協定 。
1939年
費米 等人在哥倫比亞大學 ,成功利用鈾 的氧化物進行首次的核分裂 實驗[ 85] 。核分裂實驗的成功,成為日後核子武器 發展 的開端。
納粹德國 吞併捷克斯洛伐克 。
納粹德國 吞併立陶宛 的梅梅爾 。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
納粹德國 進攻波蘭。
參考
^ 奧地利簽署《聖日耳曼條約》 . 紐約時報 . 1919年9月11日: 12 [2014年7月9日]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年2月19日).
^ Antony Lentin, "Germany: a New Carthage?" History Today (2012) 62#1 pp. 22–27 online
^ Paul Birdsall, Versailles Twenty Years After (1941) is a convenient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conference. Longer and more recent is Margaret Macmillan, Peacemakers: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of 1919 and Its Attempt to End War (2002), also published as Paris 1919: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2003); a good short overview is Alan Sharp, The Versailles Settlement: Peacemaking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1919–1923 (2nd ed. 2008)
^ League of Nations Timeline . worldatwar.net. [2024-12-29 ] .
^ Michael E. Eidenmuller. Woodrow Wilson - "Final Address in Suppor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 American Rhetoric. 25 September 1919 [16 August 201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7-11).
^ K. Marek. Identity and Continuity of States in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 Librairie Droz 1968. pp. 419-420.
^ Washington Naval Conference . www.u-s-history.com. [2024-12-29 ] .
^ (英文) Julian Towster. Political Power in the U.S.S.R., 1917–1947: The Theory and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in the Soviet State Oxford Univ. Press, 1948. p. 106.
^ Lee, Joo Hyung. WHKMLA : The French Occupation of the Rhineland,1918-1930 . [2014年7月5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年3月20日).
^ Treaty of Peace with Turkey Signed at Lausanne , 洛桑 , 瑞士 , 24 July 1923 [2012年11月28日]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年12月23日),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ccord relatif à la restitution réciproque des internés civils et àl'échange des prisonniers de guerre, signé à Lausanne, le 3o janvier 1923
^ WARLIKE ACT COMMITTED BY ITALY. . The Mail (Adelaide, SA : 1912 - 1954) (Adelaide, S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1 September 1923: 1 [17 March 2013] . "Signor Mussolini (the Italian Premier) read the Greek reply to the Italian ultimatum to Cabinet, which declared that it was, unacceptable."
^ Jay Shaw, Stanford; Kural Shaw, Ezel. 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ISBN 0-521-29163-1 .
^ Biography of Adolf Hitler, Leader of the Third Reich . ThoughtCo. [2024-12-29 ] (英语) .
^ Lee, Joo Hyung. WHKMLA : The French Occupation of the Rhineland,1918-1930 . [27 September 201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20).
^ Mein Kampf ("My Struggle"), Jackie (originally 1925–1926), Reissue edition (September 15, 1998), Publisher: Mariner Books, Language: English, paperback, 720 pages, ISBN 0-395-92503-7
^ (英文) 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 , vol. 54, pp. 290–301.
^ The Avalon Project : Treaty of Berlin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 April 24, 1926 . avalon.law.yale.edu. [2024-12-29 ] .
^ Garner, J. W. (1926). The Russo-German Treaty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 (3), 530-533.
^ Chojnowski, Andrzej. Piłsudski Józef Klemens . Internetowa encyklopedia PWN. PWN. [2014年6月27日]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8年5月3日).
^ Chronology 1926 . Indiana University. [2024-12-2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4-04).
^ (英文) "Shot Down by Assassin— Soviet Ambassador at Warsaw",威靈頓晚報 ,1927年6月8日,第9頁。
^ RUSSIA: Nest of Murderers . TIME.com. [2024-12-29 ] (美国英语) .
^ 濟南今日之地位 . 大公報 . 1928年5月21日 [2014年7月6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年11月24日). 自本月十一日起。濟垣完全在日本軍隊占領之下。
^ 河本大作等著 陳鵬仁譯《我杀死了张作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 高群书著,《东京审判》,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 Kellogg–Briand Treaty - Wikisource, the free online library . en.wikisource.org. [2024-12-29 ] (英语) .
^ The Avalon Project : Kellogg-Briand Pact 1928 . www.yale.edu. [2024-12-29 ] .
^ (英文) 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 , vol. 89, pp. 370-379.
^ 濟案解決之後 . 大公報 . 1929年3月28日 [2014-07-06 ] . 中日兩國解决濟案之協定。已於昨日上午十時半在南京正式簽字。 [失效連結 ]
^ Persia Events in History at BrainyHistory.com . BrainyHistory. [2024-12-29 ] (英语) .
^ History - overview . 2005-06-01 (英语) .
^ Weeks, Linton. History's Advice During A Panic? Don't Panic . 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 [2014年7月5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年9月19日).
^ Timeline: A Selected Wall Street Chronology .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2014年7月7日]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年3月27日).
^ Hague Conference on Reparations of 1929-30 . TheFreeDictionary.com. [2024-12-29 ] (英语) .
^ Anglo-Iraqi Treaty - Wikisource, the free online library . en.wikisource.org. [2024-12-29 ] (英语) .
^ Free Baghdad. . 時代雜誌 . 1930年7月14日 [2014年6月30日] . [永久失效連結 ]
^ Emmanuel Pénicaut. L’armée française en Sarre, 1918-1930 . [2014-07-0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5-28).
^ Голодомор 1932–33 років в Україні [1932-1933年烏克蘭大飢荒] . State Archival Service of Ukraine. [2014-07-0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8-15).
^ Anderson, H. L.; Booth, E. T.; Dunning, J. R.; Fermi, E.; Glasoe, G. N.; Slack, F. G. The Fission of Uranium . Physical Review. 1939-03-01, 55 (5). Bibcode:1939PhRv...55..511A . ISSN 0031-899X . doi:10.1103/PhysRev.55.511.2 (英语) .
參考文獻
Bassett, Reginald. Democracy and Foreign Policy. Routledge. 1968. ISBN 978-0-7146-2209-5 .
Bullock, Alan. 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 London: Penguin Books. 1962 [1952]. ISBN 978-0-14-013564-0 .
Feuchtwanger, Edgar. From Weimar to Hitler: Germany, 1918-33 .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 1993. ISBN 978-0-333-64052-4 .
Fischer, Conan. The Ruhr Crisis, 1923–192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Fitzpatrick, Shelia. The Russian Revolution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Fulda, Bernhard. Press and Politics in the Weimar Republ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19-954778-4 .
Isaacson, Walter. 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 . Simon and Schuster. 2007. ISBN 978-0-743-26474-7 .
Kershaw, Ian. Hitler: 1889–1936: Hubris .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1998]. ISBN 978-0-393-04671-7 .
Khrushchev, Nikita. Memoirs of Nikita Khrushchev . Chapel Hill: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4.
Kostiner, Joseph. The Making of Saudi Arabia, 1916–1936: From Chieftaincy to Monarchical Stat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1993. ISBN 0-19-507440-8 .
Mawdsley, Evan. The Russian Civil War . New York: Pegasus Books. 2007.
Nicolle, David. The Italian Invasion of Abyssinia 1935-1936. Westminster, MD: Osprey. 1997. ISBN 978-1-85532-692-7 .
Nohlen, Dieter; Stöver, Philip.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Nomos Publisher. 2010. ISBN 978-3-8329-5609-7 .
Northedge, Frederick. The League of Nations: Its Life and Times, 1920–1946 . Holmes & Meier. 1986. ISBN 0-7185-1316-9 .
Rhodes, Richard. 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6. ISBN 0-6714-4133-7 .
Rhodes, Richard. The Manhattan Project: The Birth of the Atomic Bomb in the Words of Its Creators, Eyewitnesses, and Historians. Black Dog & Leventhal. 2009. ISBN 978-1-579-12808-1 .
Scott, Georg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 Hutchinson & Co LTD. 1973. ISBN 0-09-117040-0 .
Suny, Ronald. The Soviet Experiment: Russia, the USSR, and the Successor States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Wheeler-Bennett, John. The Nemesis of Power: The German Army in Politics 1918-1945 .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 1967.
Williams, Hywel. Cassell's Chronology of World History .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5. ISBN 0-304-35730-8 .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回顧德意志國》. 周全 譯. 臺北 : 左岸文化. 2009. ISBN 978-986-6723-27-8 .
郭廷以 .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 第二冊 民國十五年至民國十九年 (1926-1930).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a.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第三冊 民國二十年至民國二十六年 (1931-1937).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b.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第四冊 民國二十七年至民國三十八年 (1938-1949).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5.
王曾才 . 《世界現代史—上》. 臺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1. ISBN 957141817X .
黑龍江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黑龍江省志》 第76卷. 哈爾濱 : 黑龍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9年. ISBN 7-2070-3906-9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周恩来年谱(1898-1949)》.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 ISBN 7-5073-0409-4 .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軍事》編輯委員會. 《中國大百科全書 ·軍事》.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1989年. ISBN 7500002424 .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