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939年的欧洲
大英帝国在1921年的领土高峰期
戰間期 ,指的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开始的间隔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局势因奧匈帝國 解體、俄罗斯帝国 崩潰以及后续的俄国内战 等原因仍然十分动荡。欧洲 在这一时期处於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战后创伤中逐渐恢复的时期。另一方面,在北美地区 (即美國 、加拿大 与纽芬兰自治领 ),1920年代曾出现快速经济增长(史称咆哮的二十年代 ),该增长结束于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 ,事件导致大量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出现经济发展崩溃与衰败。同一时期,魏玛共和国 因经济社会原因崩溃,纳粹主义 在德国 兴起。1930年代後,由日本关东军 主导九一八事变 在滿洲 发生,日本 在中国东北地区 建立傀儡政权 满洲国 ;意大利王國 入侵阿比西尼亚 ;德奥合併 等事件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 雏形在该时间段产生。1937年7月,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开始全面侵华 ,两年后的1939年9月,德国 入侵 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间期宣告结束[ 1]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相对较短,但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化。以石油 为基础的能源生产和相关机械化 带来了繁荣的二十年代,这是中产阶级社会和经济流动性的时代。汽车 、电力 、收音机 等在发达国家的人们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这个时代的放纵之后发生了大萧条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经济衰退,严重损害了世界上许多最大的经济体。
在政治上,这个时代恰逢共产主义 的兴起,从十月革命 和俄国内战 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结束于法西斯主义 的兴起,特别是在德国和意大利。中国正处于半个世纪一来最不稳定的国共内战 之中。英国、法国和其他帝国面临着挑战,因为帝国主义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看待,许多殖民地出现了独立运动;在欧洲,经过长期的低级别战斗,爱尔兰大部分地区获得了独立。
俄罗斯帝国 、奥斯曼帝国 、奥匈帝国 和德意志帝国 被解体,奥斯曼领土和德国殖民地在盟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之间重新分配。俄罗斯帝国西部地区、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成为独立国家,比薩拉比亞 (现摩尔多瓦和乌克兰部分地区)选择与罗马尼亚 统一。
在俄罗斯,布尔什维克 成功重新控制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组建了苏联。在近东,埃及和伊拉克获得独立。大萧条期间,拉丁美洲 国家将许多外国公司(其中大部分属于美国)国有化,以加强本国经济。在推行睦邻政策 之前,美国进行了一系列被称为香蕉戰爭 的干涉。苏联、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领土野心导致了他们领土的扩张。
主题
欧洲动荡
德国十一月革命 中举着红旗 的革命者
1918年11月11日贡比涅停战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1918年至1924年充满了动荡,俄罗斯内战继续肆虐,东欧努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不仅俄罗斯帝国的崩溃造成了不稳定的影响,而且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毁灭也造成了不稳定的影响。南欧 、中欧 和东欧 有许多新的或恢复的国家,有些面积较小,如波罗的海国家,有些较大,如波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美国在世界金融 中获得了主导地位。因此,当德国无法再向英国、法国和其他前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 时,美国提出了道威斯計劃 ,向德国投入巨资,德国向其他国家偿还赔款,而这些国家反过来又使用德国的战争赔款美元来偿还对美国的战争债务。到20年代中期,繁荣已普遍存在,后期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 ”[ 2] 。
国际关系
一战末期的1918年,道格拉斯·范朋克 在宣传战争债券 “自由债券 ”的活动上宣讲。人群中满是戴着博勒帽 到費多拉帽 不同帽子的人。
战间期外交和国际关系的重要阶段包括解决一战遗留问题,例如德国的赔款和边界问题;美国参与欧洲金融和裁军项目;国际联盟 的期望和失败;新国家与旧国家的关系;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信任关系;和平与裁军努力;对1929年大萧条的应对措施;世界贸易的崩溃;民主政权的崩溃;经济自给自足的努力不断增加;日本对华侵略,侵占中国大量土地,加上日苏边界冲突 ,导致苏日在发生多起冲突;法西斯外交,包括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侵略行为;西班牙内战 ;意大利入侵并占领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德国对德语国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 的德意志人居住地区的扩张主义 行动的绥靖政策 、国际联盟非军事区莱茵兰再军事化 ,以及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日益临近最后的重整军备[ 3] [ 4] 。
裁军 从战后直到1930年代都一度是非常受欢迎的公共政策。然而,国际联盟未能持续发挥有效作用。巴黎和会 后和裁军有关的会议包括限制海军的华盛顿会议 [ 5] [ 6] 、日内瓦裁军会议 等。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开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于1939年9月1日结束[ 7] 。
橋口五葉 1920年的新版画 作品《梳头发的女人》
1926年,一支爵士乐队在柏林滨海酒店 的茶舞 会上演奏,
咆哮的二十年代
1921年5月2日在巴黎“无忧 ”出版社旗下的画廊兼书店,马克斯·恩斯特 的个人展览开放前门口的一张合影,左起分别是出版社经理雷内·伊萨姆 、本杰明·佩雷 、赛尔日·沙尔舒尔 ,在梯子上拿着自行车的是菲利普·蘇波 ,下面倒挂着的是雅克·雷高 ,梯子右边是安德烈·布勒東 ,在入口处最前方的是西蒙娜·布勒东 。
1925年,搭建广播信号塔 的工人
咆哮的二十年代 凸显了新颖且高度可见的社会和文化的创新。这些趋势得益于持续的经济繁荣,在纽约 、芝加哥 、巴黎 、柏林 和伦敦 、布宜诺斯艾利斯 、墨西哥城 等主要城市最为明显。爵士时代 开始,装饰风艺术 达到顶峰[ 8] 。对于女性来说,及膝半身裙和连衣裙越来越被社会接受,做马塞尔发型 和波波头 也是如此。引领这些潮流 的年轻女性被称为“飞来波女郎 ”[ 9] 。
1920年,演员道格拉斯·范朋克 和玛丽·毕克馥
1925年,宽松短外套、毛衣搭配及膝半身裙是流行穿搭
1925年,在零售 业者罗得兄弟 的十美分 小商品商店 里购买新奇士 的葡萄柚 等柑橘属 水果及制品的女性们,很多人戴着钟形帽 。这批橙子装在木板箱 里从加州帝国谷 运到西雅图 。
在过度情绪化的战时激情之后,社会“回归常态” [ 10] 。芬兰、波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西班牙的左翼革命失败,但在俄罗斯取得了成功,成为苏联共产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 11] 。在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在1922年贝尼托·墨索里尼的领导下上台[ 12] 。
在一战后的这段时期,赋予女性參政權 的国家包括1917年的加拿大(魁北克 用了更长时间)、1918年的英国和1920年的美国。有几个主要国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瑞士和葡萄牙)。莱斯利·休谟认为:
妇女对战争的贡献加上以前政府制度的失败,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难以坚持认为妇女无论从宪法还是性格上都不适合投票。如果妇女可以在军火工厂工作,那么拒绝她们进入投票站似乎既忘恩负义又不合逻辑。但这次投票不仅仅是对战争工作的奖励;它也是对战争工作的奖励。关键在于,妇女参与战争有助于消除围绕妇女进入公共领域的恐惧。[ 13] [ 14]
1934年,暹罗 拉瑪七世 的王后蘭派·攀尼
德里克·奥尔德克罗夫特和史蒂文·莫尔伍德表示,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在20年代取得了一些经济进步,其中大多数国家在20世纪末恢复或超过了战前的收入和生产水平。”[ 15] 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希腊表现尤其出色,而东欧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内战而表现不佳。在发达国家,繁荣 惠及中产阶级 家庭和许多工人阶级 ,他们拥有收音机 、汽车 、电话 、电灯 和电器 。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消费 需求和愿望加速增长,生活方式和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体开始关注名人,尤其是体育和电影明星。无声电影 向有声电影 过渡,除了富丽堂皇的电影院 外,各大城市还为球迷建造了大型体育场馆 。但随后的三十年代则属于社会现实主义 和再起的保守文化,在法国出现了部分知识分子发起的不墨守成规运动 。机械化农业 继续快速发展,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并使许多农场工人失业,他们经常搬到 附近的工业 城镇和城市。
1929年 7月9日的环法自行车赛 第9赛段,落后的马塞尔·比多特 在巴约讷 往吕雄 的比利牛斯 山路上。罗尔社 照片。
1930年7月18日,乌拉圭 世界杯 的第3組小組赛 中烏拉圭國家足球隊 对上秘魯 ,蒙得维的亚 世紀球場 的“阿姆斯特丹 看台斜坡”(Talud de la Tribuna Ámsterdam )上挤满了观众
1931年处在无线电广播的黄金时代 ,图为柏林皇帝大街 上柏林國際廣播展 中介绍以新落成的柏林广播大楼 为基地的柏林广播小时 等广播台的节目的展板
1930年,一家名为西班牙补贴航空公司 (简称CLASSA )旗下的一架福特三电机 飞机即将执行赫塔费 到特內里費北部機場 航线的首次飞行,这是半岛西班牙 至加那利群岛 的第一条飞行线路
大萧条
1931年大萧条期间,芝加哥黑帮阿尔·卡彭 开设的施粥所 ,外面是领取救济的失业男子
大萧条 是1929年之后发生的一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各国发生的时间各不相同。在大多数国家始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末[ 16] 。这是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影响范围最广的经济危机[ 17] 。大萧条起源于美国,随着1929年10月29日的股市崩盘 而成为全球新闻。1929年至1932年,全球GDP估计下降了15%。相比之下,2008年至2009年金融大衰退期间,全球GDP下降了不到1%[ 18] 。一些国家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实现经济复苏。1933年的伦敦经济会议 和1936年的三国货币协定 标志着金本位 后范围性的汇率调控机制建立。然而,在许多国家,大萧条的负面影响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16] 。
大萧条对富国和穷国都造成了毁灭性影响。个人收入 、税收 、利润 和物价 下降,国际贸易 下降超过50%。美国的失业率 上升至25%,一些国家的失业率高达33%。价格大幅下跌,尤其是矿业和农产品价格,企业利润也大幅下降,新业务开工大幅减少[ 19] 。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受到了严重打击,尤其是那些依赖重工业 的城市。许多国家的建设几乎停止。农作物价格下跌约60%,农业社区和农村地区遭受损失[ 20] 。面临需求直线下降且几乎没有替代就业来源的情况,依赖采矿和伐木等第一产业的领域受到的影响最大[ 21] 。
魏玛共和国 经历了两次政治和经济动荡导致了纳粹主义 抬头。在亚洲,日本变得越来越具有侵略性,尤其是对华方面[ 22] [ 23] 。
魏玛共和国
《凡尔赛条约 》中极其不公正的和平条款严重削弱了新的民主政权。该条约剥夺了德国的所有海外殖民地、阿尔萨斯-洛林 以及以波兰为主的地区。盟军占领了包括莱茵兰在内的德国西部的工业部门,不允许德国拥有真正的陆军、海军或空军。战后协约国要求赔偿 ,特别是法国,包括原材料 的运输以及年度付款(被民族主义者和纳粹称为Tribute ,即贡品 )[ 24] 。直到1932年的洛桑会议 德国终止了支付赔款[ 25] 。
1923年1月,当德国拖欠赔款时,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占领鲁尔 。德国政府鼓励鲁尔区人民消极抵抗:商店不会向外国士兵出售商品,煤矿不会为外国军队挖掘,占领军成员乘坐的有轨电车将被遗弃在德国境内和街道中间。德国政府印制大量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也损害了法国经济。事实证明,被动抵抗是有效的,因为占领对法国政府来说是一笔亏损的交易。但恶性通货膨胀 导致许多谨慎的储户损失了所有积蓄。反民主的纳粹分子、民族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在街头互相争斗。[ 26]
德国是第一个与新成立的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根据《拉帕洛条约 》,德国在法律上承认苏联,两个签署国共同同意取消所有战前债务并放弃战争索赔。1925年10月,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和意大利签署了《洛迦诺公约 》;它承认德国与法国和比利时的边界。此外,英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承诺在德国进军非军事化的莱茵兰地区时向法国提供援助。洛迦诺为德国1926年加入国际联盟铺平了道路[ 27] 。
大英帝国
乔治五世 与英国和自治领首席部长在1926年帝国会议 上
一战带来的世界秩序变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发展成为海军强国,以及印度和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兴起,引起了大英帝国 对政策重新评估。英国被迫在与美国或日本结盟之间做出选择,英国选择不再续签英日同盟,而是签署了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 》,其中英国接受了与美国的海军平等[ 28] 。安全问题是英国的一个严重关切,因为它对英国的自豪感、金融和贸易导向型经济至关重要[ 29] 。
1930年,食盐进军 中印度支持甘地的罢工工人
甘地和78名追随者从萨巴尔马蒂道场 到滨海瑙萨里 丹迪村 的徒步中
印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力支持帝国,它期望得到回报,但未能获得自治,政府仍然控制在英国手中,并担心再次发生类似于1857年印度起义 。《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 》未能满足自治的要求[ 30] 。日益紧张的局势,特别是在旁遮普地区 ,在1919年的阿姆利则惨案 中达到顶峰。印度民族主义高涨,并以莫罕达斯·甘地 领导的印度国大党 为中心。在英国,公众舆论对于大屠杀的道德性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这场屠杀将印度从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另一些人则对此表示厌恶[ 31] [ 32] 。
自1880年代以来,埃及 实际上一直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虽然它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1922年,埃及王國 获得正式独立,但它仍然是英国指导下的附庸国,此时埃及加入国际联盟。埃及国王福阿德一世 和他的儿子法鲁克一世 以及他们的保守派盟友凭借与英国的非正式联盟以奢华的生活方式继续掌权,英国将保护他们免受世俗和穆斯林激进主义的侵害。伊拉克 自1920年起成为英国托管地,1932年费萨尔一世 同意英国的军事联盟条款和保证石油供应,伊拉克王国 正式独立[ 33] [ 34] 。
在巴勒斯坦 ,英国面临着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和巴勒斯坦猶太人 之间进行调解的问题。已纳入授权条款的《贝尔福宣言 》指出,将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家园,并允许犹太移民达到由授权权力确定的限额。这导致与阿拉伯人的冲突日益加剧,阿拉伯人于1936年发动罢工 并建立了阿拉伯人高级委员会 ,英国组织了皮爾委員會 对罢工的深层原因进行了调查。随着20世纪30年代与德国的战争威胁增加,英国认为阿拉伯人的支持比建立犹太人家园更重要,并转向支持阿拉伯立场,限制犹太移民,进而引发了犹太人叛乱[ 35] 。
英国自治領 (加拿大 、纽芬兰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南非 和爱尔兰自由邦 )在世界大战中实行自治并获得半独立,而英国仍然控制着外交政策和国防。自治领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权利于1923年得到承认。1926年11月,英國在《1926年贝尔福宣言 》中同意自治領和英國在外交事務上有平等地位。并由《1931年西敏法令 》正式规定。在爱尔兰,1937年埃蒙·德·瓦莱拉 的政府通过了《愛爾蘭憲法 》代替 原《爱尔兰自由邦宪法 》,成立爱尔兰共和国 [ 35] 。
法兰西帝国
1931年巴黎殖民地博览会 上的德高维 60cm窄轨 观光铁路和运行的LT.1汽油机车 [ 36] 。
法国1938年的人口普查 统计数据显示,法国本土人口超过1.5亿,其中法国本土以外的人口为1.028亿,居住在13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总人口中,6470万生活在非洲,3120万生活在亚洲;900,000人居住在法属西印度群岛 或南太平洋 岛屿。人口最多的殖民地是法属印度支那 ,有2680万人(分布在五个独立的殖民地);法属阿尔及利亚 有660万人;法属摩洛哥保护国 有540万人;法属西非 有3520万人,分布在九个殖民地。总数包括190万欧洲人和35万“被殖民化”的当地人。[ 37] [ 38] [ 39]
1937年世博会 ,照片展示了从巴黎夏乐宫 望向投卡德侯花園 和埃菲尔铁塔 的景象,其中出现了饰有阿尔伯特·施佩尔 设计的金鹰顶饰的纳粹德国展馆和装饰着《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 》的苏联展馆隔投卡德侯喷泉 和华沙广场 相对,埃菲尔铁塔后中央位置的战神广场 后则有阿尔伯特·拉普拉德 设计的《和平之柱》和国际联盟馆(Colonne de la Paix et pavillon de la SDN )[ 40] [ 41] ,有同样以这个角度制作的明信片 。
北非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起义
柏柏尔独立领袖阿卜杜勒·克里姆 组织武装抵抗西班牙和法国,以控制摩洛哥。从1890年代起,西班牙人就时断时续地面临动乱,但1921年,西班牙军队在战役中惨遭屠杀。克里姆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里夫共和国,一直持续到1926年,但没有得到国际承认。最终,法国和西班牙同意结束叛乱。1926年,他们派遣20万士兵,迫使克里姆投降,克里姆最终被流放到太平洋直到1947年。摩洛哥平叛后成为西班牙民族主义者于1936年发动针对西班牙共和国的叛乱的基地。[ 42]
几个世纪以来西班牙的政治局势一直不稳定,并且在1936年至1939年期间遭受了20世纪最血腥的内战蹂躏。在西班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将军领导的國民軍 反抗新当选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 ,全面内战爆发。意大利王国和纳粹德国向国民军提供了弹药和强大的军事援助。共和派 处于守势,但它得到了苏联、墨西哥和国际纵队 的大力帮助。大多数国家保持中立,拒绝向任何一方提供军备。人们担心这种局部冲突会升级为一场无人希望的欧洲战争[ 43] [ 44] 。
西班牙内战爆发了无数小规模战斗并发生了许多暴行,直到1939年国民军打败共和军取得胜利。内战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战场[ 45] [ 46] 。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1922年,法西斯主义 控制了意大利王国,随着大萧条的恶化,纳粹主义 在德国取得胜利,法西斯主义蔓延到欧洲许多其他国家,并且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二二六事件 后日本军国体制空前加强,通过反共產國際協定 、鋼鐵條約 形成了轴心国 的雏形[ 47] 。具有共同特征的各法西斯政党适应了当地右翼传统并兴起,通常包括军国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 、经济自我遏制的愿望、对邻国的威胁和侵略、压迫特定群体、在利用民主的同时嘲笑民主。法西斯主义者相信权力、暴力和优越性,通常由贝尼托·墨索里尼或阿道夫·希特勒等独裁者领导。法西斯国家均反对国际联盟。法西斯主义掌权意味着自由人权被抛弃,一切价值观服从于特定的“最好的东西”[ 48] [ 49] 。
意大利
德国
1938年在慕尼黑,梅赛德斯-奔驰770 上的阿道夫·希特勒和贝尼托·墨索里尼
希特勒 于1933年1月上台,建立了一个侵略性的政权,旨在让德国在中欧获得经济和政治统治地位。他并没有试图恢复失去的殖民地。直到1939年8月,纳粹德国一直都将苏联与犹太人一起视为最大的敌人[ 50] 。
希特勒与贝尼托·墨索里尼 建立“罗马-柏林轴心”,并与日本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一年后的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该条约)后,希特勒感到自己能够在外交政策上采取攻势。1938年3月12日,德国军队开进奥地利。在奥地利出生的希特勒进入维也纳时,迎接他的是热烈的欢呼声。四个星期后,99%的奥地利人投票赞成将他们的国家奥地利并入德意志第三帝国。继奥地利之后,希特勒转向捷克斯洛伐克,那里350万苏台德德裔少数民族要求平等权利和自治[ 51] [ 52] 。
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上,希特勒、意大利领导人贝尼托·墨索里尼、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和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同意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意志帝国。希特勒随即宣布德意志帝国的所有领土要求均已得到满足。然而,在《慕尼黑协定》签署后不到六个月,即1939年3月,希特勒利用斯洛伐克人和捷克人之间的激烈争吵作为借口,接管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他地区,成立了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同月,他确保梅梅尔 从立陶宛 返回德国。张伯伦被迫承认他对希特勒的绥靖政策失败了[ 52] [ 51] 。
希特勒在20世纪30年代的外交策略是提出看似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会威胁发动战争。当对手试图安抚他时,他接受了所提供的收益,然后前往下一个目标。当德国退出国际联盟、拒绝《凡尔赛条约》并开始重新武装时,这种侵略性战略发挥了作用。在支持返回德国的公民投票后,希特勒的德国重新夺回了萨尔盆地的领土,使莱茵兰重新军事化,与意大利王国签署了《钢铁条约 》,并在西班牙内战中向佛朗哥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德国于1938年占领了被视为德国国家一部分的奥地利 ,并在与英国和法国签订《慕尼黑协定 》后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并在1939年9月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53] 。
1939年9月,尤利安·布莱恩 用他的Bell & Howell 制造的Eyemo 牌電影攝影機 拍摄波兰陆军士兵 拿着德国轰炸机He-111 的残骸,该飞机在华沙 上空杀害平民 时被波兰摧毁(柯达 彩色照片 )
时间线
戰雲密佈
德国国家人民党 、钢盔团 、纳粹党、农业联盟 、泛德联盟 等反共和国右翼在哈尔茨堡 以反对布吕宁内阁为共同目的建立了短暂的哈尔茨堡阵线 。
社民党、德国总工会联合会 、黑红金国旗团 等组建了钢铁阵线 。
1933年3月21日,波茨坦日 上德国总理希特勒向总统兴登堡鞠躬并与其握手。
相关条目
參考资料
^ Grenville, J.A.S.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e 20th Century . 2000: 77–254.
^ Kater, M. H. Book Reviews : The 'Golden' Twenties: Art and Literature in the Weimar Republic. By Barbel Schrader and Jurgen Schebera. Translated by Katherine Vanovitch.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71 pp. 25.00. George Grosz: A Biography. By M. Kay Flavell.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x + 355 pp. 29.95 . German History. 1989-08-01, 7 (2). ISSN 0266-3554 . doi:10.1177/026635548900700220 .
^ The Modern World - Allan Todd - Google Libros . web.archive.org. 2019-11-22 [2024-01-02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2.
^ Sheehan, James J. Great Power Diplomacy Since 1914. By Norman Rich. New York: McGraw-Hill. 2003. Pp. xxiii + 565. $53.60. ISBN 0-07-052266-9 .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2004-09, 37 (3). ISSN 0008-9389 . doi:10.1017/s000893890000265x .
^ O'Connor, Raymond G. The "Yardstick" and Naval Disarmament in the 1920's . The Mississippi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 1958-12, 45 (3). ISSN 0161-391X . doi:10.2307/1889320 .
^ McKercher, B.J.C. The politics of naval arms limitation in Britain in the 1920s . Diplomacy & Statecraft. 1993-11, 4 (3) [2024-01-02 ] . ISSN 0959-2296 . doi:10.1080/0959229930840589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12-17) (英语) .
^ The Inter-war Crisis, 1919-1939 - R. J. Overy - Google Kitaplar . web.archive.org. 2019-12-14 [2024-01-02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4.
^ Cheetham, Mark. Mark A. Cheetham. Review of "Le Tumulte Noir: Modernist Art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 in Jazz-Age Paris, 1900-1930" by Jody Blake. . caa.reviews. 2000-08-24. ISSN 1543-950X . doi:10.3202/caa.reviews.2000.40 .
^ Lewis, Arthur O.; Helmer, William J. The Gun That Made the Twenties Roar . American Quarterly. 1970, 22 (2). ISSN 0003-0678 . doi:10.2307/2712123 .
^ Maier, Charles S.; Maier, Charles S. Recasting Bourgeois Europe. Maier, Charles D. (1975). Recasting Bourgeois Europe: Stabilization in France, Germany, and Italy in the Decade After World War 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10-27. ISBN 978-0-691-16979-8 .
^ A Companion to Europe 1900-1945 - Google Books .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9.
^ Mussolini and Italian Fascism - Hamish Macdonald - Google Books . web.archive.org. 2019-12-15 [2024-01-06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 Essential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 Garrick Bailey, James Peoples - Google Books .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9.
^ The National Union of Women's Suffrage Societies 1897-1914 (Routledge Revivals) - Leslie Hume - Google Books .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9.
^ The European Economy Since 1914 - Derek Howard Aldcroft, Steven Morewood - Google Books .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9.
^ 16.0 16.1 John, Brandl. Poverty. John Brandl. Family and Nation, by Daniel P. Moynihan. San Diego, C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6, 160pp. Price: $12.95 cloth .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986-01, 6 (1). ISSN 0276-8739 . doi:10.1002/pam.4050060113 .
^ Are We Headed For Another Great Depression? Economists Don't Think So - The New York Times . web.archive.org. 2021-03-01 [2024-01-06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 Book Review: ‘Hall of Mirrors’ by Barry Eichengreen - WSJ . web.archive.org. 2018-01-19 [2024-01-06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9.
^ Bernanke, Ben. The Macroeconomic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 Comparative Approach . Cambridge, MA. 1994-08.
^ Databases, Tables & Calculators by Subject . web.archive.org. 2019-06-03 [2024-01-06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 Pritchett, C. Herman. Depression Decade: From New Era through New Deal, 1929–1941. By Broadus Mitchell. (New York: Rinehart and Company. 1947. Pp. xviii, 462. $4.00.)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48-04, 42 (2). ISSN 0003-0554 . doi:10.2307/1949738 .
^ <sc>sally marks</sc>. <italic>The Illusion of Peac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urope, 1918–1933</italic>. (The Making of the 20th Centu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6. Pp. 184. Cloth S 15.95, Paper $4.95 .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7-12. ISSN 1937-5239 . doi:10.1086/ahr/82.5.1239 .
^ Black, Cyril E.; Mowat, C. L.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ume XII,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0-04, 75 (4). ISSN 0002-8762 . doi:10.2307/1852278 .
^ Keyserlingk, Robert H. Weimar: Why Did German Democracy Fail? . History: Reviews of New Books. 1991-04, 19 (4). ISSN 0361-2759 . doi:10.1080/03612759.1991.9949379 .
^ Helmut Braun. Reparationen (Weimarer Republik) . Historisches Lexikon Bayerns. [2024-01-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5-14).
^ Weitz, Eric D. Weimar Germany: promise and tragedy. Weitz, Eric D. (2013). Weimar Germany: Promise and Traged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and expande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4-01-11 ] . ISBN 978-0-691-15796-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12-16).
^ McElligott, Anthony (编). Weimar Germany. Elz, Wolfgang (2009). "Foreign policy". In McElligott, Anthony (ed.). Weimar Germa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he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Germany Repr.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2011. ISBN 978-0-19-928007-0 .
^ Louis, Wm Roger.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ume IV: The Twentieth Century . 1999-10-21.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05647.001.0001 .
^ Brown, L. Carl; Louis, Wm. Roger. The Ends of British Imperialism: The Scramble for Empire, Suez, and Decolonization . Foreign Affairs. 2006, 85 (6). ISSN 0015-7120 . doi:10.2307/20032190 .
^ Griffiths, P. J. Congress and the Raj: Facets of the Indian Struggle 1917–47 .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79-04, 55 (2). ISSN 1468-2346 . doi:10.2307/2616379 .
^ Sayer, Derek. BRITISH REACTION TO THE AMRITSAR MASSACRE 1919–1920 . Past and Present. 1991, 131 (1). ISSN 0031-2746 . doi:10.1093/past/131.1.130 .
^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12: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英语) .
^ Lilli, Eugenio. Egypt: The Last Days of the Pharaoh. New Beginning in US-Muslim Relations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US. 2016: 103–122. ISBN 978-1-137-58623-0 .
^ Three kings in Baghdad, 1921-1958 | WorldCat.org . search.worldcat.org. [2024-01-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1-11) (英语) .
^ 35.0 35.1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12: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英语) .
^ Marc André Dubout: Decauville et l'Exposition coloniale internationale de 1931.
^ Ingram Priestley, Herbert. France Overseas . 2018-05-03. doi:10.4324/9781351002431 .
^ Accueil − Insee −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 Insee . www.insee.fr. [2024-01-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12-19).
^ Découpage du territoire français : Troisième république (1919-1940) . projetbabel.org. [2024-01-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4-02).
^ Esprits des lieux : Du Trocadéro au palais de Chaillot
^ Projet LAPRA-G-35-1 - 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 Paris, 1937 : colonne de la Paix, place du Trocadéro, Paris 16e. 1935 . CENTRE D'ARCHIVES D'ARCHITECTURE CONTEMPORAINE Archiwebture.
^ Mikaberidze, Alexander. 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 ABC-CLIO. 2011-07-22. ISBN 978-1-59884-336-1 (英语) .
^ Hamilton, Holman; Payne, Stanley G. The Spanish Revolution. . 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0-11, 50 (4). ISSN 0018-2168 . doi:10.2307/2512328 .
^ The Spanish Civil War. By <italic>Hugh Thomas</italic>.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61. Pp. xxix, 720. $8.50.) .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61-10. ISSN 1937-5239 . doi:10.1086/ahr/67.1.124 .
^ Carr, E. H. The Comintern and the Spanish Civil War . 1984. doi:10.1007/978-1-349-17710-3 .
^ WHEALEY, ROBERT H. Hitler And Spain. Whealey, Robert H. (2005). Hitler and Spain: The Nazi Role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4-07-11. ISBN 978-0-8131-4863-2 .
^ Stanley G. Payne. <italic>A History of Fascism, 1914–1945</italic>.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5. Pp. xiv, 613. $39.95 .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97-12. ISSN 1937-5239 . doi:10.1086/ahr/102.5.1471 .
^ Fascism -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fascist movements | Britannica.com . web.archive.org. 2018-10-25 [2024-01-06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 Matera, Marc; Kent, Susan Kingsley. The Global 1930S . 2017-07-14. doi:10.4324/9781315200972 .
^ Hoffmann, Stanley; Evans, Richard J.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1933-1939 . Foreign Affairs. 2005, 84 (6). ISSN 0015-7120 . doi:10.2307/20031804 .
^ 51.0 51.1 How War Came: The Immediat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1938-1939 . The SHAFR Guide Online. [2024-01-11 ] .
^ 52.0 52.1 Overy, R. J.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 2014-01-14. doi:10.4324/9781315834764 .
^ Stern, Fritz; Weinberg, Gerhard L. The Foreign Policy of Hitler's Germany. Vol. II: Starting World War II, 1937-1939 . Foreign Affairs. 1981, 59 (4). ISSN 0015-7120 . doi:10.2307/20040868 .
^ Heinrich August Winkler: Weimar 1918–1933. Die Geschichte der ersten deutschen Demokratie. Beck, München 1993, S. 457–461.
^ " Reichswehrminister Groener rechtfertigt das SA-Verbot": Bericht bei SWR2-Archivradio mit dem Mitschnitt der Reichstagssitzung vom 10. Mai 1932 (u.a. Groeners Rede in voller Länge) . [2023-07-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28).
^ Plenarprotokoll der 62. Sitzung des Reichstags der 5. Wahlperiode, S. 2545–2550, abrufbar unter: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ans-Otto Meissner : 30. Januar 1933. Hitlers Machtergreifung. Heyne, München 1979, S. 90–93.
^ Wolfgang Ruge: Hitler. Weimarer Republik und Machtergreifung . Berlin 1983, S. 246f
^ Peter Longerich : Die braunen Bataillone. Geschichte der SA. C. H. Beck, München 1989, S. 115.
^ Gerhard Schulz: Von Brüning zu Hitler. De Gruyter, Berlin und New York 1992, S. 820 f.; Johannes Hürter: Wilhelm Groener. Reichswehrminister am Ende der Weimarer Republik (1928–1932). Oldenbourg, München 1993, S. 348-351 f.
^ Wolfgang Benz, Papens „Preussenschlag“ und die Länder, in:Vierteljahrheft für Zeitgeschichte Heft 18, Jahrgang 1970, S. 322ff.
^ Waldemar Besson, Württemberg und die deutsche Staatskrise 1928–1933, Deutsche Verlagsanstalten Stuttgart 1959, S. 296ff.
^ Horst Mühleisen: Das Testament Hindenburgs vom 11. Mai 1934 . In: Vierteljahrshefte für Zeitgeschichte 44 (1996), 3, S. 355–371, zit. S. 371. (PDF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Kochanski, Halik. The Eagle Unbowed: Poland and the Poles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674284005 .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