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州,又称硖州,南北朝到明朝的州。
北周武帝时,改拓州为峡州,因为在三峡之口得名。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唐朝在今宜昌市,宋朝末年在江南,元朝回江北)。相当于今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枝江市。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夷陵郡。唐朝初年,复名峡州。天宝初改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峡州。1280年,升为峡州路,相当于今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枝江市。1364年,吴王朱元璋废除峡州路,改为峡州。1376年,峡州改为夷陵州。
- 唐朝峡州刺史
注释
参考資料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後梁 龙德三年( 923年)、後唐 清泰三年(936年)、後晉 天福十一年( 946年)、後漢 乾祐三年(950年)、後周 显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