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伯纳德·丹齐格 (英語:George Bernard Dantzig ,1914年11月8日—2005年5月13日),美国应用数学家 ,1947年提出了单纯形法 [ 1] ,被稱為線性規劃 之父。
經歷
家庭背景
丹齐格的父亲托比阿斯·丹齐格 是名俄罗斯 数学家,曾在巴黎与大数学家昂利·庞加莱 学习。托比阿斯与索邦大学 学生安雅·乌里松结婚,他们移民美国 。
教育经历
1936年,丹齐格在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 获得数学和物理 学士 学位。1937年,丹齐格在密歇根大学 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丹齐格在柏克萊攻读博士学位,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中断。他成了美国空军 总部统计控制的战斗分析处主任,处理供应链的补给和管理成千上百的人员和物资。工作给他真实世界的问题,就是线性规划 将要解决的。
1948年,丹齐格在威斯康星大学 公布自己的线性规划研究时,数理统计学权威哈罗德·霍特林 在讨论会上不客气地向他提了1个难题:“可我们都知道世界不是线性的。”意思就是认为线性规划缺乏实用性。丹齐格当时还是一个学界新人,面对大人物的发难,当时完全不知所措。另一位著名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 主动为其解围,说:“报告者把题目定为‘线性规划’,陈述原理的时候也很谨慎。你的应用要是满足他的原理,那就用他的模型;要是不满足,那就不用。”[ 2] 1946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萊分校 获得博士学位。
职业生涯
1952年他在兰德公司从事应用数学研究,在公司电脑上实行线性规划。1960年他被母校聘任教授计算机科学 ,終于当上作業研究 中心主任。1966年他在史丹福大学 当类似职位,留在那里直到1990年代退休。
他除了线性规划和單形法的杰出工作,还推进很多领域的发展,有分解论 、灵敏度分析 、互補主元法 、大系统优化 、非线性规划 和不确定规划 。《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最优化杂志》(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1991年创刊号是献给他的。
数学规划学会(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Society)为表彰丹齐格,设立丹齐格奖 ,从1982年起每3年颁给1至2位在数学规划有突出贡献的人。
2005年,丹齐格因糖尿病 和心血管疾病 的并发症,在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 帕洛阿尔托的家中逝世[ 3] 。
曾获荣誉
流行文化
丹齐格学生时代偶然发明线性规划的传奇经历,成为了以后一个著名都会传奇 的来源。
1939年,他在柏克萊作研究生。有一堂课丹齐格迟到了。当时开始上课还不久,耶日·內曼 教授在黑板上写了2个著名的未解统计学 问题的例子(一說是4題)。丹齐格稍后到达时把它们当作习题抄下。按丹齐格的话,那些问题“看来比平常难了点”,不过几天后他递交了2题的完整解答,仍以为它们是已逾期的功课(一說丹齊格告訴教授,上次的作業太難了,我只解了其中的兩題)。6周后心情激动的教授內曼探访丹齐格,他准备好把丹齐格其中一题的解答递交往一份数学期刊发表。多年后另一个研究者亚伯拉罕·瓦尔德 得到第2题的结论,要发表一份论文。他知道了丹齐格之前的解答,就把丹齐格列为合著者。
这故事开始流传,并用作启导教材展示正面思考的力量。时间过去,丹齐格的名字不见了,事实改写了,但基本故事仍以都会传奇形式散播。
参考资料
文内引用
补充来源
William J. Cook. 李瑛 (责任编辑); 岳新欢 (执行编辑) , 编. In Pursuit of the Traveling Salesman: Mathematics at the Limits of Computation [迷茫的旅行商:一个无处不在的计算机算法问题]. 隋春宁 (汉译者) 1. 中国北京市 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3. ISBN 978-7-115-32773-4 (中文(中国大陆)) .
外部链接
行为与社会科学
196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生物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化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工程科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科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物理科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