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圈法[1],又叫圈發法、四角標圈法、半圓四角標調法、四聲點聲法,是標記漢語聲調的一種傳統方法,用以記錄古代的調類,《康熙字典》稱之為「分四聲法」[2],即以手指調平仄,但該方法只標記調類而不標記具體調值。
1918年由教育部制定公佈的注音字母延續了這種標調方法,即「四聲點聲法」[3] ,標調方法是在注音字母四角作圈點:陰平聲不標,陽平聲點在左下角(□〪),上聲點在左上角(□〫),去聲點在右上角(□〬),入聲點在右下角(□〭);1922年教育部公佈「注音字母書法體式表」,以「四聲點聲法」不美觀,取消四聲點聲法,改為在韻母右上端加標聲調符號:□ˉ(陰平聲,可不標)、□ˊ(陽平聲)、□ˇ(上聲)、ˋ(去聲)和□˙(入聲)。
内容
現行的發圈法共使用八個符號,主要形式爲半圈的「⊂」以及在半圈下加短橫的「⊆」,以不同位置、不同方向表示不同調類,具體方法是用左手拇指在食指指根左方畫半圈為平聲,在食指指頭左方畫為上聲,在無名指指頭右方上畫為去聲,在無名指指根右方上畫為入聲。[4]具體如下所示:
分四聲,祇標半圈
分陰陽 ,根據聲母清濁不同劃分,清聲母多爲陰調,濁聲母則多爲陽調,以半圈下加短橫區別
陰調(祇標半圈)
|
陰上 |
꜂□ |
陰去 |
□꜄
|
陰平 |
꜀□ |
陰入 |
□꜆
|
陽調(加一短橫)
|
陽上 |
꜃□ |
陽去 |
□꜅
|
陽平 |
꜁□ |
陽入 |
□꜇
|
分上下(或高低),根據所依附元音的長短劃分,即長元音爲上(高),短元音爲下(低),以半圈開口方向區別
平聲類
|
上陰平 |
꜀□ |
下陰平 |
꜆□
|
上陽平 |
꜁□ |
下陽平 |
꜇□
|
上聲類
|
上陰上 |
꜂□ |
下陰上 |
꜄□
|
上陽上 |
꜃□ |
下陽上 |
꜅□
|
去聲類
|
上陰去 |
□꜄ |
下陰去 |
□꜂
|
上陽去 |
□꜅ |
下陽去 |
□꜃
|
入聲類
|
上陰入 |
□꜆ |
下陰入 |
□꜀
|
上陽入 |
□꜇ |
下陽入 |
□꜁
|
現代漢語普通話
꜀媽、꜁麻、꜂馬、罵꜄(꜀天、꜁平、꜂古、放꜄)
粵語廣州話
꜀天、꜁平、꜂古、꜃老、放꜄、大꜅、急꜆、各꜀、六꜇
粵語鬱林話
꜀天、꜁平、꜂古、꜃老、近꜄、大꜅、急꜆、各꜀、六꜇、雜꜁
電腦輸入
Unicode區段中日韓符號和標點、聲調修飾符號分別收錄了兩種四角標圈法之漢語四聲標誌。前者是组合字符,若字体支持应显示在宿主汉字上,后者则为独立的字符。
符號 |
Unicode名稱 |
編碼 |
結合字符效果 |
可複製結合字符
|
平聲標誌 |
Ideographic Level Tone Mark |
U+302A |
◌〪 |
〪
|
上聲標誌 |
Ideographic Rising Tone Mark |
U+302B |
◌〫 |
〫
|
去聲標誌 |
Ideographic Departing Tone Mark |
U+302C |
◌〬 |
〬
|
入聲標誌 |
Ideographic Entering Tone Mark |
U+302D |
◌〭 |
〭
|
符號 |
Unicode名稱 |
編碼 |
字符效果 |
字符
|
陰平調 |
Modifier Letter Chinese Tone Yin Ping |
U+A700 |
꜀◌ |
꜀
|
陽平調 |
Modifier Letter Chinese Tone Yang Ping |
U+A701 |
꜁◌ |
꜁
|
陰上調 |
Modifier Letter Chinese Tone Yin Shang |
U+A702 |
꜂◌ |
꜂
|
陽上調 |
Modifier Letter Chinese Tone Yang Shang |
U+A703 |
꜃◌ |
꜃
|
陰去調 |
Modifier Letter Chinese Tone Yin Qu |
U+A704 |
◌꜄ |
꜄
|
陽去調 |
Modifier Letter Chinese Tone Yang Qu |
U+A705 |
◌꜅ |
꜅
|
陰入調 |
Modifier Letter Chinese Tone Yin Ru |
U+A706 |
◌꜆ |
꜆
|
陽入調 |
Modifier Letter Chinese Tone Yang Ru |
U+A707 |
◌꜇ |
꜇
|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