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曹魏行政區劃

曹魏行政區劃,為東漢末年至265年晉代魏的45年期間,曹魏統治區的行政區變化情形的過程。

概述

東漢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西進,擊殺兗州刺史劉岱,兗州一時無主,官吏推舉東郡太守曹操出任兗州牧。曹操於濟北擊潰青州黃巾主力,收降卒30餘萬並男女百萬多人,從中選出精銳,號稱「青州兵」,並驅遂長安朝廷派任的兗州刺史金尚,曹氏勢力至此開始壯大。初平四年(193年)曹操於封丘擊破袁術,將袁術勢力遂出兗州,並於此年及明年二度東征徐州陶謙並展開大屠殺,此時呂布乘曹操懸軍在外,內有張邈陳宮等人接應之下,入主兗州,兗州各地一時嚮應,僅有鄄城、范、東阿3縣為曹氏所控。曹操回軍與呂布、張邈等交戰,雙方互有勝負。興平二年(195年)曹操於定陶大敗呂布,分兵平定兗州各地,至此曹氏在兗州的根基日趨穩定。[參⁠ 1]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南討豫州汝南、潁川黃巾,攻克許縣,勢力深入豫州境內,同年九月,曹操將漢獻帝自洛陽迎接至許縣,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曹操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服膺漢室的郡縣變相成為曹氏勢力範圍。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為解除許都所受的威脅,南征張繡於宛縣,張繡降而復叛,曹操退還許都;同年大敗袁術於陳,袁術退居淮南,於是曹氏遂有豫州全境。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東征呂布,圍攻並攻陷下邳,擒殺呂布,盡得徐州全境。明年(199年)又令呂布部將臧霸等入青州,盡獲青州黃河以南地區,並乘河內太守張揚被殺的機會,渡河北進取得河南;其年袁術死,取其九江郡,建合肥為淮南重鎮,此時曹操勢力東盡大海,西至潼關,北阻黃河,南達江淮一帶,北與袁紹對峙於黃河及河東河內一線,南與孫策拉鋸於淮南。建安五年(200年),劉備據徐州反叛,被曹操平定,九月在官渡大敗袁紹軍。建安七年(202年)袁紹病死,其子袁尚使郭援高幹等合攻河東,曹操使鍾繇擊破斬殺郭援等,河東乃定。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打敗袁尚進入鄴城,袁尚北投幽州袁熙。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攻拔南皮,斬袁譚、郭圖等,於是青、冀2州悉平。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并州壺關,高幹敗死,并州遂定。建安十二年(207年),打敗遼西烏桓首領蹋頓,收降胡漢20餘萬人,於是袁氏所領河北4州盡曹氏所有。[參⁠ 1]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荊州,荊州刺史劉琮投降,曹軍進據江陵東進,於赤壁一戰敗給劉孫聯軍,曹軍退守江陵,後退保襄陽一帶。此後曹孫於此地多次往來拉鋸,但曹魏南界大致穩定於江漢之間。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大破關中聯軍於渭南,進屯長安,北征平定安定郡,明年平定馮翊。建安十八年(213年)夏侯淵擊敗馬超於天水冀城,擊長離諸羌及韓遂,轉戰於興國、高平、屠各。關中大體平定。[參⁠ 1]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侯淵討平在枹罕稱王的宋建,又遣張郃深入小湟中河西諸羌皆降,隴右遂平。[參⁠ 1]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率軍攻漢中張魯,先攻破武都的白馬氐及河池氐王竇茂。七月攻入漢中,取陽平關,張魯逃奔巴中,曹操遂定漢中。巴郡的巴、賨夷帥朴胡杜濩任約降曹,曹操勢力南伸至巴中。後劉備相繼擊敗朴胡等及曹將張郃,攻取巴中,曹、劉乃相持於武都、漢中一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劉備斬殺夏侯淵於漢中定軍山。五月,曹操引軍退回長安秦嶺以南之漢中、上庸等地被劉備所據。[參⁠ 1]

延康元年(220年)曹氏金城太守、護羌校尉蘇則擊殺張掖張進酒泉黃華降曹,曹氏遂定河西之地。七月,漢將孟達房陵上庸西城降曹。至此,曹氏疆域最終形成,南方「東自廣陵、壽春、合肥、沔口、西陽、襄陽,重兵以備吳;西自隴西、南安、祁山、漢陽、陳倉,重兵以備蜀」。(《通典》卷171〈州郡典一〉)[參⁠ 1]

爾後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平定公孫淵,取遼東地,深入朝鮮半島北部。嘉平元年(249年)以後,隴右地區多次受蜀漢軍攻擊,淮南三度舉兵討司馬氏,皆被平定。

景元四年(263年),曹魏大舉攻蜀。十一月,魏將鄧艾兵至成都,漢主劉禪投降,魏乃盡取蜀地。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建國晉。

制度

曹魏實行州、郡、縣三級制。州設刺史或州牧。郡設太守,京師所在處則稱河南尹;又設王國,置相,與郡同等。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又有公、侯、伯、子、男等縣國之封,相當於縣。

魏文帝曹丕即位後,分境內為十二州:司隸、豫、冀、兗、徐、青、荊、揚、雍、涼、并、幽。於西域設四域長史府(治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和戊己校尉(治高昌)。後期魏取蜀地,分益州北境立梁州,魏末乃有14州。

州制度方面,曹魏司隸地區設司隸校尉,轄三河、三魏及弘農等諸郡,屬官有參軍、都官從事、功曹從事、諸曹從事、部郡從事、武猛從事、督軍從事、主簿、錄事、門下書佐、省事、記室書佐、諸曹書佐等。州刺史的屬官有治中從事、別駕從事、功曹從事、簿曹從事、兵曹從事、郡國從事、文學從事、武猛從事、督郵、主簿、帳下督、門亭長、書佐、計吏等。另置大中正一人,掌品評人物,以定其高下。

郡制度方面,曹魏都城洛陽所在之郡置河南尹,為第三品,俱體職掌與郡太守相同。郡置太守一人,為第五品。邊郡太守往往加將軍號以領軍。郡以郡丞為副長官(邊郡稱長史),第八品,兼本郡中正。郡都尉為本郡軍事主官,第五品,內郡置一人,邊郡、大郡置二人並增置司馬一人第八品。太守屬官有功曹掾,五官掾、上計掾、門下掾、文學掾、文學祭酒、督郵、主簿、主記、門下書佐、綱紀、循行等。都尉屬官與太守同。

縣制度方面,縣按所轄人口多寡分三等。高者置縣令一人,第六品,丞一人,第八品,尉二人,第九品;次者置縣令一人,第七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低者置縣長一人,第八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縣的屬吏有各類掾史祭酒。

鄉制度方面,縣之下置鄉,鄉置有秩、三老各一人,第八品。較小的鄉置嗇夫一人,第九品。

曹魏州郡

東漢末年,曹操廢司隸,司隸部分劃屬豫州、冀州及雍州。[參⁠ 2]黃初元年(220年)曹魏建國,定都於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以豫州所領的河南尹,冀州的河東、河內、魏郡3郡,雍州的弘農郡共5郡合置一州,[參⁠ 3]仍名司隸[參⁠ 4]黃初二年(221年)析魏郡置陽平、廣平2郡;約同時置朝歌郡,不久廢郡。正始年間析河南尹置滎陽郡(242年置,250年左右廢)、平陽郡(247年置)。咸熙元年(264年)升野王典農校尉及原武典農校尉為野王郡及原武郡,計魏末有10郡,101縣。

郡級行政區

河南尹
東漢舊郡。郡治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領雒陽、河南、梁縣、滎陽、卷縣、原武、陽武、中牟、開封、苑陵、平陰、穀城、緱氏、鞏縣、成皋、京縣、密縣、新城、偃師、新鄭、平縣、陸渾22縣。黃初年間,雒陽縣改名洛陽縣,[參⁠ 5]平陰縣改名河陰縣。正始三年(242年),以滎陽都尉所轄的滎陽、京縣、密縣、卷縣、陽武、苑陵、中牟、開封、原武9縣置滎陽郡,嘉平初(250年左右)廢郡,所領9縣來隸;[參⁠ 6]陸渾縣移屬弘農郡(不詳何時)[註⁠ 2]潁川郡陽翟縣來隸(不詳何時)[註⁠ 3];原武、卷縣、陽武3縣移屬原武郡(264年)。
魏末領洛陽、鞏縣、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縣、新鄭、穀城、陽翟、河南、滎陽、京縣、密縣、苑陵、中牟、開封18縣。
河內郡
東漢舊郡。郡治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北),領懷縣、河陽、溫縣、軹縣、野王、沁水、平皋、州縣、武德、山陽、修武、獲嘉、汲縣、共縣14縣。黃初年間汲縣、共縣、獲嘉、脩武4縣移屬朝歌郡,朝歌郡不久廢郡,所領朝歌、林慮、汲縣、共縣、獲嘉、脩武6縣來隸。咸熙元年(264年)野王、沁水2縣移屬野王郡。
魏末領懷縣、河陽、軹縣、溫縣、州縣、平皋、山陽、武德、修武、汲縣、共縣、獲嘉、朝歌、林慮14縣。
弘農郡[註⁠ 4]
東漢舊郡。郡治弘農縣(今河南省靈寶市北),領弘農、陝縣、新安、宜陽、盧氏、黽池、華陰、湖縣8縣。後河南尹陸渾縣來隸。[註⁠ 2]魏末領弘農、陝縣、黽池、宜陽、盧氏、湖縣、華陰、新安、陸渾9縣。
河東郡
東漢舊郡,黃初三年(222年)封曹霖於此,改為河東國;黃初六年(225年)廢國為郡。[參⁠ 7]郡治安邑縣(今山西省夏縣西),領安邑、蒲阪、河北、大陽、解縣、猗氏、汾陰、皮氏、北屈、蒲子、永安、楊、平陽、襄陵、臨汾、絳邑、聞喜、東垣、端氏、濩澤20縣。魏初復置狐讘縣。[參⁠ 8]正始八年(247年)平陽、楊縣、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絳邑、臨汾、北屈、皮氏10縣移屬平陽郡。[參⁠ 9]
魏末領安邑、聞喜、東垣、汾陰、大陽、猗氏、解縣、蒲坂、河北、濩澤、端氏11縣。
平陽郡
正始八年(247年)分河東郡汾水以北的平陽、楊縣、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絳邑、臨汾、北屈、皮氏10縣置郡,[參⁠ 9]郡治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市西)。至魏末領縣不變。
魏郡
東漢舊郡,郡治鄴縣(今河北省磁縣北),領鄴縣、繁陽、內黃、魏縣、元城、黎陽、陰安、館陶、清淵、平恩、涉縣、斥丘、武安、曲梁、朝歌、蕩陰、林慮、頓丘、發干、衛縣、東武陽、廮陶、任縣、南和、廣平、曲周、邯鄲、易陽、襄國29縣。黃初二年(221年),以魏郡東部都尉所轄的館陶、元城、清淵、衛縣、發干、東武陽、頓丘7縣置陽平郡,西部都尉所轄的曲梁、廣平、易陽、武安、涉縣、南和、平恩、邯鄲、襄國、任縣、曲周、廮陶12縣置廣平郡;約同時朝歌、蕩陰2縣移屬朝歌郡。
魏末領鄴縣,領鄴縣、繁陽、內黃、魏縣、黎陽、陰安、斥丘、蕩陰8縣。
陽平郡
東漢末已置魏郡東部都尉,管轄魏郡東部的館陶、元城、清淵、衛縣、發干、東武陽、頓丘7縣。黃初二年(221年)以都尉所領7縣及東郡陽平、樂平2縣置郡。[參⁠ 10]郡治館陶縣(今河北省館陶縣)。[參⁠ 10]
魏末領館陶、元城、清淵、衛縣、發干、東武陽、頓丘、陽平、樂平9縣。
廣平郡
東漢末已置魏郡西部都尉,管轄魏郡北部的曲梁、廣平、易陽、武安、涉縣、南和、平恩、邯鄲、襄國、任縣、曲周、廮陶12縣。黃初二年(221年)以都尉所領12縣及鉅鹿郡列人、廣年、斥漳3縣置郡[參⁠ 10],約同時廮陶縣移屬鉅鹿郡。郡治曲梁縣(今河北省曲周縣西北)[參⁠ 10]。新置肥鄉(221年置)、臨水(222年置)2縣。黃初三年(222年)封曹儼於此,改為廣平國;黃初四年(223年)廢國為郡[參⁠ 11]
魏末領曲梁、廣平、易陽、武安、涉縣、南和、平恩、邯鄲、襄國、任縣、曲周、列人、廣年、斥漳、肥鄉、臨水16縣。
野王郡
魏時於河內郡野王縣置典農中郎將,咸熙元年(264年)典農中郎將升格為郡[參⁠ 12]
原武郡
魏時於河南尹原武縣置典農中郎將,咸熙元年(264年)典農中郎將升格為郡[參⁠ 12],領原武、卷縣、陽武3縣[註⁠ 5]
滎陽郡(廢除)
東漢末已置滎陽都尉[註⁠ 6],管轄河南尹東部的滎陽、京縣、密縣、卷縣、陽武、苑陵、中牟、開封、原武9縣。正始三年(242年)以都尉所領9縣置郡[參⁠ 6]。正始初廢郡(約250年),併入河南尹[參⁠ 13]
朝歌郡(廢除)
黃初年間分魏郡朝歌、林慮2縣及河內郡汲縣、共縣、獲嘉、脩武4縣置郡,[參⁠ 14]不久即廢,併入河內郡。[註⁠ 8]

縣級行政區

司隸(州治:洛陽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司隸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河南尹
(18)
洛陽縣 洛陽縣 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河南尹(220-265) 東漢名雒陽縣,黃初年間(220-226),雒陽縣改名洛陽縣[參⁠ 5]
鞏縣 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 河南尹(220-265)
河陰縣 今河南省孟津縣 河南尹(220-265) 東漢名平陰縣,黃初年間(220-226),平陰縣改名河陰縣[參⁠ 15]
成皋縣 今河南省滎陽市西 河南尹(220-265)
緱氏縣 今河南省偃師市 河南尹(220-265)
新城縣 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 河南尹(220-265)
偃師縣 今河南省偃師縣 河南尹(220-265)
梁縣 今河南省汝州市東北臨汝鎮西 河南尹(220-265)
新鄭縣 今河南省新鄭市 河南尹(220-265)
穀城縣 今河南省洛陽市西 河南尹(220-265)
陽翟縣 今河南省禹州市 潁川郡(220-?)→河南尹(?-265)
河南縣 今河南省洛陽市 河南尹(220-265)
滎陽縣 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京縣 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南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密縣 今河南省新密市東南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苑陵縣 今河南省新鄭市東北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中牟縣 今河南省中牟縣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黃初四年(223年)至五年(224年)為曹楷王國。
開封縣 今河南省開封市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河內郡
(14)
懷縣 懷縣 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北 河內郡(220-265)
河陽縣 今河南省孟州市西 河內郡(220-265)
軹縣 今河南省濟源市 河內郡(220-265)
溫縣 今河南省孟州市 河內郡(220-265)
州縣 今河南省沁陽市 河內郡(220-265)
平皋縣 今河南省溫縣 河內郡(220-265)
山陽縣 今河南省焦作市東北 河內郡(220-265) 漢獻帝魏時的公國。
武德縣 今河南省武陟縣 河內郡(220-265)
修武縣 今河南省獲嘉縣 河內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汲縣 今河南省新鄉縣東北 河內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共縣 今河南省輝縣市 河內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獲嘉縣 今河南省新鄉市西 河內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朝歌縣 今河南省淇縣 魏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林慮縣 今河南省林州市 魏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弘農郡
(9)
弘農縣 弘農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 弘農郡(220-265) 黃初元年(220年)至二年(221年)為曹幹侯國。
陝縣 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弘農郡(220-265)
黽池縣 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 弘農郡(220-265)
宜陽縣 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弘農郡(220-265)
盧氏縣 今河南省盧氏縣 弘農郡(220-265)
湖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西 弘農郡(220-265)
華陰縣 今陝西省華陰市 弘農郡(220-265)
新安縣 今河南省澠池縣 弘農郡(220-265)
陸渾縣 今河南省嵩縣東北 河南尹(220-?)→弘農郡(?-265)
河東郡
(11)
安邑縣 安邑縣 今山西省夏縣西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景初二年(238年)至正元二年(255年)為毌丘儉侯國。
聞喜縣 今山西省聞喜縣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東垣縣[註⁠ 10] 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南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汾陰縣[參⁠ 16] 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大陽縣 今山西省平陸縣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猗氏縣 今山西省運城市西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解縣 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蒲坂縣 今山西省永濟市西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河北縣 今山西省芮城縣西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濩澤縣 今山西省陽城縣西北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端氏縣 今山西省沁水縣東北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平陽郡
(10)
平陽縣 平陽縣 今山西省臨汾市西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楊縣 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永安縣 今山西省霍州市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蒲子縣 今山西省隰縣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狐讘縣 今山西省永和縣西南 河東郡(?-247)→平陽郡(247-265) 東漢時已廢縣,魏初復置縣。[參⁠ 8]
襄陵縣 今山西省臨汾市東南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絳邑縣 今山西省侯馬市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臨汾縣 今山西省臨汾市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北屈縣 今山西省吉縣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皮氏縣 今山西省河津市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魏郡
(8)
鄴縣 鄴縣 今河北省磁縣 魏郡(220-265)
繁陽縣 今河南省內黃縣 魏郡(220-265)
內黃縣 今河南省內黃縣西 魏郡(220-265)
魏縣 今河北省大名縣西 魏郡(220-265)
黎陽縣 今河南省浚縣 魏郡(220-265)
陰安縣 今河南省清豐縣 魏郡(220-265)
斥丘縣 今河北省臨漳縣 魏郡(220-265)
蕩陰縣 今河北省蕩陰縣 魏郡(220-265)
陽平郡
(9)
館陶縣 館陶縣 今河北省館陶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元城縣 今河北省大名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曹禮王國
清淵縣 今河北省館陶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衛縣 今河南省清豐縣 陽平郡(265-266)→頓丘郡(266-316)
發干縣 今河北省冠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東武陽縣 今山東省莘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頓丘縣 今河南省內黃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陽平縣 今山東省莘縣 東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樂平縣 今河北省冠縣 東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廣平郡
(16)
曲梁縣 曲梁縣 今河北省曲周縣西北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廣平縣 今河北省曲周縣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易陽縣 今河北省邯鄲市東北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武安縣 今河北省武安市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景初三年(239年)至嘉平元年(249年)為曹爽侯國。
涉縣 今河北省涉縣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南和縣 今河北省南和縣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平恩縣 今河北省丘縣西南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邯鄲縣 今河北省邯鄲市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曹邕王國
襄國縣 今河北省邢臺市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任縣 今河北省任縣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曲周縣 今河北省丘縣東北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列人縣 今河北省肥鄉縣 鉅鹿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廣年縣 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 鉅鹿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斥漳縣 今河北省曲周縣 鉅鹿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肥鄉縣 今河北省肥鄉縣 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黃初二年(221年)分邯鄲、列人等縣立肥鄉縣。[參⁠ 17]
臨水縣 今河北省磁縣 廣平郡(222-265,廣平國222-223) 黃初三年(222年)分武安縣地立臨水縣,以城臨滏水,故名臨水。[參⁠ 18]
野王郡
(2)
野王縣 野王縣 今河南省沁陽市 河內郡(220-264)→野王郡(264-265)
沁水縣 今河南省濟源市 河內郡(220-264)→野王郡(264-265)
原武郡
(3)
原武縣 卷縣 今河南省原陽縣西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4)→原武郡(264-265)
陽武縣 今河南省原陽縣東南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4)→原武郡(264-265)
原武縣 今河南省原陽縣 河南尹(220-264)→原武郡(264-265)

曹魏豫州州治所在安城縣(今河南正陽縣東北、南汝河西南岸)。範圍在今河南省京廣鐵路以東的大部,山東省西南部和安徽省淮河以北。

郡級行政區

曹魏豫州領潁川、汝南、弋陽、陳、魯、沛、譙、梁8郡。增置汝陰(222年置,260年後廢)、襄城(264年置)2郡。魏末領9郡。

潁川郡
東漢舊郡,郡治許昌縣(今河南省許昌市東),領許昌(原名許縣)、陽翟、襄城、昆陽、定陵、舞陽、郾、臨潁、潁陽、潁陰、新汲、鄢陵、長社、陽城、父城、綸氏16縣。魏時潁陽縣不可考,陽翟縣移屬河南尹,汝南郡召陵縣來隸,增置繁昌(220年分潁陰置)、郟(233年前置)[註⁠ 11]2縣。咸熙元年(264年)襄城、繁昌、郟、定陵、父城、昆陽、舞陽7縣移屬襄城郡。魏末領許昌、長社、潁陰、臨潁、郾、鄢陵、新汲、陽城、綸氏、召陵10縣。
汝南郡
東漢舊郡,郡治新息縣(今河南省息縣),領新息、平輿、新陽、西平、上蔡、南頓、汝陰、汝陽、北宜春、㶏強、灈陽、陽安、項、細陽、安城、吳房、鮦陽、慎陽、慎、新蔡、安陽、富陂、宜祿、郎陵、召陵、征羌、思善、宋、褒信、原鹿、定潁、固始、山桑、西華34縣。魏時細陽、㶏強、征羌、思善、宜祿5縣已不可考。黃初三年(222年)新陽、南頓、汝陰、汝陽、鮦陽、慎、新蔡、富陂、宋、褒信、原鹿、固始12縣移屬汝陰郡,約同時召陵縣移屬潁川郡(約魏初),項縣移屬陳郡(約魏初),山桑縣移屬沛國(約魏初)。[註⁠ 12]景元元年(260年)以後汝陰郡11縣來隸。魏末領新息、安陽、安城、慎陽、北宜春、郎陵、陽安、上蔡、平輿、定潁、灈陽、吳房、西平、西華、汝陰、南頓、汝陽、新蔡、褒信、新陽、鮦陽、慎、富陂、原鹿、固始25縣。
弋陽郡[註⁠ 13]
東漢舊郡,郡治弋陽縣(今河南省潢川縣西),領弋陽、期思、西陽、西陵、軑5縣,至魏末不變。
陳郡
東漢舊郡,黃初四年(223年)至五年(224年)封魏宗室曹邕為陳王,郡改為陳國。太和六年(232年)又封魏宗室曹植為陳王,同年封國廢除。郡治陳縣(今河南省淮陽縣),領陳、陽夏、寧平、苦、柘、新平、扶樂、武平、長平9縣。魏時寧平、新平、扶樂3縣已不可考,汝南郡項縣來隸(約魏初),[註⁠ 12]景初二年(238年)苦縣移屬譙郡。魏末領陳、武平、陽夏、長平、柘、項6縣。
魯國[註⁠ 14]
東漢舊郡,太和六年(232年)封魏宗室曹溫為魯王,郡改為魯國[註⁠ 14]郡治魯縣(今山東省曲阜市),領魯、汶陽、卞、鄒、蕃、薛6縣,至魏末不變。
沛國
東漢舊郡,太和六年(232年)封魏宗室曹林為沛王,郡改為沛國。郡治沛縣(今江蘇省沛縣),領沛、相、蕭、豐、穀陽、洨、蘄、銍、鄲、建平、臨睢、竹邑、公丘、龍亢、向、符離、虹、太丘、杼秋19縣。魏時穀陽、鄲、建平、臨睢、向、太丘6縣已不可考,汝南郡山桑縣來隸。[註⁠ 12]景初二年(238年)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10縣移屬譙郡,彭城國廣戚縣來隸。魏末領沛、杼秋、豐、公丘、廣戚5縣。
譙郡
東漢舊郡,郡治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領譙、酇、城父3縣。黃初三年(222年)至五年(224年)封魏宗室曹林為譙王,郡改為譙國。景初二年(238年)沛國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10縣,汝陰郡宋縣,陳郡苦縣合計12縣來隸。[參⁠ 19]魏末領譙、酇、城父、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宋、苦15縣。
梁國
東漢舊郡,郡治睢陽縣(今河南省商丘市),領睢陽、下邑、虞、碭山、蒙、穀熟、鄢、寧陵、薄9縣。魏時鄢、薄2縣已不可考,黃初年間(220-226)廢穀熟縣。魏末領睢陽、蒙、虞、下邑、寧陵、碭6縣。
襄城郡
咸熙元年(264年)分潁川郡置,郡治襄城縣(今河南省襄城縣),領襄城、繁昌、郟、定陵、父城、昆陽、舞陽7縣。[參⁠ 20][參⁠ 12]
汝陰郡(廢除)
黃初三年(222年)分汝南郡置。郡治汝陰縣(今安徽省阜陽市),領汝陰、南頓、汝陽、新蔡、褒信、新陽、鮦陽、慎、富陂、宋、原鹿、固始12縣。[註⁠ 16]景初二年(238年)宋縣移屬譙郡。景元元年(260年)以後廢郡併入汝南郡。[註⁠ 17]

縣級行政區

豫州(州治:安城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豫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潁川郡
(10)
許昌縣 許昌縣 今河南省許昌市 潁川郡(220-265) 東漢為許縣,黃初二年(221年)改名許昌縣[參⁠ 21]
長社縣 今河南省長葛市 潁川郡(220-265) 司馬孚侯國。
潁陰縣 今河南省許昌市 潁川郡(220-265) 陳群侯國。
臨潁縣 今河南省臨潁縣西北 潁川郡(220-265) 賈充侯國。
郾縣 今河南省漯河市 潁川郡(220-265)
鄢陵縣 今河南省鄢陵縣 潁川郡(220-265)
新汲縣 今河南省鄢陵縣西南 潁川郡(220-265)
陽城縣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 潁川郡(220-265)
綸氏縣 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 潁川郡(220-265)
召陵縣 今河南省漯河市 汝南郡(220-222?)→潁川郡(222?-265) 曹真侯國。
潁陽縣 今河南省許昌市西南 潁川郡(?) 無考縣份。
襄城郡
(7)
襄城縣 襄城縣 今河南省襄城縣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繁昌縣 今河南省臨潁縣西北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黃初元年(220年)分潁陰縣繁陽亭置縣。[參⁠ 22]
郟縣[註⁠ 11] 今河南省郟縣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東漢時已廢縣,魏時復置縣。[參⁠ 23]
定陵縣 今河南省舞陽縣東北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鍾繇侯國。
父城縣 今河南省襄城縣西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昆陽縣 今河南省葉縣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舞陽縣 今河南省舞陽縣西北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攸侯國。
汝南郡
(25)
襄城縣 新息縣 今河南省息縣 汝南郡(220-265)
安陽縣 今河南省息縣西 汝南郡(220-265)
安城縣 今河南省平輿縣西南 汝南郡(220-265)
慎陽縣 今河南省正陽縣 汝南郡(220-265)
北宜春縣 今河南省確山縣西 汝南郡(220-265)
郎陵縣 今河南省確山縣 汝南郡(220-265) 何曾侯國。
陽安縣 今河南省確山縣 汝南郡(220-265)
上蔡縣 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 汝南郡(220-265)
平輿縣 今河南省平輿縣 汝南郡(220-265)
定潁縣 今河南省西平縣東北 汝南郡(220-265)
灈陽縣 今河南省遂平縣東北 汝南郡(220-265)
吳房縣 今河南省遂平縣東北 汝南郡(220-265)
西平縣 今河南省舞陽縣東南 汝南郡(220-265)
西華縣 今河南省西華縣 汝南郡(220-265)
汝陰縣 今安徽省阜陽市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南頓縣 今河南省項城市西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汝陽縣 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南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新蔡縣 今河南省新蔡縣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褒信縣 今河南省新蔡縣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新陽縣 今安徽省界首市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鮦陽縣 今安徽省臨泉縣西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慎縣 今安徽省潁上縣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富陂縣[註⁠ 18] 今安徽省阜南縣東南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原鹿縣 今安徽省阜南縣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固始縣 今安徽省臨泉縣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細陽縣 今安徽省太和縣 汝南郡(?) 無考縣份。
㶏強縣 今河南省臨潁縣 汝南郡(?) 無考縣份。
征羌縣 今河南省漯河市 汝南郡(?) 無考縣份。
思善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南35公里古城鎮 汝南郡(?) 無考縣份。
宜祿縣 今河南省沈丘縣東北 汝南郡(?) 無考縣份。
弋陽郡
(5)
弋陽縣 弋陽縣 今河南省潢川縣西 弋陽郡(220-265)
期思縣 今河南省淮濱縣東南 弋陽郡(220-265)
西陽縣 今河南省光山縣西南 弋陽郡(220-265)
西陵縣 今湖北省團風縣西 弋陽郡(220-265)
軑縣 今河南省羅山縣 弋陽郡(220-265)
陳郡
(6)
陳縣 陳縣 今河南省淮陽縣 陳郡(220-265,陳國223-225)
武平縣 今河南省鹿邑縣西北 陳郡(220-265,陳國223-225)
陽夏縣 今河南省太康縣 陳郡(220-265,陳國223-225)
長平縣 今河南省西華縣東北 陳郡(220-265,陳國223-225) 曹休侯國。
柘縣 今河南省柘城縣 陳郡(220-265,陳國223-225)
項縣 今河南省沈丘縣 汝南郡(220-222?)→陳郡(223?-265,陳國223-225)
寧平縣 今河南省鄲城縣寧平鎮 陳郡(?) 無考縣份。
新平縣 今河南省淮陽縣東北 陳郡(?) 無考縣份。
扶樂縣 今河南省太康縣西 陳郡(?) 無考縣份。
魯國
(6)
魯縣 魯縣 今山東省曲阜市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汶陽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卞縣 今山東省泗水縣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鄒縣 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蕃縣 今山東省滕州市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薛縣 今山東省微山縣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沛國
(5)
沛縣 沛縣 今江蘇省沛縣 沛國(220-265,沛郡220-232)
杼秋縣 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沛國(220-265,沛郡220-232)
豐縣 今江蘇省豐縣 沛國(220-265,沛郡220-232)
公丘縣 今山東省滕州市西 沛國(220-265,沛郡220-232)
廣戚縣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彭城國(220-238,彭城郡220-232)→沛國(238-265)
穀陽縣 今安徽省固鎮縣 沛郡(?) 無考縣份。
鄲縣 今安徽省渦陽縣東北 沛郡(?) 無考縣份。
建平縣 今河南省夏邑縣西南 沛郡(?) 無考縣份。
臨睢縣 今河南省永城市 沛郡(?) 無考縣份。
向縣 今安徽省懷遠縣 沛郡(?) 無考縣份。
太丘縣 今河南省永城市 沛郡(?) 無考縣份。
譙郡
(15)
譙縣 譙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 譙郡(220-265,譙國222-224)
酇縣 今河南省永城市西 譙郡(220-265,譙國222-224)
城父縣 今安徽省渦陽縣西北 譙郡(220-265,譙國222-224)
蕭縣 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相縣 今安徽省淮北市西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竹邑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符離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蘄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銍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西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龍亢縣 今安徽省蒙城縣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山桑縣 今安徽省蒙城縣 汝南郡(220-222?)→沛國(222?-238,沛郡222?-232)→譙郡(238-265) 原為文欽侯國。
洨縣 今安徽省固鎮縣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虹縣 今安徽省五河縣西北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宋縣[註⁠ 19] 今安徽省界首市東北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38)→譙郡(238-265)
苦縣 今河南省鹿邑縣 陳郡(220-238)→譙郡(238-265)
梁國
(6)
睢陽縣 睢陽縣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蒙縣 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南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虞縣 今河南省虞城縣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下邑縣 今安徽省碭山縣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寧陵縣 今河南省寧陵縣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碭縣 今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穀熟縣 今河南省虞城縣 梁郡(220-226?) 魏文帝黃初年間(220-226)廢縣。[參⁠ 24]
鄢縣 今河南省鄢陵縣 梁郡(?) 無考縣份。
薄縣 今河南省商丘市 梁郡(?) 無考縣份。

曹魏冀州州治所在信都縣(今河北省冀州市)。[參⁠ 25]範圍在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河南省黃河以北一部分,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以北的大部。

郡級行政區

曹魏冀州領鉅鹿、趙、安平、博陵、中山、河間、勃海、章武、清河、常山、平原、樂陵12郡,嘉平年間(249-253)廢章武郡。魏末領11郡。

鉅鹿郡
東漢舊郡,郡治鉅鹿縣(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後移治廮陶縣(今河北省寧晉縣西南),領鉅鹿、楊氏、鄡、下曲陽、斥章、廣宗、列人、廣年、平鄉、南欒10。後來廣年、斥漳、列人3縣移屬廣平郡,廣宗縣移屬安平郡,魏郡廮陶縣來隸。魏末領廮陶、鉅鹿、南欒、下曲陽、楊氏、鄡、平鄉7縣。
趙國
東漢舊郡,郡治柏人縣(今河北省內丘縣東北),領柏人、中丘2縣,太和六年(232年)封魏宗室曹幹為趙王,郡改為趙國,常山郡元氏、房子、平棘、高邑4縣來隸,郡治移往房人縣(今河北省高邑縣西南)。
安平郡
東漢舊郡,郡治信都縣(今河北省冀州市),領信都、下博、武邑、武遂、觀津、扶柳、經、南宮、堂陽、阜城10縣。魏時鉅鹿郡廣宗縣來隸,魏末領縣同前。
博陵郡
東漢舊郡,郡治博陵縣(今河北省蠡縣北),領博陵、安平、饒陽、南深澤、安國、高陽、蠡吾7縣。
中山國
東漢舊郡,郡治盧奴縣(今河北省定州市),領盧奴、北平、毋極、新市、望都、唐、安憙、漢昌、靈丘、上曲陽、蒲陰、廣昌12縣。太和六年(232年)封魏宗室曹袞為中山王,郡改為中山國。廢廣昌、靈丘2縣(年代不明),毋極、安憙、漢昌3縣改名無極、安喜、魏昌。魏末領盧奴、北平、新市、望都、唐、蒲陰、安喜、魏昌、毋極、上曲陽10縣。
河間郡
東漢舊郡,黃初三年(222年)至五年(224年)為曹幹王國。郡治樂城縣(今河北省獻縣東南),領樂城、武垣、鄚、易、中水、成平、弓高7縣。嘉平年間(249-253)章武郡東平舒、文安、束州3縣來隸。魏末領樂城、武垣、鄚、易、中水、成平、弓高、東平舒、文安、束州10縣。
勃海郡
東漢舊郡,郡治南皮縣(今河北省南皮縣北),領南皮、高城、重合、浮陽、東光、蓨、饒安7縣。魏時清河郡廣川縣及章武郡章武縣來隸。魏末領南皮、高城、重合、東光、浮陽、蓨、饒安、廣川、章武9縣。
章武郡(廢除)
東漢舊郡,郡治章武縣(今河北省青縣東),領章武、文安、束州、東平舒4縣,嘉平年間(249-253)廢郡,併入河間、勃海2郡。[參⁠ 26]
清河郡
東漢舊郡,黃初三年(222年)至四年(223年)為曹貢王國。郡治甘陵縣(今山東省臨清市東北),領甘陵、貝丘、東武城、鄃、靈、繹幕、廣川7縣。魏時廣川縣移屬勃海郡。魏末領甘陵、貝丘、東武城、鄃、靈、繹幕6縣。
常山郡
東漢舊郡,郡治真定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參⁠ 27],領元氏、高邑、都鄉、南行唐、房子、平棘、欒城、九門、靈壽、蒲吾、井陘、真定、石邑13縣。魏時元氏、房子、平棘、高邑4縣移屬趙國,都鄉縣不可考,廢欒城縣(漢、魏之際)。魏末領真定、井陘、蒲吾、南行唐、靈壽、九門、石邑7縣。
平原郡
東漢舊郡,黃初三年(222年)至七年(226年)為曹叡王國。郡治平原縣(今山東省平原縣南),領平原、高唐、般、鬲、祝阿、漯陰、安德、西平昌8縣。魏黃初年間(220-226)祝阿、漯陰2縣移屬濟南郡,濟北郡茌平縣及東郡博平、聊城2縣來隸[參⁠ 28]。魏末領平原、高唐、安德、般、鬲、西平昌、茌平、博平、聊城9縣。
樂陵郡
東漢舊郡,郡治厭次縣(今山東省陽信縣東南),領樂陵、厭次、陽信、新樂、漯沃5縣。

縣級行政區

冀州(州治:信都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冀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鉅鹿郡
(7)
廮陶縣 廮陶縣 今河北省寧晉縣西南 魏郡(220-221?)→鉅鹿郡(221?-265)
鉅鹿縣 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 鉅鹿郡(220-265)
南欒縣 今河北省巨鹿縣 鉅鹿郡(220-265)
下曲陽縣 今河北省晉州市西 鉅鹿郡(220-265)
楊氏縣 今河北省寧晉縣 鉅鹿郡(220-265)
鄡縣 今河北省晉州市 鉅鹿郡(220-265)
平鄉縣 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 鉅鹿郡(220-265)
趙國
(6)
房子縣 房子縣 今河北省高邑縣西南 常山郡(220-232?)→趙國(232?-265)
柏人縣 今河北省內丘縣東北 趙國(220-265,趙郡220-232)
中丘縣 今河北省內丘縣 趙國(220-265,趙郡220-232)
元氏縣 今河北省元氏縣西北 常山郡(220-232?)→趙國(232?-265)
平棘縣 今河北省趙縣 常山郡(220-232?)→趙國(232?-265)
高邑縣 今河北省高邑縣 常山郡(220-232?)→趙國(232?-265)
安平郡
(11)
信都縣 信都縣 今河北省冀州市 安平郡(220-265)
下博縣 今河北省武強縣西南 安平郡(220-265)
武邑縣 今河北省武邑縣 安平郡(220-265)
武遂縣 今河北省武強縣 安平郡(220-265)
觀津縣 今河北省阜城縣西南 安平郡(220-265) 為郭表侯國
扶柳縣 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 安平郡(220-265)
經縣 今河北省廣宗縣東北 安平郡(220-265)
南宮縣 今河北省南宮縣西北 安平郡(220-265)
堂陽縣 今河北省新河縣 安平郡(220-265)
阜城縣 今河北省阜城縣 安平郡(220-265)
廣宗縣 今河北省廣宗縣東南 鉅鹿郡(220-221?)→安平郡(221?-265)
博陵郡
(7)
博陵縣 博陵縣 今河北省蠡縣 博陵郡(220-265)
安平縣 今河北省安平縣 博陵郡(220-265)
饒陽縣 今河北省饒河縣東北 博陵郡(220-265)
南深澤縣 今河北省安平縣西 博陵郡(220-265)
安國縣 今河北省安國市東南 博陵郡(220-265)
高陽縣 今河北省高陽縣 博陵郡(220-265)
蠡吾縣 今河北省博野縣 博陵郡(220-265)
中山國
(10)
盧奴縣 盧奴縣 今河北省定州市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北平縣 今河北省滿城縣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新市縣 今河北省新樂市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望都縣 今河北省望都縣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唐縣 今河北省順平縣西北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蒲陰縣 今河北省順平縣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安喜縣 今河北省安國市西北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東漢為安憙縣,魏時改名。
魏昌縣 今河北省深澤縣西北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東漢為漢昌縣,黃初年間(220-226)改名。[參⁠ 29]甄暢侯國。
無極縣[註⁠ 20] 今河北省無極縣西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東漢為毋極縣,魏時改名。[參⁠ 30]
上曲陽縣 今河北省曲陽縣西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靈丘縣 今山西省靈丘縣 中山郡(220-?) 魏時廢縣。[參⁠ 31]
廣昌縣 今河北省淶源縣 中山郡(220-?) 魏時廢縣。[參⁠ 32]
河間郡
(10)
樂城縣 樂城縣[註⁠ 21] 今河北省獻縣東南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武垣縣 今河北省河間市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鄚縣 今河北省雄縣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張郃侯國。
易縣 今河北省雄縣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中水縣 今河北省獻縣西北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成平縣 今河北省南皮縣西北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弓高縣 今河北省阜城縣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東平舒縣 今河北省青縣 章武郡(220-253?)→河間郡(253?-265)
文安縣 今河北省文安縣 章武郡(220-253?)→河間郡(253?-265) 為曹贊王國
束州縣 今河北省河間市 章武郡(220-253?)→河間郡(253?-265)
勃海郡
(9)
南皮縣 南皮縣 今河北省南皮縣 勃海郡(220-265)
高城縣 今河北省鹽山縣東南 勃海郡(220-265)
重合縣 今山東省樂陵縣西 勃海郡(220-265)
浮陽縣 今河北省滄州市東南 勃海郡(220-265)
東光縣 今河北省南皮縣 勃海郡(220-265)
蓨縣 今河北省景縣 勃海郡(220-265)
饒安縣 今山東省樂陵縣西北 勃海郡(220-265)
廣川縣 今河北省棗強縣 清河郡(220-?)→勃海郡(?-265)
章武縣 今河北省青縣 章武郡(220-253?)→勃海郡(253?-265)
清河郡
(6)
甘陵縣 甘陵縣[註⁠ 22] 今山東省臨清市東北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貝丘縣 今山東省臨清市東南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東武城縣 今河北省故城縣西南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司马馗司马权侯国。
鄃縣 今山東省高唐縣東北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靈縣 今山東省高唐縣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繹幕縣 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北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常山郡
(7)
真定縣 真定縣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 常山郡(220-265) 為曹嘉王國
井陘縣 今河北省井陘縣 常山郡(220-265)
蒲吾縣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西北 常山郡(220-265)
南行唐縣 今河北省行唐縣 常山郡(220-265)
靈壽縣 今河北省靈壽縣 常山郡(220-265)
九門縣 今河北省正定縣 常山郡(220-265)
石邑縣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西南 常山郡(220-265)
都鄉縣 地望不詳 常山郡(?) 無考縣份。
欒城縣 今河北省趙縣 常山郡(220) 漢、魏之際廢縣。
平原郡
(9)
平原縣 平原縣 今山東省平原縣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高唐縣 今山東省高唐縣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朱靈侯國
安德縣 今山東省陵縣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般縣 今山東省商河縣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鬲縣 今山東省德州市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西平昌縣 今山東省商河縣西北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茌平縣 今山東省茌平縣西南 濟北郡(220-222?)→平原郡(222?-265)
博平縣 今山東省陽穀縣東北阿城鎮 東郡(220-222?)→平原郡(222?-265) 華歆侯國。
聊城縣 今山東省聊城市西北 東郡(220-222?)→平原郡(222?-265)
樂陵郡
(5)
厭次縣 厭次縣 今山東省陽信縣東南 樂陵郡(220-265)
樂陵縣 今山東省樂陵市 樂陵郡(220-265)
陽信縣 今山東省無棣縣 樂陵郡(220-265)
新樂縣 今河北省南皮縣東南 樂陵郡(220-265)
漯沃縣 今山東省利津縣西 樂陵郡(220-265)

曹魏兗州州治所在廪丘縣(今山東省鄆城縣西北)。[參⁠ 33]範圍在今河南省京廣鐵路以東的大部,山東省西南部和安徽省淮河以北。

郡級行政區

曹魏兗州領陳留、東、東平、任城、泰山、濟北、山陽、濟陰8郡,至魏末不變。

陳留國
東漢舊郡,郡治陳留縣(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領陳留、浚儀、尉氏、雍丘、襄邑、外黃、小黃、東昏、濟陽、平丘、封丘、酸棗、長垣、己吾、考城、圉、扶溝16縣。魏時東昏、平丘、己吾3縣已不可考。黃初三年(222年)襄邑公曹峻晉封陳留王,黃初五年(224年)降封為襄邑縣王。直至太和六年(232年)又再次封陳留王。魏末領陳留、浚儀、封丘、尉氏、雍丘、襄邑、外黃、小黃、濟陽、酸棗、長垣、考城、圉、扶溝14縣。
東郡
東漢舊郡,郡治濮陽縣(今河南省濮陽縣東),領濮陽、燕、白馬、東阿、范、臨邑、博平、聊城、樂平、陽平、穀城、鄄城、廩丘13縣。黃初二年(221年)陽平、樂平2縣移屬司隸陽平郡,博平、聊城2縣移屬冀州平原郡。[參⁠ 28]魏末領濮陽、白馬、廩丘、鄄城、燕、東阿、穀城、臨邑、范9縣。
濟北國
東漢舊郡,郡治盧縣(今山東省平陰縣西),領盧、蛇丘、肥城、剛、成、茌平6縣。魏時茌平縣移屬冀州平原郡,剛縣移屬東平郡,成縣魏時不可考。太和六年(232年)陳王曹志改封濟北王,郡改為濟北國。魏末領盧、蛇丘、肥城3縣。
東平國
東漢舊郡,郡治壽張縣(今山東省東平縣南),領壽張、無鹽、東平陸、富成、章、須昌、寧陽7縣。魏時濟北郡剛縣來隸,章縣不可考。黃初四年(223年)廬江王曹徽改封壽張王,東平郡改稱壽張國,黃初五年(224年)復舊名。太和六年(232年)封曹徽為東平王,郡改稱東平國。魏末領壽張、無鹽、東平陸、富城、須昌、寧陽、剛7縣。
濟陰郡
東漢舊郡,郡治定陶縣(今山東省定陶縣),領定陶、乘氏、句陽、離狐、冤句、單父、成武、己氏、成陽9縣。
泰山郡
東漢舊郡,郡治奉高縣(今山東省泰安市東),領奉高、博、梁父、矩平、嬴、山茌、萊蕪、蓋、南武陽、南城、費、牟、華13縣。魏時置平陽縣,費縣移屬徐州琅邪郡,東莞郡蒙陰縣來隸。魏末領奉高、博、矩平、山茌、梁父、嬴、萊蕪、南武陽、南城、牟、蓋、華、蒙陰、平陽14縣。
山陽郡
東漢舊郡,郡治昌邑縣(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領昌邑、東緡、鉅野、高平、湖陸、南平陽、方與、瑕丘、金鄉、防東10縣。魏時防東縣不可考。魏末領領昌邑、鉅野、方與、金鄉、湖陸、高平、南平陽、瑕丘、東緡9縣。
任城郡
東漢舊郡,郡治任城縣(今山東省鄒城市西南),領任城、亢父、樊3縣。黃初三年(222年)至四年(223年)封曹彰為任城王,太和六年(232年)至正始七年(246年)封曹楷為任城王。

縣級行政區

兗州(州治:廪丘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兗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陳留國
(14)
陳留縣 陳留縣 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南陳留鎮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浚儀縣 今河南省開封市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封丘縣 今河南省封丘縣西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尉氏縣 今河南省尉氏縣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雍丘縣 今河南省杞縣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襄邑縣 今河南省睢縣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外黃縣 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小黃縣 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濟陽縣 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酸棗縣 今河南省延津縣西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長垣縣 今河南省長垣縣東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衛臻侯國。
考城縣 今河南省民權縣東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圉縣 今河南省杞縣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扶溝縣 今河南省扶溝縣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東昏縣 今河南省蘭考縣 陳留郡(220) 漢、魏之際廢縣。[參⁠ 34]
平丘縣 今河南省封丘縣 陳留郡(?) 無考縣份。
己吾縣 今河南省寧陵縣西南 陳留郡(?) 無考縣份。
東郡
(9)
濮陽縣 濮陽縣 今河南省濮陽縣西 東郡(220-265)
白馬縣 今河南省滑縣 東郡(220-265)
廩丘縣 今山東省鄆城縣西北 東郡(220-265)
鄄城縣 今山東省鄄城縣 東郡(220-265)
燕縣 今山東省延津縣東北 東郡(220-265)
東阿縣 今山東省東阿縣 東郡(220-265)
穀城縣 今山東省平陰縣西南 東郡(220-265)
臨邑縣 今山東省東阿縣 東郡(220-265)
范縣 今山東省梁山縣西 東郡(220-265)
濟北國
(3)
盧縣 盧縣 今山東省平陰縣西 濟北國(220-265,濟北郡220-232)
蛇丘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 濟北國(220-265,濟北郡220-232)
肥城縣[註⁠ 23] 今山東省肥城縣 濟北國(220-265,濟北郡220-232)
成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東北 濟北郡(?) 無考縣份。
東平國
(7)
壽張縣 壽張縣 今山東省東平縣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無鹽縣 今山東省東平縣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東平陸縣 今山東省汶上縣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富城縣 今山東省肥城市西南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須昌縣 今山東省東平縣西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寧陽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剛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 濟北郡(220-?)→東平國(?-265)
章縣[註⁠ 24] 今山東省東平縣 東平郡(?) 無考縣份。
濟陰郡
(9)
定陶縣 定陶縣 今山東省定陶縣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乘氏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句陽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離狐縣 今山東省東明縣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冤句縣 今山東省定陶縣西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單父縣 今山東省單縣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成武縣 今山東省成武縣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己氏縣 今山東省單縣西南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成陽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東北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泰山郡
(14)
奉高縣 奉高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 泰山郡(220-265)
博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 泰山郡(220-265)
鉅平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 泰山郡(220-265)
山茌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西北 泰山郡(220-265)
梁父縣 今山東省新泰市西 泰山郡(220-265)
嬴縣 今山東省萊蕪市西北 泰山郡(220-265)
萊蕪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 泰山郡(220-265)
南武陽縣 今山東省平邑縣 泰山郡(220-265)
南城縣 今山東省棗莊市 泰山郡(220-265)
牟縣 今山東省萊蕪市 泰山郡(220-265)
蓋縣 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 泰山郡(220-265)
華縣 今山東省費縣 泰山郡(220-265)
蒙陰縣 今山東省蒙陰縣 東莞郡(220-?)→泰山郡(?-265)
平陽縣 今山東省新泰市 泰山郡(?-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
山陽郡
(9)
昌邑縣 昌邑縣 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 山陽郡(220-265) 滿寵侯國。
鉅野縣 今山東省巨野縣 山陽郡(220-265)
方與縣 今山東省魚臺縣西 山陽郡(220-265)
金鄉縣 今山東省金鄉縣 山陽郡(220-265)
湖陸縣 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北 山陽郡(220-265)
高平縣 今山東省微山縣西北 山陽郡(220-265)
南平陽縣 今山東省鄒城市 山陽郡(220-265)
瑕丘縣 今山東省兗州市 山陽郡(220-265)
東緡縣 今山東省金鄉縣 山陽郡(220-265)
防東縣 今山東省單縣東北 山陽郡(?) 無考縣份。
任城郡
(3)
任城縣 任城縣 今山東省鄒城市西南 任城郡(220-265,任城國222-223、232-246)
亢父縣 今山東省濟寧市 任城郡(220-265,任城國222-223、232-246)
樊縣 今山東省濟寧市 任城郡(220-265,任城國222-223、232-246)

曹魏徐州州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參⁠ 35]範圍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臨沂、日照)和江蘇省長江以北一帶。

郡級行政區

曹魏徐州領有下邳、廣陵、彭城、東海、琅邪、利城、城陽、東莞8郡。黃初年間(220-226)新置平昌郡(旋廢),廢除利城、東莞2郡。曹魏末年領下邳、廣陵、彭城、東海、琅邪、城陽6郡。

彭城國
東漢舊郡,郡治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領彭城、武原、傅陽、呂、留、梧、菑丘、廣戚8縣。菑丘縣魏時不可考。黃初三年(222年)改封義陽王曹據為彭城王,同年改封濟陰王;太和六年(232年)復封曹據為彭城王。景初二年(238年)廣戚縣移屬沛國。曹魏末年領彭城、留、傅陽、武原、呂、梧6縣。
下邳郡
東漢舊郡,郡治下邳縣(今江蘇省邳州市南),領下邳、睢陵、夏丘、取慮、僮、良成、下相、司吾、徐、淮陵、曲陽11縣。黃初三年(222年)至黃初五年(224年)為曹宇王國。
廣陵郡
東漢舊郡,郡治淮陰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領淮陰、淮浦、海西、射陽、淩5縣。魏時廢射陽、淩2縣。魏末領淮陰、淮浦、海西3縣。
東海國
東漢舊郡,郡治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領郯、蘭陵、戚、朐、襄賁、昌慮、承、陰平、合鄉、厚丘10縣。曹魏時陰平縣已不可考。黃初六年(225年)後利城郡祝其、利城、贛榆3縣來隸,後廢贛榆縣。太和六年(232年)改封館陶縣王曹霖為東海王,郡改為東海國。魏末領郯、祝其、朐、襄賁、昌慮、厚丘、蘭陵、承、戚、合鄉、利城11縣。
琅邪國
東漢舊郡,郡治開陽縣(今山東省臨沂市),領開陽、陽都、臨沂、即丘、繒5縣。曹魏時泰山郡費縣、城陽郡安丘縣、東莞郡東莞、東安2縣來隸。太和六年(232年)句陽縣王曹敏晉封為琅邪王。魏末領開陽、臨沂、陽都、繒、即丘、東安、東莞、安丘、費9縣。
城陽郡
東漢舊郡,郡初治莒縣(今山東省莒縣),後移治東武縣(今山東省諸城市),[參⁠ 36]領東武、諸、莒、姑幕、壯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安丘、黔陬12縣。魏時安丘縣移屬琅邪郡,北海郡朱虛縣來隸。魏末領東武、莒、諸、壯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姑幕、黔陬、朱虛12縣。
東莞郡(廢除)
東漢舊郡,郡治東莞縣(今山東省沂水縣),領東莞、臨朐、蒙陰、東安4縣,後廢郡併入琅邪、齊、北海3郡。咸熙年間再復置。
利城郡(廢除)
東漢舊郡,郡治利城縣(今江蘇省贛榆縣西),領利城、祝其、贛榆3縣。黃初六年(225年)利城郡士兵蔡方乘機起事,以唐咨為首,攻殺利城太守徐質。魏文帝曹丕派屯騎校尉任福等領軍討伐,唐咨兵敗逃亡,不久利城郡被廢,併入東海郡。[參⁠ 37]
平昌郡(廢除)[註⁠ 25]
魏文帝黃初年間(220-226)分城陽置,以孫禮為太守,旋廢併入城陽郡。[參⁠ 38]

縣級行政區

徐州(州治:彭城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徐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彭城國
(6)
彭城縣 彭城縣 今江蘇省徐州市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留縣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傅陽縣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武原縣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呂縣 今江蘇省徐州市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梧縣 今江蘇省蕭縣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菑丘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東北 彭城郡(?) 無考縣份。
下邳郡
(11)
下邳縣 下邳縣 今江蘇省邳州市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睢陵縣 今江蘇省睢寧縣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夏丘縣 今安徽省泗縣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取慮縣 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南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僮縣 今江蘇省睢寧縣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良成縣 今江蘇省邳州市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臧霸侯國。
下相縣 今江蘇省宿遷市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司吾縣 今江蘇省宿遷市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徐縣 今江蘇省泗洪縣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淮陵縣 今江蘇省盱眙縣西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曲陽縣 今江蘇省沭陽縣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盱台縣 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 廢棄縣份。
高山縣 今江蘇省盱眙縣 廢棄縣份。
潘旌縣 地望不詳 廢棄縣份。
東城縣 今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 廢棄縣份。
廣陵郡
(3)
淮陰縣 淮陰縣[註⁠ 26] 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 廣陵郡(220-265)
淮浦縣 今江蘇省漣水縣 廣陵郡(220-265)
海西縣 今江蘇省灌南縣東南 廣陵郡(220-265)
射陽縣 今江蘇省寶應縣 廣陵郡(220-?) 三國時廢縣。[參⁠ 39]
淩縣 今江蘇省泗陽縣 廣陵郡(220-?) 三國時廢縣。[參⁠ 40]
平安縣 今江蘇省寶應縣西南 廢棄縣份。
東陽縣 今江蘇省金湖縣西 廢棄縣份。
鹽瀆縣 今江蘇省鹽城市 廢棄縣份。
東海國
(11)
郯縣 郯縣 今山東省郯城縣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朐縣 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西南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襄賁縣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昌慮縣 今山東省棗莊市西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厚丘縣 今江蘇省沭陽縣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蘭陵縣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南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王朗侯國。
承縣 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戚縣 今山東省微山縣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合鄉縣 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北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祝其縣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北 利城郡(220-226?)→東海國(226?-265,東海郡226-232)
利城縣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 利城郡(220-226?)→東海國(226?-265,東海郡226-232)
陰平縣 今山東省棗莊市西南 東海郡(?) 無考縣份。
贛榆縣 今江蘇省贛榆縣 利城郡(220-226?)→東海郡(?) 魏時廢縣。[參⁠ 41]
琅邪郡
(9)
開陽縣 開陽縣 今山東省臨沂市 琅邪國(220-265,琅邪郡220-232) 卞秉侯國
臨沂縣 今山東省臨沂市西北 琅邪國(220-265,琅邪郡220-232)
陽都縣 今山東省沂南縣 琅邪國(220-265,琅邪郡220-232)
繒縣 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 琅邪國(220-265,琅邪郡220-232)
即丘縣 今山東省臨沂市東南 琅邪國(220-265,琅邪郡220-232)
費縣[註⁠ 27] 今山東省費縣 泰山郡(220-?)→琅邪郡(?-265)
安丘縣 今山東省安丘市西南 城陽郡(220-?)→琅邪國(?-265)
東莞縣 今山東省沂水縣 東莞郡(220-?)→琅邪國(?-265)
東安縣 今山東省沂南縣 東莞郡(220-?)→琅邪國(?-265)
城陽郡
(12)
東武縣 東武縣 今山東省諸城市 城陽郡(220-265) 王基侯國。
莒縣 今山東省莒縣 城陽郡(220-265)
諸縣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南 城陽郡(220-265)
壯武縣 今青岛市即墨区西 城陽郡(220-265)
淳于縣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北 城陽郡(220-265)
高密縣 今山東省高密市 城陽郡(220-265)
昌安縣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南 城陽郡(220-265)
平昌縣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北 城陽郡(220-265)
夷安縣 今山東省高密市 城陽郡(220-265)
姑幕縣[註⁠ 28] 今山東省安丘市石埠子鎮[註⁠ 29] 城陽郡(220-265)
黔陬縣[註⁠ 30] 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 城陽郡(220-265)
朱虛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東南 北海郡(220-?)→城陽郡(?-265)

東漢末年揚州由魏、吳分治,曹魏揚州治壽春縣。範圍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大別山巢湖以北一帶。

郡級行政區

曹魏揚州領九江、廬江2郡。黃初年間(220-226)增置安豐郡。九江郡後來改名淮南郡。正元二年(255年)安豐郡廢郡併入廬江郡。魏末領2郡。

淮南郡
東漢舊郡,黃初二年(221年)封宗室曹邕為淮南公,九江郡改稱淮南國,四年(223年)廢國為淮南郡。[參⁠ 42]太和六年(232年)又封曹彪為楚王,改淮南郡為楚國。永嘉三年(251年)楚王曹彪有罪自殺,國除為郡。[參⁠ 43]郡治壽春縣(今安徽省壽縣),領壽春、陰陵、成德、西曲陽、合肥、鍾離、下蔡、平阿、義成9縣。魏時鍾離縣長馬茂投吳,縣遂被廢。曹魏末領壽春、成德、下蔡、義成、西曲陽、平阿、合肥、陰陵8縣。[註⁠ 31]
廬江郡
東漢末廬江郡由魏、吳分治,黃初三年(222年)封宗室曹徽為廬江王,改廬江郡為廬江國,四年(223年)廢國為郡。[參⁠ 44]曹魏廬江郡治六安縣(今安徽省六安縣北),領六安、灊、陽泉、雩婁、蓼、安豐、安風7縣。黃初年間(220-226)分陽泉、雩婁、蓼、安豐、安風5縣置安豐郡。正元二年(255年)安豐郡安風、陽泉、雩婁、蓼、安豐、松滋6縣來隸。曹魏末領六安、灊、安風、陽泉、雩婁、蓼、安豐、松滋8縣。[註⁠ 32]
安豐郡(廢除)
曹魏黃初年間(220-226)分廬江郡置,[參⁠ 45]郡治安風縣(今安徽省六安縣北),領安風、陽泉、雩婁、蓼、安豐5縣。後增置松滋縣。正元二年(255年)毌丘儉叛亂失敗後廢郡併入廬江郡。[註⁠ 33]

縣級行政區

揚州(州治:壽春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揚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淮南郡
(8)
壽春縣 壽春縣 今安徽省壽縣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成德縣 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下蔡縣 今安徽省鳳臺縣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義成縣 今安徽省蚌埠市西北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西曲陽縣 今安徽省淮南市東南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平阿縣 今安徽省淮南市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合肥縣 今安徽省合肥市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陰陵縣 今安徽省長豐縣西北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鍾離縣 今安徽省蚌埠市 淮南郡(220-240?,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40?) 魏時鍾離縣長馬茂投吳,縣遂被廢。[參⁠ 46]
逡遒縣 東漢末廢棄縣份。地為魏據。
廬江郡
(8)
六安縣 六安縣 今安徽省六安市 廬江郡(220-265,廬江國222-223)
灊縣 今安徽省六安市 廬江郡(220-265,廬江國222-223)
安風縣 今安徽省霍丘縣西南 廬江郡(220-225?,廬江國222-223)→安豐郡(225?-255?)→廬江郡(255?-265)
陽泉縣 今安徽省壽縣西南 廬江郡(220-225?,廬江國222-223)→安豐郡(225?-255?)→廬江郡(255?-265)
雩婁縣 今安徽省金寨縣 廬江郡(220-225?,廬江國222-223)→安豐郡(225?-255?)→廬江郡(255?-265)
蓼縣 今河南省固始縣 廬江郡(220-225?,廬江國222-223)→安豐郡(225?-255?)→廬江郡(255?-265)
安豐縣 今河南省固始縣 廬江郡(220-225?,廬江國222-223)→安豐郡(225?-255?)→廬江郡(255?-265)
松滋縣 今安徽省霍丘縣 安豐郡(?-255?)→廬江郡(255?-265) 魏時置縣。[參⁠ 47]
舒縣 東漢末廢棄縣份。地為魏據。
龍舒縣 東漢末廢棄縣份。地為魏據。

曹魏青州州治所在廣縣(今山東省青州市)。範圍在今山東省的東從海山東半島而西至泰山、黃河東岸一帶。

郡級行政區

曹魏青州領北海、東萊、齊、濟南、樂安5郡。

北海國
東漢舊郡,郡治平壽縣(今山東省濰坊市南),領平壽、劇、營陵、都昌、朱虛、東安平、膠東、即墨、下密、挺、觀陽11縣。魏時東安平縣移屬齊國,[參⁠ 48]挺縣移屬東萊郡,朱虛縣移屬城陽郡,廢觀陽縣。黃初三年(222年)封曹蕤為北海王,五年(224年)徙封贊縣王,[註⁠ 35]太和六年(232年)復封北海王,青龍元年(233年)曹蕤去世,國仍未廢為郡。魏末年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營陵、劇7縣。
東萊郡
東漢舊郡,郡治黃縣(今山東省蓬萊市東),領黃、牟平、惤、曲城、掖、當利、東牟、昌陽、盧鄉、長廣、葛盧、不其12縣。曹魏時東牟、葛盧2縣已不可考。魏末領黃、掖、當利、盧鄉、曲城、惤、長廣、不其、牟平、昌陽、挺11縣。
齊國
東漢舊郡,郡治臨菑縣(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領臨菑、西安、昌國、廣饒、廣、般陽6縣。曹魏時北海郡東安平縣及東莞郡臨朐來隸。[參⁠ 48]新置益都縣(不詳何時)、新沓(239年置)、新汶(240年置)、南豐(240年置)。青龍三年(235年)封曹芳為齊王。魏末領臨菑、西安、昌國、般陽、廣饒、廣、東安平、臨朐、益都、新沓、新汶、南豐12縣。
濟南國
東漢舊郡,郡治東平陵縣(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領東平陵、著、於陵、台、菅、土鼓、梁鄒、鄒平、東朝陽、歷城10縣。曹魏正始七年(246年),任城王曹楷徙封濟南王,郡改稱濟南國,正元(254-256)、景元年間(260-264),平原郡漯陰、祝阿2縣來隸。[參⁠ 49]魏末領東平陵、於陵、歷城、東朝陽、菅、著、鄒平、土鼓、梁鄒、台、漯陰、祝阿12縣。
樂安郡
東漢舊郡,郡治高苑縣(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領高苑、臨濟、博昌、蓼城、壽光、千乘、樂安、利、益9縣。

縣級行政區

青州(州治:廣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青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北海國
(7)
平壽縣 平壽縣 今山東省濰坊市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下密縣 今山東省昌邑市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膠東縣 今山東省平度市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即墨縣 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都昌縣 今山東省昌邑市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營陵縣 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劇縣 今山東省壽光市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觀陽縣 今山東省海陽縣 北海郡(220-?) 魏時已廢縣。[參⁠ 50]
東萊郡
(11)
黃縣 黃縣 今山東省蓬萊市 東萊郡(220-265)
掖縣 今山東省掖縣 東萊郡(220-265)
當利縣 今山東省掖縣西南 東萊郡(220-265)
盧鄉縣 今山東省掖縣 東萊郡(220-265)
曲城縣 今山東省招遠市西北 東萊郡(220-265)
惤縣 今山東省蓬萊市西南 東萊郡(220-265)
長廣縣 今山東省萊陽市 東萊郡(220-265)
不其縣 今青岛市城阳区 東萊郡(220-265)
牟平縣 煙臺市西牟平區 東萊郡(220-265)
昌陽縣 今山東省萊陽市 東萊郡(220-265)
挺縣 今山東省萊陽市 北海郡(220-?)→東萊郡(?-265)
東牟縣 今山東省煙台市牟平區 東萊郡(?) 無考縣份。
葛盧縣 今山東省膠州市 東萊郡(?) 無考縣份。
齊國
(12)
臨菑縣 臨菑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西安縣 今山東省桓臺縣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昌國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南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般陽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廣饒縣 今山東省廣饒縣東北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廣縣 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南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臨朐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 東莞郡(220-?)→齊國(?-265)
東安平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 北海郡(220-235?)→齊國(235?-265)
益都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 齊國(?-265) 曹魏時置縣。[參⁠ 51]
新沓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齊國(239-265) 景初三年(239年)置縣,以安頓遼東郡沓氏縣居民。[參⁠ 52]
新汶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 齊國(240-265) 正始元年(239年)分西安、臨菑、昌國縣界置縣,以安頓遼東郡汶縣居民。[參⁠ 53]
南豐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 齊國(240-265) 正始元年(239年)分西安、臨菑、昌國縣界置縣,以安頓遼東郡北豐縣居民。[參⁠ 53]
濟南國
(12)
東平陵縣 東平陵縣 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於陵縣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南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歷城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東朝陽縣 今山東省濟陽縣東北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菅縣 今山東省濟陽縣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著縣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鄒平縣 今山東省高青縣西南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土鼓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西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梁鄒縣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北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台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漯陰縣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南孫耿鎮 平原郡(220-?)→濟南郡(?-265)
祝阿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東北 平原郡(220-?)→濟南郡(?-265)
樂安郡
(9)
高苑縣 高苑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 樂安郡(220-265)
臨濟縣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樂安郡(220-265)
博昌縣 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南 樂安郡(220-265)
蓼城縣 今山東省利津縣東南 樂安郡(220-265)
壽光縣 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 樂安郡(220-265)
千乘縣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樂安郡(220-265)
樂安縣 今山東省博興縣 樂安郡(220-265)
利縣 今山東省博興縣 樂安郡(220-265)
益縣 今山東省壽光市東北 樂安郡(220-265)

東漢末年荊州由魏、吳分治,黃初三年(222年)五月以荊州江北稱郢州,同年十月復稱荊州。[參⁠ 54]曹魏荊州治宛縣。範圍在今河南省西南部(南陽大部分,信陽西南),湖北省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陝西省東南部(安康大部分、商洛南部)。

郡級行政區

曹魏荊州領南陽、章陵、襄陽、南鄉、江夏5郡。增置新城(220年置)、魏興(221年置)、義陽(223年置,240年廢)、上庸(228年置,230年廢;237年復置,後廢;259年復置)、錫郡(228年置,237年廢)。魏末領7郡。

南陽郡
東漢舊郡,郡治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領宛、冠軍、葉、新野、西鄂、雉、魯陽、犨、堵陽、博望、舞陰、比陽、棘陽、湖陽、育陽、涅陽、鄧、酈、穰、朝陽、安眾、成都、蔡陽23縣。魏時成都縣不可考,正始年間(240-249)義陽郡安昌、隨、平氏、復陽、平林、義陽6縣來隸。魏末領宛、西鄂、雉、魯陽、犨、博望、堵陽、葉、舞陰、比陽、冠軍、酈、涅陽、育陽、朝陽、安眾、湖陽、穰、鄧、蔡陽、棘陽、新野、安昌、隨、平氏、復陽、平林、義陽28縣。[註⁠ 36]
南鄉郡
東漢舊郡,郡治南鄉縣(今河南省淅川縣西南),領南鄉、酇、順陽、丹水、武當、析、陰、筑陽8縣,至魏末不變。
襄陽郡
東漢舊郡,郡治襄陽縣(今湖北省襄陽市),領襄陽、中盧、鄀、山都、臨沮、宜城、旍陽、邔8縣,後取得吳國編縣,至魏末不變。
附:襄陽南部都尉
景初元年(237年)以襄陽南部的臨沮、宜城、旍陽、邔4縣屬之。都尉治地不詳。[參⁠ 55]
江夏郡
東漢末江夏郡由魏、吳分治,郡治石陽縣(今湖北省漢川市西北),嘉平三年(251)移治安陸縣上昶城(今湖北省雲夢縣[註⁠ 37],領石陽、鄳2縣。黃初七年(226)左右攻取吳江夏郡的安陸、新市(後改名南新市)2縣。正始年間(240-249)義陽郡平春縣來隸。魏末領石陽、鄳、安陸、南新市、平春5縣。
附:江夏南部都尉
黃初七年(226年)吳將諸葛瑾張霸等人入侵荊州襄陽,被魏將司馬懿打敗,可能在此時攻取吳江夏郡的安陸、新市2縣。太和元年(227年)置江夏南部都尉[參⁠ 56]領縣蓋安陸、新市2縣。
魏興郡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分漢中郡置西城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為蜀將孟達劉封所取。延康元年(220年)西城太守申儀舉郡降魏,郡廢併入新城郡。[參⁠ 57]黃初二年(221年)置魏興郡。郡治西城縣(今陝西省安康市[參⁠ 58],領西城、安陽、魏陽、平陽4縣。景初元年(237年)錫郡錫縣來隸。魏末領西城、安陽、魏陽、平陽、錫5縣。
上庸郡
蜀漢所置,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降魏,郡廢併入新城郡。[參⁠ 57]太和二年(228年)分新城郡3縣復置,四年(230年)廢郡併入新城、錫2郡。景初元年(237年)復置,正始年間(240-249)又廢郡併入新城郡。甘露四年(259年)復分新城郡置。[參⁠ 59]郡治上庸縣(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領上庸、錫(220年移屬魏興郡)、武陵(228年自新城郡來隸,後復歸)、巫(228年自新城郡來歸)、安富(237年自錫郡來歸)、魏陽(237年自魏興郡來歸,240年後移屬魏興郡)6縣。增置廣昌(不詳年代)、建始(不詳年代)2縣。魏末領上庸、武陵、巫、安富、廣昌、建始6縣。[註⁠ 38]
新城郡
延康元年(220年)曹魏合併西城、上庸、房陵3郡置。郡治房陵縣(今湖北省房縣),領原西城郡的西城、安陽、魏陽、平陽4縣,上庸郡的上庸、錫、巫3縣,房陵郡的房陵、武陵2縣。[參⁠ 57]魏時增置綏陽(不詳年代)、昌魏(不詳年代)、沶鄉(不詳年代)3縣。西城、安陽、魏陽、平陽4縣移屬魏興郡,上庸、武陵(230年復歸)、巫、安富4縣移屬上庸郡,錫縣移屬錫郡。魏末領房陵、綏陽、昌魏、沶鄉4縣。
房陵郡(廢除)
蜀漢所置,領房陵、武陵2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降魏,郡廢併入新城郡。[參⁠ 57]
錫郡(廢除)
太和二年(228年)分新城郡置,郡治錫縣(今陝西省白河縣),領錫、安富(約228年置)、上庸(230年自上庸郡來隸)3縣。景初元年(237年)廢郡併入上庸、魏興2郡。[參⁠ 59]
義陽郡(廢除)
東漢為章陵郡,郡治章陵縣(今湖北省棗陽市南),領章陵、隨、平氏、復陽、襄鄉、平春6縣。魏時襄鄉縣不可考,章陵縣改名安昌縣(221年),增置平林(漢末魏初置)、義陽(222年置)2縣。黃初三年(222年)曹魏封宗室曹據為章陵王,後改為義陽王,章陵郡改為義陽國,明年國除為義陽郡[參⁠ 60]景初元年(237年)襄陽郡鄀縣來隸。[參⁠ 61]正始元年(240年)左右廢郡併入南陽、襄陽2郡。[參⁠ 62]

縣級行政區

荊州(州治:宛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荊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南陽郡
(28)
宛縣 宛縣 今河南省南陽市 南陽郡(220-265)
西鄂縣 今河南省南陽市 南陽郡(220-265)
雉縣 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北 南陽郡(220-265)
魯陽縣 今河南省魯山縣 南陽郡(220-265)
犨縣 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西南 南陽郡(220-265)
博望縣 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南 南陽郡(220-265)
堵陽縣 今河南省方城縣 南陽郡(220-265)
葉縣 今河南省葉縣西南 南陽郡(220-265)
舞陰縣 今河南省社旗縣東南 南陽郡(220-265)
比陽縣 今河南省泌陽縣 南陽郡(220-265)
冠軍縣 今河南省鄧州市西北 南陽郡(220-265)
酈縣 今河南省內鄉縣 南陽郡(220-265)
涅陽縣 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南 南陽郡(220-265)
育陽縣 今河南省新野縣 南陽郡(220-265) 黃權侯國。
朝陽縣 今河南省新野縣西 南陽郡(220-265)
安眾縣 今河南省鄧州市東北 南陽郡(220-265)
湖陽縣 今河南省唐河縣西南 南陽郡(220-265)
穰縣 今河南省鄧州市 南陽郡(220-265)
鄧縣 今湖北省襄陽市 南陽郡(220-265) 鄧艾侯國。
蔡陽縣 今湖北省棗陽市西 南陽郡(220-265)
棘陽縣[註⁠ 39] 今河南省南陽市 南陽郡(220-265)
新野縣[註⁠ 40] 今河南省新野縣 南陽郡(220-265) 文聘侯國。
安昌縣 今湖北省棗陽市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東漢為章陵縣,黃初二年(221年)改名安昌縣[參⁠ 63]
隨縣 今湖北省隨州市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平氏縣 今河南省桐柏縣西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復陽縣 今河南省桐柏縣西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平林縣 今湖北省隨縣東北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漢末魏初之際已置縣。[註⁠ 41]
義陽縣 今河南省桐柏縣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曹魏黃初三年(222年)以前分平氏縣置縣。[參⁠ 64]
山都縣 地望不詳 南陽郡(?) 魏時不可考。
襄鄉縣[註⁠ 42] 今湖北省棗陽市 義陽郡(?,章陵郡?,義陽國?)→南陽郡(?) 魏時不可考。
南鄉郡
(8)
南鄉縣 南鄉縣 今河南省淅川縣西北 南鄉郡(220-265)
酇縣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南鄉郡(220-265)
順陽縣 今河南省內鄉縣西 南鄉郡(220-265)
丹水縣 今河南省淅川縣西 南鄉郡(220-265)
武當縣 今湖北省鄖縣東南 南鄉郡(220-265)
析縣 今河南省西峽縣 南鄉郡(220-265)
陰縣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南鄉郡(220-265)
筑陽縣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南 南鄉郡(220-265)
襄陽郡
(9)
襄陽縣 襄陽縣 今湖北省襄陽市 襄陽郡(220-265)
中盧縣 今湖北省襄陽市西南 襄陽郡(220-265)
鄀縣 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 襄陽郡(220-265)
山都縣[註⁠ 43] 今湖北省襄陽市西北 襄陽郡(220-265)
臨沮縣 今湖北省遠安縣西北 襄陽郡(220-265)
宜城縣 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鄭集鎮 襄陽郡(220-265)
旍陽縣 今湖北省枝江市東北 襄陽郡(220-265)
邔縣 今湖北省宜城市 襄陽郡(220-265)
編縣 今湖北省荊門市西北 襄陽郡(?-265) 吳時入魏。[註⁠ 44]
江夏郡
(5)
安陸縣 安陸縣 今湖北省雲夢縣 江夏郡(226?-265) 本吳地,疑在黃初七年(226年)吳將諸葛瑾、張霸等人入侵荊州時被司馬懿打敗並攻取此縣。[參⁠ 56]
石陽縣 今湖北省漢川市西北 江夏郡(220-265)
鄳縣 今河南省信陽市 江夏郡(220-265)
南新市縣 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北 江夏郡(226?-265) 本吳地新市縣,疑在黃初七年(226年)吳將諸葛瑾、張霸等人入侵荊州時被司馬懿打敗並攻取此縣。[參⁠ 56]因與中山郡新市縣重名,故縣名加「南」字。[參⁠ 65]
平春縣 今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西北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江夏郡(240?-265)
魏興郡
(5)
西城縣 西城縣 今陝西省安康市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興郡(221-265)
安陽縣 今陝西省石泉縣東南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興郡(221-265)
魏陽縣 地望不詳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興郡(221-237)→上庸郡(237-240?)→魏興郡(240?-265)
平陽縣 今湖北省鄖西縣西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興郡(221-265) 魏時置縣。[參⁠ 66]
錫縣 今陝西省白河縣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錫郡(228-237)→魏興郡(237-265)
上庸郡
(6)
上庸縣 上庸縣 今湖北省竹山縣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上庸郡(228-230)→錫郡(230-237)→上庸郡(237-240?)→新城郡(240?-259)→上庸郡(259-265)
巫縣 地望不詳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上庸郡(228-230)→新城郡(230-237)→上庸郡(237-240?)→新城郡(240?-259)→上庸郡(259-265)
安富縣 地望不詳 錫郡(228-237)→上庸郡(237-240?)→新城郡(240?-259)→上庸郡(259-265) 魏時置縣。(疑與錫郡同時)
廣昌縣 地望不詳 上庸郡(?)→新城郡(?)→上庸郡(259-265) 疑是魏置。[參⁠ 67]
建始縣 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北 上庸郡(?)→新城郡(?)→上庸郡(259-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參⁠ 68]
武陵縣 今湖北省竹山縣西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上庸郡(228-230)→新城郡(230-259)→上庸郡(259-265)
新城郡
(4)
房陵縣 房陵縣 今湖北省房縣 房陵郡(220)→新城郡(220-265)
綏陽縣[註⁠ 45] 今湖北省房縣西南一百七十里 新城郡(?-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參⁠ 69]
昌魏縣 今湖北省房縣 新城郡(?-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參⁠ 70]
沶鄉縣 今湖北省南漳縣西南 新城郡(?-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參⁠ 71]

新朝王莽时期设立河西五郡,武威、酒泉、敦煌、張掖、西海、金城6郡置雍州,治所武威郡姑臧县。東漢興平元年(194年)分涼州河西武威、酒泉、敦煌、張掖4郡置雍州,治所武威郡姑臧县。[參⁠ 72]建安十八年(213年)擴大州域至關中、隴右一帶。[參⁠ 73]三國以後州域縮小至今陝西省關中平原及甘肅省黃河以東一帶。

郡級行政區

治姑臧县,初领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朴褱、媪围、鹯阴、袓厉、显美、宣威、仓松13县,设有左骑1城、千人官1城,共计13县2城。

金城郡(25年 - 220年)
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入陇西郡;次年(37年)复置,领允吾、浩亹、令居、枝阳、金城、榆中、允街、临羌、破羌、安夷10县。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前析金城郡临羌、破羌、安夷3县置西平郡;同年归属雍州管辖。东汉末,领允吾、浩亹、令居、枝阳、金城、榆中、允街7县。

张掖郡(25年 - 220年)

治觻得县。初领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显美、居延、日勒、骊靬、番和10县。永初年间(107 - 113),显美县移属武威郡,居延县移属张掖居延属国。建安中,日勒县移属西郡。东汉末领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骊靬、番和7县。

酒泉郡(25年 - 220年)

治禄福县。初领禄福、表氏、乐涫、天衣、玉门、会水、沙头、绥弥、干齐9县。东汉时省天衣县,新置延寿县,绥弥县改名安弥县,至东汉末未变。

敦煌郡(25年 - 220年)

治敦煌县。初领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6县。至东汉末未变。

张掖属国(113年以前 - ?)

汉安帝永初年间(107-113)分张掖郡置张掖属国,设侯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5官,各治1地(治今地均不详),无具体城名。

雍州刺史部
说明:本表主要依据《续汉书·郡国志》,并参考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及相关网站,整理而成。
郡名

(县数)

郡治 县名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隶属郡国 备注
张掖郡(武威郡)

(15)

姑臧县 姑臧县 今甘肃省武威市 武威郡(25-220)
张掖县 今甘肃省古浪县西北 武威郡(25-220)
武威县 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 武威郡(25-220)
休屠县 今甘肃省武威市 武威郡(25-220)
揟次县 疑在今甘肃省古浪县 武威郡(25-220)
鸾乌县 今甘肃省武威市 武威郡(25-220)
扑褱县 今甘肃省古浪县东北 武威郡(25-220)
媪围县 在今甘肃省皋兰县西北以及今景泰县 武威郡(25-220)
苍松县 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 武威郡(25-220)
宣威县 今甘肃省民勤县西南 武威郡(25-220)
袓厉县 今甘肃省会宁县西北 安定郡(129-111)→武威郡(111-220)
鹑阴县 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北与景泰、皋兰2县交界处 安定郡(129-111)→武威郡(111-220)
显美县 今甘肃省永昌县 张掖郡(25-111)→武威郡(111-220)
左骑 地望不详 武威郡(?-220)
千人官 地望不详 武威郡(?-220)
西海郡(西平郡)新设

(4)

西都县 西都县 今青海省西宁市 西平郡(213-220)
临羌县 今青海省湟源县东南 西平郡(213-220)
破羌县 今青海省乐都县 西平郡(213-220)
安夷县 今青海省西宁市 西平郡(213-220)
设屏郡(张掖郡)

(7)

觻得縣 觻得縣 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 張掖郡(25-220)
昭武縣 今甘肅省臨澤縣東北 張掖郡(25-220)
刪丹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 張掖郡(25-220)
氐池縣 今甘肅省民樂縣 張掖郡(25-220)
屋蘭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西北 張掖郡(25-220)
驪靬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 張掖郡(25-220)
番和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西 張掖郡(25-220)
辅平郡(酒泉郡)

(9)

祿福縣 祿福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25-220)
表是縣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 酒泉郡(25-220)
樂涫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南 酒泉郡(25-220)
玉門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5-220)
會水縣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北 酒泉郡(25-220)
池頭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5-220)
安彌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25-220) 西漢名綏彌縣,東漢時改名安彌縣[古 1]
乾齊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5-220)
延壽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 酒泉郡(?-220)
天衣縣 疑今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北及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交界一帶 酒泉郡(25-30)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1]
敦德郡(敦煌郡)

(6)

敦煌縣 敦煌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敦煌郡(25-220)
冥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 敦煌郡(25-220)
效穀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25-220)
淵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5-220)
廣至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25-220)
龍勒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敦煌郡(25-220)
張掖屬國

(5)

侯官 地望不詳 張掖屬國(113-?)
左騎 地望不詳 張掖屬國(113-?)
千人 地望不詳 張掖屬國(113-?)
司馬官 地望不詳 張掖屬國(113-?)
千人官 地望不詳 張掖屬國(113-?)
西海郡(金城郡)

(7)

允吾縣 允吾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浩亹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令居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枝陽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金城縣 今甘肅省蘭州市西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榆中縣 今甘肅省榆中縣西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允街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郡級行政區

京兆郡
東漢時為京兆尹,魏時改為京兆郡[參⁠ 74],郡治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領長安、霸陵、杜陵、新豐、鄭縣、藍田、長陵、陽陵、上雒、商縣、下邽、陰槃12縣。魏時廢陽陵縣(魏初),馮翊郡高陵、池陽縣來隸(220年);改上雒縣為上洛縣(220年),高陵縣為高陸縣(220年),霸陵縣為霸城縣(約220年)。黃初三年(222年)至六年(225年)為京兆王曹禮封國,青龍三年(235年)至正始五年(244年)為秦王曹詢封國。[參⁠ 75]魏末領長安、霸城、杜陵、鄭、新豐、藍田、上洛、商、長陵、高陸、池陽、陰槃、下邽13縣。
馮翊郡
東漢時為左馮翊,魏時改為馮翊郡[參⁠ 74],郡治臨晉(今陝西省大荔縣朝邑鎮),領高陵、池陽、雲陽、頻陽、萬年、蓮芍、重泉、臨晉、夏陽、衙、郃陽、祋祤、粟邑13縣。漢末時已廢衙縣,黃初元年(220年)高陵、池陽縣移屬京兆郡;新置懷德縣(不詳何時),廢雲陽縣(太和、青龍年間)。魏末領臨晉、頻陽、蓮芍、重泉、郃陽、夏陽、粟邑、萬年、祋祤、懷德10縣。
扶風郡
東漢時為右扶風,魏時改為扶風郡[參⁠ 74],郡治槐里縣(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南),領槐里、安陵、平陵、茂陵、鄠縣、郿縣、栒邑、美陽、武功9縣。魏時漢興郡雍、隃麋、杜陽、陳倉、汧5縣來隸,改平陵縣為始平縣(黃初年間),安陵縣魏時不可考。魏末領槐里、武功、鄠、始平、郿、雍、汧、陳倉、美陽、茂陵、隃麋、栒邑、杜陽13縣。
新平郡
東漢舊郡,郡治漆縣(今陝西省彬縣),領漆、鶉觚2縣。至魏末不變。
北地郡
東漢舊郡,郡治不詳,東漢末領富平、泥陽、弋居、廉、參欒、靈州6僑縣,魏時弋居、廉、參欒、靈州4僑縣已廢;直路縣魏時無考。魏末領泥陽、富平2縣。
安定郡
東漢舊郡,郡治臨涇縣(今甘肅省鎮原縣東南),領臨涇、朝那、烏氏、三水、高平、彭陽6縣,魏時改三水縣為西川縣(不詳何時),至魏末不變。
廣魏郡
曹魏太和二年(228年)以後分天水郡置,[註⁠ 46]郡治臨渭縣(今甘肅省天水市東),領臨渭、平襄、略陽、隴4縣,[註⁠ 47]至魏末不變。
天水郡
東漢為漢陽郡,魏時改為天水郡,郡治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東),領冀、望恆、阿陽、略陽、勇士、成紀、隴、蘭干、平襄、顯親、西、豲道、新興、中陶、上邽、清水、罕幵、緜諸道18縣。魏時豲道、中陶、新興3縣移屬南安郡(黃初年間),平襄、略陽、隴3縣移屬廣魏郡(228年以後);望恆、蘭干、罕幵、勇士、緜諸道5縣魏時無考。魏末領冀、上邽、顯親、成紀、西、阿陽、新陽7縣。
南安郡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置郡,建安十九年(214年)郡廢併入隴西郡。[註⁠ 48]曹魏時復置郡,郡治豲道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領豲道、中陶、新興3縣,至魏末不變。
隴西郡
東漢舊郡,郡治襄武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領狄道、安故、氐道、首陽、大夏、襄武、臨洮、鄣、河關9縣。安故、大夏、鄣、氐道4縣無考。魏末領襄武、首陽、臨洮、狄道、河關、枹罕6縣。
武都郡
東漢舊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取漢中後,曹操以「武都孤遠」,令太守楊阜前後遷徙居民1萬餘戶,安置於京兆、扶風、天水交界處,各縣逐廢[參⁠ 76]。太和三年(229)諸葛亮北伐時攻取此地。[參⁠ 77]景元四年(263年)平蜀後劃入雍州。郡治下辨縣(今甘肅省成縣西北),領下辨、河池、故道、沮、武都、羌道6縣。
漢興郡(已廢)
東漢舊郡,領雍縣、隃麋、杜陽、陳倉、汧縣5縣,漢末魏初之際已廢郡併入扶風郡。

縣級行政區

雍州(州治:長安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雍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京兆郡
(13)
長安縣 長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霸城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東漢為霸陵縣,魏景初元年(237年)以前改名霸城縣[註⁠ 49]
杜陵縣[註⁠ 50]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鄭縣 今陝西省華縣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新豐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上洛縣 今陝西省商州市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商縣 今陝西省丹鳳縣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長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高陸縣 今陝西省高陵縣 馮翊郡(220)→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東漢為高陵縣,黃初元年(220年)改名高陸縣[參⁠ 78]
池陽縣[註⁠ 51] 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陰槃縣[註⁠ 52]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下邽縣 今陝西省華縣西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陽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京兆郡(220-?) 魏時廢縣。[參⁠ 79]
馮翊郡
(10)
臨晉縣 臨晉縣 今陝西省大荔縣 馮翊郡(220-265)
頻陽縣 今陝西省浦城縣西 馮翊郡(220-265)
蓮芍縣 今陝西省浦城縣 馮翊郡(220-265)
重泉縣 今陝西省蒲城縣東南 馮翊郡(220-265)
郃陽縣 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 馮翊郡(220-265)
夏陽縣 今陝西省韓城市西南 馮翊郡(220-265)
粟邑縣 今陝西省白水縣西北 馮翊郡(220-265)
萬年縣[註⁠ 53]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馮翊郡(220-265)
祋祤縣[註⁠ 54] 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 馮翊郡(220-265)
懷德縣[註⁠ 55] 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 馮翊郡(?-265)
雲陽縣 今陝西省淳化縣西北 馮翊郡(220-?) 魏太和、青龍年間廢縣。[參⁠ 80]
衙縣 今陝西省澄城縣西南 馮翊郡(220?) 漢末魏初時已廢縣。[註⁠ 56]
扶風郡
(13)
槐里縣 槐里縣 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南 扶風郡(220-265)
武功縣 今陝西省眉縣 扶風郡(220-265)
鄠縣 今陝西省戶縣 扶風郡(220-265)
始平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 扶風郡(220-265) 東漢為平陵縣,黃初年間改名始平縣[參⁠ 81]
郿縣 今陝西省扶風縣東南 扶風郡(220-265)
雍縣 今陝西省鳳翔縣 漢興郡(220?)→扶風郡(220?-265)
汧縣 今陝西省隴縣 漢興郡(220?)→扶風郡(220?-265)
陳倉縣 今陝西省寶雞市 漢興郡(220?)→扶風郡(220?-265)
美陽縣 今陝西省扶風縣 扶風郡(220-265)
茂陵縣[註⁠ 57] 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 扶風郡(220-265)
隃麋縣 今陝西省千陽縣 漢興郡(220?)→扶風郡(220?-265)
栒邑縣 今陝西省旬邑縣東北 扶風郡(220-265)
杜陽縣 今陝西省麟遊縣西北 漢興郡(220?)→扶風郡(220?-265)
安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扶風郡(?-?) 無考縣份。[註⁠ 58]
新平郡
(2)
漆縣 漆縣 今陝西省彬縣 新平郡(220-265)
鶉觚縣 今甘肅省靈台縣 新平郡(220-265)
北地郡
(2)
泥陽縣 今陝西省耀縣 北地郡(220-265)
富平縣 今陝西省宣平縣 北地郡(220-265)
直路縣 今陝西省宣平縣 北地郡(?-?) 無考縣份。[註⁠ 59]
安定郡
(6)
臨涇縣 臨涇縣 今甘肅省鎮原縣東南 安定郡(220-265)
朝那縣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東南 安定郡(220-265)
烏氏縣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 安定郡(220-265)
西川縣 今陝西省旬邑縣 安定郡(220-265) 東漢為三水縣,魏時改名西川縣[參⁠ 82]
高平縣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安定郡(220-265)
彭陽縣 今甘肅省鎮原縣 安定郡(220-265)
廣魏郡
(4)
臨渭縣 臨渭縣 今甘肅省天水市 天水郡(220-?)→廣魏郡(?-265) 魏時置縣。(年代不詳)[註⁠ 60]
平襄縣 今甘肅省通渭縣西 天水郡(220-?)→廣魏郡(?-265)
略陽縣 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北 天水郡(220-?)→廣魏郡(?-265)
隴縣[註⁠ 61] 今甘肅省清水縣 天水郡(220-?)→廣魏郡(?-265)
天水郡
(7)
冀縣 冀縣 今甘肅省甘谷縣 天水郡(220-265)
上邽縣 今甘肅省天水市 天水郡(220-265)
顯親縣 今甘肅省秦安縣西北 天水郡(220-265)
成紀縣 今甘肅省通渭縣 天水郡(220-265)
西縣 今甘肅省禮縣東北 天水郡(220-265)
阿陽縣 今甘肅省靜寧縣西南 天水郡(220-265)
新陽縣 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北 天水郡(?-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參⁠ 83]
望恆縣 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北 天水郡(?-?) 無考縣份。
蘭干縣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北 天水郡(?-?) 無考縣份。
罕幵縣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南 天水郡(?-?) 無考縣份。
緜諸道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北 天水郡(?-?) 無考縣份。
南安郡
(3)
獂道縣 豲道縣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 南安郡(?-265)
中陶縣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北鴛鴦鎮 南安郡(?-265)
新興縣[註⁠ 62]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 南安郡(?-265)
勇士縣[註⁠ 63] 今甘肅省榆中縣 天水郡(?-?) 無考縣份。
隴西郡
(6)
襄武縣 襄武縣 今甘肅省隴西縣 隴西郡(220-265)
首陽縣 今甘肅省渭源縣 隴西郡(220-265)
臨洮縣 今甘肅省岷縣 隴西郡(220-265)
狄道縣 今甘肅省臨洮縣 隴西郡(220-265)
河關縣 今青海省同仁縣 隴西郡(220-265)
枹罕縣[註⁠ 64] 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隴西郡(220-265)
氐道縣[註⁠ 65] 疑在今甘肅省武山縣岷縣禮縣交界處一帶 隴西郡(?-?) 無考縣份。
安故縣 今甘肅省臨洮縣 隴西郡(?-?) 無考縣份。
大夏縣 今甘肅省廣河縣西 隴西郡(?-?) 無考縣份。
鄣縣 今甘肅省漳縣西南 隴西郡(?-?) 無考縣份。
武都郡
(6)
下辨縣 下辨縣 今甘肅省成縣西北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置縣。
河池縣 今甘肅省徽縣西北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復置縣。[參⁠ 84]
故道縣 今陝西省寶雞市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復置縣。[參⁠ 84]
沮縣 今陝西省略陽縣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置縣。
武都縣 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南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置縣。
羌道縣 今甘肅省宕昌縣西南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置縣。

東漢末時已廢州,黃初元年(220年)分雍州河西復置涼州。[參⁠ 85]魏時領武威、金城、張掖、酒泉、敦煌、西平、西郡、西海8郡。計魏末轄8郡、47縣。

郡級行政區

武威郡
東漢舊郡,郡治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南),領姑臧、宣威、倉松、顯美、揟次、武威、鸇陰、袓厲、媼圍、休屠、張掖、鸞鳥、樸褱13縣及左騎官。魏時休屠、張掖、鸞鳥、樸褱4縣及左騎官不可考。魏末領姑臧、宣威、倉松、顯美、揟次、武威、鸇陰、袓厲、媼圍9縣。
金城郡
東漢舊郡,郡治榆中縣(今甘肅省蘭州市東),領榆中、允街、金城、浩亹、白土、令居、允吾、枝陽8縣。魏時枝陽縣不可考。魏末領榆中、允街、金城、浩亹、白土、令居、允吾7縣。
西平郡
東漢舊郡,郡治西都縣(今青海省西寧市),領西都、臨羌、破羌、安夷4縣,至魏末不變。
張掖郡
東漢舊郡,郡治觻得縣(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領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番和、驪靬7縣,至魏末不變。
西郡
東漢舊郡,領日勒縣(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至魏末不變。
酒泉郡
東漢舊郡,郡治祿福縣(今甘肅省酒泉市),領祿福、表氏、樂涫、玉門、會水、安彌、延壽、沙頭、乾齊9縣,至魏末不變。
敦煌郡
東漢舊郡,郡治敦煌縣(今甘肅省敦煌市西),領敦煌、效穀、廣至、龍勒、冥安、淵泉6縣。魏時置宜禾、伊吾2縣(不詳何時),至魏末不變。
西海郡
東漢舊郡,領居延縣(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至魏末不變。

縣級行政區

涼州(州治姑臧縣)
說明:本表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涼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武威郡
(9)
姑臧縣 姑臧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220-265)
宣威縣 今甘肅省民勤縣西南 武威郡(220-265)
倉松縣[註⁠ 66] 今甘肅省武威市東南 武威郡(220-265)
顯美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 武威郡(220-265)
揟次縣 疑在今甘肅省古浪縣 武威郡(220-265)
武威縣 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武威郡(220-265)
鸇陰縣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北 武威郡(220-265)
袓厲縣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南 武威郡(220-265)
媼圍縣 疑在今甘肅省皋蘭縣西北一帶 武威郡(220-265)
休屠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 無考縣份。
張掖縣 今甘肅省古浪縣西北 武威郡(?-?) 無考縣份。
鸞鳥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 無考縣份。
撲褱縣 今甘肅省古浪縣東北 武威郡(?-?) 無考縣份。
金城郡
(8)
榆中縣 榆中縣 今甘肅省榆中縣西 金城郡(220-265)
允街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 金城郡(220-265)
金城縣 今甘肅省蘭州市西 金城郡(220-265)
浩亹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 金城郡(220-265)
白土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和青海省民和縣之間 金城郡(220-265)
令居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 金城郡(220-265)
允吾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金城郡(220-265)
枝陽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 金城郡(?-?) 無考縣份。
西平郡
(4)
西都縣 西都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西平郡(220-265)
臨羌縣 今青海省湟源縣東南 西平郡(220-265)
破羌縣 今青海省樂都縣 西平郡(220-265)
安夷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西平郡(220-265)
張掖郡
(7)
觻得縣 觻得縣 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 張掖郡(220-265)
昭武縣 今甘肅省臨澤縣東北 張掖郡(220-265)
刪丹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 張掖郡(220-265)
氐池縣 今甘肅省民樂縣 張掖郡(220-265)
屋蘭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西北 張掖郡(220-265)
番和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西 張掖郡(220-265)
驪靬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 張掖郡(220-265)
西郡
(1)
日勒縣 日勒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西郡(220-265)
酒泉郡
(9)
祿福縣 祿福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220-265)
表是縣 今甘肅省高合縣西 酒泉郡(220-265)
樂涫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南 酒泉郡(220-265)
玉門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20-265)
會水縣 今甘肅省高合縣西北 酒泉郡(220-265)
安彌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220-265)
延壽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 酒泉郡(220-265)
沙頭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20-265)
乾齊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20-265)
敦煌郡
(8)
敦煌縣 敦煌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敦煌郡(220-265)
效穀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220-265)
廣至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220-265)
龍勒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敦煌郡(220-265)
冥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 敦煌郡(220-265)
淵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20-265)
宜禾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65) 魏時分廣至縣置。[參⁠ 86]
伊吾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65) 魏時置縣。[參⁠ 87]
西海郡
(1)
居延縣 居延縣 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 西海郡(220-265)

曹魏并州州治所在晉陽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範圍在今山西省的中部及北部一帶。

郡級行政區

曹魏并州領太原、上黨、樂平、雁門、新興5郡。黃初二年(221年)置西河郡。青龍三年(235年)曾復置朔方郡,後廢。

太原郡
東漢舊郡,郡治晉陽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領晉陽、界休、榆次、中都、於離、茲氏、狼孟、鄔、盂、平陶、京陵、陽曲、大陵、祁、陽邑、中陽16縣。曹魏黃初二年(221年)茲氏、中陽、界休3縣移屬西河郡。魏末領晉陽、陽曲、榆次、於離、盂、狼孟、陽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鄔13縣。
西河郡
東漢末年時已廢郡併入太原郡,曹魏黃初二年(221年)分太原郡3縣置郡,[參⁠ 88]郡治茲氏縣(今山西省汾陽市),領茲氏、界休、中陽、離石4縣。
上黨郡
東漢舊郡,郡治壺關縣(今山西省潞城市西),領壺關、潞、屯留、長子、泫氏、高都、襄垣、銅鞮、涅、陭氏、穀遠、陽阿12縣。
樂平郡
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後分上黨郡置,郡治沾縣(今山西省和順縣西北),領沾、樂平、上艾3縣。
雁門郡
東漢舊郡,郡治廣武縣(今山西省代縣西南),領廣武、原平、汪陶、劇陽4縣。
新興郡
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合併雲中、定襄、五原、朔方4郡置郡,[參⁠ 89]郡治九原縣(今山西省忻州市),領九原、定襄、雲中、廣牧、平城、馬邑、慮虒7縣。
朔方郡(廢除)
青龍三年(235年)復置朔方郡,後廢。[參⁠ 90]

縣級行政區

并州(州治:晉陽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并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太原郡
(13)
晉陽縣 晉陽縣 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太原郡(220-265)
陽曲縣 今山西省陽曲縣西南 太原郡(220-265) 郭淮侯國。
榆次縣 今山西省晉中市 太原郡(220-265)
於離縣 地望不詳 太原郡(220-265)
盂縣 今山西省陽曲縣 太原郡(220-265)
狼孟縣 今山西省陽曲縣 太原郡(220-265)
陽邑縣 今山西省晉中市 太原郡(220-265)
大陵縣 今山西省文水縣東北 太原郡(220-265)
祁縣 今山西省祁縣 太原郡(220-265)
平陶縣 今山西省文水縣 太原郡(220-265)
京陵縣 今山西省平遙縣 太原郡(220-265) 王昶侯國。
中都縣 今山西省平遙縣 太原郡(220-265) 孫資侯國。
鄔縣 今山西省平遙縣西南 太原郡(220-265)
西河郡
(4)
茲氏縣 茲氏縣 今山西省汾陽市 太原郡(220-221)→西河郡(221-265)
界休縣 今山西省介休市 太原郡(220-221)→西河郡(221-265)
中陽縣 今山西省孝義市 太原郡(220-221)→西河郡(221-265)
離石縣 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 西河郡(222-265) 東漢末年時已廢縣,魏黃初三年(222年)復置縣。[參⁠ 91]
上黨郡
(12)
壺關縣 壺關縣 今山西省潞城市西 上黨郡(220-265)
潞縣 今山西省潞城市東北 上黨郡(220-265)
屯留縣 今山西省屯留縣 上黨郡(220-265)
長子縣 今山西省長子縣 上黨郡(220-265)
泫氏縣 今山西省高平市 上黨郡(220-265)
高都縣 今山西省晉城市 上黨郡(220-265) 正元元年(254年)為司馬昭侯國,甘露元年(256年)進為公國[參⁠ 92],晉公國、晉王國的首都。
襄垣縣 今山西省襄垣縣 上黨郡(220-265)
銅鞮縣 今山西省沁縣 上黨郡(220-265)
涅縣 今山西省武鄉縣西北 上黨郡(220-265)
陭氏縣 今山西省臨猗縣 上黨郡(220-265)
穀遠縣 今山西省沁源縣 上黨郡(220-265)
陽阿縣 今山西省左權縣 上黨郡(220-265)
樂平郡
(3)
沾縣 沾縣 今山西省和順縣 樂平郡(220-265)
樂平縣 今山西省昔陽縣 樂平郡(220-265) 董昭侯國。
上艾縣[註⁠ 67] 今山西省陽泉市東南 樂平郡(220-265)
雁門郡
(4)
廣武縣 廣武縣 今山西省代縣西南 雁門郡(220-265)
原平縣 今山西省原平市 雁門郡(220-265)
汪陶縣 今山西省應縣西 雁門郡(220-265)
劇陽縣 今山西省應縣東北 雁門郡(220-265)
新興郡
(7)
九原縣 九原縣 今山西省忻州市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陽曲縣,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五原郡之民。[參⁠ 93][參⁠ 89]
定襄縣 今山西省定襄縣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境內,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原定襄郡之民。[參⁠ 89]
雲中縣 今山西省原平市西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治太原郡境內,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原雲中郡之民。[參⁠ 89]
廣牧縣 今山西省壽陽縣西北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境內,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原朔方郡之民。[參⁠ 89]
平城縣 今山西省大同市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境內,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原雁門郡之民。[參⁠ 94]
馬邑縣 今山西省朔州市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境內,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原雁門郡之民。[參⁠ 95]
慮虒縣 今山西省五台縣東北 新興郡(220-265)

曹魏幽州州治所在薊縣(今北京市)。範圍在今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全部,天津市海河以北,遼寧省鐵嶺、新民、朝陽以南及撫順、丹東以西,北朝鮮一部分。

郡級行政區

曹魏幽州領涿、上谷、廣陽、漁陽、右北平、遼西、代7郡,景初二年(238年)以後增領遼東、昌黎、玄菟、樂浪、帶方5郡,至魏末不變。

涿郡
東漢舊郡,郡治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領涿、逎、故安、范陽、良鄉、方城、北新城7縣。魏時增置容城縣。魏末領8縣。
燕國
東漢為廣陽郡,黃初二年(221年)封魏宗室曹幹為燕公,郡改為燕國,明年燕公曹幹徙封河間王,國改為燕郡。太和六年(232年)封曹宇為燕王,郡復為國。郡治薊縣(今北京市),領薊、安次、昌平、軍都、廣陽5縣,至魏末不變。
漁陽郡
東漢舊郡,郡治漁陽縣(今北京市密雲縣),領漁陽、狐奴、潞、雍奴、泉州、平谷、傂奚、獷平8縣。魏時平谷、傂奚、獷平3縣已不可考。廢狐奴縣置安樂縣(238年)。魏末領漁陽、潞、雍奴、泉州、安樂5縣。
右北平郡
東漢舊郡,郡治土垠縣(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東),領土垠、徐無、無終、俊靡4縣,至魏末不變。
上谷郡
東漢舊郡,郡治居庸縣(今北京市延慶縣),領居庸、沮陽、下洛、潘、寧、雊瞀、涿鹿、廣寧8縣。魏時寧、雊瞀2縣已不可考。魏末領6縣。
代郡
東漢舊郡,郡治代縣(今河北省蔚縣東北),領代、平舒、當城3縣,至魏末不變。
遼西郡
東漢舊郡,郡治陽樂縣(今河北省盧龍縣東),領陽樂、海陽、肥如、臨渝、令支5縣,至魏末不變。
遼東郡
東漢舊郡,後為遼東公孫氏所據。郡治襄平縣(今遼寧省遼陽市),領襄平、汶、安市、新昌、西安平、北豐、平郭、東沓、遼隊、望平、無慮、番汗、遝氏12縣。魏時番汗、遝氏2縣已不可考,望平縣移屬玄菟郡(不詳何時)。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討平後地入於魏。魏末領9縣。
昌黎郡
東漢置遼東屬國,後地沒於胡,正始五年(244年)復置,領昌黎1縣。[參⁠ 96]魏末改置昌黎郡
玄菟郡
東漢舊郡,郡治高句驪縣(今遼寧省遼陽市東),領高句麗、西蓋馬、上殷台、高顯、候城、遼陽6縣。魏時西蓋馬、上殷台、候城、遼陽4縣已不可考,遼東郡望平縣來隸(不詳何時)。魏末領高句麗、高顯、望平3縣。
樂浪郡
東漢舊郡,郡治朝鮮縣(今朝鮮平壤市),領朝鮮、訁冉邯、浿水、占蟬、遂城、增地、駟望、屯有、鏤方、渾彌、樂都11縣。魏時訁冉邯、占蟬、增地、樂都、浿水5縣已不可考。魏末領朝鮮、屯有、渾彌、遂城、駟望、鏤方6縣。[註⁠ 68]
帶方郡
東漢舊郡,郡治帶方縣(朝鮮沙里院市南),領帶方、含資、海冥、列口、長岑、昭明、提奚7縣。

縣級行政區

幽州(州治:薊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幽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涿郡
(8)
涿縣 涿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 涿郡(220-265)
逎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西 涿郡(220-265)
故安縣 今河北省定興縣西 涿郡(220-265)
范陽縣 今河北省容城縣西北 涿郡(220-265)
良鄉縣 今北京市房山區東南 涿郡(220-265)
方城縣 今河北省固安縣 涿郡(220-265) 劉放侯國。
北新城縣 今河北省徐水縣西南 涿郡(220-265)
容城縣 今河北省容城縣 涿郡(?-265) 魏時置縣,後為盧毓侯國。
燕國
(5)
薊縣 薊縣 今北京市中心 燕國(220-265,廣陽郡220-221,燕郡222-232)
安次縣 今河北省廊坊市 燕國(220-265,廣陽郡220-221,燕郡222-232)
昌平縣 今北京市北 燕國(220-265,廣陽郡220-221,燕郡222-232)
軍都縣 今北京市西北 燕國(220-265,廣陽郡220-221,燕郡222-232)
廣陽縣 今北京市西南 燕國(220-265,廣陽郡220-221,燕郡222-232)
漁陽郡
(5)
漁陽縣 漁陽縣 今北京市密雲縣 漁陽郡(220-265)
潞縣 今北京市東 漁陽郡(220-265)
雍奴縣 今天津市武清區 漁陽郡(220-265)
泉州縣 今天津市武清區 漁陽郡(220-265)
安樂縣 今北京市順義區 漁陽郡(238-265) 景初二年(238年)置縣。[參⁠ 97]
狐奴縣 今北京市順義區東北 漁陽郡(220-238) 景初二年(238年)廢縣。[參⁠ 97]
平谷縣 今北京市平谷區 漁陽郡(?) 無考縣份。
傂奚縣 今北京市密雲縣東北 漁陽郡(?) 無考縣份。
獷平縣 今北京市密雲縣西 漁陽郡(?) 無考縣份。
右北平郡
(4)
土垠縣 土垠縣 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 右北平郡(220-265)
徐無縣 今河北省遵化市 右北平郡(220-265)
無終縣 今天津市薊縣 右北平郡(220-265)
俊靡縣 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右北平郡(220-265)
上谷郡
(6)
居庸縣 居庸縣 今北京市延慶縣 上谷郡(220-265)
沮陽縣 今北京市延慶縣西南 上谷郡(220-265)
下洛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 上谷郡(220-265)
潘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 上谷郡(220-265)
涿鹿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 上谷郡(220-265)
廣寧縣 今河北省張家口市 上谷郡(220-265)
寧縣 今河北省宣化縣西北 上谷郡(?) 無考縣份。
雊瞀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 上谷郡(?) 無考縣份。
代郡
(3)
代縣 代縣 今河北省蔚縣東北 代郡(220-265)
平舒縣 今山西省廣靈縣 代郡(220-265)
當城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 代郡(220-265)
遼西郡
(5)
陽樂縣 陽樂縣 今河北省盧龍縣 遼西郡(220-265)
海陽縣 今河北省灤南縣 遼西郡(220-265)
肥如縣 今河北省遷安市東北 遼西郡(220-265)
臨渝縣 今河北省撫寧縣榆關鎮 遼西郡(220-265)
令支縣 今河北省遷安市 遼西郡(220-265)
遼東郡
(10)
襄平縣 襄平縣 今遼寧省遼陽市 遼東郡(220-265)
汶縣 今遼寧省營口市 遼東郡(220-265)
安市縣 今遼寧省營口市東北 遼東郡(220-265)
新昌縣 今遼寧省海昌市東北 遼東郡(220-265)
西安平縣 今遼寧省丹東市 遼東郡(220-265)
北豐縣 今遼寧省瓦房店市 遼東郡(220-265)
平郭縣 今遼寧省蓋州市 遼東郡(220-265)
東沓縣 今遼寧省普蘭店市 遼東郡(220-265) 東漢為沓氏縣
遼隧縣 今遼寧省海城市 遼東郡(220-265)
無慮縣 今遼寧省北鎭市 遼東郡(?) 無考縣份。
番汗縣 今朝鮮平安北道博川郡 遼東郡(?) 無考縣份。
昌黎郡 昌黎縣 昌黎縣 今遼寧省義縣 昌黎郡(244-265,遼東屬國244-?) 正始五年(244年)為安頓歸附魏國的鮮卑人而置縣。[參⁠ 96]
玄菟郡
(3)
高句麗縣 高句驪縣 今遼寧省瀋陽市 玄菟郡(220-265)
高顯縣 今遼寧省鐵嶺市 玄菟郡(220-265)
望平縣[註⁠ 69] 今遼寧省瀋陽市西 遼東郡(220-?)→玄菟郡(?-265)
西蓋馬縣 今遼寧省撫順市 玄菟郡(?) 無考縣份。
上殷台縣 地望不詳 玄菟郡(?) 無考縣份。
候城縣 今遼寧省瀋陽市東南 玄菟郡(?) 無考縣份。
遼陽縣 今遼寧省遼中縣 玄菟郡(?) 無考縣份。
樂浪郡
(6)
朝鮮縣 朝鮮縣 今朝鮮平壤市城區 樂浪郡(220-265)
屯有縣 今朝鮮黃海北道黃州郡 樂浪郡(220-265)
遂城縣 今朝鮮平壤市西 樂浪郡(220-265)
駟望縣 今朝鮮平壤市東北 樂浪郡(220-265)
鏤方縣 今朝鮮平安南道陽德郡 樂浪郡(220-265)
渾彌縣 今朝鮮平安南道安州市東南 樂浪郡(220-265)
訁冉邯縣 今朝鮮平壤市西北 樂浪郡(?) 無考縣份。
占蟬縣 今朝鮮南浦特別市西北 樂浪郡(?) 無考縣份。
浿水縣 今朝鮮咸鏡南道長津湖附近 樂浪郡(?) 無考縣份。
增地縣 今朝鮮平安南道新州附近 樂浪郡(?) 無考縣份。
樂都縣 今朝鮮平安南道孟山郡 樂浪郡(?) 無考縣份。
帶方郡
(7)
帶方縣 帶方縣 今朝鮮黃海北道沙里院市 帶方郡(220-265)
列口縣 今朝鮮黃海南道殷栗郡大同江入海口南岸 帶方郡(220-265)
海冥縣 今朝鮮黃海南道海州市一帶 帶方郡(220-265)
長岑縣 今朝鮮黃海南道長淵郡 帶方郡(220-265)
昭明縣 今朝鮮黃海南道信川郡 帶方郡(220-265)
提奚縣 今朝鮮黃海北道平山郡西南 帶方郡(220-265)
含資縣 今朝鮮黃海北道瑞興郡 帶方郡(220-265)

梁州

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蜀漢後主降魏後,於十二月分益州巴漢7郡置梁州。[參⁠ 98]州治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計魏末轄7郡、43縣。

郡級行政區

漢中郡
蜀漢舊郡,郡治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領南鄭、褒中、漢城(曹魏平蜀後復名沔陽)、樂城、南鄉5縣。
梓潼郡
蜀漢舊郡,郡治梓潼縣(今四川省梓潼縣),領梓潼、涪、漢壽、白水、漢德、劍門6縣。咸熙元年(264年)陰平郡陰平、廣武2縣來屬。
廣漢郡
東漢舊郡,郡治雒縣(今四川省中江縣西),領雒、新都、緜竹、什邡、陽泉5縣。咸熙年間增領郪、廣漢、德陽、五城4縣。
涪陵郡
蜀漢舊郡,郡治涪陵縣(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領涪陵、漢髮、萬寧、漢復、漢平5縣。
巴郡
蜀漢舊郡,郡治江州縣(今重慶市中心),領江州、枳、臨江、墊江4縣。
巴東郡
蜀漢舊郡,郡治永安縣(今重慶市奉節縣),領永安、朐忍、漢豐、羊渠、北井5縣。
巴西郡
蜀漢舊郡,郡治閬中縣(今四川省閬中市),領閬中、安漢、西充國、南充國、宕渠、宣漢、漢昌7縣。
東廣漢郡(廢除)
蜀漢舊郡,郡治郪縣(今四川省三台縣郪江鎮),領郪、廣漢、德陽、五城4縣。曹魏平蜀後,於咸熙年間廢郡併入廣漢郡。[參⁠ 99]
陰平郡(廢除)
東漢舊郡,建興七年(229)諸葛亮北伐時攻取此地。[參⁠ 100]景元四年(263年)平蜀後劃入雍州。郡治陰平縣(今甘肅省文縣),領陰平、廣武2縣。咸熙元年(264年)廢郡,併入梓潼郡。[註⁠ 70]

縣級行政區

梁州(州治南鄭縣)
說明:本表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梁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3年1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漢中郡
(5)
南鄭縣 南鄭縣 今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 漢中郡(264-265)
褒中縣 今陝西省漢中市 漢中郡(264-265)
沔陽縣 今陝西省勉縣 漢中郡(264-265) 蜀漢為漢城縣,曹魏平蜀後恢復舊名。
樂城縣 今陝西省成固縣 漢中郡(264-265)
南鄉縣 今陝西省西鄉縣 漢中郡(264-265)
梓潼郡
(8)
梓潼縣 梓潼縣 今四川省梓潼縣 梓潼郡(264-265)
涪縣 今四川省綿陽市 梓潼郡(264-265)
漢壽縣 今四川省劍閣縣東北 梓潼郡(264-265)
白水縣 今四川省廣元市西北 梓潼郡(264-265)
漢德縣 今四川省劍閣縣 梓潼郡(264-265)
劍門縣 今四川省劍閣縣 梓潼郡(264-265)
陰平縣 今甘肅省文縣 陰平郡(264)→梓潼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復置縣。
廣武縣 今四川省平武縣 陰平郡(264)→梓潼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復置縣。[參⁠ 101]
廣漢郡
(9)
雒縣 雒縣 今四川省中江縣西 廣漢郡(264-265)
新都縣 今四川省新都縣 廣漢郡(264-265)
緜竹縣 今四川省綿竹市東南 廣漢郡(264-265)
什邡縣 今四川省什邡市 廣漢郡(264-265)
陽泉縣 今四川省德陽市西北孝泉鎮 廣漢郡(264-265)
郪縣 今四川省三台縣郪江鎮 東廣漢郡(264?)→廣漢郡(264?-265)
廣漢縣 今四川省射洪縣 東廣漢郡(264?)→廣漢郡(264?-265)
德陽縣 今四川省遂寧市東南 東廣漢郡(264?)→廣漢郡(264?-265)
五城縣 今四川省中江縣 東廣漢郡(264?)→廣漢郡(264?-265)
涪陵郡
(5)
涪陵縣 涪陵縣 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涪陵郡(264-265)
漢髮縣 今重慶市黔江區西 涪陵郡(264-265)
萬寧縣 地望不詳 涪陵郡(264-265)
漢復縣 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涪陵郡(264-265)
漢平縣 今重慶市武隆縣西北 涪陵郡(264-265)
巴郡
(4)
江州縣 江州縣 今重慶市 巴郡(264-265)
枳縣 今重慶市涪陵區 巴郡(264-265)
臨江縣 今重慶市忠縣 巴郡(264-265)
墊江縣 今重慶市合川區 巴郡(264-265)
巴東郡
(5)
永安縣 永安縣 今重慶市奉節縣 巴東郡(264-265)
朐忍縣 今重慶市雲陽縣西 巴東郡(264-265)
漢豐縣 今重慶市開縣 巴東郡(264-265)
羊渠縣 今重慶市萬州區 巴東郡(264-265)
北井縣 今重慶市巫山縣 巴東郡(264-265)
巴西郡
(7)
閬中縣 閬中縣 今四川省閬中市 巴西郡(264-265)
安漢縣 今四川省南充市 巴西郡(264-265)
西充國縣 今四川省閬中市 巴西郡(264-265)
南充國縣 今四川省南部縣 巴西郡(264-265)
宕渠縣 今四川省渠縣東北 巴西郡(264-265)
宣漢縣 今四川省儀隴縣 巴西郡(264-265)
漢昌縣 今四川省巴中縣 巴西郡(264-265)

益州

魏景元四年(263年)十一月,蜀漢後主劉禪向鄧艾投降,地歸曹魏。州治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計魏末轄12郡、88縣。

郡級行政區

蜀郡
蜀漢舊郡,郡治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領成都、郫、江原、繁、廣都、臨邛6縣。
汶山郡
蜀漢舊郡,郡治綿虒縣(今四川省茂縣),領綿虒、廣柔、汶江、蠶陵、氐道、白馬、平康、都安8縣。[註⁠ 71]
犍為郡
蜀漢舊郡,郡治武陽縣(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領武陽、資中、牛鞞、南安、僰道5縣。
江陽郡
蜀漢舊郡,郡治漢安縣(今四川省內江市),領漢安、江陽、符節3縣。
漢嘉郡
蜀漢舊郡,郡治漢嘉縣(今四川省天全縣東北),領漢嘉、徙陽、新道、旄牛4縣。
朱提郡
蜀漢舊郡,郡治南昌縣(今雲南省鎮雄縣),領南昌、朱提、漢陽、南廣4縣。
越巂郡
蜀漢舊郡,郡治邛都縣(今四川省西昌市),領邛都、會無、臺登、卑水、定莋、蘇祁、闡、潛街、馬湖、安上10縣。
牂柯郡
蜀漢舊郡,郡治且蘭縣(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領且蘭、談指、夜郎、毋斂、鄨、平夷 同並7縣。
建寧郡
蜀漢舊郡,郡治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領味、滇池、勝休、俞元、昆澤、同瀨、牧靡、穀昌、連然、秦臧、雙柏、建伶、同勞、毋單、存邑、新定、脩雲、泠丘18縣。[註⁠ 72]
永昌郡
蜀漢舊郡,郡治不韋縣(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領不韋、巂唐、哀牢、博南、比蘇、永壽、南涪、雍鄉8縣。[註⁠ 73]
雲南郡
蜀漢舊郡,郡治梇棟縣(今雲南省姚安縣北),領梇棟、青蛉、遂久、姑復、雲南、邪龍、楪榆7縣。
興古郡
蜀漢舊郡,郡治宛溫縣(今雲南省丘北縣南),領宛溫、句町、鐸封、進乘、漏臥、賁古、西豐、西隨8縣。

縣級行政區

益州(州治成都縣)
說明:本表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益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3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蜀郡
(6)
成都縣 成都縣 今四川省成都市 蜀郡(264-265)
郫縣 今四川省郫縣 蜀郡(264-265)
江原縣 今四川省雙流縣西 蜀郡(264-265)
繁縣 今四川省新都縣西北 蜀郡(264-265)
廣都縣 今四川省雙流縣東北 蜀郡(264-265)
臨邛縣 今四川省邛崍市 蜀郡(264-265)
汶山郡
(8)
緜虒縣 綿虒縣 今四川省茂縣 汶山郡(264-265)
廣柔縣 今四川省汶川縣西北 汶山郡(264-265)
汶江縣[註⁠ 74] 今四川省茂縣西北 汶山郡(264-265)
蠶陵縣[註⁠ 74] 今四川省茂縣 汶山郡(264-265)
氏道縣[註⁠ 74] 今四川省松潘縣 汶山郡(264-265)
都安縣 今四川省郫縣西北 汶山郡(264-265)
平康縣 今四川省松潘縣西南 汶山郡(264-265)
白馬縣 今四川省松潘縣 汶山郡(264-265)
犍為郡
(5)
武陽縣 武陽縣 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 犍為郡(264-265)
南安縣 今四川省樂山市 犍為郡(264-265)
資中縣 今四川省資陽市 犍為郡(264-265)
牛鞞縣 今四川省簡陽市 犍為郡(264-265)
僰道縣 今四川省宜賓市 犍為郡(264-265)
江陽郡
(3)
漢安縣 漢安縣 今四川省內江市 江陽郡(264-265)
江陽縣 今四川省瀘州市 江陽郡(264-265)
符節縣 今四川省合江縣 江陽郡(264-265)
漢嘉郡
(4)
漢嘉縣 漢嘉縣 今四川省天全縣東北 漢嘉郡(264-265)
徙陽縣 今四川省天全縣 漢嘉郡(264-265)
新道縣[註⁠ 75] 今四川省滎經縣 漢嘉郡(264-265)
旄牛縣 今四川省漢源縣 漢嘉郡(264-265)
朱提郡
(4)
南昌縣 南昌縣 今雲南省鎮雄縣 朱提郡(264-265)
朱提縣 今雲南省昭通市城區 朱提郡(264-265)
漢陽縣 今貴州省六盤水市西北 朱提郡(264-265)
南廣縣 今雲南省鹽津縣 朱提郡(264-265)
越巂郡
(10)
邛都縣 邛都縣 今四川省西昌市東南 越巂郡(264-265)
臺登縣 今四川省冕寧縣 越巂郡(264-265)
闡縣 今四川省越西縣 越巂郡(264-265)
蘇祁縣 今四川省西昌市 越巂郡(264-265)
會無縣 今四川省會理縣 越巂郡(264-265)
定筰縣 今四川省鹽源縣 越巂郡(264-265)
卑水縣 今四川省昭覺縣東南 越巂郡(264-265)
潛街縣 今四川省雷波縣東北 越巂郡(264-265)
安上縣 今四川省屏山縣 越巂郡(264-265)
馬湖縣 今四川省雷波縣 越巂郡(264-265)
建寧郡
(18)
味縣 味縣 今雲南省曲靖市 建寧郡(264-265)
滇池縣 今雲南省澄江縣西 建寧郡(264-265)
昆澤縣 今雲南省宜良縣 建寧郡(264-265)
同瀨縣 今雲南省馬龍縣 建寧郡(264-265)
同勞縣 今雲南省陸良縣 建寧郡(264-265)
建伶縣 今雲南省晉寧縣 建寧郡(264-265)
連然縣 今雲南省安寧市 建寧郡(264-265)
牧靡縣 今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建寧郡(264-265)
秦臧縣 今雲南省祿豐縣 建寧郡(264-265)
榖昌縣 今雲南省昆明市 建寧郡(264-265)
雙柏縣 今雲南省雙柏縣 建寧郡(264-265)
俞元縣 今雲南省澄江縣 建寧郡(264-265)
勝休縣 今雲南省江川縣北 建寧郡(264-265)
毋單縣 今雲南省澄江縣東南 建寧郡(264-265)
存邑縣 今雲南省宣威市 建寧郡(264-265)
新定縣 今雲南省普安縣 建寧郡(264-265)
修雲縣 今雲南省彌勒縣 建寧郡(264-265)
泠丘縣 今貴州省盤縣 建寧郡(264-265)
牂柯郡
(7)
且蘭縣 且蘭縣 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 牂柯郡(264-265)
談指縣 今貴州省貞豐縣西北 牂柯郡(264-265)
夜郎縣 今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牂柯郡(264-265)
毋歛縣 今貴州省獨山縣 牂柯郡(264-265)
鄨縣 今貴州省遵義市 牂柯郡(264-265)
平夷縣 今貴州省畢節市城區東北 牂柯郡(264-265)
同並縣[註⁠ 76] 今雲南省彌勒縣境內 牂柯郡(264-265)
永昌郡
(8)
不韋縣 不韋縣 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 永昌郡(264-265)
比蘇縣 今雲南省雲龍縣 永昌郡(264-265)
嶲唐縣 今雲南省雲龍縣西南 永昌郡(264-265)
哀牢縣 今雲南省盈江縣 永昌郡(264-265)
博南縣 今雲南省永平縣西南 永昌郡(264-265)
永壽縣[註⁠ 73] 今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永昌郡(264-265)
雍鄉縣[註⁠ 73] 今地不明 永昌郡(264-265)
南涪縣[註⁠ 73] 今雲南省景洪市 永昌郡(264-265)
雲南郡
(7)
梇棟縣 梇棟縣 今雲南省姚安縣 雲南郡(264-265)
雲南縣 今雲南省祥雲縣東南 雲南郡(264-265)
邪龍縣 今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雲南郡(264-265)
楪榆縣 今雲南省大理市 雲南郡(264-265)
青蛉縣 今雲南省大姚縣 雲南郡(264-265)
遂久縣 今雲南省麗江市城區 雲南郡(264-265)
姑復縣 今雲南省永勝縣東南 雲南郡(264-265)
興古郡
(8)
宛溫縣 宛溫縣 今雲南省丘北縣 興古郡(264-265)
句町縣 今雲南省廣南縣 興古郡(264-265)
鐔封縣 今雲南省丘北縣西南 興古郡(264-265)
進乘縣 今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 興古郡(264-265)
漏臥縣 今雲南省羅平縣 興古郡(264-265)
賁古縣 今雲南省蒙自縣 興古郡(264-265)
西豐縣 今雲南省華寧縣 興古郡(264-265)
西隨縣 今雲南省元陽縣一帶 興古郡(264-265)

校尉、刺史列表

註解

    註:

  1. ^ 孔祥軍據《宋書·州郡志二》「魏郡太守,漢高帝立。二漢屬冀州,魏、晉屬司隸」的記載,認為《晉書》和《元和志》中的「平陽」當作「魏郡」,曹魏初置司隸時,當是領河南、河東、河內、弘農、魏郡5郡。(見《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1頁司隸條,第14頁魏郡條)
  2. ^ 2.0 2.1 吳增僅依據《元和志》「本陸渾戎所居……至漢為陸渾縣,屬弘農郡,後屬河南尹」,認為漢末魏時,陸渾縣已經隸屬於河南尹(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證》,開明書局《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3頁),孔祥軍依據《宋書·符瑞志中》「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見弘農陸渾」的記載,判定陸渾縣最晚在265年己隸屬弘農郡(《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9頁),據此魏末陸渾縣可能隸屬弘農郡。
  3. ^ 孔祥軍依據《宋書·州郡志》「陽翟,魏晉屬河南」的記載,判定陽翟縣在魏時己隸屬河南尹。
  4. ^ 孔祥軍考證認為弘農郡一度隸屬豫州。(《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9頁弘農郡)
  5.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和楊晨《三國會要》認為領有原武1縣,但據地理位置,周邊的卷縣、陽武2縣可能也是該郡領有。
  6. ^ 據《續漢志·百官五》注引《獻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213年)時有「滎陽都尉」。
  7. ^ 孔祥軍認為《元和志》「屬冀州」應作「屬司州」之誤。又領縣數,楊晨《三國會要》認為領有《晉書·地理志》汲郡記載的6縣(《三國會要》第720頁朝歌郡),孔祥軍考證後認為此說可從。(《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13頁河內郡)
  8. ^ 時間不明,孔祥軍考證認為該郡置後不久併入河內郡。(《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13頁河內郡)
  9. ^ 謝鍾英據《魏志·夏侯惇傳》裴注引王沈《魏書》「韓浩舅杜陽為河陰令」,認為河陰「係桓靈後所改」(王先謙《後漢書集解·郡國一》引謝鍾英《補三國疆域志補注》),楊守敬同(見楊守敬《水經注疏》卷四注語),周振鶴認為「謝說甚是」(《東漢政區地理》第18頁河南尹條);趙一清認為「蓋史家追改之」(盧弼《三國志集解》卷9〈夏侯惇傳〉引趙一清《三國志注補》),孔祥軍認為趙一清說法「似更妥當」(《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7頁河陰縣)。
  10. ^ 《晉書·地理志》作「垣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晉圖組》作「東垣縣」,孔祥軍依據《魏志》卷16「白騎攻東垣」及《左傳·襄公元年》杜注「河東郡有東垣縣」,認為作「東垣」是。(《晉書地理志校注》第26頁)
  11. ^ 11.0 11.1 孔祥軍認為襄縣魏時不可考,郟縣魏時復置。(《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3頁)李曉杰認為二縣實為同一縣,漢順帝時郟縣易名襄縣,漢桓帝後旋復其舊。(《東漢政區地理》第25頁)
  12. ^ 12.0 12.1 12.2 孔祥軍認為魏時召陵縣屬潁川郡,項縣屬陳郡,山桑縣屬沛國,歸屬情況乏考。(《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3、31、32頁)疑此3縣均在黃初三年(222年)汝陰建郡時,同時劃入潁川、陳、沛3郡。
  13. ^ 孔祥軍認為東漢末無此郡,置郡時間當在黃初三年(222年)以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9頁弋陽郡)
  14. ^ 14.0 14.1 據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詔令,所有諸侯王均改以郡為國,然而三國時未有以魯陽為名之郡,孔祥軍據《太平寰宇記》卷21有「晉改為魯郡」一文,認為魏時仍稱魯國。(《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31頁魯國)依據孔說,疑《邯鄲懷王邕傳》「六年,改封魯陽」當作「六年,改封魯王」。
  15.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考證,以《魏志》所列十縣與汝水相隔百里,與汝陰諸縣不相連接,從而認定此文確實有誤。吳增僅認為「十縣為汝陰郡」中的「為」字是衍文,原文應讀作:「分沛國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十縣,汝陰郡宋縣,陳郡苦縣,皆屬譙郡」。
  16. ^ 孔祥軍考証汝陰郡可考縣為汝陰、南頓、汝陽、新蔡、褒信5縣(《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8-29頁)。然而依照孔祥軍的說法,汝陰郡勢必成為轄域分隔三地且互不接壤的郡,汝南郡因為汝陰郡居於郡中而地分東、西兩部。吳增僅《三國郡縣表》考證新陽、鮦陽、慎、富陂、宋、原鹿、固始7縣當為魏汝陰郡管轄,據其地理,吳增僅說法可靠性較大。
  1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8頁汝陰郡。
  18. ^ 《續漢書·郡國志》作「富波」,《吳志·呂蒙傳》作「富陂」,盧弼《三國志集解》引用《孫叔敖碑》認為「波」「陂」古代字通。
  19. ^ 孔祥軍據《魏志·明帝紀》認為宋縣魏初劃歸沛郡,後移屬譙郡,最終回歸汝南郡。(《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3頁)
  20. ^ 《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毋極」。
  21. ^ 《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樂成」。
  22. ^ 孔祥軍引吳增僅說謂黃初七年(226年)改名清河縣。(《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45頁)
  23. ^ 《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肥成」。
  24. ^ 孔祥軍據《水經注》「(汶水)又西南過東平章縣西」之文,認為三國時章縣尚存在,然而《水經》原文或有沿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25.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未列此郡。
  26. ^ 吳增僅及譚其驤認為淮陰縣三國時隸屬廣陵郡。孔祥軍據《水經注》「又東北至下邳淮陰城西西」之文,認為三國時淮陰縣屬下邳郡,然而《水經》原文或有沿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27. ^ 孔祥軍誤作魏時新置縣份。(《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356頁)
  28. ^ 孔祥軍認為魏時隸屬琅邪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357頁)
  29. ^ 姑幕故城,石埠子歷史上那些事兒……
  30. ^ 孔祥軍列為魏時隸屬東萊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366頁)
  31. ^ 孔祥軍認為尚有全淑、阜陵2縣,計魏末淮南郡有10縣。
  32. ^ 孔祥軍認為尚有龍舒縣,計魏末廬江郡有9縣。
  33. ^ 安豐郡廢郡的具體時間不明,最晚在魏嘉平五年(253)張特任安豐太守及吳五鳳二年(255年)朱異襲擊安豐時尚可見。
  34. ^ 馬茂叛逃的具體時間不明,大致在太和二年(228)王凌擔任揚州刺史至正始初年任揚州都督時期。
  35. ^ 《三國志》卷20〈武文世王公傳·中山恭王袞傳〉作黃初四年(223年)降封贊縣王,但據同卷各傳及魏文帝《改封縣王詔》,曹魏藩王由諸王降封縣王均在黃初五年(224年)的時候,且均是魏文帝的兄弟,因此〈中山恭王袞傳〉記載的「四年,改封贊王」當為「五年,改封贊王」之誤。
  36. ^ 孔祥軍考証認為南陽郡領縣尚有山都、襄鄉2縣。
  37.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卷3,開明書店《廿五史補編》第3冊,第2884頁。
  38. ^ 孔祥軍考証認為上庸郡領縣尚有安樂縣,無武陵縣。
  39. ^ 孔祥軍據《三國志·鄧艾傳》鄧艾籍貫為「義陽棘陽人」,認為魏時棘陽縣曾屬義陽郡,然而陳壽著《三國志》在西晉之時,籍貫或有以晉史地理為主的可能性。
  40. ^ 孔祥軍據《三國志·來敏傳》、《鄧芝傳》來敏、鄧芝籍貫為「義陽新野人」,認為魏時新野縣曾屬義陽郡,然而蜀漢無史,陳壽著《三國志》在西晉之時,籍貫或有以晉史地理為主的可能性。
  41. ^ 《續漢書·郡國志》南陽郡領縣無平林縣。《太平寰宇記》卷132引《魏志》記載義陽郡領縣有平林縣,推測漢末魏初之際已置縣。
  42. ^ 孔祥軍據《水經注》正文有「襄鄉縣」之文,認為魏時襄鄉縣尚在,然而《水經》或有沿用舊史地理的可能性。
  43. ^ 孔祥軍據《三國志·孫權傳》南陽5縣降吳及《水經注》割南陽5縣置新野郡,屬縣有「山都」,認為魏、晉時屬南陽郡,然而《水經注》封司馬歆新野郡公年代可能有誤,吳、魏相互敵對,吳國應不可能承認魏國新設的政區,山陽縣東漢屬南陽郡管轄,或有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44. ^ 陳健梅認為編縣初屬吳境,後入魏。(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第152頁)
  45.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無此縣。
  46. ^ 曹魏廣魏郡在天水及安定2郡之間,據《三國志·明帝紀》記載「〔太和二年〕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可知,此時尚未有廣魏郡。裴注引《魏略》有「廣魏太守王贇」,可知在景初二年時已置廣魏郡。
  47.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列有清水縣,孔祥軍引《魏書·地形志》「清水,前漢屬天水,後漢罷,晉復屬」及《輿地廣志》卷15「漢屬天水郡,東漢省之,晉復置,屬略陽郡」以証三國時無清水縣。
  48. ^ 孔祥軍認為東漢末此郡未廢。(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108頁)
  49. ^ 《宋書·州郡志》「南霸城本霸陵,漢舊縣。《太康地志》曰,霸城何志魏囗」,胡阿祥認為「魏」後當闕「改」字」,孔祥軍認為其說當是。(胡阿祥《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396頁;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97頁)
  50.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杜縣。
  51.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屬扶風郡屬縣。
  52. ^ 《續漢州郡志》作「陰盤縣」。
  53.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京兆郡屬縣。
  54.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無此縣。
  55.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無此縣。
  56. ^ 孔祥軍據《太平寰宇記》卷28「後漢安帝以上郡避羌寇,寄理於此,因省衙縣。晉惠帝再置,尋又省焉」,認為東漢末年已廢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99頁)
  57.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無此縣。
  58.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無考縣。
  59. ^ 孔祥軍據《水經注》「沮水出北地直路縣,東過馮翊祋翊縣北,東入於洛」一文,且《水經注》為三國時人所著,推斷三國時有直路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104頁。)然細讀《水經注》,或有沿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漢代直路縣在今陝西省富縣西,沮水發源於陝甘邊界的子午嶺上,在漢代為直路縣境西南,其境三國時不在曹魏境內;馮翊祋翊縣在今陝西省耀縣,其北境有沮水流經,但距離有近100公里遠,於今黃陵縣境匯入洛水(今陝西北洛河)。
  60. ^ 孔祥軍據《魏志·后妃傳》裴注引《晉諸公贊》「咸熙初封郭建為臨渭縣公」,判定魏時已置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106頁)
  61.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無此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天水郡屬縣。然據地理,當屬廣魏郡。
  62.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無考縣。
  63.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天水郡屬縣。
  64.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列為廢棄縣份,孔祥軍據《魏志·郭淮傳》有「枹罕」一文,認為此縣至三國時尚存在。
  65.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未列此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隴西郡屬縣。
  66.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蒼松縣。
  6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常山郡屬縣。
  68. ^ 孔祥軍據《水經注》認為遼樂浪郡領縣尚有臨浿縣。
  69. ^ 孔祥軍列為遼東郡領縣。
  70. ^ 據《華陽國志·巴志》「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巴、漢七郡置梁州。治漢中」及《晉書·地理志上》「陰平郡泰始中置」、「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之金城、梁州之陰平,合七郡置秦州」可知,咸熙元年(264年)時已廢陰平郡,又據《晉書·地理志上》「梁州之陰平」之文可知廢郡後當併入梓潼郡。
  71. ^ 汶江、蠶陵、氐道3縣《晉書》屬汶山郡,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據《水經注》經文「益州沱水在蜀郡汶江縣」、「岷山在蜀郡氐道縣」及《輿地廣記》「本漢蠶陵縣地,屬汶山郡,郡廢,屬蜀郡,晉復屬汶山郡」,認為在蜀漢時皆為蜀郡屬縣。
  72. ^ 洪亮吉《補三國張域志》及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將新定、修雲、泠丘、律高4縣列為三國建寧郡屬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從洪、吳二人說法列為三國蜀漢屬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未有史料可証明蜀漢有此4縣,未列為蜀漢屬縣。
  73. ^ 73.0 73.1 73.2 73.3 洪亮吉《補三國張域志》及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將永壽、南涪、雍鄉3縣列為蜀漢永昌郡屬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從洪、吳二人說法列為蜀漢屬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未有史料可証明蜀漢有此3縣,未列為蜀漢屬縣。
  74. ^ 74.0 74.1 74.2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曹魏時為蜀郡屬縣。
  75.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嚴道縣。
  76. ^ 《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依地理位置繪入建寧郡屬縣。

參考資料

引用

    參:

  1. ^ 1.0 1.1 1.2 1.3 1.4 1.5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28-33頁。
  2. ^ 《續漢志》卷28〈百官志五〉:「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并郡,復禹貢之九州。……省司隷校尉,以司隸部分屬豫州、冀州、雍州。」
  3.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魏氏受禪,即都漢宮,司隸所部河南、河東、河內、弘農并冀州之平陽,合五郡,置司州。」;《元和郡縣圖志》卷5〈河南府〉:「魏文帝受禪,亦都洛陽,陳留王以司隸校尉所掌,置司州,領河南、河東、河內、弘農、平陽五郡。」[註⁠ 1]
  4.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晉武帝太康元年,既平孫氏,凡增置郡國二十有三,省司隸置司州。」;《通典》卷171〈州郡一〉:「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分為十九州部:置司州,治洛陽。」;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證》:「今考司州之名魏時屢見,……魏時司隸但通稱司州,至太康元年始定耳。」(《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9頁)
  5. ^ 5.0 5.1 《三國志》卷2〈文帝紀〉注引《魏略》:「(黃初元年)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於行次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變『雒』為『洛』。」
  6. ^ 6.0 6.1 《水經》卷9〈濟水注〉:「魏正始三年,歲在甲子,被癸丑詔書,割河南郡縣,自鞏、闕以東,創建滎陽郡。」
  7. ^ 《三國志》卷20〈武文世王公傳〉:「黃初三年立為河東王。六年,改封館陶縣。」
  8. ^ 8.0 8.1 《元和郡縣圖志》卷12〈河東道·隰州永和縣〉:「本漢狐讘縣,屬河東郡,後漢省。魏初復置狐讘縣,屬河東郡。」
  9. ^ 9.0 9.1 《三國志》卷4〈齊王芳紀〉:「正始八年夏五月,分河東之汾北十縣為平陽郡。」
  10. ^ 10.0 10.1 10.2 10.3 《三國志》卷2〈文帝紀〉:「(黃初二年),以魏郡東部為陽平郡,西部為廣平郡。」;《魏書》卷106上〈地形志上〉:「魏文帝黃初二年分魏置,治館陶城;廣平郡……魏文帝黃初二年復,改治曲梁城。」;《水經》卷9〈淇水注〉:「(館陶)縣,即《春秋》所謂冠氏也,魏陽平郡治也。」
  11. ^ 《三國志》卷20〈武文世王公傳〉:「廣平哀王儼,黃初三年封。四年薨。無子。國除。」
  12. ^ 12.0 12.1 12.2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考證:「《洪志》魏分潁川郡置考,魏時無襄城郡,建安元年,曹公用棗祗、韓浩議,始興屯田。州郡例置田官(《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襄城有典農中郎將(《魏志·裴潛傳》注引《魏略·黃朗傳》),奏通貢舉比之郡國(《裴潛傳》)。咸熙元年罷屯田官,諸典農皆為太守(《魏志·陳留王奐紀》),都尉皆為令長(典農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故改令長。若典農、中郎將秩二千石,其品秩與郡守同,故改郡守者,皆中郎將也)。其時野王有典農,原武有典農。《晉書·宗室傳》太原王輔,魏末為野王太守;河間王洪,仕魏歷典農中郎將、原武太守。野王、原武曹魏盛時並無此郡,其為典農所改無疑。然則襄城亦為典農所改無疑也,特咸熙改元之際晉國已建,故《沈志》言魏置,《晉志》又言武帝受命置也(《晉書·宣帝紀》嘉平元年以潁川繁昌、鄢陵、新汲、父城等縣封司馬懿。繁昌、父城晉時皆屬襄城,而此時猶隸潁川,亦足証襄城置郡在魏末矣)。水案《晉書·武帝紀》罷農官為郡縣事,在太始二年,故襄城郡置郡《晉志》亦以為在是年也,特紀年與《魏志》異,當依《魏志》。」(《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18-19頁)
  13.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證》:「《齊王芳紀》云自帝即位至于是歲,郡國縣道多所置省,俄或還舊,滎陽之省,疑在嘉平初年也。」(《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9頁)
  14. ^ 《元和郡縣圖志》卷16〈衛州〉:「河內殷墟,更屬於晉,後又屬齊,戰國時屬魏。秦屬河東郡。在漢為汲縣,屬河內郡。魏黃初中置朝歌郡,屬冀州。」[註⁠ 7]
  15. ^ 《水經》卷4〈河水注〉:「(平陰),魏文帝改曰河陰矣。」[註⁠ 9]
  16. ^ 中華書局《點校本晉書》卷14〈地理志上〉注釋10:「汾陽公國相 畢校及方愷《新校晉書地理志》以後簡稱方校均謂『汾陽』當作『汾陰』。」;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27頁注釋5:「《左傳·文公六年》杜注河東郡有汾陰縣,《後魏志》:『汾陰,二漢、晉屬河東』,則『汾陽』似當作『汾陰』。」
  17. ^ 《元和郡縣圖志》卷15〈冀州肥鄉縣〉:「魏黃初二年分邯鄲、列人等縣立肥鄉,屬廣平郡。」
  18. ^ 《元和郡縣圖志》卷15〈礠州滏陽縣〉:「本漢武安縣之地,魏黃初三年分武安立臨水縣,屬廣平郡,以城臨滏水,故曰臨水。」
  19. ^ 《三國志》卷3〈明帝紀〉:「〔景初二年二月〕壬寅,分沛國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十縣為汝陰郡。宋縣,陳郡苦縣皆屬譙郡[註⁠ 15]。以沛、杼秋、公丘、彭城豐國、廣戚,併五縣為沛王國。」
  20.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潁川太守〉:「魏分潁川為襄城郡。」;《晉書》卷14〈地理志上〉:「襄城郡,泰始二年置。」
  21. ^ 《三國志》卷2〈文帝紀〉:「〔黃初二年〕改許縣為許昌縣。」
  22. ^ 《三國志》卷2〈文帝紀〉:「〔黃初元年〕以潁陰之繁陽亭為繁昌縣。」
  23. ^ 《輿地廣記》卷9〈京西北路·潁昌府郟縣〉:「郟縣……漢屬潁川郡,後漢省之,魏復置。」
  24. ^ 《太平寰宇記》卷12〈河南道十二·宋州穀熟縣〉:「魏文帝廢。」
  25. ^ 《魏書》卷106上〈地形志上〉:「冀州後漢治高邑,袁紹、曹操為冀州,治鄴,魏、晉治信都。」;《太平寰宇記》卷63〈河北道·冀州〉:「魏黃初中,冀州刺史自鄴徙理信都。」
  26.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證》:「《晉志》序例,魏武置郡十二,其一章武,後又云泰始元年置章武郡,今考《獻帝起居注》所載建安十八年冀州統郡之數,尚無章武郡名,則郡立於十八年後矣。《魏志·杜畿傳子恕》嘉平元年免官徙章武郡,志於章武僅此一見,後遂無考。齊王芳嘉平五年紀云自帝即位至於是歲,郡國縣道多所置省,疑章武即於是時省廢,至晉泰始元年復立也。」(《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2354頁)
  27. ^ 《輿地廣記》卷11〈河北西路·真定府真定縣〉:「真定縣……東漢併入常山,魏、晉為郡治。」
  28. ^ 28.0 28.1 《輿地廣記》卷10〈河北東路·博州博平縣〉:「博平縣,漢屬東郡,魏、晉屬平原國」,卷10〈河北東路·博州聊城縣〉:「聊城縣……二漢屬東郡,魏、晉屬平原國;漢茌平縣屬東郡,後漢屬濟北國,魏、晉屬平原國」。
  29. ^ 《元和郡縣圖志》卷18〈定州陘邑縣〉:「陘邑縣……漢屬中山國,章帝改為漢昌,魏文帝改為魏昌。」
  30. ^ 《三國志》卷5〈后妃傳〉:「文昭皇后,中山無極人。」
  31. ^ 《魏書》卷104上〈地形志上〉:「靈丘,前漢屬代,後漢、晉罷。」
  32. ^ 《太平寰宇志》卷51〈河東道·蔚州飛狐縣〉:「飛狐縣……本漢廣昌縣地,屬代郡,後漢屬中山國,魏封樂進為廣昌侯即謂此,後廢,晉又屬代郡。」
  33.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兗州刺史,後漢治山陽昌邑,魏、晉治廩丘。」
  34. ^ 《輿地廣記》卷54〈東京·開封府東明縣〉:「東明縣,本漢東昏縣,屬陳留郡……後漢復曰東昏,後省為東明鎮。」
  35.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徐州刺史,後漢治東海郯縣,魏、晉、宋治彭城。」
  36. ^ 《太平寰宇記》卷24〈河南道·密州莒縣〉:「漢文帝二年封朱虛侯章為城陽王,都莒,魏明帝以為城陽郡,莒縣屬焉,而城陽郡徙理東武。」
  37. ^ 《三國志》卷2〈文帝紀〉:「(黃初六年)六月,利成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殺太守徐質。遣屯騎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與青州刺史討平之;其見脅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卷28〈諸葛誕傳〉:「唐咨本利城人。黃初中,利城郡反,殺太守徐箕,推咨為主。文帝遣諸軍討破之,咨走入海,遂亡至吳。」
  38.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平昌太守,故屬城陽,魏文帝分城陽立,後省。」
  39.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臨淮太守〉:「射陽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
  40.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臨淮太守〉:「淩令,前漢屬泗水,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
  41.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蘭陵太守〉:「贛榆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海。魏省。」
  42. ^ 《三國志》卷19〈武文世王公傳〉:「邯鄲懷王邕,黃初二年封淮南公,以九江郡為國。三年,進為淮南王。四年,改封陳。」
  43. ^ 《三國志》卷19〈武文世王公傳〉:「楚王彪……〔太和〕六年,改封楚……嘉平元年,兗州刺史令狐愚與太尉王淩謀迎彪都許昌……廷尉請徵彪治罪……彪乃自殺……國除為淮南郡。」
  44. ^ 《三國志》卷19〈武文世王公傳〉:「東平靈王徽……〔黃初〕三年,為廬江王。四年,徙封壽張王。」
  45. ^ 《宋書》卷69〈州郡志二〉:「安豐太守,魏文帝分廬江立。」
  46. ^ 《三國志》卷47〈孫權傳〉注引《吳曆》:「〔馬〕茂本淮南鍾離長,而為王淩所失,叛歸吳。」[註⁠ 34]
  47. ^ 《太平寰宇記》卷146〈山南東道·荊州松滋縣〉:「漢屬江陵郡,後漢省,魏復立之,以屬安豐及廬江等郡。」
  48. ^ 48.0 48.1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齊郡太守〉:「安平令,六國時其地曰安平,二漢、魏、晉曰東安平。前漢屬淄川,後漢屬北海,魏度屬齊。」
  49. ^ 《三國志》卷19〈任城威王彰傳〉:「正始七年,徙封濟南,三千戶。正元、景元初,連增邑,凡四千四百戶。」
  50. ^ 《魏書》卷106中〈地形志〉:「觀陽,前漢屬膠東,後漢屬北海,後罷。」
  51.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齊郡太守〉:「益都令,魏立。」;《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青州益都縣〉:「益都縣,本漢廣縣地,魏於今壽光縣南十里益都城置益都縣,屬齊國。」
  52. ^ 《三國志》卷4〈三少帝紀〉:「(景初三年)夏六月,以遼東東沓縣吏民渡海居齊郡界,以故縱城為新沓縣以居徙民。」
  53. ^ 53.0 53.1 《三國志》卷4〈三少帝紀〉:「(正始元年二月)丙戌,以遼東汶、北豐縣民流徙渡海,規齊郡之西安、臨菑、昌國縣界為新汶、南豐縣,以居流民。」
  54. ^ 《三國志》卷2〈文帝紀〉:「〔黃初三年〕五月,以荊、揚、江表八郡為荊州,孫權領牧故也;荊州江北諸郡為郢州。……是月,孫權復叛。復郢州為荊州。」
  55. ^ 《三國志》卷3〈明帝紀〉:「〔景初元年十二月〕丁巳,分襄陽臨沮、宜城、旍陽、邔四縣,置襄陽南部都尉。」
  56. ^ 56.0 56.1 56.2 《三國志》卷3〈明帝紀〉:「〔黃初七年〕吳將諸葛瑾、張霸等寇襄陽,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討破之,斬霸……〔太和元年正月〕分江夏南部,置江夏南部都尉。」
  57. ^ 57.0 57.1 57.2 57.3 《三國志》卷9〈夏侯尚傳〉:「文帝踐阼……尚……遂勒諸軍擊破上庸,平三郡九縣。」;卷14〈劉曄傳〉:「延康元年,蜀將孟達率眾降。達有容止才觀,文帝甚器愛之,使達為新城太守。」;卷40〈劉封傳〉:「會羽覆敗,先主恨之。又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鼔吹。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魏文帝善達之姿才容觀,以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以達領新城太守。」
  58. ^ 《水經注》卷27:「《地理志》:故漢中郡之屬縣也。漢末為西城郡。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以申儀為西城太守。儀據郡降魏,魏文帝改為魏興郡治,故西城縣之故城也。」
  59. ^ 59.0 59.1 《三國志》卷3〈明帝紀〉:「〔太和二年〕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縣為上庸郡,錫縣為錫郡。……〔太和四年六月〕丙申,省上庸郡。……〔景初元年五月〕丁未,分魏興之魏陽、錫郡之安富、上庸為上庸郡。省錫郡,以錫縣屬魏興郡。」;卷4〈三少帝紀〉:「〔甘露四年〕冬十月丙寅,分新城郡,復置上庸郡。」
  60. ^ 《三國志》卷20〈武文世王公傳〉:「彭城王據……〔黃初〕三年,為章陵王,其年徙封義陽。文帝以南方下溼,又以環太妃彭城人,徙封彭城。」;《太平寰宇記》卷132〈淮南道·信陽軍〉:「《魏志》:文帝分南陽立義陽郡,居安昌城,領安昌、平林、平氏、義陽、平春五縣。」;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卷3:「案章陵縣,故屬南陽。《魏·武紀》『建安二年南陽章陵諸縣復叛為繡』,則是時尚未為郡。《後漢書·劉表傳》荊州八郡注稱《漢官儀》一為章陵,《魏志·劉表傳》注引《傅子》『蒯越佐表平定荊土,詔拜章陵太守』,《趙儼傳》『太祖征荊州,以儼為章陵太守』,則郡立於建安初年也。十八年省州併郡,《獻帝起居注》所載荊州統郡之數,章陵尚未省廢。黃初三年封曹據為章陵郡,其年徙封義陽王,據《水經注》『文帝改章陵縣曰安昌』,安昌為義陽郡領縣,以此推求義陽似即章陵之改名也。」
  61. ^ 《三國志》卷3〈明帝紀〉:「〔景初元年〕分襄陽郡之鄀葉縣屬義陽郡。」
  62.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卷3:「魏之義陽曾經省廢,晉之義陽非魏舊矣。《魏志·齊王紀》云自帝即位,郡國縣道多所置省,義陽之省或在是時。」
  63. ^ 《水經注》卷28:「〔安昌〕縣,故蔡陽之白水鄉也。漢元帝以長沙卑濕,分白水、上唐二鄉為舂陵縣,光武即帝位,改為章陵縣,置園廟焉。魏黃初二年,更從今名,故義陽郡治也。」
  64. ^ 《元和郡縣圖志》卷9〈河南道五·申州義陽縣〉:「本漢平氏縣義陽鄉之地也,魏文帝分平氏立義陽縣。」
  65. ^ 《水經注》卷31:「又西南流逕杜城西,新市縣治也。《郡國志》以為南新市也,中山有新市,故此加南,分安陸縣立。」
  66. ^ 《宋書》卷37〈州郡志·漢中太守〉:「興晉令,魏立曰平陽。」
  67.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漢中太守〉:「廣昌子相,何志屬上庸,晉成帝立。《晉地記》,武帝太康元年,改上庸之廣 昌為庸昌,二年省。疑是魏所立。」
  68.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上庸太守〉:「微陽令,魏立曰建始。」
  69. ^ 《宋書》卷37〈州郡志·漢中太守〉:「綏陽令,魏立,後改為秭歸。」
  70.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新興太守〉:「昌魏令,魏立。」
  71.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新興太守〉:「祁鄉令,何志魏立。晉《太康地志》作沶。」
  72. ^ 《後漢書》卷9〈獻帝紀〉:「〔興平元年〕夏六月丙子,分涼州河西四郡為雍州。」
  73. ^ 《續漢志》卷28〈百官志五〉引:《獻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并郡,復禹貢之九州。……省司隸校尉,以司隸部分屬豫州、冀州、雍州。省涼州刺史,以并雍州部,郡得弘農、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上郡、安定、隴西、漢陽、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張掖、張掖屬國、酒泉、敦煌、西海、漢興、永陽、東安南,凡二十二郡。」
  74. ^ 74.0 74.1 74.2 《晉書》卷14〈地理志上〉:「魏文帝即位,分河西為涼州,分隴右為秦州,改京兆尹為太守,馮翊、扶風各除左右,仍以三輔屬司隸。」
  75. ^ 《三國志》卷3〈明帝紀〉:「〔青龍三年〕八月庚午,立皇子詢為秦王。」;卷4〈三少帝紀〉:「〔正始五年〕秋八月,秦王詢薨。冬十一月己酉,復秦國為京兆郡。」;卷20〈武文世王公傳〉:「元城哀王禮,黃初二年封秦公,以京兆郡為國。三年,改為京兆王。六年,改封元城王。」
  76. ^ 《三國志》卷25〈楊阜傳〉:「劉備取漢中以逼下辯,太祖以武都孤遠,欲移之,恐吏民戀土。阜威信素著,前後徙民、氐,使居京兆、扶風、天水界者萬餘戶,徙郡小槐里。」
  77. ^ 《三國志》卷33〈後主傳〉:「〔建興〕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
  78. ^ 《元和郡縣圖志》卷2〈關內道二〉:「高陵縣,畿。西南至府八十里。本秦舊縣,孝公置。漢屬左馮翊。魏文帝改為高陸,屬京兆郡。」;《通典》卷173〈州郡志三〉:「高陵漢舊縣,屬左馮翊,左輔都尉之理。魏文帝黃初元年,改為高陸縣,屬京兆。」
  79. ^ 《太平寰宇記》卷26〈關西道二〉:「陽陵城,故弋陽地。景帝改為陽陵縣,屬馮翊。廢城在縣東北四十一里,東至景帝陵二里。曹魏省之。」
  80. ^ 《元和郡縣圖志》卷1〈關內道一〉:「本漢舊縣,屬左馮翊,魏司馬宣王撫慰關中,罷縣,置撫夷護軍。」
  81. ^ 《元和郡縣圖志》卷2〈關內道二〉:「本漢平陵縣,屬右扶風。魏文帝改為始平。」;《太平寰宇記》卷26〈關西道二〉:「昭帝陵,在故縣城北二里,魏黃初中,改為始平縣。」
  82. ^ 《元和郡縣圖志》卷3〈關內道三〉:「本漢舊縣,有鐵官,屬安定郡,以縣界有羅川谷,三泉並流,故以為名。魏改三水縣為西川縣,亦屬安定。」
  83.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新陽令,《晉太康地志》有,何志魏立。」
  84. ^ 84.0 84.1 《元和郡縣圖志》卷22〈山南道三·鳳州〉:「漢高帝分隴西郡置廣漢郡,武帝分廣漢、隴西郡置武都郡,領縣九。其屬有故道、河池二縣,今州即二縣之地也。三國時屬魏,明帝太和三年,其地沒蜀,魏平蜀後復為雍州之地。」
  85.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魏文帝即位,分河西為涼州。」
  86. ^ 《元和郡縣圖志》卷40〈隴右道下〉:「本漢廣至縣地,屬敦煌郡。魏分廣至置宜禾縣。」
  87. ^ 《元和郡縣圖志》卷40〈隴右道下〉:「至魏立伊吾縣,晉立伊吾都尉,並寄理敦煌北界,又為群胡居焉。」
  88. ^ 《元和郡縣圖志》卷13〈河東道·汾州〉:「獻帝末荒廢,魏黃初二年,乃於漢茲氏縣置西河郡。」;《水經注》卷6:「魏黃初二年,分太原,復置西河郡。……《碑文》云:西河舊處山林,漢末擾攘,百姓失所。魏興,更開疆宇,分割太原四縣,以為邦邑。」
  89. ^ 89.0 89.1 89.2 89.3 89.4 《三國志》卷1〈武帝紀〉:「(建安二十年)省雲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縣領其民,合以為新興郡。」
  90. ^ 《三國志》卷3〈明帝紀〉:「(青龍三年正月)己亥,復置朔方郡。」
  91.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秦為西河郡之離石縣。靈帝末,黃巾大亂,百姓南奔,其郡遂廢。魏黃初三年復置離石縣。」
  92. ^ 《晉書·卷二·帝紀第二》:「高貴鄉公之立也,以參定策,進封高都侯,增封二千戸。……〔甘露元年〕夏六月,進封高都公……」
  93.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忻州秀容縣〉:「本漢陽曲縣地,屬太原郡。後漢末於此置九原縣,屬新興郡。」
  94.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雲州〉:「漢末大亂,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雲中、雁門、西河遂空。曹公鳩集荒散,又立平城縣,屬新興郡。」
  95.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朔州〉:「漢末大亂,郡遂荒廢,建安中曹公又立馬邑縣,屬新興郡。」
  96. ^ 96.0 96.1 《三國志》卷4〈三少帝紀〉:「〔正始五年〕九月,鮮卑內附,置遼東屬國,立昌黎縣以居之。」
  97. ^ 97.0 97.1 《三國志》卷3〈景帝紀〉:「〔景初二年〕六月,省漁陽郡之狐奴縣,復置安樂縣。」
  98. ^ 《三國志》卷4〈三少帝紀〉:「〔景元四年十二月〕壬子,分益州為梁州。」;《晉書》卷14〈地理志上〉:「〔景元四年十二月〕壬子,分益州為梁州。」;《華陽國志》卷1〈巴志〉:「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巴、漢七郡置梁州。治漢中。」;《宋書》卷37〈州郡志三〉:「魏元帝景元四年平蜀,復立梁州,治漢中南鄭,而益州治成都。」
  99. ^ 《華陽國志》卷3〈蜀志〉:「劉氏延熙中,分廣漢四縣置東廣漢郡。咸熙初省。」
  100. ^ 《三國志》卷33〈後主傳〉:「〔建興〕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
  101. ^ 《宋書》卷38〈州郡志三·北陰平太守〉:「平武令,蜀立曰廣武,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来源

書籍
地圖

相關條目


  1.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安彌,故曰綏彌。」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

This information is adapted from Wikipedia which is publicly available.

Read other articles:

Diedrich Bader al San Diego Comic-Con International 2010 Karl Diedrich Bader (Alexandria, 24 dicembre 1966) è un attore e produttore cinematografico statunitense. È figlio dell'assistente d'affari William B. Bader e della scultrice Gretta Lange. Dal 1998 è sposato con l'attrice Dulcy Rogers da cui ha avuto due figli: Sebastian (2003) e Ondine (2005). Indice 1 Filmografia parziale 1.1 Attore 1.1.1 Cinema 1.1.2 Televisione 1.2 Doppiatore 2 Doppiatori italiani 3 Note 4 Altri progetti 5 Collegame…

Menara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DBP) (Jawi: ‏ديوان بهاس دان ڤوستاک‎), adalah sebuah jawatan pemerintah Malaysia yang didirikan pada 22 Juni 1956 untuk menggerakkan dan mengangkat Bahasa Melayu sebagai bahasa kebangsaan, bahasa resmi dan bahasa keilmuan di Malaysia dan pernah meminta bantuan dari Indonesia sebagai negara pusat peradaban Melayu. Sejarah DBP didirikan sebagai sebuah jawatan kecil di bawah Kementerian Pendidikan Malaysia di…

Town in County Donegal, Ireland Town in Ulster, IrelandBallybofey Bealach FéichTownBallybofeyLocation in IrelandCoordinates: 54°48′00″N 7°47′24″W / 54.8°N 7.790°W / 54.8; -7.790CountryIrelandProvinceUlsterCountyCounty DonegalElevation30 m (100 ft)Population (2016)[1]4,852Time zoneUTC+0 (WET) • Summer (DST)UTC+1 (IST (WEST))Irish Grid ReferenceH194946Websiteballybofeystranorlar.com Historical populationYearPop.±%18211,671—…

  هذه المقالة عن أحمد عبد الرحمن البنا. لمعانٍ أخرى، طالع حسن البنا (توضيح). أحمد البنا معلومات شخصية اسم الولادة أحمد عبد الرحمن البنا الميلاد 1883شمشيرة  الوفاة 1958القاهرة  الجنسية مصري الديانة مسلم، أهل السنة والجماعة الأولاد حسن البنا، عبدالرحمن البنا · جمال ال…

Sam Gerst (2020) Sam Gerst (* 12. Dezember 2000 in Köln) ist ein deutscher Schauspieler, Synchron- und Hörspielsprecher. Inhaltsverzeichnis 1 Leben 2 Filmografie (Auswahl) 3 Hörspiele (Auswahl) 4 Weblinks 5 Einzelnachweise Leben Schon mit sechs Jahren besuchte Sam Gerst die Task Schauspielschule für Kinder und Jugendliche in Köln. Ein Jahr später stand er für die deutsche Comedy-Serie Danni Lowinski vor der Kamera. In den darauf folgenden Jahren folgten Auftritte in Serien wie Alarm für …

هذه المقالة يتيمة إذ تصل إليها مقالات أخرى قليلة جدًا. فضلًا، ساعد بإضافة وصلة إليها في مقالات متعلقة بها. (يونيو 2020) رؤية بارني (بالإنجليزية: Barney's Version)‏  المؤلف مردخاي ريشلر  اللغة الإنجليزية  تاريخ النشر 1997  النوع الأدبي رواية  تعديل مصدري - تعديل   رؤية بارني …

العلاقات النمساوية الساموية النمسا ساموا   النمسا   ساموا تعديل مصدري - تعديل   العلاقات النمساوية الساموية هي العلاقات الثنائية التي تجمع بين النمسا وساموا.[1][2][3][4][5] مقارنة بين البلدين هذه مقارنة عامة ومرجعية للدولتين: وجه المقارنة النمسا …

تود روجرز   معلومات شخصية الميلاد 30 سبتمبر 1973 (50 سنة)  سانتا باربارا، كاليفورنيا  الطول 188 سنتيمتر  الجنسية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الحياة العملية المهنة لاعب كرة طائرة،  ولاعب كرة طائرة شاطئية  الرياضة الكرة الطائرة الشاطئية  بلد الرياضة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ا

GGWPJenis situsPortal berita gim dan olahraga elektronikDidirikan2016; 6 tahun lalu (2016) (sebagai GGWP.ID)19 Oktober 2023; 47 hari lalu (2023-10-19) (sebagai GGWP)PendahuluGGWP.ID (2016-2023)MarkasMenara Global Lantai 3, Jalan Jenderal Gatot Subroto Kav. 27, Kuningan Timur, Setiabudi, Jakarta Selatan 12950Wilayah operasiIndonesiaTokoh pentingWinston Utomo (CEO IDN Media), William Utomo (COO IDN Media), Brian Chuang (GGWP Head)Situs webggwp.id/mediaKomersialYa GGWP (sebelumnya be…

Keuskupan HuachoDioecesis HuachensisKatedral Santo BartolomeusLokasiNegara PeruMetropolitLimaStatistikLuas14.227 km2 (5.493 sq mi)Populasi- Total- Katolik(per 2006)482.000456,000 (94.6%)InformasiRitusRitus LatinKatedralCatedral San BartoloméKepemimpinan kiniPausFransiskusUskupAntonio Santarsiero Rosa, O.S.I. Keuskupan Huacho (bahasa Latin: Huachen(sis)) adalah sebuah keuskupan yang terletak di kota Huacho, provinsi gerejawi Lima, Peru. Riwayat 15 Mei …

Canadian publication Colonial AdvocateCover page of the Colonial Advocate, September 27, 1824EditorWilliam Lyon MackenzieFirst issueMay 18, 1824Final issueNovember 1834Based inYork, Upper CanadaOCLC977184637 The Colonial Advocate was a weekly political journal published in Upper Canada during the 1820s and 1830s. First published by William Lyon Mackenzie on May 18, 1824, the journal frequently attacked the Upper Canada aristocracy known as the Family Compact, which governed the province. Over it…

Park in Glenn County,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idwell–Sacramento River State ParkBidwell–Sacramento River State Park entrance signShow map of CaliforniaShow map of the United StatesLocationButte and Glenn Counties,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Nearest cityChico, CaliforniaCoordinates39°42′18″N 121°56′24″W / 39.70500°N 121.94000°W / 39.70500; -121.94000Area349 acres (141 ha)Established1979Governing body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Parks …

彡 Sam (59)(58)彐 (Ký)◄ 「彡」 ►彳 (Sách)(60)Bảng mã Unicode: 彡 (U+5F61) [1]Giải nghĩa: lông dàiBính âm:shānChú âm phù hiệu:ㄕㄢQuốc ngữ La Mã tự:shanWade–Giles:shan1Phiên âm Quảng Đông theo Yale:sāamViệt bính:saam1Bạch thoại tự:samKana:サン (サム) san, samuKanji:彡旁 sanzukuriHangul:터럭 teoreokHán-Hàn:삼 samCách viết: gồm 3 nét Bộ Sam, bộ thứ 59 có nghĩa là lông dài là 1 trong 3…

For the private school in Princeton, see Chapin School (New Jersey). Private, day, college-preparatory school in New York CityChapin SchoolAddress100 East End AvenueNew York City, New York 10028United StatesCoordinates40°46′26″N 73°56′45″W / 40.773901°N 73.945779°W / 40.773901; -73.945779InformationTypePrivate, day, college-preparatoryMottoLatin: Fortiter et Recte(Bravely and Rightly)Established1901 (122 years ago) (1901)ChairLeeAnn BlackHead of …

American prelate His Eminence, The Most ReverendThomas Anthony WelchBishop of DuluthChurchRoman Catholic ChurchSeeDiocese of DuluthPredecessorJohn T. McNicholasSuccessorFrancis Joseph SchenkOrdersOrdinationJune 11, 1909by John IrelandConsecrationFebruary 3, 1926by Austin DowlingPersonal detailsBorn(1884-11-02)November 2, 1884Faribault, Minnesota, USDiedSeptember 9, 1959(1959-09-09) (aged 74)Duluth, Minnesota, USEducationCollege of St. ThomasSt. Paul Seminary Thomas Anthony Welch (…

American college soccer team VCU Rams women's soccerFounded1954University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Head coachLindsey Vanderspiegel (10th season)ConferenceA-10LocationRichmond, VirginiaStadiumSports Backers Stadium (Capacity: 3,250)NicknameRamsColorsBlack and gold[1]    Home Away NCAA Tournament Round of 322005NCAA Tournament appearances2004, 2005 The VCU Rams women's soccer team is an intercollegiate varsity sports team of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

Helgoland Island air disasterHelgoland Island air disaster. Illustration by Achille Beltrame for the Italian publication La Domenica del Corriere, 28 September 1913AccidentDate9 September 1913SummaryWeatherSiteNorth Sea, off HeligolandAircraftAircraft typeAirshipAircraft nameLZ14 (manufacturer's designation)OperatorImperial German NavyRegistrationL 1 (military designation)Crew20Fatalities14Survivors6 The Helgoland Island air disaster occurred on 9 September 1913 after the airship Zeppe…

Disease outbreak in Poland You can help expand this article with text translat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article in Polish. (December 2022) Click [show] for important translation instructions. Machine translation, like DeepL or Google Translate, is a useful starting point for translations, but translators must revise errors as necessary and confirm that the translation is accurate, rather than simply copy-pasting machine-translated text into the English Wikipedia. Consider adding a topic to …

Czech film director and screenwriter Zdeněk TroškaZdeněk Troška, 2017Born (1953-05-18) 18 May 1953 (age 70)Strakonice, CzechoslovakiaNationalityCzechOccupation(s)Film director, screenwriter Zdeněk Troška (born 18 May 1953) is a Czech film director and screenwriter. He mainly directs comedies and fairy-tale films. Personal life Troška is deeply connected with the South Bohemian Region. He was born in the hospital in Strakonice, but he grew up in Hoštice, where he still lives and wher…

UFC mixed martial arts event in 2022 UFC Fight Night: Nzechukwu vs. CuțelabaThe poster for UFC Fight Night: Nzechukwu vs. CuțelabaInformationPromotion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DateNovember 19, 2022 (2022-11-19)VenueUFC ApexCityEnterprise, Nevada, United StatesAttendanceNot announced[1]Event chronology UFC 281: Adesanya vs. Pereira UFC Fight Night: Nzechukwu vs. Cuțelaba UFC on ESPN: Thompson vs. Holland UFC Fight Night: Nzechukwu vs. Cuțelaba (also known as UFC Fig…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

Lokasi Pengunjung: 3.135.2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