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模標本(編號LDRC-v.d.1.)也是唯一的標本,是一個保存良好的腦殼。發現於中國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下半井地區的張和組,地質年代約為侏羅紀的阿連階至巴柔階,約1億7400萬至1億6800萬年前。標本現保存於祿豐恐龍研究中心,並由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邢立達、宮下哲人博士生、加拿大亞伯達大學的菲利浦·柯里(英语:Philip J. Currie)、IVPP的研究員尤海魯、董枝明於2015年敘述、命名。模式種是太東雲龍(Nebulasaurus taito)。屬名意為「雲霧蜥蜴」,源自拉丁語nebulae(「雲霧」),象徵著來自有「彩雲之南省份」之意的雲南省;種名紀念贊助田野計畫並位於發現地附近的日本太東株式會社。雲龍是2015年以來的18個發表於免費期刊《波蘭地質學報》的物種之一。[1]
^ 1.01.11.21.31.4Lida Xing; Tetsuto Miyashita; Philip J. Currie; Hailu You; Jianping Zhang; Zhiming Dong. A new basal eusauropo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Yunnan, China, and faunal compositions and transitions of Asian sauropodomorph dinosaurs.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5, 60 (1): 145–154. doi:10.4202/app.201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