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地區
|
說明:此表以《漢書·地理志》為主,並參考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漢書地理志匯釋》及相關網站整理而成;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消失的縣份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京兆尹 (12)
|
華陰縣
|
長安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區西北郊外漢長安城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4)→京兆尹(前104-8)
|
高帝五年(前202年)置縣。[參 7]
|
新豐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灞橋街道舊劉家村一帶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4)→京兆尹(前104-8)
|
秦代名麗邑縣,高祖七年(前200年)改名,因徙豐縣縣名於此,故號「新豐」。[參 8]
|
船司空縣
|
今陝西省潼關縣正北
|
?→京兆尹(?-8)
|
漢時置縣。(不詳何年)[註 17]
|
藍田縣
|
今陝西省藍田縣西30里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4)→京兆尹(前104-8)
|
秦代舊縣。
|
華陰縣
|
今陝西省華陰市東南3里華陰古城[註 18]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4)→京兆尹(前104-8)
|
秦代名寧秦縣,高祖八年(前199年)改名。[參 9]
|
鄭縣
|
今陝西省華陰市西北3里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4)→京兆尹(前104-8)
|
秦代舊縣。
|
湖縣
|
今河南省靈寶市西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4)→京兆尹(前104-8)
|
秦代名胡縣,建元元年(前140年)改名。[參 10]
|
下邽縣
|
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東北故市鎮巴邑村一帶下邽故城遺址[註 19]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京兆尹(前104-8)
|
秦代舊縣。
|
南陵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24里白鹿原上
|
太常直轄(前173-前41)→京兆尹(前41-8)
|
文帝七年(前173年)析藍田縣置縣。[參 11]
|
奉明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城北8里
|
太常直轄(前65-前41)→京兆尹(前41-8)
|
漢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置縣。[參 12]
|
霸陵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舊韓峪鄉霸陵故城遺址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71)→太常直轄(前171-前41)→京兆尹(前41-8)
|
秦代名芷陽縣,文帝九年(前171年)改名。[參 13]
|
杜陵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城區南電子城街道沈家橋一帶杜陵故城遺址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4)→京兆尹(前104-65)→太常直轄(前65-前41)→京兆尹(前41-8)
|
秦代名杜縣,元康元年(前65年)改名。[參 14]
|
戲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北
|
渭南郡(前202-?)
|
漢初廢縣。(不詳何年)
|
昌陵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一帶
|
京兆尹(前20-前16)
|
鴻嘉元年(前20年)分新豐縣戲鄉置縣,永始元年(前16年)七月廢縣。[參 15]
|
左馮翊 (24)
|
高陵縣
|
高陵縣
|
今陝西省高陵縣西南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櫟陽縣
|
今陝西省閻良區武屯鎮櫟陽故城遺址[註 20]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翟道縣
|
今陝西省黃陵縣西北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池陽縣
|
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
|
內史直轄(前191-前105)→左馮翊(前104-8)
|
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池陽縣。[參 16]
|
夏陽縣
|
今陝西省韓城市南芝川鎮夏陽故城遺址[註 21]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衙縣
|
今陝西省白水縣東北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粟邑縣
|
今陝西省白水縣西北
|
內史直轄(?)→左馮翊(?-8)
|
漢時置縣。(不詳何時)[註 22]
|
谷口縣
|
今陝西省禮泉縣東北
|
內史直轄(前161-前105)→左馮翊(前104-8)
|
文帝後三年(前161年)置縣。[參 17]
|
蓮勺縣
|
今陝西省渭南市東北70里
|
內史直轄(?)→左馮翊(?-8)
|
漢時置縣。(不詳何時)[註 23]
|
鄜縣
|
今陝西省洛川縣東南70里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頻陽縣
|
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美原鎮舊古城村一帶頻陽故城遺址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臨晉縣
|
今陝西省大荔縣東朝邑鎮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重泉縣
|
今陝西省蒲城縣東南龍池鎮重泉村重泉故城遺址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郃陽縣
|
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為劉喜(前199年-前193年)侯國。
|
祋祤縣
|
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
|
內史直轄(前155-前105)→左馮翊(前104-8)
|
景帝二年(前155年)置縣。[參 18]
|
武城縣
|
今陝西省華縣東赤水鎮郭村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沈陽縣
|
今陝西省華縣東北
|
內史直轄(?)→左馮翊(?-8)
|
漢時置縣。(不詳何時)[註 24]
|
懷德縣[註 25]
|
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華朱鄉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徵縣
|
今陝西省澄城縣西南徵縣故城遺址
|
河上郡(?)→(廢縣)→左馮翊(?-8)
|
秦代舊縣,西漢初廢,後復置縣。[註 26]
|
雲陵縣
|
今陝西省淳化縣東南
|
太常直轄(前87-前41)→左馮翊(前41-8)
|
後元二年(前87年),析雲陽縣置縣。[參 19]
|
萬年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
太常直轄(前197-前41)→左馮翊(前41-8)
|
高祖十年(前197年)置萬年縣。[參 20]
|
長陵縣
|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
太常直轄(前195-前41)→左馮翊(前41-8)
|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置長陵縣。[參 21]
|
陽陵縣
|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
河上郡(?)→(廢縣)→太常直轄(前152-前41)→左馮翊(前41-8)
|
秦代名弋陽縣,後廢。[註 27]景帝五年(前152年)正月置縣;[參 22]為傅寬(前201年-前122年)侯國。
|
雲陽縣
|
今陝西省淳化縣西北
|
河上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左馮翊(前104-8)
|
秦代舊縣。
|
右扶風 (21)
|
郿縣
|
渭城縣
|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渭城區窯店街道咸陽故城遺址
|
中地郡(前202-前200)→(廢縣)→內史直轄(前114-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名咸陽縣,高帝元年(前206年)改名新城縣,七年(前200年)廢縣併入長安;元鼎三年(前114年)復置,名渭城縣[參 23]。
|
槐里縣
|
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南
|
中地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舊縣。
|
鄠縣
|
今陝西省戶縣
|
中地郡(?)→(廢縣)→右扶風(?-8)
|
秦代名酆縣,西漢初廢,後復置縣。[註 29]
|
盩厔縣
|
今陝西省周至縣東終南鎮
|
右扶風(?-8)
|
漢武帝在位時期置縣。[參 24]
|
斄縣
|
今陝西省咸陽市楊陵區斄縣古城
|
中地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舊縣。
|
郁夷縣
|
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千河入渭河處
|
內史直轄(?)→右扶風(?-8)
|
漢時置縣。(不詳何時)[註 30]
|
美陽縣
|
今陝西省扶風縣北法門鎮美陽故城遺址[註 31]
|
中地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舊縣。
|
郿縣
|
今陝西省扶風縣西南
|
中地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舊縣。
|
雍縣
|
今陝西省鳳翔縣南雍縣故城遺址
|
中地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舊縣。
|
漆縣
|
今陝西省彬縣
|
中地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舊縣。
|
栒邑縣[註 32]
|
今陝西省旬邑縣東北
|
北地郡(前202-?)→右扶風(?-8)
|
秦代舊縣;為溫疥(前199年-前146年)侯國。
|
隃麋縣
|
今陝西省千陽縣東
|
內史直轄(?)→右扶風(?-8)
|
漢時置縣。(不詳何時)[註 33]
|
陳倉縣
|
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陳倉故城遺址
|
中地郡(?)→(廢縣)→右扶風(?-8)
|
秦代舊縣,西漢初廢,後復置縣。[註 34]
|
杜陽縣
|
今陝西省麟遊縣西北
|
中地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舊縣。
|
汧縣
|
今陝西省隴縣南
|
中地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舊縣。
|
好畤縣
|
今陝西省乾縣東南好畤故城遺址
|
中地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舊縣。
|
虢縣
|
今陝西省寶雞市西舊虢鎮
|
中地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前198-前105)→右扶風(前104-8)
|
秦代舊縣。
|
安陵縣
|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
太常直轄(前188-前41)→右扶風(前41-8)
|
惠帝七年(前188年)置安陵縣。[參 25]
|
茂陵縣
|
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
|
太常直轄(前140-前41)→右扶風(前41-8)
|
建元元年(前140年)析槐里縣茂鄉置茂陵縣。[參 26]
|
平陵縣
|
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
|
太常直轄(?-前41)→右扶風(前41-8)
|
元鳳四年(前77年)以前置平陵縣。[參 27]
|
漢光邑
|
今陝西省眉縣東
|
內史直轄(?)→右扶風(?-8)
|
漢時置縣,(不詳何時)名武功縣。[註 35]元始五年(西元5年)改名漢光邑,為王莽封地。
|
廢丘縣
|
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南
|
雍國(前206-前205)→中地郡(前205-前204)
|
高祖三年(前204年)省入槐里縣。[參 28]
|
弘農郡 (11)
|
弘農縣
|
弘農縣
|
今河南省靈寶市東北黃河沿岸
|
右內史(前114-前113)→弘農郡(前113-8)
|
元鼎三年(前114年)析新安縣函谷故關置弘農縣[參 29],因弘農澗而得名。
|
盧氏縣
|
今河南省盧氏縣盧氏故城遺址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前113)→弘農郡(前113-8)
|
|
陝縣
|
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前113)→弘農郡(前113-8)
|
|
宜陽縣
|
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前113)→弘農郡(前113-8)
|
|
黽池縣
|
今河南省澠池縣西北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前113)→弘農郡(前113-8)
|
|
丹水縣
|
今河南省淅川縣西南
|
韓國(前206-前205)→南陽郡(前205-前113)→弘農郡(前113-8)
|
|
新安縣
|
今河南省義馬市新安故城遺址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前113)→弘農郡(前113-8)
|
|
商縣
|
今陝西省丹鳳縣西丹江北岸台地商鞅邑城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弘農郡(前113-8)
|
|
析縣
|
今河南省西峽縣蓮花寺崗古城[註 36]
|
韓國(前206-前205)→南陽郡(前205-前113)→弘農郡(前113-8)
|
|
陸渾縣
|
今河南省嵩縣東北
|
河南郡(?-前113)→弘農郡(前113-8)
|
元鼎四年(前113年)以前置縣
|
上雒縣
|
今陝西省商縣
|
渭南郡(前202-前198)→→內史直轄→弘農郡(前113-8)
|
|
河東郡 (24)
|
安邑縣
|
安邑縣
|
今山西省夏縣西北十五里禹王古城遺址[註 37]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大陽縣
|
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
|
?→河東郡(前205-8)
|
秦、漢時置縣。(不詳何時)
|
猗氏縣
|
今山西省臨猗縣南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為陳遫(前199年-前154年)侯國。
|
解縣
|
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蒲反縣
|
今山西省永濟市西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河北縣
|
今山西省芮城縣西
|
?→河東郡(前205-8)
|
秦、漢時置縣。(不詳何時)
|
左邑縣
|
今山西省聞喜縣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汾陰縣
|
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榮河鎮廟前村古城遺址[註 38]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為周昌(前201年-前88年)侯國。
|
聞喜縣
|
今山西省聞喜縣東北
|
河東郡(前111-8)
|
元鼎六年(前111年)析左邑縣置聞喜縣[參 30]。
|
濩澤縣
|
今山西省晉城市北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端氏縣
|
今山西省沁水縣東四十五里端氏鎮西城村
|
西魏國(前206-前205)→上黨郡(前205-?)→河東郡(?-8)
|
|
臨汾縣
|
今山西省襄汾縣西南趙康鎮古城遺址[註 39]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垣縣
|
今山西省垣曲縣西北20里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為匈奴王賜(前148年-前143年)侯國。
|
皮氏縣
|
今山西省河津市西二里陽村鄉太陽村[註 40]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長脩縣
|
今山西省稷山縣東北
|
河東郡(前196-8)
|
高帝十二年(前196年)左右置縣,為杜恬(前196年-前107年)侯國。
|
平陽國
|
今山西省臨汾市西南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為曹參(前201年-9年)侯國。
|
襄陵縣
|
今山西省臨汾市東南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疑即秦代的新襄陵縣,漢時改名。(不詳何年)
|
彘縣
|
今山西省霍州市東北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楊縣
|
今山西省洪洞縣南曲亭鎮范村古城遺址[註 41]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北屈縣
|
今山西省吉縣北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蒲子縣
|
今山西省隰縣東北50里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
絳縣
|
今山西省翼城縣唐興鎮北壽城村一帶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8)
|
為周勃(前201年-前112年)侯國。
|
狐讘縣
|
今山西省永和縣西南
|
河東郡(前107-8)
|
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置縣,為扜者(前107年-前99年)侯國。
|
騏國
|
今山西省稷山縣東北
|
河東郡(前112-8)
|
元鼎五年(前112年)左右置縣,為駒幾(前112年-9年)侯國。
|
底柱縣
|
今山西省平陸縣一帶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
|
漢時廢縣。(不詳何年)
|
風縣
|
今山西省永濟市西南二里
|
西魏國(前206-前205)→河東郡(前205-?)
|
漢時廢縣。(不詳何年)
|
幾縣
|
地望不詳
|
河東郡(前108-前105)
|
元封三年(前108年)置縣,六年(前105年)廢。為張䧄侯國。
|
河內郡 (18)
|
懷縣
|
懷縣
|
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大虹橋鄉東張村古城遺址[註 42]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汲縣
|
今河南省衛輝縣汲縣故城遺址[註 42]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為上不害(前196年-前131年)侯國。
|
武德縣
|
今河南省武陟縣東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波縣
|
今河南省濟源市東南
|
?→河內郡(前205?-8)
|
秦、漢時置縣(不詳何年)
|
山陽縣
|
今河南省修武縣北35里山陽村古城遺址[註 42]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河陽縣
|
今河南省孟縣西南30里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州縣
|
今河南省溫縣東北武德鎮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共縣
|
今河南省輝縣市東北9里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為盧罷師(前199年-前160年)侯國。
|
平皋縣
|
今河南省溫縣東
|
?→河內郡(前205?-8)
|
秦、漢時置縣(不詳何年),為劉它(前201年-前112年)侯國。
|
朝歌縣
|
今河南省淇縣東北朝歌故城遺址[註 43]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脩武縣
|
今河南省獲嘉縣修武故城遺址[註 42]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溫縣
|
今河南省溫縣西南30里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野王縣
|
今河南省沁陽縣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獲嘉縣
|
今河南省新鄉市西
|
河內郡(前111-8)
|
元鼎六年(前111年)析汲縣新中鄉置縣[參 31]。
|
軹縣
|
今河南省濟源市南軹城鎮古城遺址[註 42]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沁水縣
|
今河南省濟源市東北
|
?→河內郡(前205-8)
|
秦、漢時置縣。(不詳何年)
|
隆慮縣
|
今河南省林縣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為周竈(前201年-前149年)侯國。
|
蕩陰縣
|
今河南省湯陰縣西南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8)
|
|
安陽縣
|
今河南省安陽市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
|
漢時省入蕩陰縣。(不詳何年)
|
曲陽縣
|
今河南省濟源市西南十五里曲陽故城遺址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
|
漢時廢縣。(不詳何年)
|
邢丘縣
|
今河南省溫縣東南趙堡鎮平皋故城遺址[註 44]
|
殷國(前206-前205)→河內郡(前205-?)
|
漢時廢縣。(不詳何年)
|
臨蔡縣
|
地望不詳
|
河內郡(前110-前104)
|
元封元年(前110年)置縣,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右廢縣。為孫都侯國。
|
邗縣
|
地望不詳
|
河內郡(前91-前88)
|
征和二年(前91年)置縣,後元二年(前88年)廢縣。為李壽侯國。
|
河南郡 (22)
|
雒陽縣
|
雒陽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區東15公里漢魏洛陽故城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滎陽縣
|
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60里滎陽故城遺址[註 45]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偃師縣
|
今河南省偃師縣東
|
?→河南郡(前205-8)
|
秦、漢時置縣。(不詳何年)
|
京縣
|
今河南省滎陽市東豫龍鎮京襄故城遺址[註 46]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平陰縣
|
今河南省孟津縣東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中牟縣
|
今河南省中牟縣東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為單父聖(前195年-前112年)侯國。
|
平縣
|
今河南省孟津縣東
|
?→河南郡(前205-8)
|
秦、漢時置縣(不詳何年),為沛嘉(前201年-前145年)、劉遂(前126年-前122年)侯國
|
陽武縣
|
今河南省原武縣東南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河南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西小屯村河南故城遺址[註 47]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緱氏縣
|
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府店鎮滑城村古城遺址[註 48]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卷縣
|
今河南省原陽縣南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原武縣
|
今河南省原陽縣
|
?→河南郡(前205-8)
|
秦、漢時置縣(不詳何年)
|
鞏縣
|
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13里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穀成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西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故市縣
|
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35里
|
?→河南郡(前205-8)
|
秦、漢時置縣(不詳何年),為閻澤赤(前201年-前112年)侯國。
|
密縣
|
今河南省密縣東南30里
|
韓國(前206-前205)→潁川郡(前205-?)→河南郡(?-8)
|
原屬潁川郡屬縣,不知何時來隸。
|
新成縣
|
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新城故城遺址[註 49]
|
韓國(前206-前205)→潁川郡(前205-?)→河南郡(?-8)
|
|
開封縣
|
今河南省開封縣西南朱仙鎮啟封故城遺址[註 50]
|
韓國(前206-前202)→潁川郡(前201-?)→梁國(?-?)→河南郡(?-8)
|
秦代名啟封縣,景帝元年(前156年)避漢景帝名諱改名。原屬梁國屬縣,元朔年間(前128年至123年)來隸[註 51]。為陶舍(前196年-前112年)侯國。
|
成皋縣
|
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北康店鎮康北故城遺址[註 42]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苑陵縣
|
今河南省新鄭市苑陵故城遺址[註 42]
|
韓國(前206-前201)→潁川郡(前201-?)→梁國(?-?)→河南郡(?-8)
|
原屬梁國屬縣,元朔年間(前128年至123年)來隸[註 51]。
|
梁縣
|
今河南省汝州市西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8)
|
|
新鄭縣
|
今河南省新鄭市北新鄭故城遺址
|
韓國(前206-前202)→潁川郡(前201-?)→梁國(?-?)→河南郡(?-8)
|
原屬梁國屬縣,元朔年間(前128年至123年)來隸[註 51]。
|
華陽縣
|
今河南省新鄭市東南華陽寨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
|
漢時廢縣。(不詳何年)
|
焦縣
|
今河南省陝縣南二里[註 52]
|
河南國(前206-前205)→河南郡(前205-?)
|
漢時廢縣。(不詳何年)
|
己改隸他州
|
|
土軍縣
|
原為河東郡轄,元朔四年(前125年)左右移屬并州西河郡。
|
內黃縣
|
原為河內郡轄,漢時移屬冀州魏郡。(不詳何年)
|
繁陽縣
|
原為河內郡轄,漢時移屬冀州魏郡。(不詳何年)
|
倫氏縣
|
原為河內郡轄,漢時移屬冀州魏郡。(不詳何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