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A/B 自由鬥士 F-5E/F 虎II 類型 第三代戰鬥機 首飛 F-5A:1959年7月30日 F-5E:1972年8月11日 服役 1962年 設計 諾斯洛普公司 生產 1959年-1987年 產量 超過2,224架 主要用戶
衍生機型 T-38鷹爪式高級教練機 F-20虎鲨战斗机 X-29 前掠翼實驗機 IAMI Azarakhsh閃電80戰鬥機 考剎爾戰鬥機 長度 14.69米(48.2英尺) 翼展 8.13米(26.7英尺) 高度 4.077米(13.38英尺) 翼面積 17.3平方米(186平方英尺) 空重 4,347公斤(9,583英磅) 正常起飛重量 7,142公斤(15,745英磅) 最大起飛重量 11,192公斤(24,674英磅)
發動機 2具通用電氣航空 J85-GE-21 渦輪噴射引擎 推力 單台淨推力16千牛頓(3,600英磅力) 單台最大後燃推力22千牛頓(4,900英磅力) 最大燃油量 677美制加侖(2,560公升;564英制加侖)(內置油箱) 最大速度 1.63馬赫(1,240.77英里每小時;1,996.82公里每小時)(高度 36,000 英呎;11,000米) 巡航速度 0.98馬赫(745.98英里每小時;1,200.54公里每小時)(高度 36,000 英呎;11,000米) 爬升率 175米每秒(570英尺每秒) 最大升限 15,800米(51,800英尺) 最大航程 3,720公里(2,310英里) 作戰半徑 220公里(140英里)(兩翼端各掛響尾蛇飛彈一枚,翼下掛載2,400公斤(5,300英磅)對地武器,在海平面以最大動力進行5分鐘戰鬥) 翼負荷 650公斤每平方米(130英磅每平方英尺) 推重比 0.4:1(最大起飛重量 時) 滑跑距離 610—884米(2,001—2,900英尺) 機炮 2門 20毫米M39A2機炮 ,每門備彈140發 火箭 LAU-32/LAU-59航空火箭巢,每個帶7枚Mk 4/Mk 40 摺翼式 2.75吋航空火箭彈 飛彈 對空:AIM-9響尾蛇短程空對空導彈 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 (F-5S) 天劍一型空對空飛彈 (中華民國F-5E/F) 對地: AGM-65小牛空對地飛彈 (中華民國F-5E/F Ba構型) 炸彈 3,180公斤(7,010英磅)不同種類航空炸彈 M117高爆炸彈 M118高爆炸彈 CBU-24 集束炸彈 其他 艾默生 AN/APQ-153雷達 (早期型 F-5E)艾默生 AN/APQ-159 雷達 (後期型 F-5E)
2020年11月6日,美國海軍 第111複合戰鬥機中隊 的F-5N戰鬥機從佛羅里達州 基韋斯特海軍航空站 起飛
F-5A/B自由鬥士 (Freedom Fighter)與F-5E/F虎II式 (Tiger II)是美國 诺斯洛普公司 於1962年推出的輕型戰機系列,受到諸多美國盟國與第三世界國家 採用,各類衍生型從最早僅有對地攻擊能力的F-5A ,到強化空對空作戰能力的F-5E ,以及戰術偵察 型RF-5 等。
研發歷程
F-5的起源是來自諾斯洛普公司內部於1955年展開的N-156設計案,原型是T-38教練機 ,設計目標是一種低成本、保養簡單的戰鬥機。在開發T-38時,諾斯羅普同時推出了單座型的概念,代號N-156F ,諾斯羅普聲稱該型機的對地攻擊能力優於服役中的F-100超級軍刀戰鬥機。美國陸軍曾對於這型飛機的對地支援功能有興趣,並在1961年與A-4攻擊機及G-91戰鬥機和T-38進行測評。可是負責操作定翼機是美國空軍的責任,他們不願意操作也不同意讓陸軍來操作固定翼 作戰飛機。美國空軍自己則是朝向重型戰鬥機路線發展,對輕型戰鬥攻擊機的興趣不高。
在1962年,甘迺迪政府恢復了對自由世界盟國提供低成本戰鬥機的計畫。在1962年4月23日擇定了N-156F設計案成為計畫勝出者,N-156F隨後被定名的正式代號為F-5A 。儘管從未成為美軍第一線戰機,F-5用不同於美國優先的角度證明了這是一架成功的作戰飛機。
一架早期型F-5E。
肯亞空軍 的F-5E虎II
中華民國空軍 的F-5B(S/N 75-0785)
中華民國空軍 的F-5E(S/N 75-0371)
中華民國空軍 的F-5F(5370)
1970年代,諾斯洛普 贏得了一個「國際戰鬥機」(IFA)計畫來取代F-5A,飛機的性能是要能對抗當時蘇聯的軍援主力:MIG-21。這個計畫造就的新飛機最初也以目標訂名:F-5A-21,也就是後來的F-5E。F-5E比F-5A還要長也更大,擁有較多的機翼面積和更先進的航電,原始配備是一具艾默生電氣公司 AN/APQ-153雷達(F-5A/B沒有雷達),有效搜索距離37KM,後期則換裝AN/APQ-159雷達,搜索距離達74km,可追蹤18.5公里內的目標。雙座的戰鬥教練機 型稱為F-5F,不同於無機炮的F-5B,F-5F重新設計機鼻保留1挺M39機砲,雷達則更換為AN/APQ-157,該雷達為APQ-153的衍生型,可提供前後座飛官相同的雷達訊號,仍維持與單座機大致相等的戰鬥力。諾斯羅普也提供客製化方案讓客戶在F-5E/F上裝設更複雜的航電設備,比如慣性導航系統、戰術空中導航系統、雷達告警器等。
此外F-5E/F的機身被加長了15吋,加寬了16吋,裝備了推力更強的J85-GE-21B引擎;進氣量由A/B型時每秒44英磅增加到每秒55英磅,發動機推重比7.3、單具最大推力可達2270公斤。左右進氣道靠近主翼根部後方,各裝有類似百葉窗式的輔助進氣口,可在飛機起飛或空速低於Mach0.4以下時開啟,以增加進氣量。在擴展的機身中增加了570磅的油箱容量,並且重新設計油箱系統,以增加被敵火命中時的存活機會。F-5E/F配合新的副翼設計,翼面積增加了16平方呎,使得飛機的靈活程度大大的加強,加大面積的主翼前緣延伸 板,使最大升力係數增加了38%,更提高最大攻角,後期又再次加大翼前緣延伸板面積,使升力係數又增加了12%。另外F-5E/F可以在起飛時昇高三度的鼻輪起落架設計,使得F-5E/F起飛時的攻角增加3度(起飛性能估計提昇了30%),機身補捉勾的設計使得F-5E/F可以在必要時操作短場落地。後期生產的F-5E改用鯊魚頭式雷達罩,提高了高攻角飛行時的縱向穩定性。
還有一款偵察機版本,RF-5E虎眼。拆除機鼻雷達與一挺機炮的空間增設一組照相裝置。
F-5E最後採行的正式名稱為「Tiger II,老虎二型」,這個名稱來自於在越南測評F-5的幼虎計畫,並且因為之前已有一個以「虎」為名的戰鬥機:格魯曼公司的F11F/F-11 。
南韓空軍 的雙座F-5虎
諾斯諾普 公司一共為美國空軍 需求而生產了792架F-5E、140架F-5F、12架RF-5E,其中大多數依照軍事援助計畫(MAP)交給盟國,這比准允為外銷而生產的還要多,海外授權生產方面馬來西亞 產製了56架F-5E、F-5F及RF-5E,瑞士 為90架F-5E及F-5F(有些被租給奧地利 ,奧地利 租用的目的是彌補已退役的紳寶公司(Saab)龍式戰鬥機(Draken) 但又尚未交付的新式戰鬥機:歐洲颱風(Typhoon)戰機的青黃不接期),南韓 68架,中華民國 則為308架。
許多不同版本的F-5仍在許多國家空軍中服役,其中最先進的是新加坡 空軍F-5S,擁有約49架現代化重新設計的F-5S和F-5T雙座機。它的升級導入了義大利蓋利雷歐航空公司(現SELEX Galileo)開發的Grifo-F雷達、擁有多功能顯示器的資訊化座艙,能與巨蟒飛彈 、AIM-120 AMRAAM 相容,新加坡空軍 也由本地維修廠自行依授權修改了一批RF-5E 。
類似的計畫也在摩洛哥 、智利 、巴西 與泰國 進行,這些國家皆獲得以色列 的技術支援,並使用以色列航電與飛彈提升戰機性能。前者被稱為F-5E老虎III,配備巨蟒III、IV型飛彈以及新的座艙儀表、雷達、航電等,摩洛哥皇家空軍的改良導入了義大利Elettronica ELT/555電子干擾莢艙與智利的EWPS-100雷達預警系統,使F-5獲得了較新穎的電子防禦能力。後者稱為F-5 Plus,使用JAS-39 戰機的雷達以及其他的改良,泰國稱為F-5T Tigris,空用武裝換用巨蟒III、IV型飛彈,並購入頭盔顯示器增強近距離空戰性能。據信智利 空軍的F-5E也可以掛載以色列 製的德比中程飛彈,讓戰機具有視距外攻擊能力。中華民國 亦有改良F-5E的計畫,稱之為「Tiger 2000」,最重大的改良包括GD-53雷達以及天劍二型飛彈 的發射能力。原型機上大量採用沿自F-CK-1 戰機的電子與作戰系統,歷史捉弄人的一點是,當年F-CK-1戰機開發的過程中,又大量採用F-5G(即F-20 )的裝備技術與經驗。
服役歷史
首架YF-5A原型機。
美國本土以外第一個F-5A用戶為挪威皇家空軍
中華民國空軍使用F-5F
南越空軍 的F-5C,邊和空軍基地 ,1971年
當甘迺迪總統 政府提出「軍事支援計畫」(Military Assistance Program)後,他們需要一種低成本戰鬥機銷售給開發中的國家。其中N-156F 在眾多競爭者中最被看好,稍後成為整個系列中的第一型F-5A 戰機。第一份生產合約在1964年簽訂,而第一筆海外訂購由挪威 在1964年2月簽署。到1972年生產結束為止,總共生產了636架F-5A,包括200架雙座F-5B 。這些F-5B主要是擔負作戰訓練用,除拆除機鼻的M39機炮 以外,仍保有一般作戰能力。
越南戰場
1965年美國空軍以「小老虎」(Sukoshi Tiger)計畫評估F-5A的作戰能力,用以吸引外銷訂單。有12架被送到4503戰術中隊 (後來的第10戰鬥機特戰中隊)測試,這一批飛機在機鼻加裝空中加油管 ,機腹添加90磅重的裝甲,機翼 下加裝可以拋棄的掛架 。機上的航電與飛行控制系統也加以改良,原先固定式光學瞄準系統換裝為前置量計算瞄準儀,取消方向舵 角度限制,改編後的型號為F-5C 。飛機和飛行員於1965年10月抵達位於南越邊和空軍基地 。其後4月累積2500飛行任務小時,任務型態包括密接支援,對地阻絕與偵查等。稍後另有6架加入作戰行列,使得總數達到18架。1966年3月,4503戰術中隊改制成為第10戰鬥機特戰中隊,隸屬於同一基地的第3戰術戰鬥機 聯隊 ,他們在超過3500次飛行任務中僅損失兩架,所有任務都在17度線以南進行,他們也從未遭遇過任何敵機。這個計畫為期很短,只是一個政治性的考慮而非認真的評估F-5A在美軍服役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許多種美國戰鬥機也曾被投入越南戰場以實際驗證他們的作戰能力,例如具有超越兩倍音速能力的F-104 和更加複雜的F-102 都曾在越南嘗試過,但都因為效能不佳而完全撤出越南。
留存的第10戰鬥機特戰中隊所有飛機,在中隊解編後全數轉交給南越空軍使用。在此之前,南越空軍只有慢速的A-1 Skyraider和A-37 Dragonfly攻擊機。雖然原本南越空軍所要求的是美軍正式裝備的F-4 ,但是當時南越空軍 所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對地面部隊提供密接空中支援,而北越空軍還只是一支僅能擔負要地防空任務的微小空中武力,兩方的主要接戰地域則是在17度線南方,基本上兩方空軍並沒有在空中交手的機會。於是後續的美軍軍援仍然是以F-5系列戰機為主,後期也有若干F-5E型機被交給南越空軍。
在尼克森 擔任美國總統推行越戰越南化 政策時,美國政府為大幅增加南越軍隊的作戰能力以填補美軍撤出時留下的空隙,還辛苦地從多個盟國調用所軍援的F-5A/B型機給南越空軍,美國對這些盟國的支援則在後來個別償還。南越滅亡時,約有80餘架F-5系列戰機被俘獲,諷刺的是,其中所援助的27架F-5E被統一後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繼續沿用,這些美軍援越機體在後來也真的被越南空軍拿來對付柬埔寨共產黨(赤柬 ,或稱紅色高棉 )與中國 (越南曾將從南越俘虜的F-5投入中越戰爭 )。另外有26架F-5系列戰機飛離南越逃往泰國,這些飛機後來被美國收回並編入序列,主要用作各軍種的戰鬥機武器教育訓練用機。如果單純就F-5的性能參數、運動性和尺寸來看,他和米格-21 是非常類似的對手。雖然F-5設計的初衷並不符合美軍的教範因而沒有被美軍所採用,而且在美軍獨力進行北越上空的空中作戰的情形下使這兩種相似的飛機沒有機會打到照面。但是因為美軍使用昂貴的重型長程戰鬥機像F-105 和F-4 來執行北越上空的作戰任務時,遭遇北越空軍的米格-21 而蒙受挫敗時的痛切檢討,美軍在當時的戰機設計思路、武器裝備與飛行員缺乏適當的空戰訓練等都是造成這些挫敗的原因,這也就是後來美軍引進F-5戰機作為假想敵機的緣由。
兩伊戰爭
本型戰鬥機曾在伊朗 巴列維王朝 時,當時的盟友美國曾出售F-5型戰鬥機給伊朗。但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 後,魯霍拉·穆薩維·何梅尼 建立了神權政治 國家並推翻親美的巴勒維王朝,導致伊朗與美國斷交。雖然當時伊朗有一定數量的F-5,卻因美國中斷了對伊朗的技術、後勤與彈藥支援,如同F-14 一樣陷入整備貧乏的窘境。後來在1980年爆發了兩伊戰爭 ,伊朗僅能以最有限的力量使用了缺乏補給與後勤的美製軍機,其中包含F-5、F-4 、F-14與AH-1 等等,伊朗的F-5與伊拉克的米格-21 兩種性能相近的勁敵多次空戰,初期伊朗在裝備及訓練仍有優勢,但後來漸漸落後於不斷引入蘇聯和法國武器的伊拉克空軍,損失逐漸增加,但伊朗空軍的F-5也曾經有擊落MIG-25 的記錄。兩伊戰爭過後,伊朗嘗試使用逆向工程 技術,成功仿製出其改良型閃電80戰鬥機 ,並使用至今;伊朗的F-5及閃電80由於無法繼續採用美製彈藥,於是改採用從中國和俄羅斯進口的武器及自製的導彈。
美國
美國海軍用F-5來模擬敵機
儀表版
美國 雖購入F-5,但未作為第一線戰機運用,但因為F-5的大小和性能與蘇聯 米格21 相似,F-5被運用做為「假想敵」中隊(opposing-forces,OPFOR)用來擔任假想的來犯敵機(Aggressor)的主要用機,用來訓練飛行員如何應付不同種類的敵機作為模擬空戰格鬥訓練之用。重型戰機如F-14雄貓 和F-15鷹式 對目視類似F-5大小的戰機有時有困難。在電影捍衛戰士 (Top Gun)裡有數架漆成黑色的F-5來當做駕駛F-14的主角故事裡需要應付的虛構敵機MiG-28。
美國空軍的F-5E,其後續維修支援服務從1975年開始到1990年結束。它們在美國空軍服役的全盛時期共有在內華達州的奈里斯空軍基地 64及65假想敵中隊,以及在駐歐美國空軍527假想敵中隊、還有駐菲律賓的太平洋空軍26假想敵中隊中服役。隨著苏-27 、米格-29 逐漸大量服役與預算裁減,上述各單位逐一裁撤或換裝,現在只剩下極少量的F-5E仍在美國空軍中服役。當然,依然是作為假想敵機。
海軍陸戰隊曾購買舊的空軍型號來替換從以色列租借的F-21 ,配屬在友馬陸戰隊航空站 的VMFT-401,美國海軍在米拉瑪海軍航空站 的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 ,VF-127、VF-43跟VF-45都是使用F-5E。在2002年,海軍與陸戰隊從瑞士再度購進一批32架F-5E,這批F-5E在進行翻修與結構更新之後更改型號為F-5N並配備給駐內華達州法隆海軍航空站 的海軍VFC-13 與陸戰隊VMFT-401。
中華民國與F-5系列
美軍顧問團 (MAAG)團長江森(Dwight B. Johnson)少將代表美國政府援助F-5A/B自由鬥士戰鬥機給予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由空軍總司令徐煥昇 上將代表接收(1965年12月9日)
中華民國空軍F-5
展示在空軍清泉崗基地 旁潭雅神自行車道 上的F-5戰機
中華民國空軍 是使用F-5系列戰機的最大使用者。全系列使用時間已經超過50年,預計在2024年汰換[ 1] 。
1960年代,隨著F-86軍刀戰鬥機 老化,中華民國空軍開始要求美方提供後繼機種。1965年11月28日,第一架F-5A戰機開始了F-5A/B/E/F戰機系列在中華民國空軍的服役歷史,依照海外軍售(FMS)與軍援計畫(MAP)的途徑一共獲得了92架單座的F-5A與23架雙座的F-5B。第一個換裝的單位是駐防臺南 的443戰術戰鬥機聯隊,在其後則一共有4個聯隊曾經使用過,代號「玉山計畫」。
1972年,依照美軍的要求將MAP獲得的48架F-5A移交予南越空軍 ,其間中華民國 空防除由美軍從嘉手納基地 的美國空軍第18聯隊 調派兩個F-4 中隊,分別是44戰機中隊 24架F-4C戰鬥機 ,及67戰機中隊 24架EF-4C戰鬥機 ,屬野鼬機種 ,共48架F-4幽靈II戰鬥機 進駐台中 清泉崗基地 ,也在台南空軍基地 設立一個分隊,另移交一批T-38教練機 補足機隊數量,以維持空勤組員的飛行能力也加速F-5E/F戰機的獲得,美國於1975年5月移交28架全新的F-5E[ 2] ,這是虎安計畫的起點。移交南越的那批F-5A到後來有一部分,又交還給中華民國空軍,其中甚至包含了一架美軍在越南評測時使用的F-5C。F-5A戰機一直到1987年6月30日才從中華民國空軍正式除役,而F-5B戰機則是一直使用到1996年6月30日才除役,F-5A在中華民國空軍服役了將近22年,而F-5B則服役了31年。但是在此之前全數的F-5A與大部分F-5B都早已被封存,甚至被改裝成遙控靶機。這些遙控靶機都是由單座的F-5A所改裝,在天劍計畫 中居功甚偉,截至2000年左右,這批靶機還有兩架停放在清泉崗機場漢翔 廠區。除此之外中華民國空軍用以與菲律賓 交換P-51 陳展與用來和比利時 以阿里山11號 計畫交換F-104 星式戰機拆零機的也都是這批F-5A/B。
1978年,由於受到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的打擊,政府擔心駐臺美軍 撤防後中共會趁虛而入,加上對於無法繼續向美國添購武器的疑慮,中華民國政府帶頭發起了「自強運動」,在「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口號下,民間激起了愛國心,募得了可觀的款項,中華民國政府順利購買了十四輛美製M48A3 戰車、十八架美製F-5E/F戰鬥機與八艘自製的海鷗級飛彈快艇 。
中華民國F-5E/F生產與換裝
展示於麻豆海埔池王府 前「臺南軍史公園」內的F-5E戰機。(機號5121)
1968年中華民國與美國諾斯羅普洽談合作生產F-5E/F戰鬥機,1973年雙方政府簽訂協議備忘錄,由諾廠提供生產飛機之各種技術資料、人員訓練與勞務、以及所需的工具與成套飛機器材,並由美軍售予航空裝備,使生產工作順利展開。自1973年初至1986年底為止,共生產單座機F-5E 242架,雙座機F-5F 66架,合計308架戰機,以供中華民國空軍新機換裝。中華民國空軍使用之F-5E/F戰鬥機共有336架,部分為美國移交。
1973年
2月9日,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 政府簽訂了一份協議-由航空工業發展中心 (AIDC)在諾斯洛普 公司的授權之下生產100架F-5E戰機。這項定名為虎安(Peace Tiger)的生產計畫一直持續進行到1980年代中期,截至最後的虎安6號計畫為止,一共生產了242架單座的F-5E與66架雙座的F-5F,佔全球生產量約1/4,是全球最大的使用國。
1974年
10月30日,第一架出廠的F-5E(虎安1號,美軍序號74-0958/本軍序號5101)離線出廠,機體塗裝初為東南亞叢林迷彩,為慶祝當時總統蔣中正 的88歲生日命名為「中正」,而非沿用原廠所賦予的虎II。
12月1日,臺南 第一聯隊(443聯隊)成為第一個換裝F-5E/F戰機的單位,同時成立「嵩山換裝訓練小組」,作為培訓種子教官的班隊,並成立炸射訓練班。
12月6日,第一架F-5E(5101),由航發中心試飛官甯德輝中校首飛成功。
12月28日,F-5E (5101)飛交台南第一聯隊(443聯隊)第九中隊服役。
1975年
6月2日,臺南第一聯隊的第1、3及9中隊開始換裝,分別接收總數48架F-5E戰機,成為中華民國空軍第一個成軍的F-5E作戰單位。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月16日,嘉義 第四聯隊(455聯隊)第21、22及23中隊分別進駐臺南基地「嵩訓小組」,歷時約3年完成F-5E換裝。
6月30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 因為外交政策改變而取消原本要對台灣出售的64架F-4幽靈II戰鬥機 。
1979年
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為補償拒絕出售F-4E 戰機給中華民國,追加F-5E/F的生產數量。
第一架F-5F(虎安3號,中華民國空軍序號5351)出廠,另14架C構型F-5E出廠。
1982年
4月,臺東 空軍志航基地 的第七聯隊(737聯隊)所屬第44、45及46中隊進行F-5E/F換裝。
1984年
737聯隊46中隊接手臺南第一聯隊「炸射班」任務,除了專精訓練外,還成為假想敵中隊 ,負責模擬中共空軍戰術。
1986年
7月1日,花蓮 828聯隊(八聯隊)的第14、15及16中隊,成為全空軍最後一個換裝F-5E/F的單位,第16中隊當時仍繼續操作F-5A/B。
12月9日,最後一架F-5F(5342)出廠。
1992年
7月1日,八聯隊撤裁,隸屬的第八飛行大隊移編空軍東指部
1994年
為了讓所有F-5E/F擔負戰備任務,同時也補足戰鬥教練機的不足,空軍執行「子鷹計畫」,向美國租借了40架T-38教練機 。
嘉義455聯隊開始換裝F-16 Block 20 ,原編制F-5E/F分批飛往屏東 第一後勤指揮部進行檢整,機況較差的就地封存。
1995年
3月17日,中華民國空軍向美國租借的40架T38教練機,第一批20架經海運運抵花蓮港 。
4月28日,中華民國空軍向美國租借的40架T38教練機,第二批20架經海運抵花蓮港。
5月24日,八大隊第14及15中隊換裝T38教練機,由前參謀總長 劉和謙 一級上將 於花蓮 佳山基地主持成軍暨開訓典禮。
1997年
八大隊隸屬的第14中隊移編455聯隊,401聯隊第12隊配備RF-5E更名為第4偵照中隊並移防花蓮佳山基地。
1998年
T-38教練機歸還美國,八大隊移防桃園基地。401聯隊開始換裝F-16A/B並移防花蓮佳山基地。
2001年
八大隊所屬訓練中隊移防台中清泉崗基地。
尚存的52架F-5E/F全部完成檢整。
2004年
11月,八大隊裁撤。除了花蓮佳山基地第12中隊的第4分隊仍使用RF-5E,目前僅剩台東基地的737聯隊是完全使用F-5E/F的聯隊。在全盛時期,空軍共有5個聯隊裝備了F-5E/F戰機。
AIDC從組裝F-5E/F開始逐步建立超音速飛機的製造能力,到虎安計畫後期甚至能夠製造組裝整組單座前段機身回銷原廠。由於製造雙座前機身專用型架在價格上過於昂貴且數量上不夠經濟,AIDC的F-5F是向諾斯洛普原廠購買前段機身與本地製造的後機身結合組裝成機的方式生產。早期生產的機體據說有縱樑扭曲的情形,後續實行固強計劃後完成改善。
固強計劃
計畫主持人:祝如竹上校與翁慶隆上校
當時諾斯洛普原廠生產縱樑時所選用的材料,未考慮到台灣潮濕高鹽份的海洋氣候環境,空軍修護人員在修護過程時亦將表面處理的保護膜磨損,形成應力腐蝕。當時華錫鈞將軍聽取研究人員祝如竹與翁慶隆報告,決定採用美國理海大學 教授薛昌明博士提出的以複合材料修補飛機結構方式,在初步使用下已有可靠的修補效果。1988年春天,固強計畫完成結案。
換裝彈射椅
2021年3月22日,發生F-5E戰機擦撞墜海事故,為提升F-5戰機飛安,國軍已核定7億8,000萬餘元預算採購先進彈射椅。將空軍現役的16架F-5E戰機與27架F-5F戰機,換裝馬丁貝克公司的Mk16彈射椅,採購70張彈射椅[ 3] [ 4] 。這批彈射椅將於F-5戰機除役後,再裝上自行研發的初教機使用。避免有浪費公帑及資源的情形[ 5] 。70具彈射座椅於2022年底全數換裝完畢[ 6] 。
構型
由於航發被授權生產虎II型前後有6批,量產中原廠也不斷地推陳出新,因此不同批次的F-5從外型到內部功能都有差別。諾斯羅普授權的版本共有K、Ba、C、假C等四種構型:[ 7]
K構型(E1、E2):基本型,裝備AN/APQ-153雷達、AN/ASG-29前置光學瞄準器、KB-26A照相槍、LN-33慣性導航系統、AN/ARN-18戰術導航系統,無雷達警示器,無熱焰彈/干擾絲散佈器,有風擋雨刷,黑色圓錐形雷達罩與較小的翼前緣延伸面 。這批戰機在後續整修時也比照Ba構型裝設雷達預警器與干擾絲散布器。
Ba構型(E):以K構型改良的量產型,有AN/ALR-46(V)3雷達警示器,AN/ALE-40(V)7熱焰彈/干擾絲散佈器,有風擋雨刷,黑色圓錐形雷達罩與較小的翼前緣延伸面(LEX),增加AGM-65小牛飛彈 的操作能力。
C構型(E、E1、E2、E3、F1、F2):裝備AN/APQ-159(V)5雷達,AN/ASG-31前置光學瞄準器,AN/ALR-46雷達警示器,AN/ALE-40熱焰彈/干擾絲散佈器,無風擋雨刷,灰色扁平鯊魚鼻形雷達罩與較大的LEX。有30架C構型F-5F增裝AN/AVQ-27雷射目標指示器(LTDS,Laser Target Designator System),具導引GBU-12雷射導引炸彈 功能。
假C構型:機體使用C構型塗裝,但是內裝為K構型。
在新一代戰機服役後,中華民國空軍在2001年為最後留存40多架的F-5E/F戰機比照美軍規格,更換AN/APQ-159(v)5雷達。[ 8]
中華民國空軍F-5E/F戰史
F-5E/F在中華民國空軍服役的期間台海熱戰已過,所以沒有與中國人民解放軍 交戰的機會。但是中華民國軍方曾經執行「大漠計畫 」,以志願退役的空軍飛行員支援北葉門 對南葉門 作戰,曾參與大漠案並獲得阿拉伯皇室獎章的空軍軍醫劉忠武有著作《大漠案揭密:中華民國兵援外交祕史》。
叛逃
F-5E/F在服役期間共發生兩次由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叛逃駕駛飛往中國大陸 的事件。分別是:
1981年8月8日,黃植誠 駕F-5F叛逃(美軍序號77-0343/中華民國軍方序號5361),該機陳列於北京 昌平 小湯山 的中國航空博物館 。
1989年2月21日,林賢順 駕F-5E叛逃(美軍序號74-0977/中華民國軍方序號5120),人員因油盡棄機跳傘,飛機墜毀於廣東省 豐順縣 。
RF-5E虎眼式偵察機
隨著偵照中隊配備的R-CH-1中興號偵察機 與RF-104G偵察機 除役,失去專業偵察機的中華民國空軍決定將飛行時數較少的7架F-5E改裝為偵察機 ,雖然漢翔公司爭取此項目,但中華民國空軍還是在1997年決定委託新加坡科技宇航 執行改裝,空軍實際撥交了8架F-5E給新加坡,其中1架作為折抵改造費用。RF-5E除正常戰訓任務外尚支援國土探勘與災害搶救。在921地震 ,八八水災 後也出動拍攝受災情形以供搶救單位參考。
RF-5E與F-5E的設計差別:
拆除原有的 AN/APQ-159 (V5)雷達和右側1門M39A3機砲 作為安置偵照設備的偵照艙,內部採模組化布局
機首增長8英吋。
在偵照機鼻艙上,設置有前斜向一個、下方三個偵照窗口,可裝載KA-95低高度廣角相機、KA-87D前視相機和RS-710E 紅外線照相機
在座艙下方加裝900型地形對比攝影機,因撤除雷達因此駕駛艙的雷達顯示器亦一併拆除,該位置改裝 Type 900型攝影機監控顯示器
為了平衡RF-5E機鼻加長且加裝相機後所產生的重量,在機尾下方裝設和F-5F雙座機相同型式的配重塊
AN/ASG-31前置光學瞄準器仍保留,在加掛AIM-9P4響尾蛇空對空飛彈後,RF-5E仍保留基本的空戰功能
這7架RF-5E在1997年8月陸續返國,並以55開頭重新編號,分別為:
5501號(83-0085),原5315號F-5E改裝
5502號(83-0086),原5316號F-5E改裝(已墜毀)
5503號(83-0087),原5317號F-5E改裝
5504號(83-0088),原5318號F-5E改裝
5505號(83-0091),原5321號F-5E改裝
5506號(83-0093),原5323號F-5E改裝(已墜毀)
5507號(83-0094),原5324號F-5E改裝
RF-5E虎眼式偵察機失事
2003年10月12日,編號5502號RF-5E從臺中清泉崗機場 起飛,於11時疑似發動機故障而墜落在新竹 外海30海浬(僚機目視該機發動機冒煙、起火)。上尉飛官李慶熙(空官76期、1290飛行小時)跳傘,於當日12時05分時被海軍子儀號巡防艦 救起,僅受輕傷。
2011年9月13日,編號5506號RF-5E從花蓮機場 起飛,與編號5401號F-5F進行夜間訓練,因飛行員喪失地形狀況警覺於蘇花公路 114.6公里處撞山墜毀。RF-5E飛行員上尉蕭文民 與F-5F飛行員少校王鴻祥及中校常建國殉職。
停放翔園的TIGER 2000
Tiger2000性能提升
由於機齡老化與1990年代大量新一代戰機的引進,目前中華民國空軍現役的F-5E/F已經退居第二線。主要擔任新進飛行員第三階段部隊訓練任務機種,並分擔對地打擊任務。
1997年,漢翔公司鑒於空軍換裝二代戰機後仍會操作一個聯隊的F-5E/F機隊,因此洽詢諾斯羅普公司合作打造性能升級的F-5戰機,但最後因不明原因導致合作破局,最終由漢翔自力完成改良。漢翔以經國號戰機之航電、武器系統為藍本,推出了針對F-5E的性能升級計畫-TIGER 2000,原型機於2001年出廠,編號Tiger 2001,2002年7月24日首飛。TIGER 2000沿用F-5E/F原有機體與發動機,但改用部分為經國號戰機 所發展的航電系統,包括GD-53金龍雷達、MIL-STD-1553B軍規匯流排,手置節流閥及操縱桿(HOTAS)、整合式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暨慣性導航系統(GPS/INS)等與二代戰機同等級之裝備。
改良後的Tiger 2000戰機可於機身中線掛載一枚天劍二型飛彈 ,使F-5E/F在修改後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 。而原本僅能作為測距的對空雷達在更換為脈衝督卜勒雷達後,對地攻擊任務可以借助雷達校正,使攻擊更加準確;同時漢翔公司亦提出配合Tiger 2000計畫修改F-5F雙座機型,以強化其部訓及對地攻擊能力。
經漢翔公司與空軍協調之後,空軍同意撥交一架F-5E戰機(5308)由漢翔公司改裝為原型機。該架原型機於2002年7月24日進行首次試飛,並由許良啟先生進行機身彩繪設計與施工。然而,由於當時空軍已計畫在10年內將F-5E/F機隊全數除役,且並受到台灣本身特殊政經外交情勢影響,外銷困難,Tiger 2000計畫最後無疾而終。而5308機也於2008年除役,現展示於台中漢翔翔園。
中華民國空軍的F-5E/F列表
單座型全機號及狀態
機號
出廠年份
生產案號
廠號
生產序列號
目前狀態
構型
5101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01
74-0958
退役,高雄岡山航空教育館展示機
K
5102
民國63年(1974年)
虎安一號
V1002
74-0959
退役,台中清泉崗基地展示機
K
5103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03
74-0960
退役拆解
K
5104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04
74-0961
1977/02/24墜毀,除籍 (1985年出廠, 但1977年墜毁, 是否是民國和西元紀年搞混? 以下皆同)
K
5105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05
74-0962
退役拆解
K
5106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06
74-0963
退役拆解
K
5107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07
74-0964
退役拆解
K
5108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08
74-0965
退役拆解
K
5109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09
74-0966
退役,臺中市慈明高中展示機
K
5110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10
74-0967
退役封存於台東基地
K
5111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11
74-0968
退役拆解
K
5112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12
74-0969
停用封存於花蓮基地
K
5113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13
74-0970
1978/02/02墜毀,除籍
K
5114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14
74-0971
退役封存於台東基地
K
5115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15
74-0972
退役拆解
K
5116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16
74-0973
1986/04/03墜毀,除籍
K
5117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17
74-0974
退役,於新竹基地作為誘餌機
K
5118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18
74-0975
1981/11/02墜毀,除籍
K
5119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19
74-0976
退役,台東縣馬蘭榮民之家展示機
K
5120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20
74-0977
1989/02/11墜毀,除籍
K
5121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21
74-0978
退役,台南市麻豆軍史公園 展示機
K
5122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22
74-0979
退役拆解
K
5123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23
74-0980
退役,花蓮縣上騰高商展示機
K
5124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24
74-0981
1979/07/06墜毀,除籍
K
5125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25
74-0982
退役,彰化八卦山公園展示機
K
5126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26
74-0983
退役拆解
K
5127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27
74-0984
退役拆解
K
5128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28
74-0985
退役,台南市南化水庫展示機
K
5129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29
74-0986
1982/04/14墜毀,除籍
K
5130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30
74-0987
退役拆解
K
5131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31
74-0988
1976/04/01墜毀,除籍
K
5132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32
74-0989
退役拆解
K
5133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33
74-0990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K
5134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34
74-0991
退役拆解
K
5135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35
74-0992
1991/05/24墜毀,除籍
K
5136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36
74-0993
1978/09/07墜毀,除籍
K
5137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37
74-0994
退役,高雄市大榮高中展示機
K
5138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38
74-0995
退役,雲林縣二崙軍史公園展示機
K
5139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39
74-0996
退役拆解
K
5140
民國74年(1985年)
虎安一號
V1040
74-0997
退役,彰化縣溪湖軍史公園展示機
K
5141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41
75-0314
1983/03/25墜毀,除籍
K→Ba
5142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42
75-0315
退役拆解
K→Ba
5143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43
75-0316
退役拆解
K→Ba
5144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44
75-0317
退役,於嘉義基地作為誘餌機
K→Ba
5145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45
75-0318
退役,新竹縣中華科技大學教具機
K→Ba
5146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46
75-0319
退役封存於台東基地
K→Ba
5147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47
75-0320
退役,新竹縣中華科技大學教具機
K→Ba
5148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48
75-0321
1987/02/17墜毀,除籍
K→Ba
5149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49
75-0322
退役,高雄市中山工商展示機
K→Ba
5150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50
75-0323
退役拆解
K→Ba
5151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51
75-0324
1984/02/24墜毀,除籍
K→Ba
5152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52
75-0325
1992/05/28墜毀,除籍
K→Ba
5153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53
75-0326
退役,於新竹基地作為誘餌機
K→Ba
5154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54
75-0327
退役,新北市武器公園展示機
K→Ba
5155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55
75-0328
退役拆解
K→Ba
5156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56
75-0329
退役拆解
K→Ba
5157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57
75-0330
退役,台南基地展示機
K→Ba
5158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58
75-0331
退役拆解
K→Ba
5159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59
75-0332
退役拆解
K→Ba
5160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60
75-0333
退役拆解
K→Ba
5161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61
75-0334
退役拆解
K→Ba
5162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62
75-0335
退役拆解
K→Ba
5163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63
75-0336
退役拆解
K→Ba
5164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64
75-0337
1979/04/27墜毀,除籍
K→Ba
5165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65
75-0338
退役拆解
K→Ba
5166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66
75-0339
1986/04/27墜毀,除籍
K→Ba
5167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67
75-0340
退役,台北市大直博愛營區展示機
K→Ba
5168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68
75-0341
1985/01/15墜毀,除籍
K→Ba
5169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69
75-0342
退役拆解
K→Ba
5170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70
75-0343
退役拆解
K→Ba
5171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71
75-0344
退役,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教具機
K→Ba
5172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72
75-0345
退役拆解
K→Ba
5173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73
75-0346
退役拆解
K→Ba
5174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74
75-0347
退役拆解
K→Ba
5175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75
75-0348
退役拆解
K→Ba
5176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76
75-0349
1978/11/07墜毀,除籍
K→Ba
5177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77
75-0350
1980/03/27墜毀,除籍
K→Ba
5178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78
75-0351
退役拆解
K→Ba
5179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79
75-0352
花蓮誘餌機
K→Ba
5180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80
75-0353
1997/01/22焚毀,除籍
K→Ba
5181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81
75-0354
退役拆解
K→Ba
5182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82
75-0355
退役,嘉義縣梅山公園展示機
K→Ba
5183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83
75-0356
退役,台南市大恩公園展示機
K→Ba
5184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84
75-0357
退役,屏東縣朧祥河濱公園展示機
K→Ba
5185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85
75-0358
退役,花蓮基地展示機
K→Ba
5186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86
75-0359
退役,桃園市退伍榮民之家展示機
K→Ba
5187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87
75-0360
退役,新北市軍事公園展示機
K→Ba
5188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88
75-0361
退役拆解
K→Ba
5189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89
75-0362
1979/05/19墜毀,除籍
K→Ba
5190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90
75-0363
退役拆解
K→Ba
5191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91
75-0364
1991/05/28墜毀,除籍
K→Ba
5192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92
75-0365
退役拆解
K→Ba
5193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93
75-0366
退役拆解
K→Ba
5194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94
75-0367
退役拆解
K→Ba
5195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95
75-0368
退役,桃園市圳頭軍史公園展示機
K→Ba
5196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96
75-0369
退役,新北市頂新公園展示機
K→Ba
5197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97
75-0370
退役,台北市國防醫學院展示機
K→Ba
5198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98
75-0371
退役,台中市成功嶺營區展示機
K→Ba
5199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099
75-0372
退役拆解
K→Ba
5200
民國75年(1986年)
虎安一號
V1100
75-0373
退役拆解
K→Ba
5201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01
76-0471
1978/05/12墜毀,除籍
K→Ba
5202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02
76-0472
退役拆解
K→Ba
5203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03
76-0473
1979/06/02墜毀,除籍
K→Ba
5204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04
76-0474
1984/09/20墜毀,除籍
K→Ba
5205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05
76-0475
退役拆解
K→Ba
5206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06
76-0476
退役,於花蓮基地作為誘餌機
K→Ba
5207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07
76-0477
退役,彰化縣二水光化社區展示機
K→Ba
5208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08
76-0478
退役拆解
K→Ba
5209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09
76-0479
退役拆解
K→Ba
5210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10
76-0480
退役拆解
K→Ba
5211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11
76-0481
1984/10/12墜毀,除籍
K→Ba
5212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12
76-0482
退役拆解
K→Ba
5213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13
76-0483
1978/08/07墜毀,除籍
K→Ba
5214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14
76-0484
退役拆解
K→Ba
5215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15
76-0485
退役,桃園市方曙高商展示機
K→Ba
5216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16
76-0486
退役,於花蓮基地作為誘餌機
K→Ba
5217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17
76-0487
退役拆解
K→Ba
5218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18
76-0488
退役,南投縣廣成社區公園展示機
K→Ba
5219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19
76-0489
退役拆解
K→Ba
5220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二號
V1120
76-0490
退役,中華科技大學展示機(雲林校區)
K→Ba
5221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21
76-1616
退役,於新竹基地作為誘餌機
K→Ba
5222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22
76-1617
1986/02/13墜毀,除籍
K→Ba
5223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23
76-1618
退役,台東志航基地展示機
K→Ba
5224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24
76-1619
退役,於新竹基地作為誘餌機
K→Ba
5225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25
76-1620
退役拆解
K→Ba
5226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26
76-1621
退役,於花蓮基地作為誘餌機
K→Ba
5227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27
76-1622
1990/10/02墜毀,除籍
K→Ba
5228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28
76-1623
1997/09/30墜毀,除籍
K→Ba
5229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29
76-1624
退役,嘉義縣竹崎親水公園展示機
K→Ba
5230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30
76-1625
退役,桃園市龍潭運動公園展示機
K→Ba
5231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31
76-1626
退役拆解
K→Ba
5232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32
76-1627
退役拆解
K→Ba
5233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33
76-1628
退役拆解
K→Ba
5234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34
76-1629
退役拆解
K→Ba
5235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35
76-1630
退役,於花蓮基地作為誘餌機
K→Ba
5236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36
76-1631
退役,於花蓮基地作為誘餌機
K→Ba
5237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37
76-1632
退役拆解
K→Ba
5238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38
76-1633
退役拆解
K→Ba
5239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39
76-1634
1995/12/20墜毀,除籍
K→Ba
5240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40
76-1635
退役拆解
K→Ba
5241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41
76-1636
退役,嘉義水上基地展示機
K→Ba
5242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42
76-1637
退役拆解
K→Ba
5243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43
76-1638
退役,美國揚克斯航空博物館展示機
K→Ba
5244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V1144
76-1639
1996/09/06重損無法修復,除籍
K→Ba
5245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V1145
77-0328
退役拆解
K→Ba
5246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V1146
77-0329
退役,高雄市杉林國中展示機
K→Ba
5247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V1147
77-0330
退役拆解
K→Ba
5248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V1148
77-0331
退役拆解
K→Ba
5249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V1149
77-0332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C→C電戰改(假C)
5250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V1150
77-0333
退役拆解,機首於高雄岡山航空教育展示館展出
C→C電戰改(假C)
5251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V1151
77-0334
退役,嘉義縣南靖糖廠展示機
C→C電戰改(假C)
5252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V1152
77-0335
1984/01/29墜毀,除籍
C→C電戰改(假C)
5253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三號
V1153
78-0028
退役,花蓮縣東大門夜市展示機
C→C電戰改(假C)
5254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三號
V1154
78-0029
退役拆解
C→C電戰改(假C)
5255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三號
V1155
78-0030
1991/07/26墜毀,除籍
C→C電戰改(假C)
5256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三號
V1156
78-0031
1996/09/06墜毀,除籍
C→C電戰改(假C)
5257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三號
V1157
78-0032
退役,美國希爾斯經典航空博物館展示機
C→C電戰改(假C)
5258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三號
V1158
78-0033
退役拆解
C→C電戰改(假C)
5259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三號
V1159
78-0034
退役拆解
C→C電戰改(假C)
5260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三號
V1160
78-0035
1985/12/17墜毀,除籍
C→C電戰改(假C)
5261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三號
V1161
78-0036
2020/10/29墜毀,除籍
C→C電戰改(假C)
5262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三號
V1162
78-0037
退役,台中市潭雅神鐵馬道展示機
C→C電戰改(假C)
5263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63
78-0865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C→C電戰改(假C)
5264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64
78-0866
退役拆解
C→C電戰改(假C)
5265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65
78-0867
現役
C→C電戰改(假C)
5266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66
78-0868
退役拆解
C→C電戰改(假C)
5267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67
78-0869
現役
C→C電戰改(假C)
5268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68
78-0870
現役
C→C電戰改(假C)
5269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69
78-0871
退役拆解
C→C電戰改(假C)
5270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70
78-0872
退役,漢翔公司陽明園區展示機
C→C電戰改(假C)
5271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71
78-0873
1987/01/17墜毀,除籍
C→C電戰改(假C)
5272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72
78-0874
現役
C→C電戰改(假C)
5273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1173
78-0875
退役拆解
C→C電戰改(假C)
5274
民國79年(1990年)
虎安五號
VG1001
79-1717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275
民國79年(1990年)
虎安五號
VG1002
79-1718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276
民國79年(1990年)
虎安五號
VG1003
79-1719
退役,於嘉義基地作為誘餌機
C構改→C電戰改
5277
民國79年(1990年)
虎安五號
VG1004
79-1720
1982/03/26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278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05
80-0299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279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06
80-0300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280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07
80-0301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281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08
80-0302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282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09
80-0303
退役,新北市白雲國小展示機
C構改→C電戰改
5283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10
80-0304
退役,台中市八二三紀念公園展示機
C構改→C電戰改
5284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11
80-0305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285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12
80-0306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286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13
80-0307
2021/03/22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287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14
80-0308
2021/03/22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288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15
80-0309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保留作為展示機
C構改→C電戰改
5289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16
80-0310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290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17
80-0311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291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18
80-0312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292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19
80-0313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293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20
80-0314
退役,宜蘭縣七賢公園展示機
C構改→C電戰改
5294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21
80-0315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295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22
80-0316
退役,於新竹基地作為誘餌機
C構改→C電戰改
5296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23
80-0317
1998/10/10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297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24
80-0318
退役,保存於佳山洞庫
C構改→C電戰改
5298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G1025
80-0319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299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26
81-0006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00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27
81-0007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01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28
81-0008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02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29
81-0009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03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30
81-0010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04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31
81-0011
退役,台中清泉崗基地展示機
C構改→C電戰改
5305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32
81-0012
退役,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巨輪校區教具機
C構改→C電戰改
5306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33
81-0013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07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34
81-0014
退役,於新竹基地作為誘餌機
C構改→C電戰改
5308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35
81-0015
退役,漢翔公司沙鹿園區展示機(Tiger 2000原型機)
C構改→C電戰改
5309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36
81-0016
退役,於新竹基地作為誘餌機
C構改→C電戰改
5310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37
81-0017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11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38
81-0018
退役,南投縣戰車公園展示機
C構改→C電戰改
5312
民國81年(1992年)
虎安五號
VG1039
81-0019
退役,屏東基地展示機
C構改→C電戰改
5313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40
83-0083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14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41
83-0084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15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42
83-0085
改造為5501
C構改→C電戰改
5316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43
83-0086
改造為5502
C構改→C電戰改
5317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44
83-0087
改造為5503
C構改→C電戰改
5318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45
83-0088
改造為5504
C構改→C電戰改
5319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46
83-0089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20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47
83-0090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21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48
83-0091
改造為5505
C構改→C電戰改
5322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49
83-0092
退役,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教具機
C構改→C電戰改
5323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50
83-0093
改造為5506
C構改→C電戰改
5324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51
83-0094
改造為5507
C構改→C電戰改
5325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52
83-0095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26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53
83-0096
退役,高雄市華德高職展示機
C構改→C電戰改
5327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54
83-0097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28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55
83-0098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29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56
83-0099
退役,台南仁德二空防空碉堡展示機
C構改→C電戰改
5330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57
83-0100
退役,新竹基地作為誘餌機
C構改→C電戰改
5331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58
83-0101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32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59
83-0102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333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60
83-0103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334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61
83-0104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335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62
83-0105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336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63
83-0106
1989/08/30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337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64
83-0107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338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65
83-0108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339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66
83-0109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340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67
83-0110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341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68
83-0111
新竹市大鵬新城(經國路二段與凌雲街口附近)
C構改→C電戰改
5342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G1069
83-0112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雙座型全機號及狀態
機號
出廠年份
生產案號
廠號
生產序列號
目前狀態
構型
5351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K1001
76-1640
1996/06/02墜毀,除籍
K
5352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K1002
76-1641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K
5353
民國76年(1987年)
虎安三號
K1003
76-1642
退役,高雄岡山航空教育館展示機
K
5354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04
77-0336
1989/05/09墜毀,除籍
K
5355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05
77-0337
退役,新北市三芝興華驛站展示機
K
5356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06
77-0338
2001/10/05墜毀,除籍
K
5357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07
77-0339
退役,美國希爾斯經典航空博物館展示機
K
5358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08
77-0340
退役,桃園市龜山第一河濱公園展示機
K
5359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09
77-0341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K
5360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10
77-0342
退役,桃園市龜山第一河濱公園展示機
K
5361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11
77-0343
1981/08/08叛逃至中國大陸
K
5362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12
77-0344
退役拆解
K
5363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13
77-0345
退役拆解
K
5364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14
77-0346
退役拆解
K
5365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15
77-0347
退役,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教具機
K
5366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16
77-0348
1981/09/25墜毀,除籍
K
5367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17
77-0349
退役,美國希爾斯經典航空博物館展示機
K
5368
民國77年(1988年)
虎安三號
K1018
77-0350
退役拆解
K
5369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F1001
78-0876
退役拆解
C→C電戰改(假C)
5370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F1002
78-0877
停用封存於屏東基地
C→C電戰改(假C)
5371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F1003
78-0878
2007/05/11墜毀,除籍
C→C電戰改(假C)
5372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F1004
78-0879
現役
C→C電戰改(假C)
5373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F1005
78-0880
1983/08/10墜毀,除籍
C→C電戰改(假C)
5374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F1006
78-0881
現役
C→C電戰改(假C)
5375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F1007
78-0882
1982/11/22墜毀,除籍
C→C電戰改(假C)
5376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F1008
78-0883
退役拆解
C→C電戰改(假C)
5377
民國78年(1989年)
虎安四號
VF1009
78-0884
現役
C→C電戰改(假C)
5378
民國79年(1990年)
虎安五號
VH1001
79-1721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79
民國79年(1990年)
虎安五號
VH1002
79-1722
2005/01/27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380
民國79年(1990年)
虎安五號
VH1003
79-1723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飛行時數已達機體壽命
C構改→C電戰改
5381
民國79年(1990年)
虎安五號
VH1004
79-1724
2006/06/17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382
民國79年(1990年)
虎安五號
VH1005
79-1725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83
民國79年(1990年)
虎安五號
VH1006
79-1726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84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H1007
80-0296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飛行時數已達機體壽命
C構改→C電戰改
5385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H1008
80-0297
退役拆解
C構改→C電戰改
5386
民國80年(1991年)
虎安五號
VH1009
80-0298
退役拆解,機首於高雄岡山航空教育展示館展出
C構改→C電戰改
5387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10
83-0113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88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11
83-0114
1997/09/30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389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12
83-0115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90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13
83-0116
1989/01/26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391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14
83-0117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92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15
83-0118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93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16
83-0119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94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17
83-0120
1998/12/03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395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18
83-0121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96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19
83-0122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97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20
83-0123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98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21
83-0124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399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22
83-0125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400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23
83-0126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401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24
83-0127
2011/09/13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402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25
83-0128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403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26
83-0129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404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27
83-0130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405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28
83-0131
1994/??/??焚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406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29
83-0132
1992/10/03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407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30
83-0133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408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31
83-0134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409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32
83-0135
停用封存於台東基地
C構改→C電戰改
5410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33
83-0136
2009/07/15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411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34
83-0137
1989/08/07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412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35
83-0138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413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36
83-0139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414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37
83-0140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5415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38
83-0141
1989/07/15墜毀,除籍
C構改→C電戰改
5416
民國83年(1993年)
虎安六號
VH1039
83-0142
現役
C構改→C電戰改
RF-5E(偵照型)全機號及狀態
機號
出廠年份
生產案號
廠號
生產序列號
目前狀態
備註
5501
民國83年(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42
83-0085
現役
改造自5315
5502
民國83年(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43
83-0086
2003/10/12墜毀,除籍
改造自5316
5503
民國83年(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44
83-0087
現役
改造自5317
5504
民國83年(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45
83-0088
現役
改造自5318
5505
民國83年(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48
83-0091
現役
改造自5321
5506
民國83年(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50
83-0093
2011/09/13墜毀,除籍
改造自5323
5507
民國83年(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51
83-0094
現役
改造自5324
中華民國空軍失事的F-5A/B/E/F
中華民國失事的F-5A/B/E/F
日期
地點
型號
編號
結果
原因
1966.02.23
澎湖外海
F-5A
1201
周鑑寧少校殉職
於石礁靶場進行投彈訓練,當時天候不佳,疑因彈架脫落擊中油箱以致油料外洩,跳傘後失蹤
1969.08.16
豐年機場
F-5B
1108
五大隊27中隊莫迺力上尉 白大山中尉殉職
執行儀器飛行訓練,實施低空觔斗,撞地殉職
1971.01.01
台灣海峽
F-5A
1255
分隊長 張勝吉少校失蹤
擔任長機,與僚機梁凱生上尉進雲飛行後失聯失蹤
1971.01.01
台灣海峽
F-5A
1264
梁凱生上尉失蹤
擔任僚機,與長機張勝吉少校進雲飛行後失聯失蹤
1971.10.31
台北中興橋
F-5A
1218
雷虎小組 羅宏新少校殉職
於表演對地開花時擔任4號機。1、2、3號機需由前、左、右各做一次翻滾帶出場,4號機則需垂直向下兩次翻滾拉起。但當時表演地點積雲,開花高度低於平時訓練高度,導致4號機拉起時高度已不够,尾翼勾住高壓電塔電䌫線墜毀
1973.07.02
桃園埔心
F-5A
1278
飛行官 沈偉鈞中尉殉職
1976.04.01
屏東佳冬
F-5E
5131
飛行官跳傘
操作系統故障墜毀
1977.02.24
台南外海
F-5E
5104
飛行官 周志發中尉跳傘
1978.01.14
台東機場
F-5A
飛行官 王耀星中尉(58期)殉職
放棄起飛失敗,飛機衝出跑道後墜崖
1978.02.02
台南外海
F-5E
5113
飛行官 張世榮中校殉職
1978.05.12
屏東佳冬
F-5E
5201
飛行官 何健明上尉(54期)殉職
隨長機編隊進場,因雲層較低高度不對,未及拉起機頭
1978.08.07
台南外海
F-5E
5213
21中隊飛行官 黃英岳中尉殉職
因3號長機未按雷達導引之穿雲下降程序,造成4號機(5213),高度太低而衝入海中
1978.09.07
台南外海
F-5E
5136
飛行官 林德華中尉(58期)殉職
已有其它飛機因低油量要求優先降落,以致座機亦因油盡熄火,未及跳傘
1978.11.07
桃園基地
F-5E
5176
飛行官 詹必賢(57期)殉職
飛機墜海,飛行員失蹤
1979.05.19
外海
F-5E
5189
飛行官 陳維基(57期)殉職
飛機墜海,飛行員失蹤
1979.07.16
澎湖馬公
F-5E
5124
飛行官 吳少豪少校殉職
執行空靶射擊任務時,負責拖曳靶機,疑似遭誤擊墜海
1980.09.27
馬祖外海
F-5E
5177
飛行官 傅范標上尉殉職
執行運輸機空中掩護任務時發生戰鬥機相撞意外
1980.04.30
東部外海
F-5A
44中隊 吳富景中尉殉職
於接受飛行戰技訓練時失事墜海
1980.11.17
東部外海
F-5B
44中隊作戰長 閻海卿 作戰官 譚海華殉職
執行任務時失蹤
1981.09.25
台北大屯山
F-5F
5366
5大隊 作戰科長 朱嘯天中校 26中隊 飛行官 郄振興中尉殉職
執行執行國慶閱兵空中分列式預演〈漢武演習〉之天氣觀測任務時撞山
1981.11.02
屏東琉球
F-5E
5118
一中隊 分隊長 邢世平殉職
執行攔截不明機任務時,於琉球西南方失事墜海
1982.4.14
台南外海
F-5E
5129
飛行官殉職
於台南外海48海浬處,戰術對抗時機械故障,失事墜毀
1982.11.22
水上機場
F-5F
5375
23中隊 副中隊長 劉淦屏殉職 飛官 丁忠武跳傘獲救
於夜間進行落地重飛時,因發動機吸入外物造成熄火,後座教官為讓前座學官跳傘逃生,自己未跳傘
1983.05.28
台東三仙台
F-5A
1260
44中隊作戰官 嚴治國中尉殉職
於台東三仙台進行空對地應用戰術訓練時人機失蹤
1983.08.10
台南機場
F-5F
5373
分隊長 馮世偉上尉(58期) 安傑民中尉殉職
帶飛學員,因學員操作量過大改正不及,飛機於跑道頭南邊失速墜落
1984.10.05
F-5A
1277
周忠立中尉殉職
實施超低空投彈訓練時,飛機未能及時拉起
1985.01.15
屏東外海
F-5E
5168
一飛官殉職
1985.02.23
花蓮外海
F-5B
1120
14中隊 何立志少校 飛行官 馬迎春中尉殉職
於執行試飛任務時失蹤
1985.04.22
屏東基地東跑道頭
F-5E
1266
試飛課長李少揚中校
駕機擔任試飛,任務失事,因公殉職
1985.06.20
F-5B
1102
14中隊 副中隊長 何治統中校(51期) 王景忠中尉殉職
於執行訓練任務時失蹤
1985.12.17
台南縣上空
F-5E
5260
分隊長 許德英少校跳傘受重傷,中興號兩飛官殉職
與中興號教練機 0703相撞,飛行員降落台南縣新營市 新東國中 獲救
1986.02.13
F-5E
5222
黃英敏上尉殉職
於空中攔截訓練時擔任4號機,與2號機成耀湘發生擦撞墜毀失蹤
1986.02.13
F-5E
成耀湘上尉 跳傘獲救
於空中攔截訓練時擔任2號機,與4號機發生黃英敏擦撞跳傘
1986.04.03
F-5E
5116
徐永錚中尉 失事殉職
1986.04.27
桃園外海
F-5E
5226
仲濟光中尉 跳傘獲救
執行例行戰術科目訓練時,發生雙發動機火警,飛行員於低空跳傘,飛機墜於桃園外海
1988.09.28
宜蘭外海
F-5E
5232
第八大隊大隊長 嚴家聲上校(49期)殉職
推論因空腹,導致低血糖昏迷而失事
1989.01.27
南橫天池
F-5F
5390
劉茂安上尉 46中隊(假想敵中隊)戰術專精班教官吳天柱上尉殉職
當日正進行由海上超低空轉入秀姑巒溪 ,再穿越中央山脈山溝南飛至佳冬靶場,但因雲層太低影響視野撞山失事。失事戰機直至1993年5月23日高雄救難協會在搜救山難時,意外於南橫山區發現戰機殘骸
1989.02.11
廣東豐順縣
F-5E
5120
中隊輔導長 林賢順 少校跳傘
自台東叛逃。燃料用盡後飛行員跳傘,飛機則墜毀於廣東省豐順縣湯南鎮農田
1989.05.09
F-5F
5354
督察室考核官 唐康男少校殉職
1989.07.15
桃園蘆竹
F-5F
5415
17中隊分隊長 程必偉上尉 5大隊督察室考核官 梁弘志少校殉職
疑因進場時失速,墜落蘆竹鄉境內稻田
1989.08.07
石礁靶場
F-5F
5411
周詩艾殉職
1990.10.02
台南鯤鯓
F-5E
5227
劉遠忠獲救
操作系統故障,先將飛機拉往外海後始跳傘,飛機墜毀
1991.05.24
台南市
F-5E
5135
第一大隊 陳順強少校殉職
起飛時進氣口吸入飛鳥,為避免撞及六信高商及建業中學,故待飛越學校後始跳傘。但因高度不足,傘未完全張開即落地,飛機則墜毀於台南市運動公園
1991.05.28
屏東佳冬
F-5E
5191
飛官 張君仁上尉殉職
於佳冬靶場執行炸射訓練時,飛機未及時拉起
1991.07.26
雲林台西近海
F-5E
5255
陳望道少校跳傘獲救
於清泉崗基地起飛進行試飛,因機械故障墜毀
1992.05.28
花蓮外海
F-5E
5152
15中隊飛行官 莊明勳中尉(70期)殉職
長機目視飛行員跳傘,疑因空速過大,傘開後立即破裂再墜入海中失蹤
1992.10.05
澎湖石礁靶場
F-5F
5406
成耀湘少校 沈千翔中尉殉職
疑似操作系統故障墜毀。為代表聯隊參加炸射比賽,以雙座機訓練參賽的二號機,於拉升進入五邊時失蹤
1995.12.20
台中外海
F-5E
5239
飛官 許德良上尉殉職
機械因素
1996.06.02
台東外海
F-5F
5351
作戰長 謝榮財少校(67期) 訓練官 蔣慶偉上尉(70期)殉職
發動機起火 在台東外海21浬處墜海
1997.09.30
花蓮鹽寮山
F-5F
5388
16中隊 中隊長 桂忠勇中校 飛行官 謝順燈中尉殉職
疑因高度過低,與編號5228之F5E在花蓮鹽寮海岸賀田山區撞山
1997.09.30
花蓮鹽寮山
F-5E
5228
16中隊 周秋光上尉殉職
疑因高度過低,與編號5388之F5F在花蓮鹽寮海岸賀田山區撞山
1998.12.03
台東基地
F-5F
5394
李映川少校 林盈志中尉殉職
發動機吸入飛鳥墜毀
2001.10.05
台東外海
F-5F
5356
作戰長 李致民少校(70期) 分隊長 康宏州上尉(74期)失蹤
疑似空間迷向。於台東東北方60浬,進雲後失蹤
2003.10.12
新竹外海
RF-5E
5502
李慶熙上尉跳傘獲救
疑似發動機故障墜落新竹外海,飛行員由海軍成功級巡防艦子儀號救起
2005.01.27
志航基地
F-5F
5379
洪文正少校 龔玉誠少校跳傘獲救
於起飛滾行時衝出跑道起火
2006.06.17
嘉義太保
F-5F
5381
周傑偉中校殉職 夏文裕中尉跳傘重傷
疑似鳥擊
2007.05.11
新竹湖口
F-5F
5371
魏子淵少校 詹嘉鈞上尉殉職
參加漢光23演習 疑似鳥擊[ 9] [ 10] ,總統府公布總統令,追晉故空軍少校魏子淵晉升為空軍中校,故空軍上尉詹嘉鈞則晉升到空軍少校[ 11] 。
2009.07.15
澎湖石礁靶場
F-5F
5410
46中隊 中隊長 張良元中校(70期) 黃挺瑜中尉(87期)殉職
執行對地攻擊科目時,戰機於雷達幕上消失
2011.09.13
花蓮蘇花公路116公里處
F-5F
5401
常建國中校 王鴻祥少校殉職
與編號5506的RF-5E執行夜間任務時偏離航道撞山,總統府公布總統令,追晉故空軍中校常建國為空軍上校,故空軍少校王鴻祥為空軍中校,此令均自中華民國100年9月13日生效[ 12] 。
2011.09.13
花蓮蘇花公路116公里處
RF-5E
5506
蕭文民上尉殉職
擔任領隊機,與編號5401的F-5F執行夜間任務時偏離航道撞山,總統府公布總統令,追晉故空軍上尉蕭文民為空軍少校,此令均自中華民國100年9月13日生效[ 12] 。
2020.10.29
志航基地北面1浬
F-5E
5261
朱冠甍上尉殉職
發動機故障,飛行員跳傘逃生,被救起時呈現OHCA,經實施2次電擊,仍宣告死亡。總統府公布總統令,追晉朱冠甍為空軍中校,自2020年10月29日生效[ 13] 。2021年4月30日戰機殘骸打撈上岸。[ 14]
2021.03.22
屏東牡丹鄉岸際旭海漁港距岸1.4浬海域處
F-5E
5287
羅尚樺中尉殉職
執行訓練任務時與僚機發生擦撞,飛行員跳傘逃生後仍不幸殉職,追晉羅尚樺為空軍少校[ 15] 。
2021.03.22
屏東南仁漁港周邊礁岩縫處
F-5E
5286
潘穎諄上尉殉職
執行訓練任務時與僚機發生擦撞,飛行員殉職,追晉潘穎諄為空軍少校[ 16] 。
F-5E/F虎斑彩繪機
F-5E 虎斑彩繪機(機號5291)
設計者:許良啟
以F-5E戰機(編號5291)與F-5F戰機(編號5395、編號5403)共三架塗裝為虎斑彩繪機,機身與機翼漆上低視度白、灰相間虎斑,垂直尾翼則漆上黃、黑相間虎斑,並在垂直尾翼上漆有新設計的圓型徽章。
徽章設計理念:ROCAF為中華民國空軍英文縮寫。深藍色外圈象徵我F-5戰機,具備掠海低空突襲的隱蔽性。淺藍色內圈象徵我F-5戰機,不畏空中纏鬥刁鑽的機動性。兩架戰機一單一雙呈現V字型勝利的印記,象徵空戰英雄凱旋歸來。老虎二式圖像,代表著這四十餘年來固守台海的英勇事蹟,將永續傳承。
改良企圖
數位儀表
由於F-5系列戰機被定義成低端的外銷專用戰機,因此隨著時間的演進與新敵手的問世逐漸不能在可預見的未來勝任前線戰鬥機的任務。也因此出現了多種類型的改良方案,當然,作為原製造廠的諾斯洛普並未捨棄分食這塊市場的企圖。
諾斯洛普也嘗試發展更先進版本的F-5E,原訂的稱呼為F-5G ,是作為F-5E後繼的出口專用戰鬥機而設計的(當時美國不允許自用的現役戰鬥機出口)。待在稍後該項禁令解除之後,F-5G也改名為F-20 。雖然F-20在某些特定的領域當中遠優於早期型號的F-16 (維修便利性,可靠度等),但是他繼承自F-5的較低載彈量與作戰半徑卻是在與F-16競爭時的不利因素。而美軍未採用造成的較高單位成本與信心因素則是造成計畫終結的致命傷(原型機的失事反而影響不大,因為F-16摔得更慘)。唯一例外的是中華民國 的採購案是因為817公報 的簽訂而遭受美國政府拒絕。在F-20計畫結束之後,諾斯洛普也推出了自己的F-5E延壽計畫,稱為F-5E Tiger IV。此外,從YF-17 衍生而來的F/A-18 之後也接替、取代了部分的F-5E。
2018年航空電子公司Garmin宣布一最新消息,將研發F-5戰鬥機的座艙升級套件稱為「Garmin 3000」,雖然最後一架F-5戰機下線已經是31年前,但至今還有些國家在使用,新駕駛航電系統將是全數位面板駕駛艙,且採觸控螢幕 ,這個升級案是由國際戰機戰術公司(TacAir)所委託。[ 17]
與F/A-18的關係
F/A-18 的開發與量產,是從F-5的設計重新檢討之後得到的結果。1972年,美國空軍提出了輕型戰鬥機 (Light Weight Fighter,LWF)研究計劃並邀請廠家投標。諾斯洛普在進行內部研究之後,以F-5的延伸設計P-530為基礎在針對LWF規範進行強化之後推出了P-600方案作為對LWF的回應。在入選之後,空軍賦予P-600方案YF-17 的編號並同意撥款製造兩架原型機與通用動力的YF-16 進行對比試飛。在1974年,空軍決定把LWF從一個研究計劃正式立項作為F-15 的輔助戰鬥機並改名為空戰戰鬥機(Air Combat Fighter,ACF)計劃,而在對比試飛後空軍宣布YF-16為較優者而贏得了ACF的650架採購案。但是海軍在國會指示下選擇新的多用途飛機時,而選擇繼續發展YF-17。由於諾斯洛普缺乏設計建造艦載機 的經驗,於是邀請設計過F-4 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 參與設計,兩家公司合作的結晶就是之後的F/A-18。
一篇1974年刊載於《航空與太空技術週刊 》(Aviation Week )雜誌的文章當中描述了YF-17如何從F-5脫胎而來。當時諾斯洛普在設計F-5的經驗中發現了較大的翼前緣延伸面(LEX)有助於提升飛機的運動性,於是在YF-17上被大幅加大到座艙前方,而YF-17所採用的機翼剖面則與F-5相同,但是安裝位置則由F-5的低單翼改變為高單翼。而LEX在靠近座艙之處有兩道開口能在高攻角姿態時讓氣流通過,垂直尾翼也被儘可能的往前移以破壞由LEX產生的強大渦流 ,而這樣的設計也間接的提升了YF-17的生存性。但是這種設計的缺點也在日後的F/A-18A上被暴露出來,垂直尾翼結構長時間承受渦流衝擊後造成垂尾根部裂痕。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則是透過在LEX上加裝整流片與加強垂直尾翼結構的手段來改善。
子型號
肯亞F-5E
N-156F :單座的戰鬥機原型機,只產製了三架。
YF-5A :三架原型機供美國空軍作為未定(Y有暫時給定的含意)的評估試行機。
F-5A :單座戰鬥機。
F-5A (G) :挪威皇家空軍 使用的F-5A版本。
XF-5A :這個番號代表用來做地面靜態測試的飛機。
F-5C Skoshi Tiger :12架被美國空軍 用來在越南測試了四個半月的F-5A自由鬥士。
F-5E Tiger II :單座版戰鬥機。
F-5E Tiger III :智利空軍 使用的升級版單座戰鬥機。
F-5G :F-20虎鲨過渡時期的名稱。
F-5N :瑞士空軍 使用過的戰機,後由美海軍當作假想敵戰機使用。
F-5S :新加坡空軍 使用的F-5E升級版,據報道,新加坡在其升級型號的F-5SE上增加了攜帶 AMRAAM(AIM-120 ) 的能力,但無法證實這一點。無法找到任何攜帶 AMRAAM 的 F-5 的圖片,這給這一說法增添了疑點。升級後的「 FIAR Grifo 」雷達可能與 AMRAAM 相容,但新加坡空軍僅在其 F-15 和 F-16 機隊上使用它們。。
F-5ST(Super Tiger) :泰國空軍 改良自F-5E,升级工作由以色列 拉斐爾國防系統公司 负责,但具体升级工作在泰国航空工业公司(TAI)进行。
F-5N+/F-5F+ :美國海軍 航空系統司令部 對F-5E/F進行「為庫存標準化的航電重新配置與戰術增強/現代化」(Avionics Reconfiguration and Tactical Enhancement/Modernization for Inventory Standardization,ARTEMIS) 計畫,改裝翻新美國海軍近期自瑞士空軍 購買的16架F-5E(單座型)與6架F-5F(雙座型)戰機,採用商規零組件 簡化保修程序,並對F-5E/F的機身和J85-GE-21C發動機進行大規模整修,並更換航電系統,目前確認包括貼地飛行警示系統(GPWS),以及惡劣天氣和燃料相關的警示系統;其餘升級則可能類似戰術空中支援公司(Tactical Air Support)的F-5「先進虎」(Advanced Tiger),包括抬頭顯示器、開放式架構任務電腦、雷達警告接收機、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IRST)、Nemesis脈波都卜勒(pulse Doppler)雷達、戰術資料鏈等。完成改良後,型號將改為F-5N+(單座型)與F-5F+(雙座型)。目前已完成22架採購改裝,根據規畫最多可能採購40架[ 18] [ 19] [ 20] 。
南越空軍 早年的F-5A機隊
伊朗 逆向達成全國產化的F-5E命名為考剎爾戰鬥機 (Kowsar),但可能換裝了中俄的航電和武器介面,與原裝F-5有較大不同。[ 21]
RF-5A :F-5A的單座偵察機版本。
RF-5A (G) :挪威皇家空軍使用的F-5A單座偵察機版本。
RF-5E Tigereye :F-5E的單座偵察機版本。此型飛機有外銷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及伊朗。
RF-5E Tigergazer :F-5E的升級版偵察機。此型飛機現由中華民國空軍使用,代號「虎瞰」。
RF-5S Tigereye :新加坡使用之F-5S的偵察機版本。
F-5AT :假想敵 訓練用[ 22]
F-5B :雙座教練機。
F-5B (G) :挪威皇家空軍專用的F-5B教練機。
F-5-21 :YF-5B的暫時代號。
YF-5B :一架裝有5000磅推力奇異J85-GE-21引擎的F-5B,後來該引擎成為F-5E使用的原型。
F-5D :從未產製的教練機種。
F-5F Tiger II :雙座教練機。
F-5F Tiger III :智利空軍的F-5F升級型
F-5T :新加坡空軍的F-5F升級型
其他國家自行改良型
因為1979年霍梅尼 推翻親美的巴勒維王朝 ,導致伊朗與美國斷交,而伊朗 用逆向工程 的方式拆解分析自有的F-5戰鬥機,之後由伊朗研發出2款本土製戰鬥機:Saeqeh 戰鬥機及Azarakhsh 戰鬥機。此型戰機可搭配中國製或俄製的武裝,或伊朗國產及仿造的美式武裝。
CF-5A :加拿大軍隊 的單座戰鬥機版,是由加拿大空軍 空軍授權允許以CF-116自由鬥士戰鬥機 為依據所授權生產,加拿大將其定名為CF-116A 。
CF-5A (R) :CF-5A的單座偵察機版,供加拿大軍隊使用,生產數量非常少,加拿大將其定名為CF-116A (R) 。
CF-5D :加拿大武裝軍的雙座教練機版,定名為CF-116D 。
NF-5A :CF-5A的單座戰鬥機版,由荷蘭皇家空軍 所用。
NF-5B :CF-5A的雙座教練機版,由荷蘭皇家空軍 所用。
SF-5A :F-5A的單座戰鬥機版,供西班牙空軍 所用,由西班牙 的CASA 授權允許生產。
SRF-5A :RF-5A的單座偵察機版,供西班牙空軍 所用,由西班牙 的CASA 授權允許生產。
SF-5B :F-5B的雙座教練機版,供西班牙空軍 所用,由西班牙 的CASA 授權允許生產。
VF-5A :委內瑞拉空軍的單座CF-5A,如此編號命名的原因是加拿大空軍的一些CF-116轉售給委內瑞拉空軍。
VF-5D :委內瑞拉空軍的雙CF-5D座教練機。
服役國家
服役國家,紅色為曾服役國度。
美国 :
Tactical Air Support Inc.[ 22]
美國空軍 :
美國本土陸基飛行單位
美國駐歐空軍
美國太平洋空軍
第4503戰術戰鬥機中隊 (1965-1966) → 第10戰鬥機特戰中隊 (1966-1967)
第26假想敵中隊 (1977-1988)
美國海軍 :
第13戰鬥機混合中隊 VFC-13
第43戰鬥機中隊 VF-43
第45戰鬥機中隊 VF-45
第111戰鬥機混合中隊 VFC-111
第126戰鬥機中隊 VF-126
第127攻擊戰鬥機中隊 VFA-127
美國海軍陸戰隊 :
巴林
巴林皇家空軍 (10架):1985年至1987年期間獲得8架F-5E和2架F-5F。
博茨瓦纳 :
波札那空軍 (15架):1996年向加拿大購買10架升級的CF-5A和3架CF-5D,於2000年購買兩架CF-5D。
巴西 :
智利 :
智利空軍 (18架):F-5E/F,15架F-5E和3架F-5F。1970年代採購15架F-5E和3架F-5F,1993年開始升級為Tiger III。
洪都拉斯 :
宏都拉斯空軍 (12架):1987年開始交付10架F-5E和2架F-5F。
伊朗 :
肯尼亚 :
肯亞空軍 (15架):2000年代向約旦採購二手機,13架F-5E和2架F-5F。
摩洛哥
巴拉圭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空軍 (423架):以海外軍事援助(MAP)管道獲得92架F-5A和23架F-5B,授權生產方式生產242架F-5E和66架F-5F,參見中華民國與F-5系列 。截至2023年11月F-5已解除戰備任務,將除役,F-5E有16架、F-5F有27架、RF-5E有5架,而F-5E/F戰機將於2025年被T-BE5A高級教練機 汰換[ 1] 。
韩国 :
大韓民國空軍 (340架):總共獲得340架,88架F-5A、3架F-5B、8架RF-5A、126架F-5E、20架F-5F、48架KF-5E和20架KF-5F。截至2020年3月仍服役的F-5系列尚存157架F-5E、36架F-5F
沙烏地阿拉伯 :
沙烏地阿拉伯皇家空軍 (139架):1974年到1985年共獲得20架F-5B、109架F-5E / F和10架RF-5E。
越南 :
瑞士 :
泰國 :
突尼西亞 :
突尼西亞空軍 (17架):1984年至1985年獲得8架F-5E和4架F-5F。1989年獲得5架前美國空軍的F-5E[來源請求] 。
土耳其 :
委內瑞拉 :
葉門 :
退役/已不存在的使用國
苏联 :1974年衣索比亞政變後取得,用於測試研究並和MiG-21 與MiG-23 進行模擬空戰並據此研製了MiG-23MLD和MiG-29 [ 25] [ 26] 。另一個提供國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一架生產編號73-00867的F-5E交付蘇聯進行測評。
伊朗 :
伊朗皇家空軍 (308架):由於政權顛覆,所以被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接收。
利比亞王國
埃塞俄比亚帝国 :
南越 :
越南共和國空軍 (158架):F-5A/B/E,政權顛覆,由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等接收,部分F-5E在西貢淪陷的時候由南越飛行員駕駛逃往泰國並由美國載回本土,日後成為了Top Gun的使用機。
印度尼西亞 :
苏丹 :
蘇丹空軍 (約12架):1978年(蘇丹民主共和國 時期)獲得10架F-5E和2架F-5F,其中一架F-5F轉售約旦。在歐加登戰爭 {期間有兩架F-5從衣索比亞叛逃到蘇丹。
墨西哥 :
墨西哥空軍 (12架):1982年獲得12架F-5,2017年除役。
巴基斯坦 :
加拿大 :
荷蘭 :
荷蘭皇家空軍 (105架):獲得授權加拿大生產的F-5,於1969年10月7日至1972年3月20日交付75架NF-5A(單座戰鬥機版)和30架NF-5B(雙座訓練版),荷蘭稱為NF-5。裝備以下部隊:
第313中隊(1987年換裝為F-16)
第314中隊(1990年換裝為F-16)
第315中隊(1986年換裝為F-16)
第316中隊(1991年換裝為F-16)
Field Technic Training Unit NF-5(1971-1984)
挪威 :
西班牙 :
奥地利 :
希腊 :
希臘空軍 :1965年獲得第一批55架F-5A,希臘空軍的F-5於2002年除役。
菲律賓 :
菲律賓空軍 (37架):F-5A/B,1967年接收22架F-5A與8架F-5B。其餘的少量A/B型外界判斷是在1988-1989年間自中華民國 取得,但細節並未公布。機隊於2005年除役。
约旦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性能諸元(F-5E虎二式)
F-5自由鬥士 三視圖
F-5E虎二式 三視圖
参考资料:Quest for Performance[ 27]
基本信息
机组: 1
翼型: NACA 65A004.8root, NACA 64A004.8 tip零升力阻力係數: CD 0.0200
阻力面積: 3.4 ft²(0.32 m²)
展弦比 : 3.86
升阻比 : 10.0
內部油箱: 677美制加加侖(2,563公升)
副油箱 :最多3具 275美制加侖(1,040公升)
性能
武器
2門M39A3 空用機砲,每門備彈140發
7個硬點,最大載重7,000英磅(3180公斤)
M129 Leaflet炸彈
500英磅(225公斤)Mk82炸彈
2,000英磅(900公斤)Mk84炸彈
CBU-24/49/52/58 cluster munitions
AIM-9響尾蛇飛彈
AGM-65K小牛飛彈 (台灣F-5E/F Ba構型)
天劍一型飛彈 (台灣F-5E/F)
巨蟒三 (用於泰國升級型的F-5T上)
巨蟒四 (用於新加坡的升級型F-5S/T、泰國的升級型F-5T、以及智利的升級計畫:F-5E虎三
BLU-1B/E汽油燃燒彈
CBU-20 (MK-20)石眼集束炸彈
GBU-10/12鋪路二型兩千磅/五百磅雷射導引炸彈(由裝有AVQ-27雷射標定器的F-5F進行導引)
2x LAU-61/LAU-68火箭莢艙(每個含19x/7x Hydra 70毫米火箭 )
2x LAU-5003火箭莢艙(每個含19x CRV7 70 mm火箭 )
2x LAU-10火箭莢艙(每個含4x 127 mm火箭)
2x Matra火箭莢艙(每個含18x SNEB 68 mm火箭 )
2x GPU-5/A 30毫米機炮筴艙
MK-82SE 五百磅蛇眼減速緩降炸彈
MK-117 七百五十磅傳統自由落體炸彈
流行文化
電影《現代啟示錄 》(Apocalypse Now )中有四、五架(F-5)戰鬥機投擲汽油彈到戰區,不過這些飛機(包含直昇機)都是由隸屬於菲律賓空軍 的飛機在片中飾演美國軍機。
電影《捍衛戰士 》(Top Gun )中把F-5E、F-5F當成虛構的米格28戰鬥機(MiG-28)並與美國海軍的F-14 交戰。拍片之後仍有少數幾架保留著電影中的全黑機身模樣,並持續在美國海軍戰鬥武器學校 中擔任「敵機」的模擬演練角色。
電影《前進高棉 》(Platoon )美軍陣地在遭到越共襲擊後由F-5A前來轟炸,由隸屬於菲律賓空軍 的飛機在片中飾演美國軍機。
日本漫畫家新谷薰 的作品《战区88 》(エリア88 )中,男主角風間真 的座機:F-8戰鬥機 毀了以後改購一架F-5E戰鬥機,在漫畫版與OVA版的大會戰中,損失F-5E後更換了F-20 )直到退役,此漫畫之後也有電視卡通與OVA錄影帶卡通。
電影《驚爆十三天 》(Thirteen Days ),劇情中於古巴危機 期間有數架機身標示為「USAF」(美國空軍)的F-5戰鬥機飛掠,不過多數像是菲律賓空軍所用的F-5。
游戏《红色警戒2 》中,韩国的特色兵种黑鹰战机 便是由F-5战斗机修改而来,将主翼与尾翼均改成前掠式。
遊戲《戰爭雷霆 》可在美國及中國空軍線以研發或購買使用(中國空軍線為中華民國空軍 的A型和E型,皆為銀幣機,美國空軍為A、C、E型,A型為活動機,C型為金幣機,E型為一般銀幣機)
遊戲《surviv.io 》 玩家可投出信標手榴彈指示F-5戰鬥機使用高爆彈對地轟炸
遊戲《數字戰鬥模擬世界 》 (Digital Combat Simulator World )F-5E Tiger II作為DLC模組於2016年登場,由Eagle Dynamics SA發行,具備詳細建模F-5E的儀表、發動機、無線電、燃油、電氣和液壓系統及可用滑鼠或VR手套互動的座艙,截至2021年7月,該模組在Steam社群評價為極度好評。
相关
相关开发
T-38教练机 -
F-20虎鯊式戰機(Tigershark) -
X-29 -
IAMI Azarakhsh
类似型号
(Kowsar/Azarakhsh戰鬥機) -
閃電80戰鬥機 -
Dassault Étendard -
米格-21魚床式戰機(Fishbed)
參考資料
^ 1.0 1.1 基地開放衝場成亮點!勇鷹機將取代F-5 . Yahoo News. 2023-08-01 [2023-08-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8-12) (中文(臺灣)) .
^ "F-5A/B Freedom Fighter (Part 1)."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8 July 2011. taiwanairpower.org , 16 July 2006. Retrieved: 14 September 2009.
^ 東森新聞 CH51. 更換F-5E、F-5F彈射椅! 預計年底完成第一架 @東森新聞 CH51 1分25秒 . youtube.com. [2021-03-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6-07) (中文(臺灣)) .
^ 記者涂鉅旻、林良昇、彭琬馨、呂伊萱. 戰機擦撞墜海》F-5換新彈射椅 空軍拚加快時程 . 自由時報. [2021-03-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24) (中文(臺灣)) .
^ 記者洪哲政. 新購F-5彈射椅再利用構想曝光 國機國造初教機使用 . 聯合報. [2021-03-3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30) (中文(臺灣)) .
^ 記者洪哲政. 軍方:F-5戰機換裝彈射椅 廠商完成首具安裝 . 自由時報. [2021-12-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4-06) (中文(臺灣)) .
^ 50系列報導:F-5E/F機合作生產的故事 . [2020-05-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2-24).
^ 美將售台近三億美元軍機零件
^ 空軍F-5F(編號5371)戰機新竹基地墜毀新聞稿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防部、2007年5月11日)
^ 飛官研判戰機爬升不及下沉失控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2007年5月12日)
^ 漢光演習/〈快訊〉F-5F罹難2空官 總統追晉中、少校 (新闻稿). TVBS新聞網. 2007-05-16 [2021-09-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9-06) (中文(臺灣)) .
^ 12.0 12.1 總統府. 公報查詢 任免官員 公布日期:100年10月19日 號次:第6997 號 (新闻稿).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1年10月19日 [2021年9月5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年4月21日) (中文(臺灣)) .
^ 記者蘇永耀. 朱冠甍殉職 總統令:追晉空軍中校 (新闻稿). 自由時報. 2020-11-05 [2021-09-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9-03) (中文(臺灣)) .
^ F-5E失事戰機卡海底 今下午3時打撈出水!現場人員激動落淚 . [2021-04-3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6-06).
^ 記者王峻祺. 殉職飛官羅尚樺 入祀花蓮忠烈祠 (新闻稿). 自由時報. 2021-09-03 [2021-09-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1-25) (中文(臺灣)) .
^ 記者張祈. 軍人節秋祭大典 殉職飛官羅尚樺入祀忠烈祠 (新闻稿). 中央社. 2021-09-03 [2021-09-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4-21) (中文(臺灣)) .
^ 民間公司F-5升級案 . [2018-07-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7-24).
^ 編譯郭正原. 美海軍F-5假想敵機隊 全面現代化 . 青年日報社. 2021-09-25 [2021-09-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5-02) (中文(臺灣)) .
^ 蘇尹崧. F-5戰機太老舊? 美軍繼續爽用:便宜又大碗 . 中時新聞網. 2021-09-25 [2021-09-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2-17) (中文(臺灣)) .
^ THOMAS NEWDICK. First Navy F-5 Aggressor Begins Upgrade That Will Make The Entire Fleet Far More Potent . © Brookline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09-24 [2021-09-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4-08) (英语) .
^ irans-new-kowsar-fighter-jet . [2018-08-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8-24).
^ 22.0 22.1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 [2023-11-01 ] .
^ de Ridder, Dirk Jan. Alpine Tigers face extinction , AirForces Monthly magazine, February 2011 issue, pp. 76–81.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瑞士F-5機隊擬2027年退役出售 美軍高價來「取貨」囉! - 自由軍武頻道 . def.ltn.com.tw. 2024-03-21 [2024-04-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4-07) (中文(臺灣)) .
^ Kondaurov, V. N. "Взлетная полоса длиною в жизнь." (in Russia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estpilot.ru. Retrieved: 30 June 2011.
^ Book: U.S. Aircraft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Russia, Authors Yefim Gordon, Sergey& Dmitriy Komissarov. Midland publishing UK. Page 249 to Page 254 ISBN 978-1-85780-308-2
^ Loftin, LK, Jr. Quest for performance: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aircraft. NASA SP-468 . [2006-04-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29).
外部連結
1962年以前
1962年以后 2022年以后 隱藏任務編號 相關編號 1 未使用 • 2 非正式編號 • 3 多款機型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