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帝国 (拉丁語 :Imperium Romaniae [ 註 3] ,1204年-1261年),是1204年十字军第四次东征 時,攻陷拜占庭帝国 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后建立的国家。鲍德温一世 爲開國君主。十字军想在拜占庭帝国领土上建立一个西方教會 国家,藉此取代東方教會 的拜占庭帝国。
國名考究
「拉丁帝國」如同「拜占庭帝國」,皆非當時正式國號,而係後世史家所發明,用來区分古典時代羅馬帝國、中世紀以東歐君士坦丁堡為首都之羅馬帝國、以及十字軍所建立之羅馬帝國,因為三者均自號羅馬。由於十字軍乃天主教徒,以拉丁為禮拜及學術用語文,異於當時拜占庭帝國東正教使用希臘語文,故以拉丁帝國名之。當時拜占庭人則稱之為法蘭克治下 (Frankokratia/Φραγκοκρατία)或拉丁治下 (Latinokratia/Λατινοκρατία)。因為天主教會以神聖羅馬帝國 為正統,故西方稱之為君士坦丁堡帝國(imperium Constantinopolitanum)。與此同時,統治拉丁帝國的十字軍知道君士坦丁堡的確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而當中使用希臘語的居民都一直自認是「羅馬人(Romaioi)」,所以每當稱謂拉丁帝國,都常用「羅馬」之名,如羅馬尼亞(Romania)、羅馬人帝國(imperium Romanorum)、羅馬尼亞帝國(imperium Romaniae)。至於帝號,除了君士坦丁堡皇帝之外,甚至幾乎完全繼承東羅馬帝國的皇帝名銜稱呼。
歷史
1202年由教宗諾森三世 发起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起初矛头对准阿尤布王朝 统治的埃及 。但远征途中,在威尼斯 人的唆使下,主要由法国 人组成的十字军转而进攻信仰東正教 的拜占庭帝国,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并控制了希腊 的大部分地区。威尼斯从中渔利,获得了爱琴海地区的多个城市和岛屿。但拜占庭帝国的残余势力在小亚细亚 和巴尔干 组织了反抗力量,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残存在小亚细亚西部的尼西亚帝国 。1261年7月,尼西亚帝国的米海尔八世 利用拉丁帝國的保護者──威尼斯共和國 將海軍抽回去對抗熱那亞的機會 ,藉由熱那亞 海軍的幫助,一舉收复了君士坦丁堡,驱逐了君士坦丁堡的鲍德温二世 ,拉丁帝国灭亡。米海尔八世加冕为“罗马皇帝 ”,拜占庭帝国复国。但鲍德温二世仍然以罗马尼亚皇帝头衔领有亞該亞 地区的拉丁城市。
1383年,拉丁帝国继承人雅克去世,没有子女,指定安茹公爵路易一世为帝国继承人,但路易没有自称拉丁皇帝,拉丁帝国皇帝的宣称权终结。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继承自 (330–717)
早期 (717–1204)
中期 (1204–1453)
晚期 地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