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九龍塘

太子遠眺九龍塘,下方為大坑東遊樂場
九龍塘北部豪宅
廣播道一帶傳統高尚住宅
九龍塘北部與獅子山,右方為九龍東軍營

九龍塘(英語:Kowloon Tong)位於香港九龍半島中部,當中大部份地域屬十八區九龍城區,狹義上具體位置為歌和老街以南與畢架山獅子山連接,界限街以北與加多利山連接,達之路南山邨路以東(即港鐵東鐵綫以東)與石硤尾又一村連接,以及窩打老道以西與九龍仔連接。[1]概括而言,其範圍在獅子山郊野公園以南,加多利山以北,石硤尾又一村以東,以及九龍仔以西。而廣義上九龍仔(嘉林邊道、樂富公園聯合道竹園道以西的範圍)及又一村(即達之路以西至大坑東道一帶)也約定俗成地常被視為九龍塘一部分。

九龍塘是香港市區罕見的低密度豪宅區,以別墅平房為主,環境清幽。區內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兩所政府資助的大學均座落於此。在1970至90年代,該區亦一度以時鐘酒店安老院聞名。

地理位置

現況

九龍塘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分別為(一)窩打老道以西,原屬「九龍塘花園城市」的範圍[2],(二)窩打老道以東,現九龍仔的範圍,(三)部分筆架山(即港鐵東鐵綫以東,窩打老道以西,歌和老街以北的筆架山範圍;港鐵東鐵綫以西的筆架山則屬大窩坪的範圍),以及(四)廣播道一帶。

由於又一村緊鄰九龍塘,同屬低密度豪宅區(尤其是以植物命名的街道部分,例如壽菊路、牡丹路、紫藤路等),港鐵九龍塘站亦於該區的大型商場又一城設有出口,因此該區雖屬港鐵東鐵綫以西的深水埗區,但仍在廣義的九龍塘範圍內。類似的情況就如香港理工大學海韻軒酒店,雖分別屬於油尖旺區九龍城區,但全皆位處廣義的紅磡範圍內。至於以窩打老道界限街,以及聯合道和嘉林邊道為界的九龍仔,現屬九龍塘的一部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只有老一輩才把石硤尾一帶稱為九龍仔。1982年,九廣鐵路局在又一村與窩打老道以西的地帶之間增設九龍塘站,藉此連接新界東香港地鐵的九龍塘站,這使九龍塘所指的範圍接近現況。

歷史

九龍塘區內以平房及別墅為主
位於三角花園的義德紀念碑

清嘉慶二十九年(公元1819年)刊行的《新安縣誌》,官富司管屬村莊列表中,已經有九龍塘的記載。九龍塘村是一條客家村落,原址位於今警察會球場大坑東遊樂場一帶,村中有數排青磚屋。1899年,九龍塘有居民約250人。[3]1911年有華人人口185人。[4]九龍塘村所在的地方前臨一個處於大角咀芒角咀之間的淺灣。19世紀末,淺灣中築有一條海堤(近現今荔枝角道)以連接深水埗,令海灣變成水塘,九龍塘因而得名。該水塘至1920年代中才完全被填平以發展土地,九龍塘村亦於1920年代末拆卸。[5]1920年代香港政府開發新九龍,推出城市規劃方案,批出「九龍塘花園城市」,試行將九廣鐵路路軌東面、界限街以北的土地發展為低密度英式住宅區,是香港開埠首次以城市規劃為原則的開發計劃。1924年的香港藍皮書,政府特別把原九龍塘村和「九龍塘花園城市」的基建工程分開報告,以資識別。[6]

1922年,「九龍塘花園城市」由政府批給「九龍塘及新界發展公司」(Kowloon Tong and New Territories Development Co.)負責興建,東主為前立法局議員義德(C. Montague Ede),預計在80土地上興建250幢獨立或半獨立、附有小花園的兩層平房,並有學校、遊樂場等設施。開發初期,該區吸引了不少英國富商居住。為解他們思鄉之情,區內街道多以英國的郡名來命名。1925年工程遇上海員罷工和省港大罷工,以及發展商東主義德病逝而面對清盤危機,部分業主及股東請求何東協助,何東先組織成「九龍塘花園會所」,然後繼續未完的工程,別墅於1929年相繼落成。[7]為感謝何東協助的功勞,政府從區內的九龍仔選取一條街道以其名字命名,即何東道[8]

「九龍塘花園城市」是香港首個參照英國規劃師艾賓力薩·侯偉德Ebenezer Howard)著名的「花園城市」(Garden City)概念而建成的社區,政府希望建立一個交通便利、自給自足的中型工商業市鎮。既接近農業區,但又把工商業與住屋分隔開來,亦是香港少有的洋房式住宅區。政府將這特色保留,規定那裡的發展最高地積比率和層數分別為0.6及三層,因此多年來九龍塘的屋宇均為低密度建築。由於地主不能將物業以高密度形式發展重建,所以一般會將土地轉售或出租予時鐘酒店、老人院、婚紗鋪、幼稚園等只需三數層樓面的商戶,慢慢形成今日的模樣。九龍塘區內以別墅及平房為主,當中保留很多數十年歷史,甚至是1920年代「九龍塘花園城市」建立時最早一批的百年洋房,並保留著不少樹木,頗具市郊風味。

1937年,香港政府劃出界限街以北的九龍半島新九龍,並細分為四區,其中一區稱為「九龍塘」,奠定今日九龍塘範圍的基礎。

香港日佔時期,日本軍政府曾將九龍塘列為「特別區城」,稱為鹿島區。該區的外籍居民被送往赤柱集中營關押。區內別墅被日本軍官及商人佔用,日軍在整個區域嚴密佈防。[9]

1970年代,九龍塘與夜總會林立的尖沙咀之間的車程在深夜僅約十餘分鐘,因此充斥著時鐘酒店之類的色情場所,連李小龍故居也曾於1980年代至2000年代初被改建為羅曼酒店[10],這種狀況因區內居民投訴失敗而持續至21世紀初。在該時期因為有不少時鐘酒店,九龍塘曾經成為「偷情」、「開房」的代名詞。其後,由於夜總會在香港式微,故此區內的時鐘酒店到了2022年末只剩不足10間。

1974年,九廣鐵路局在實行九廣鐵路電氣化時,決定特別於九龍塘設站,以配合地下鐵路的興建,並對地鐵和火車進行接駁,目的在於方便香港地下鐵路於1979年通車後修正仍然採用早期系統的觀塘綫。1982,九廣鐵路的九龍塘站終於開始啟用。現時,九龍塘是連接香港島九龍新界東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為配合2007年兩鐵合併香港地下鐵路九廣鐵路九龍塘站已統一管理,但仍以觀塘綫東鐵綫劃分。

在1980、90年代,幼兒園和婚紗店開始進駐九龍塘,但為了避嫌,部分居民不願承認住在九龍塘,反而說自己住在窩打老道和九龍仔, 而酒店常客也會以「第八站」[11][12]地鐵修正早期系統全線通車時,此站位於全線中間點,在兩端總站——中環站觀塘站順序數均為第八個站,至改組為觀塘綫初期,從觀塘站總站起,往油麻地站方向順序數仍為第八個站)為代稱。隨著香港主權移交,僅供英軍子女入讀的聖佐治學校於1996年關閉[13]:248,原址用地得以騰空作教育用途,並興建了四間學校及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正因如此,該等建築群成為九龍塘區內少有的高層建築。

街道命名

九龍塘的街道頗多以英格蘭的郡名或地方名命名,例如歌和老街的街名源自歌和老郡(Cornwall),森麻實道的街名源自森麻實郡(Somerset),律倫街的街名源自拉特蘭郡(Rutland),蘭開夏道的街名源自蘭開夏郡(Lancashire)。

地標

主要建築

私人屋苑

公共屋邨

以下三條公共屋邨位於東鐵綫以西,不再被視為現時九龍塘的一部分,往往以大坑東概括三條屋邨,而老一輩街坊則以九龍仔稱呼,當中九龍仔街坊會仍在該三條屋邨內運作,而每年的盂蘭節活動亦以九龍仔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為名。[14]

學校

交通

主要交通幹道

公共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巴士
九龍新界巴士
1 竹園邨 尖沙咀碼頭
1A 中秀茂坪 尖沙咀碼頭
2B 竹園邨 長沙灣
2D 澤安邨 黃大仙
2F 慈雲山(北) 長沙灣
3C 慈雲山(北) 中港碼頭
6D 牛頭角 美孚
6E 蘇屋 鯉魚門邨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6P 蘇屋 鯉魚門邨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7 尖沙咀碼頭 樂富
12A 黃埔花園 長沙灣(海達邨)
20A 高鐵西九龍站 啟德郵輪碼頭
22 啟德郵輪碼頭 九龍塘(又一城)
42 青衣(長康邨) 順利
72X 富蝶總站 旺角(柏景灣)
81C 馬鞍山(耀安) 尖沙咀東(麼地道) 平日上午繁忙時間往九龍服務由281B281X線提供
85 火炭駿洋邨 九龍城碼頭
85A 沙田(廣源) 九龍城碼頭
86C 利安 長沙灣
87C 錦英苑 紅磡站 只限每日指定時段服務
87D 錦英苑 紅磡站
87E 泥涌
尖沙咀
尖沙咀東(麼地道)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8E 坑口(北) 美孚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03C 大坑東 尖沙咀東(麼地道)
203S 澤安邨 尖沙咀東(麼地道)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270A 上水 尖沙咀東(麼地道)
270C 粉嶺(聯和墟) 尖沙咀東(麼地道)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1 大埔(富亨) 佐敦(西九龍站)
271B 大埔(富亨) 佐敦(西九龍站)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271P 九龍坑 尖沙咀廣東道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271S 紅磡站 大埔(太和) 只在每日凌晨首兩小時服務
281A 沙田(廣源) 九龍站
281B 碩門邨 尖沙咀東(麼地道)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281X 馬鞍山(耀安) 尖沙咀東(麼地道)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702 海麗邨 九龍塘(又一城)
887 沙田馬場 旺角(柏景灣) 只限沙田馬場賽馬日服務
N271 富亨 紅磡站 通宵服務
N281 錦英苑 紅磡站 通宵服務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專線小巴
新界專線小巴
61M 世界花園 九龍塘站大圍站 星期一至五上下午繁忙時間以九龍塘站作總站,其餘時間只往大圍站
616S 旺角 落馬洲管制站 通宵服務

區議會議席分佈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包括筆架山獅子山以南至太子道西以北為範圍,東西方向則涵蓋聯合道大坑東道以東協同中學附近。

年度/範圍 1994-1999 2000-2003 2004-2007 2008-2011 2012-2015 2016-2019 2020-2023
筆架山以南、東鐵綫界限街大坑東道以東及協同中學旁樓梯的山坡以東
又一村範圍)
大坑東及又一村選區的一部分
又一村選區
東鐵綫獅子山以南、聯合道界限街
(包括九龍仔
太子選區北部及九龍塘選區全部

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調整(包括編號),請參閱有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及條目。

參考

  1. ^ 九龍塘分區計劃大綱圖. 香港特區政府城市規劃委員會. [202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8). 
  2. ^ 九龍塘花園城市. 九龍塘花園城市 - Soldier 的世界. 1927-05-19 [202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8). 
  3. ^ Sessional Papers 1899 (PDF).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16). 
  4. ^ Sessional Papers 1911,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911, pp.103 (49)-103 (53).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2022-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5. ^ 九龍塘客人實行移居. 香港工商日報,. 1927-05-19. 
  6. ^ Blue Book of Hong Kong For the Year 1924. 1925. 
  7. ^ 遊九龍塘之所見. 香港華字日報. 1927-07-01. 
  8. ^ 《九龍城區風物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大學
  9. ^ 魯金. 九龍街道故事. 三聯. 2022. 
  10. ^ 【情陷九龍塘】偷情聖地不再. [2015-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11. ^ 【情陷九龍塘】偷情地是如何鍊成. [2015-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12. ^ 【情陷九龍塘】變身精品酒店吸自由行. [2015-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1). 
  13. ^ 區麗香編,《香港1997:一九九六年的回顧》。香港:政府印務局,1997年。ISBN 978-9-62020-232-2
  14. ^ 香港節慶-盂蘭節[永久失效連結]

參看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