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 阿都拉萨·胡先 (馬來語 :Tun Abdu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或称敦拉萨 ,是马来西亚 第二任首相 ,巫统 政治人物。他因在1971年推出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 (MNEP)而闻名。除此之外,敦阿都拉萨还介绍了绿皮书和红皮书,以规划和监督农村发展以及农业部门的发展。由于他对农村和国家发展的贡献,因此被称为“发展之父”[ 1] 。
早年时期
阿都拉萨出生于彭亨州 北根 浮罗可拉帝(Pulau Keladi ),父亲为胡申莫哈末泰益(Dato' Hussein bin Mohd Taib ),母亲为法蒂玛道勿(Hajah Teh Fatimah binti Daud),阿都拉萨是家中的独生子。
12岁时(1934年)进入著名的霹靂州 江沙馬來學院 就读。17岁时(1939年)进入马来行政部门服务,後于1940年获奖学金前往新加坡 萊佛士書院 进修,然而其学业随着太平洋战争 爆发而中断。直到1947年才藉着马来亚联邦 的奖学金远赴英国深造,1950年在林肯律师学院 考获法律學位,成为一名外席律師 。
在英国期间,拉萨曾加入英国工党 ,并在英国马来人协会 中成为突出的学生领袖,还组织了“马来亚论坛”,召集来自马来亚的学生一起探讨国事。
从政经历
1960年6月5日阿都拉萨在吉隆坡 与新西兰总理 华尔特·纳许 会面
1963年4月24日阿都拉萨在白宫 与美国总统 约翰·肯尼迪 会面
回国后,阿都拉萨进入政府部门工作。1950年参加巫統 ,並被选为巫統青年团团長。1951年,出任巫统副主席。1952年,成为彭亨州秘书助理,并于1955年2月以33岁的年龄出任彭亨首席部长一职。
1955年7月,阿都拉萨参加馬來亞联合邦 首次全国立法立法议会之大选并获得胜利,随后成为教育部长。1956年,聯盟 代表团前往英国进行独立谈判,他是代表团的成員之一。同年,他为马来亚的教育发展概况提出了《1956年拉萨报告书 》,其中主张“应以国语(马来语 )作为所有学校的教学媒介语”,并以此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拉萨报告书》之后成了马来西亚的教育发展蓝图,对国内其他非马来语的教育体系造成巨大冲击。
马来亚独立之后,除了副首相職位之外,他兼任鄉村發展部長、國防部長之要職。
自从1951年東姑阿都拉曼 接任巫統主席职位之后,阿都拉萨便出任巫統 副主席。长期以來,他是为人所熟知的東姑 的有力助手和继承人。独立后,他出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長,一直到1970年東姑阿都拉曼宣佈退休之後,他坐上巫統 主席之職位,並且出任首相之職位。
1968年5月15日阿都拉萨与荷兰女王 朱丽安娜 会面
1969年,五一三事件 发生后,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阿都拉萨出任國家行动理事会主任。副首相敦拉萨为其负责人。国家行动理事会之成立,意即马来西亚暂时放弃了民主体制 ,而以NOC为决策领导单位。阿都拉萨称国家行动理事会约需半个月时间才能使秩序恢复正常。NOC宣布擱置国会及州议会,暂停尚未完成的东马 地区之普选,实施宵禁 及暂停行使所有法律权利,这意味着NOC可以进入任何住宅搜查,没收私人财产,拘留驱逐任何人,实施秘密审判,对犯罪行为颁布包括死刑的刑罚,撤销任何人的公民资格,修改法律及制定各项法律的临时条款。同年11月,阿都拉萨患上了癌症 。
首相
1970年9月22日,東姑阿都拉曼退休,他接任首相之職位,並且署理國防部长 及外交部長 。巫統 在阿都拉萨的領導下。採取了一連串的新政策,積極推動國民教育政策,宣佈新經濟政策,俾在20年內建立起一個馬來人的經濟社會,這給巫統 帶來新的面貌。
原本由巫統 領導的聯盟,在1969年大選 中受挫,損失了許多席位。阿都拉萨進行活動之下,最先在砂勞越與人民聯合黨 ,較後則檳城 民政黨 ,霹靂州 人民進步黨 ,以及泛馬回教黨 ,組成了州和中央聯合政府。於是,國民陣線 組織便正式成立。1972年,阿都拉萨接纳马哈迪·莫哈末 重归巫统,并任命后者为马来西亚教育部长 。
外交關係方面,阿都拉萨積極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1973年,马来西亚是在东南亚 续巴黎条约 之后首个与北越 建交。1974年五月,率領馬來西亞代表團,官式訪問北京 ,正式簽署馬、中兩國建立邦交之協定,马来西亚正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交。1975年2月6日,马来西亚与古巴 建交。1974年7月,馬來西亞舉行第四次之全國普選 。這次大選,國民陣線 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在154個國會席位中,贏得了135個席位。而在州議會方面,全國360個席位中,國陣 贏得了215個席位。於是,便產生了一個強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這可說是阿都拉萨的一項輝煌的成就。
在應付五一三事件 以後的國內動盪局面,阿都拉萨所採取的策略,是盡量減少政黨的政治活動手段,去促進各政黨之間的合作。國民陣線的成立,乃基於這一精神,而國陣取得的成就,也說明此一策略獲得了成果。同時,也更進一步的鞏固了巫統的地位。
去世
1976年1月14日,敦阿都拉萨因白血病 在倫敦 去世,享年53歲,為馬來西亞唯一死於任內的首相。由于他对民族及乡村发展有显著的贡献,因而被誉为“发展之父”。
家庭
敦阿都拉萨的妻子为拉哈诺亚 。他们的長子纳吉·阿都拉萨 於2009年至2018年擔任馬來西亞第六任首相,2022年因貪腐案件入獄。
评价
2023年10月4日,时任交通部长兼民主行动党 秘书长陆兆福 赞扬敦阿都拉萨极富远见,早在1974年便与尚在发展之中的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是东盟 中首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他说:“由于敦阿都拉萨的远见与开明,大马在1974年成为了首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比新加坡 还提前许多,新加坡在1990年才与中国建交。”“那时的中国作为共产主义国家 ,其经济依然非常落后,并没有多少国家愿意与中国建交,但由于敦阿都拉萨的先见之明,我们与中国在1974年建立了关系,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2]
纪念
敦阿都拉萨纪念馆
Jalan Tun Abdul Razak(位于柔佛州 新山 )
马来西亚皇家海军 第二艘潜水艇敦拉萨號潛艇 以他的名字命名。
敦阿都拉萨所居住的官邸于1982年被改建为博物馆(敦阿都拉萨纪念馆 ),并由时任首相马哈迪·莫哈末 主持开幕。
荣誉与奖项
马来西亚勋章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