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对媒体效应(英語:hostile media effect),最初被称为敌对媒体现象(英語:hostile media phenomenon),有时也称为敌对媒体感知(英語:hostile media perception),是一种大众传播的感知理论,指的是对某个議題具有激進立場的个人在看到相對客觀的媒体报道時會認為媒體对他们一方有偏见,而对他们的反對者有利[1]。對一些議題具有激進立場的党派人士來說也同樣如此[2][3]。该现象首先由罗伯特·瓦隆(Robert Vallone)、李·罗斯和马克·莱珀(英语:Mark Lepper)提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4]
1954年,阿尔伯特·哈斯托夫(Albert Hastorf)和哈德利·坎特里尔(英语:Hadley Cantril)带领罗伯特·瓦隆等人完成了他们后来常被引用的研究。他们向普林斯顿和达特茅斯的学生播放了一段有争议的普林斯顿与达特茅斯的足球赛的录像带。在被要求计算双方的违规次数时,普林斯顿的学生们计算的对方的违规行为是他们自己队的两倍多,几乎所有普林斯顿学生都认为这场比赛是“粗暴和肮脏”(rough and dirty)的,其中几乎有九成人认为是对方先动粗。达特茅斯大学的学生则看到两队的违规次数都差不多,而他们看到自己的球队只犯了普林斯顿学生看到的违规次数的一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这场比赛是“粗暴和公平”的,大多数达特茅斯学生认为这场比赛双方都有责任。总的来说,达特茅斯大学的学生认为对方的指控是不真实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对方指控的原因是普林斯顿大学对其足球明星的关注。哈斯托夫和坎特里尔的结论是:“不存在本身在‘外部’的‘运动’这样的‘东西’,人们只是‘观察’而已。[……]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无论这个‘东西’是足球比赛、总统候选人、共产主义还是菠菜,每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14]。
信息来源的特点也可能影响到媒体的敌对效应。一个被认为对本党派人士友好的消息来源(通常是因为意识形态上的认同或在地理上接近该群体)比一个不受欢迎或在地理上疏远的消息来源更难以引起敌对媒体效应。[12][17]在许多研究中,阿尔伯特·C·冈瑟(Albert C. Gunther)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大众媒体接触大量受众的能力是触发敌对媒体效应的原因。他们一致发现,一个看似来自报纸的信息被党派人士认为是有敌意的,而一个出现在学生作文中的相同信息则被认为是没有偏见的,甚至是对党派事业有利的[10][11][18]。
早期的敌对媒体效应研究衡量的是人们对无偏见的媒体信息的看法。随着意识形态多样化的新闻媒体变得越来越普遍,后来的实验开始使用不那么客观的信息。他们发现,尽管问题双方的党派人士都认识到了这种偏见,但信息所反对的群体比信息所支持的群体感受到了更大程度的偏见。这种变体被称为“相对敌对媒体效应”(relative hostile media effect),并在媒体对使用灵长类动物进行实验室测试的报道中得到证实[20]。冈瑟等人表示:“当对问题持不同态度的个人对相同的媒体内容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评价时,就会出现相对敌对媒体效应。”[21]
事实上,正如J·E·格拉斯(J. E. Glass)等人在2000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的那样,“如果偏见是指责反对派的,党派人士倾向于把客观上有偏见的文章看作是‘公平的’”[22]。该研究记录了对堕胎持不同看法的人的反应,发现“对堕胎有更极端看法的人有时会在反对派被挖苦时把有偏见的新闻文章看成是没有偏见的新闻文章。”[23]
^ 1.01.11.2Perloff, Richard M. A Three-Decade Retrospective on the Hostile Media Effect.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2015, 18 (6): 701–729. doi:10.1080/15205436.2015.1051234.
^Vallone, R.E., Lepper, M.R., & Ross, L. (1981). Perceptions of media bias in the 1980 presidential electi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Stanford University. As cited in Vallone et al. 1985
^Matheson, Kimberly; Dursun, Sanela. Social Identity Precursors to the Hostile Media Phenomenon: Partisan Perceptions of Coverage of the Bosnian Conflict.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001, 4 (2): 116–125. doi:10.1177/1368430201004002003.
^Tsang, Stephanie Jean. Empathy and the Hostile Media Phenomen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8-07-04, 68 (4): 809–829. ISSN 0021-9916. doi:10.1093/joc/jqy031.
^Christen, C.T.; Kannaovakun, P.; Gunther, A.C. Hostile media perceptions: Partisan assessments of press and public during the 1997 United Parcel Service strik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002, 19 (4): 423–436. doi:10.1080/10584600290109988.
^ 15.015.115.2Giner-Sorolla, R.; Chaiken, S. The causes of hostile media judg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4, 30 (2): 165–180. doi:10.1006/jesp.1994.1008.
^ 18.018.1Gunther, A.C.; Miller, N.; Liebhart, J.L.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in a test of the hostile media effec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9, 36 (6): 747–764. S2CID 41028804. doi:10.1177/0093650209346804.
^Feldman, Lauren. Partisan Differences in Opinionated News Perceptions: A Test of the Hostile Media Effect. Political Behavior. 2011, 33 (3): 407–432. S2CID 143646679. doi:10.1007/s11109-010-9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