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經》[註 1],又作《盂蘭盆經》,收於大正藏經集部,歷代刻本藏經亦有收錄。譯者題作竺法護,但最早經錄《出三藏記集》中記載為失譯經[6]。本經敘述目犍連為救度落至餓鬼道的亡母,向釋迦牟尼佛請示救度之法,釋迦牟尼宣說於解夏之日,舉辦盂蘭盆會供養眾僧,以此功德救度先亡親人。
版本
- 《盂蘭盆經》,《開元釋教錄》題作竺法護譯,《出三藏記集》所載之竺法護譯作無此經名。
- 《報恩奉盆經》,《開元釋教錄》記載是失譯經。
- 《經律異相·目連為母造盆》,節錄自《盂蘭經》(行文和《報恩奉盆經》相近,有可能《報恩奉盆經》即是《出三藏記集》所載之《盂蘭經》。據《出三藏記集》所載,《盂蘭經》是失譯經)。
內容
《盂蘭經》稱目犍連得道後,想報父母養育之恩,以神通力見亡母生餓鬼道中,感到悲傷的目犍連用鉢盛飯,為母供食。然而,飯未入口,就化為火炭,目犍連向釋迦牟尼佛陳說此事。佛說光憑一人之力無法解救,須仰賴供養眾僧功德的威神之力乃得解脫,要目犍連於七月十五日(佛教結夏安居最後一日)[7],備好麨飯、五果、瓫罐、香油、燈燭、床榻、臥具,供養眾僧。當此之日,眾佛教聖者,皆示現僧人之身,一同受鉢,自恣懺悔,具清淨戒。供養此等之眾,則其過世先祖、親屬,得出三惡道,應時解脫,衣食自然。最後,目犍連之母於是日得脫餓鬼之苦。經文最後說一切大眾皆可依照此法供養僧團,救度先亡。
南傳佛教巴利聖典《餓鬼事》中,也出現了同樣主題的情節,但主角是舍利弗。另外,《撰集百緣經》載〈優多羅母墮餓鬼緣〉也是類似的故事,而主角為優多羅比丘。《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是以目犍連為主角,但要救度的亡母生於摩利支世界(marīcika lokadhātu)[1]。《地藏菩薩本願經》也以相似情節為引,但將餓鬼道換為地獄道,稱地藏菩薩前世為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其母親。
盂蘭盆會
在佛陀的時代,印度的婆羅門就會為逝去的亡者舉辦供養會(巴利語:Saddha,梵語:Śrāddha)[8]。而在中國,《盂蘭盆經》傳入後,由於強調藉由供養僧團,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儒家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此得到中國歷代帝王提倡而盛行不衰。南北朝梁武帝時代,始興盂蘭盆法會[9][10],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唐朝時期,法會活動呈現興盛,官民共樂[11]。
注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宮坂宥洪. お盆雑考 (PDF). 現代密教. 2023, 32 [2024-06-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4-16).
- ^ 教育大辭書 - 盂蘭盆會. [202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8).
「盂蘭」為梵語avalambana之音譯,是「倒懸」的意思;意謂亡者的痛苦有如倒懸。至於「盆」的意思,亦有不同說法。宗密的[盂蘭盆經疏]卷下……則是將「盆」解釋為救倒懸之器。而[法苑珠林]卷六十二引[大盆淨土經]則謂:「俱以七寶盆鉢施於佛及僧。」則又將「盆」解作盆鉢。
- ^ 佛歡喜日:各大寺院隆重啟建盂蘭盆報恩法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責任編輯:儲外明 - 佛教頻道 - 大公網 - 2013-08-22
- ^ 辛嶋静志. 由裘雲青翻译. 盂蘭盆之意-自恣日的“飯鉢”(odana). 中華文史論叢. 2014年2月, (114): 298–300.
「盂蘭」是從古印度犍陀羅語翻譯出來的。
- ^ 透視佛經語言的真義──一位出色語文學家辛嶋靜志教授的本領. 佛門網. [2024-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7).
- ^ 《出三藏記集》:「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第一……盂蘭經一卷」
《歷代三寶紀》:「盂蘭經一卷……月支國沙門曇摩羅察,晉言法護,本姓支。」
- ^ 僧自恣日. 佛光大辭典 (中文).
- ^ 《增支部10集177經》:「若奴索尼婆羅門對世尊這麼說:「喬達摩先生!我們婆羅門施與布施,我們作亡者供養會(巴利語:Saddha,梵語:Śrāddha):『願這布施對親族、親屬的亡者(petā)有益!願親族、親屬的亡者們食用這布施!』喬達摩先生!是否那布施對親族、親屬的亡者有益?是否親族、親屬的亡者們食用那布施?……死後往生到餓鬼界,因為那樣,餓鬼界眾生的食物使他在那裡生存、在那裡存續,抑或從此處的朋友、同僚、親族、親屬呈獻,因為那樣,使他在那裡生存、在那裡存續,婆羅門!這是可能的情況,布施對該處生存者有益」
- ^ 《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
- ^ 《釋氏六帖》也記載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諸寺。自此以後,蔚成風氣,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 ^ 《法苑珠林》載:國家大寺,如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每年送盆獻供種種雜物及舉盆音樂人等,並有送盆官人,來者不一;而信眾獻盆供者亦多。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