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成基(1887年—1910年2月27日),有些書作「熊承基」,字味根,江苏江都人,寄居安徽芜湖。清末革命将领。
祖父熊瑞生曾任安徽繁昌县知县。熊成基早年进入安徽练军武备学堂,后进入南洋炮兵学堂,之后派充为陆军第九镇第九标炮兵排长,后调任安徽马营队官、炮营队官。光绪三十四年,因各省军队到太湖(安徽省太湖縣)秋操,加上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病亡,遂于26日晚在安庆发动兵变,准备率众入城,但城内内应者未动,时任安徽巡抚朱家宝命令关城坚守,熊于是占领临江寺高处,用大炮射击,但不能得手。之后清军集结,次日遂向庐州一带逃散[1]。之后抵达芜湖,改装僧侣进入河南,后传向山东、大连,直至日本东京。宣统元年二月,回国改名张建勋。因将日本军事计划卖给沙俄,得到经费抵达东三省,但因臧冠三泄露而被逮捕[2]。不久在吉林巴尔虎门被杀害,临死前写数千言书,署名“革命”[3]。
民國17年(1928年)5月28日,國民政府令依陸軍上將例追卹,以示優異而慰英靈[4]。
现有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熊成基墓(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
|
---|
文烈士祠 | | |
---|
武烈士祠 | |
---|
其他 | |
---|
另見 | |
---|
文烈士祠設個人牌位者: 領導人或具特殊貢獻者。 武烈士祠設個人牌位者: 將官军衔或追晉為將官軍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