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物 是一类氢 的化合物 。严格意义上讲,氢化物只包含氢同金属 相互结合的化合物,但由于概念的扩大,有时它也包含水 、氨 和碳氢化合物 等物质。
分类
氢化物基本上可按以下标准分类:
离子型氢化物(类盐氢化物)
一类具有高熔点和较高稳定性的化合物,一般由较活泼的金属与氢形成,如碱金属 及部分碱土金属 和镧系金属 氢化物。
共价型氢化物
由非金属 (不含稀有气体 )或类金属 与氢形成,熔点较低,命名上通常叫“某化氢”而非“氢化某”。
过渡金属氢化物
为过渡金属 的氢化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确定的整比化合物。过渡金属合金 的氢化物是近年来氢化物的研究方向。
边界氢化物
性质介于共价型与过渡金属之间,报导较少。
配位氢化物(复合氢化物)
包括氢化铝锂 、硼氢化钠 等,在工业生产及有机合成 中具有重要应用。
氢负离子
氢负离子 H− ,由两个电子 及一个质子 组成,是已知除电子盐 外最小的阴离子 。氢负离子不能在水溶液 中存在,是已知的最强碱 之一,这可通过以下生成反应看出:
½H2 (g) → H(g); ΔH = 218kJ/mol
H(g) + e− → H− (g); ΔH = -67kJ/mol
½H2 (g) + e− → H− (g); ΔH = +151kJ/mol
½Br2 (g) + e− → Br− ; ΔH = -214kJ/mol
H− + H+ → H2 ; ΔH = -1676kJ/mol
负氢是非常强的还原剂 :
H2 + 2e− ⇌ 2H− ; E o = −2.25 V
已知自由氢负离子的有效半径为208pm。这个数据与其他数据比较时,特别是与He 原子的93pm,H原子的50pm,Cl− 的结晶半径181pm,H的共价半径 30pm,及类盐氢化物中H− 的半径(134-154pm)相比是有趣的。这个反常大的半径可以用H− 的核电荷较小,电子彼此排斥和对核引力的屏蔽效应 来解释。[ 1]
离子型氢化物
由于H− 离子的生成热为正值,因此只有电正性 大的元素才能与氢形成离子型氢化物。这类化合物在熔融 电解 时阳极 产生氢气 ,可证明其离子性。
这类化合物中H− 的结晶半径介于F− 和Cl− 之间,因此某种氢化物的晶格能 与相应的氟化物及氯化物相近。但是氢化物的生成热 相对于卤化物却非常低,例如碱金属卤化物的生成热大约为420kJ/mol,而氢化钠 的生成热只有56.6kJ/mol,氢化锂 也不过91.0kJ/mol。[ 1]
制备
所有的离子型氢化物都可通过金属直接与氢气化合 制备,反应温度为300-700°C。为了避免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的氢化物阻止进一步的反应,常用金属在矿物油 中的分散质,或者加入表面活性剂 。但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同时也降低了纯度。[ 2]
2Na + H2 → 2NaH
性质
离子型氢化物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 ,常因含有金属杂质而发灰,金属过量则呈蓝紫色。这类化合物的反应性从锂到铯、从钙到钡依次增大,遇氧化剂 (包括水)会强烈反应,操作时必须注意。它们对空气和水是不稳定的,有些甚至会发生自燃 。曾经有人将一份K3 AlH6 样品放在手套箱中放置了一段时间,后来用药匙触碰了一下样品,立即发生了爆炸。[ 2] 一般认为这类爆炸的发生与氢化物表面略受氧化后生成的超氧化物 有关。触碰超氧化物时其与氢化物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 便引发了爆炸,KH、RbH、CsH也有发生类似爆炸的危险。
应用
共价氢化物
共价氢化物是非金属(稀有气体除外)、类金属及一些电正性不大的金属元素与氢形成的化合物。单核的共价氢化物都可写成 MH8-x (x为M的价电子 数)的形式,有些元素还可形成双核及多核的氢化物,如N2 H4 、B2 H6 、C2 H6 、H2 O2 等,其中以碳 形成的氢化物最多。
制备
2H2 + O2 → 2H2 O
Mg2 Si + 4HCl → 2MgCl2 + SiH4
2LiAlH4 + H2 SO4 −THF → 2AlH3 + 2H2 + Li2 SO4
共价氢化物中的氢可被一些有机基团 替代,生成相应的衍生物 ,例如DIBAL(二异丁基氢化铝)中含有氢桥 连接的铝原子,被用于有机合成。
过渡金属氢化物
许多过渡金属或合金与氢加热时能形成过渡金属氢化物。绝大多数过渡金属氢化物为整比化合物(钯 除外)。过去曾认为它们是氢在金属中的固溶体 ,或氢间充在晶格 空隙中形成的化合物,但现在已弄清楚它们都有很明确的物相,结构完全不同于母体金属的结构。[ 2] 很多过渡金属氢化物很活泼,与水剧烈反应,甚至在空气可以自燃。
应用
参考资料
^ 1.0 1.1 1.2 F. Albert Cotton, Geoffrey Wilkinson, Carlos A. Murillo, and Manfred Bochmann,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 6th ed.. Wiley-Interscience. ISBN 0-471-19957-5 .
^ 2.0 2.1 2.2 张青莲等。《无机化学丛书》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
^ Greenwood, N. N.; Earnshaw, A. (1997).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 2nd Ed.,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ISBN 0-7506-3365-4 .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