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苇(1912年11月20日—1998年11月8日),原名刘茂隆,笔名雪苇。贵州郎岱人,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家、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新文艺出版社社长与总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1][2]
刘雪苇早年在上海接触写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的同时进行左翼活动。后回到家乡贵州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被捕入狱后越狱回到上海,响应鲁迅“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1937年,刘雪苇前往延安,在延安担任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同时参与编辑机关和文艺刊物与文艺理论研究。1946年,刘雪苇离开延安,前往山东、上海等地负责文化工作。后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影响,被捕入狱,直到1980年平反。
刘雪苇在文界的身份长期介于于专业研究者与行政管理者之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年后承担更多的行政工作,没有更多时间花在专业研究与创作上,所以创作较少。其代表作有《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鲁迅散论》,前者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后者研究并认为鲁迅思想的具有一贯性。
生平
早年生活
1912年11月20日,刘雪苇出生于贵州郎岱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自幼家中贫困,在郎岱县城上完小学后,受亲友资助前往贵阳中等师范学校求学。[2]
1931年元月,贵阳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刘雪苇经汉口前往上海,想要报考上海劳动大学附属劳动中学,但抵沪时学校已经停办,为维持生计,他便在开明书店当学徒。在此期间,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3][4]
1932年,受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报告文学影响,刘雪苇撰写一篇文学报告体小说《小工通讯》交送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不久之后便加入左联,在1932年年底的左联第二届执行委员会选举中,当选执委会委员。同年2月,刘雪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期间,经人介绍结识了鲁迅。[2][4]
1934年10月,刘雪苇因与当时共青团中央的政见不和,受到不公待遇后,回到家乡贵州,以贵州省立贵阳师范学校(今贵阳学院)为基地,成立星光读书会,宣传马列主义。[5][6]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到达贵州遵义,决定成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增补刘雪苇为贵州省工委委员。4月,陈惕庐到贵州,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贵州特务室。不久,中统发现了刘雪苇位于万宝街住处实为中共地下机关。7月19日,刘雪苇被捕,在为中共党员的看守董亮清的帮助下,刘雪苇于8月20日成功越狱。越狱后,刘雪苇前往上海。[7][8]
1936年,在上海文坛关于“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论争中,刘雪苇撰写数十篇文章支持鲁迅提出的“大众文学”,从此正式开始研究文艺理论。同年6月,经聂绀弩介绍,刘雪苇结识了胡风。[3][9]
延安时期
1937年9月,刘雪苇前往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贵州地下工作情况,之后便留在延安直到1946年。[2]延安期间,在政治上,刘雪苇先后担任马列学院(后为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特别研究员。刘雪苇做为中央研究院代表,受邀参加了全部三次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全体大会,并记录毛泽东演讲,记录稿成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原始稿件。延安整风开始后,刘雪苇在中央研究院批斗会上,第一个揭露王实味具有托派思想。[10][11]文学活动方面,刘雪苇参与编辑机关和文艺刊物,如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同时参加选编了《斯大林选集》、《鲁迅论文选集》、《鲁迅小说选集》等书目,以及成立业余补习学校星期文艺学园。[4]
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6年,刘雪苇前往山东接手《山东文化》,同时担任山东省文联党总支书记,副会长。1947年,刘雪苇前往大连,在大连著成《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3][2]
1948年,刘雪苇回到山东参加创办政治教育学校。1948年7月,刘雪苇担任任华东大学(今山东大学)教务主任。1949年3月,刘雪苇任华东大学文艺工作团团长,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前往上海,参与创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担任教务处长。[12][13]
1951年3月至1952年11月,刘雪苇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1952年12月,刘雪苇调任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常务副局长、党组书记。1952年8月,新文艺出版社(今上海文艺出版社)成立,刘雪苇同时担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1953年底,受上海的“周扬派”与“胡风派”争斗影响,且因刘雪苇曾推荐胡风担任华东文联主席而非“周扬派”的夏衍(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以及搜集夏衍的“黑材料”,刘雪苇的新文艺出版社社长职位被除去,1954年1月,他的《文艺月报》编委资格又被取消。[12][14]
1955年初,刘雪苇从华东文化局调中央文化部,担任社会文化管理局副局长。[12]调任后,在“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前夕,刘雪苇与胡风的关系被认定为“类似饶漱石和高岗的关系”,同时文化部党组内部,曾针对刘雪苇进行过批评会。不久,刘雪苇被拘留。[15]1955年五六月间,《人民日报》连发三篇批斗“胡风集团”的文章,其中多次提到刘雪苇,将刘雪苇称为“胡风集团分子”。[16]最后,刘雪苇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第二号人物,定为“反革命分子”,撤销中国共产党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从1955年到1980年,期间刘雪苇两次被关押,长达18年,后被下放到河北省涿鹿县文化馆工作。[3]
1980年,刘雪苇得到平反,先后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顾问,后于1982年10月退休。[12]
1998年11月8日,刘雪苇因病在北京逝世。[17]
创作
刘雪苇代表作有《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1948年出版)、《鲁迅散论》(1984出版)、过去集(后更名为《两间集》,又更名《论文一集》,1948年出版)、论文二集(1952出版)。[2]
刘雪苇在文界的身份长期介于于专业研究者与行政管理者之间,1951年后承担更多的行政工作,没有更多时间花在专业研究与创作上。因此在鲁迅的研究上,研究著述《鲁迅散论》虽成书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实则书中对于鲁迅的态度、观点和表达方式均是刘雪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所形成的。在书中,刘雪苇认为鲁迅是个彻底的缺点很少的现实主义者,鲁迅思想具有一贯性,思想的主要特点是视革命的、乐观的,他将鲁迅思想中的阴影之处成为“内心的‘炼狱’”,这种阴影只占鲁迅内心的一小部分。[18][19]
在文艺理论上,刘雪苇在延安时期负责星期文艺学园时期,负责编撰《中国新文学史讲授提纲》,曾向毛泽东询问过意见,后得到毛泽东回信鼓励,刘雪苇将提纲缩写为《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的第一章《新文学的历史说明什么》,《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于1948年由大连兴华书店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2][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