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梵語:Śuka-sūtra,直译:首迦(長老)契經;藏語:Las rnam-par-ḥbyed-pa),由中印度人、隋代譯經家瞿曇法智(又稱達磨闍那、達磨般若、法智,梵名Gautama Dharmajñāna)所譯[1][2],收錄於大正藏阿含部第1冊第80部[3];於乾隆藏稱為《佛說業報差別經》收錄於小乘單譯經 58冊第735部[4],另於開寶藏、高麗藏、嘉興藏、永樂南藏、永樂北藏、普寧藏、至元錄、卍正藏等經藏皆有收錄此經典[5]。
內容概要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古印度大國之一)的祗園精舍,為首迦長者宣說眾生善惡業報的種種差別,及造成業報種種差別的原因:
- 造作了什麼樣的善業、善事(如:不殺害生命、勸導他人不殺生、見別人不殺生而心生歡喜),將會讓眾生得到什麼樣的善業果報(如:壽命增長),而做了什麼樣的惡業、壞事(如:殺害生命、勸導他人殺生、見別人殺害生命而心生歡喜),將會讓眾生得到什麼樣的因果報應(如:壽命短暫),並以一段偈語「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說明懺悔的重要,真心懺悔改過並不再造罪,則能拔除根本罪業、除罪清淨,如同阿闍世王犯下弒父的五逆重罪,後來因他真誠的發心懺悔並不再造罪,因此入地獄受報不久後即得解脫[3]。
- 若有眾生恭敬禮佛或至誠供養,將依不同的情況獲得10種殊勝功德。
- 禮佛塔廟,得十種功德
- 奉施寶蓋,得十種功德
- 奉施繒幡,得十種功德
- 奉施鍾鈴,得十種功德
- 奉施衣服,得十種功德
- 奉施器皿,得十種功德
- 奉施飲食,得十種功德
- 奉施靴履,得十種功德
- 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
- 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
- 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3]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