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北藏,明永樂十九年(1421)在北京雕造的大藏經。明正統五年(1440)完成。正藏636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石字,1621部,6361卷(含序文1卷);大批刷印分賜全國各大寺院。雖然正藏函數和《洪武南藏》相同,但函和經的對應關係多有變更。後在明萬曆十二年(1584)又續刻各宗著述36種,41函,410卷,併入該藏,並附《永樂南藏》4種經卷和目錄,計5種,16函,162卷,改變了摺裝本藏經的傳統版式,加大了字體和版心,成為每版25行,5個半頁,每行17字,字體也採用趙體。今南通狼山廣教寺、鎮江超岸定慧寺皆存有全藏。目錄4卷。
清朝官刻《乾隆藏》和永樂北藏版式相同。
結構如下:
類別 |
冊號 |
部號 |
函號 |
卷數
|
經
|
大乘般若部 |
1-18 |
1-35 |
天1-翔72 |
720
|
大乘寶積部 |
19-23 |
36-74 |
龍73-推89 |
170
|
大乘大集部 |
23-26 |
75-102 |
位90-殷103 |
140
|
大乘華嚴部 |
27-32 |
103-133 |
湯104-率125 |
220
|
大乘涅槃部 |
32-35 |
134-148 |
賓126-食135 |
100
|
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 |
35-46 |
149-399 |
場136-罔177 |
420
|
大乘單譯經 |
47-54 |
400-567 |
談178-念206 |
290
|
小乘阿含部 |
55-62 |
568-708 |
作207-璧234 |
280
|
小乘單譯經 |
63-66 |
709-812 |
非235-竭251 |
170
|
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 |
67-72 |
813-1050 |
竭251-川273 |
220
|
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之餘 |
72-75 |
1051-1113 |
流274-言285 |
120
|
律
|
大乘律 |
76-77 |
1114-1138 |
言285-初290 |
50
|
小乘律 |
77-91 |
1139-1207 |
初290-受338 |
480
|
論
|
大乘論 |
92-105 |
1208-1305 |
受338-逸388 |
500
|
小乘論 |
106-125 |
1307-1353 |
逸388-弁461 |
730
|
宋元續入藏諸論 |
125-126 |
1354-1377 |
轉462-通466 |
50
|
撰述
|
西土聖賢撰集 |
127-132 |
1378-1525 |
廣467-漆485 |
190
|
此土著述 |
133-183 |
1526-1712 |
書486-石636 |
1510
|
大明續入藏諸集 |
183-195 |
1715-1757 |
鉅637-史677 |
410
|
附入南藏函號著述 |
196-200 |
1758-1766(雙) |
|
162
|
附入部分含《大明三藏聖教目錄》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