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

大都會博物館所藏《明嘉靖佚名王元帥圖軸》
臺南風神廟裡奉祀的雷公。
臺灣新北市中和區霹靂宮的神像。

雷公一詞出自劉向的《戰國策》。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是掌管的神明。亦叫作「豐隆」、「雷師」、「雷神」,世稱「雷公」,常與司掌閃電之神的「電母」一起被提起。雷公,屬陽,故稱公;電母,屬陰,故稱母。雷公壽誕日為8月24日。一般只在祈求雨雪時才奉祀電母,但專門奉祀雷公的較常見。

形象的轉變

万历刻本《本草蒙筌》卷首载“历代名医图”中的雷公像,转绘自《医学源流
  • 山海經》中記載雷神是「龍身而人頭,鼓其腹」,是為獸形。[1]
  • 黄帝时期的医学家、黄帝臣子,记载于《黄帝内经》、《伤寒论》、《千金翼方》等古典医书。
  • 漢朝賈充論衡》中所描述的雷神為「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其意以為雷聲隆隆者,連鼓相扣擊之音也」是為人形。
  • 魏晉南北朝,雷公又變為獸形。
  • 干寶搜神記》記載雷神是「色如丹,目如鑑,毛角長三尺,狀如六畜,似獼猴桃」。
  • 有人認為《封神榜》中的雷震子被封做了雷公。
  • 目前雷公神像大多作為力士之狀,裸胸袒腹,背插雙翅,額具三日,臉赤若,下巴長銳,足似爪。左手執鍥,右手執鎚,作欲擊狀。從頂至旁,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鼓。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註釋

  1. ^ 山海經/海內東經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2015-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