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皋 |
---|
大明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
籍貫 | 浙江金華府蘭溪縣軍籍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汝邁,號濲陽 |
---|
諡號 | 文懿 |
---|
出生 | 嘉靖三年三月十三日 (1524年4月16日) 浙江蘭谿縣城中隅 |
---|
逝世 | 萬曆二十九年九月十三日 (1601年10月8日) 京師官邸 |
---|
配偶 | 娶方氏 |
---|
|
-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科舉人
- 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一甲三名進士
|
|
- 隆慶二年授翰林院編修
- 萬曆初年,遷侍讀。
- 萬曆初年,貶廣東副使。
- 国子监祭酒。
- 吏部左侍郎。
- 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
- 萬曆二十年(1592年)為首輔。
-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卒於官。
|
趙志皋(1524年4月16日—1601年10月8日),字汝邁,號濲陽。浙江蘭谿縣(今雲山街道)人。明朝政治人物,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萬曆年間官至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生平
趙志皋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四十五歲中式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會試第七十七名,廷试第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萬曆初年遷侍讀。五年十一月因不满張居正戀權奪情,劝居正终丧,致拂其意,出為廣東副使,于城西浮丘建吹笙亭,“开浮丘大社,与粤中士大夫赋诗”[1],同遊者有陈堂、姚光泮、张廷臣、黄志尹、邓时雨、梁士楚、陈履、邓于蕃、袁昌祚、杨瑞云、黄鏊、陈大猷、金节、郭等等人[2]。随以考察降解州同知,遂辞官歸乡。
张居正死后,於萬曆十一年(1583年)二月起用为南京太仆寺寺丞。萬曆十一年(1583年),十月升南京国子监司业。萬曆十二年(1584年)三月升右春坊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萬曆十二年(1584年)十月,升左谕德兼侍读。萬曆十三年(1585年)五月,管理纂修玉牒。萬曆十三年(1585年)十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萬曆十四年(1586年)正月,补充经筵讲官,升南京国子监祭酒。萬曆十五年(1587年)二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掌本府印信,充玉牒纂修官。萬曆十五年(1587年)七月,充经筵讲官。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升南京吏部右侍郎。萬曆十七年(1589年)十二月,改任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轉左侍郎。萬曆十八年(1590年)八月,充经筵讲官。萬曆十九年(1591年)九月,升大学士,入閣办事。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萬曆二十年(1592年),為首輔,以往張居正柄國,權震主,申時行繼之,勢猶盛。王錫爵性剛負氣,人亦畏之,然而當趙志皋當到首輔,年已經七十有餘,耄矣,且柔而懦,因此被朝士所輕,詬誶四起。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二月,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萬曆二十九年九月十三日(1601年10月8日),卒於官。諡文懿。
家族
曾祖趙年,工部郎中、進階奉政大夫。祖父趙晨,縣主簿。父趙賢。母張氏。永感下。弟趙志淑(监生)。
注釋
- ^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五《石语》。
- ^ 陈仲鸿:《越台征雅录》卷一。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 《明史卷二百一十九》,出自《明史》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殿試金榜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77名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323名 | |
---|
|
|
---|
永樂朝 | |
---|
洪熙、宣德朝 | |
---|
正統朝 | |
---|
景泰朝 | |
---|
天順朝 | |
---|
成化朝 | |
---|
弘治朝 | |
---|
正德朝 | |
---|
嘉靖朝 | |
---|
隆慶朝 | |
---|
萬曆朝 | |
---|
泰昌朝 | |
---|
天啓朝 | |
---|
崇禎朝 | |
---|
弘光朝 | |
---|
隆武朝 | |
---|
永曆朝 | |
---|
魯王監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