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廳(日语:台北庁〔臺北廳〕/たいほくちょう Taihoku chō */?)為台灣日治時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初設於1901年(明治34年)11月「廢縣置廳」之際。當時將台北縣廢除,並將所屬十個辦務署重新分割為基隆、台北、深坑、桃園、新竹五個廳;其中台北廳轄有原台北、滬尾兩辦務署之地。1909年10月,基隆廳(轄原基隆、水返腳、頂雙溪等辦務署)和深坑廳(轄原景尾辦務署)的一部分被併入台北廳。1920年(大正9年)10月,台北廳廢廳,並與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支廳合併為台北州。
地理
台北廳位居於台灣最北部,在1920年時的管轄範圍為東經21度14分40秒至122度6分15秒,北緯24度40分21秒至25度37分53秒,管轄台灣本土的一部分及7個屬島,包含社藔島、中山仔、桶盤嶼、基隆嶼、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東南方以高山與宜蘭廳為界,西南方連接桃園廳,東北及西北方面臨中國海(東海),直島嶼皆在東北方海域。臺北廳的極東位於「棉花嶼」,為東經122度6分12秒;極西位於「八里坌堡坑仔口庄」,為東經121度14分40秒;極南位於「蕃地塔曼山頂」,為北緯24度40分21秒;極北位於「彭佳嶼」,為北緯25度37分53秒[1]。
全廳面積136方里強,占全台灣土地面積1/17弱,在總督府轄下的12個廳中名列第10;若只算行政區域而不計蕃地,則面積110方里強,約占全島行政區域面積1/11,排名第6[2]。臺北廳的普通行政區包含大加蚋堡、擺接堡、興直堡、八里坌堡、芝蘭一堡、芝蘭二堡、芝蘭三堡、金包里堡、石碇堡、基隆堡、三貂堡等11堡,以及文山堡的大部分地區,共有約300個街庄。
-
1901年臺北廳位置,北側藍色地區
-
1909年臺北廳位置,北側藍色地區
沿革
臺北廳行政區劃變遷[3]
1896年6月
|
1897年6月
|
1898年6月
|
1899年7月
|
1900年9月
|
1901年11月
|
1909年10月
|
1915年12月
|
1920年10月
|
臺北縣
|
基隆支廳
|
頂双溪辨務署
|
頂双溪辨務署
|
基隆辨務署
|
基隆辨務署
|
基隆廳
|
頂双溪支廳
|
臺北廳
|
頂双溪支廳
|
頂双溪支廳
|
臺北州
|
基隆郡
|
景尾辨務署
|
景尾辨務署
|
金包里辨務署
|
金包里辨務署
|
金包里支廳
|
金包里支廳
|
金包里支廳
|
基隆郡、淡水郡
|
基隆辨務署
|
基隆辨務署
|
直轄
|
基隆支廳
|
基隆支廳
|
基隆郡
|
瑞芳支廳
|
瑞芳支廳
|
水返腳辨務署
|
水返腳辨務署
|
水返腳辨務署
|
直轄
|
水返腳支廳
|
水返腳支廳
|
水返腳支廳
|
基隆郡、七星郡
|
士林辨務署
|
台北辨務署
|
台北辨務署
|
台北辨務署
|
臺北廳
|
士林支廳
|
士林支廳
|
士林支廳
|
台北市、新莊郡、七星郡
|
錫口支廳
|
錫口支廳
|
錫口支廳
|
七星郡
|
水返腳辨務署
|
台北辨務署
|
直轄
|
直轄
|
直轄
|
台北市
|
三角湧辨務所
|
枋橋支廳
|
枋橋支廳
|
枋橋支廳
|
海山郡
|
新庄支廳
|
新庄支廳
|
新庄支廳
|
新莊郡
|
淡水支廳
|
滬尾辨務署
|
滬尾辨務署
|
滬尾辨務署
|
滬尾辨務署
|
滬尾支廳
|
滬尾支廳
|
淡水支廳
|
新莊郡、淡水郡
|
樹林口辨務署
|
小基隆支廳
|
小基隆支廳
|
直轄
|
景尾辨務署
|
景尾辨務署
|
景尾辨務署
|
景尾辨務署
|
深坑廳
|
新店支廳
|
新店支廳
|
新店支廳
|
文山郡
|
直轄
|
深坑支廳
|
深坑支廳
|
行政區劃
1901年-1909年(二十廳時期)
1901年11月11月,臺灣的地方官制改正,廢除「縣」與「辨務署」,地方行政由三級制改為兩級制並改設「廳」與「支廳」。原本的台北縣改為台北廳、基隆廳、深坑廳、桃園廳和新竹廳等5廳,此時臺北廳的範圍東自竹仔山系、七星山系,西、北至海,南至南崁溪、大嵙崁溪及附近山系。
臺北廳成立時,下設錫口支廳、枋橋支廳、新庄支廳、士林支廳、滬尾支廳、小基隆支廳等6支廳;1901年12月17日,臺北廳劃分為39個區[4]。1902年7月31日,芝蘭一堡、八里坌堡實施街庄整併[5]。1904年4月1日,芝蘭二堡、芝蘭三堡、興直堡、擺接堡、大加蚋堡實施街庄整併[6]。1905年4月19日,台北廳直轄的新庄仔庄改為「西新庄仔庄」;錫口支廳的新庄仔庄改為「東新庄仔庄」,里族庄(大加蚋堡)改為「舊里族庄」,里族庄(芝蘭一堡)改為「新里族庄」,三重埔庄改為「南港三重埔庄」,東勢庄改為「頂東勢庄」;滬尾支廳的新庄仔庄改為「北新庄仔庄」,沙崙庄改為「沙崙仔庄」,小八里坌庄改為「小八里坌仔庄」;士林支廳的東勢庄改為「下東勢庄」[7]。1905年5月19日,加蚋仔庄從枋橋支廳改隸臺北廳直轄[8]。1906年1月1日,臺北廳改設置以地名稱呼的28個區[9]。
1909年-1920年(十二廳時期)
1909年10月25日,台灣的行政區劃由二十廳整併為十二廳,基隆廳與深坑(坪林尾支廳除外)併入臺北廳,至此臺北廳下轄13個支廳。1910年2月4日,青潭庄從深坑支廳改隸新店支廳[10]。1912年9月21日,滬尾支廳更名為「淡水支廳」[11],三板橋庄從古亭村區改隸大龍峒區,中萬里加投區改為「瑪鍊區」,石底區改為「平溪區」[12]。1915年2月27日,小基隆支廳併入淡水支廳,瑞芳支廳併入基隆支廳。此時,臺北廳下轄錫口、枋橋、新庄、士林、淡水、金包里、水返腳、基隆、頂雙溪、深坑、新店等11個支廳,下設53個區長役場。
1918年3月19日,隸屬枋橋支廳的崁頭厝庄被公告廢止,併入枋橋街、新埔庄[13][14]。1919年7月19日,由水返腳支廳管轄的暖暖街、碇內庄、八堵庄、港口庄改隸基隆支廳[15]。1920年9月1日,新庄支廳八里坌堡的坑仔區改隸桃園廳,塔藔坑庄、牛角坡庄改隸桃園廳直轄龜崙口區[16]。
1920年10月1日,台灣的行政區劃改為五州二廳,臺北廳、宜蘭廳、桃園廳三角湧支廳合併為台北州。
蕃地
1910年4月1日,在新店支廳管轄的蕃地設置リモガン(李茂干)隘勇監督所(下轄冷水、紅葉、三溪、タナラン(多良南)、蕨野、木立、清水、初戰、會見、櫻木、一休、御旗、見晴隘勇監督分遣所、砲臺),插天山隘勇監督所(下轄雲上隘勇監督分遣所),以及屈尺、溪底、火燒樟、ウライ(烏來)、シロガン、ラハオ(溪口臺)、霧降瀧、田村坂、坂上、瀧見、吉村、ユタク、雙溪、端山、櫻坂、トンロク、阿玉溪、乾溝蕃務官吏駐在所[18]。這些單位在之後逐漸縮編,在1910年12月24日公告的編制如下[19]:
- 屈尺蕃務官吏駐在所
- 直轄
- 乾溝蕃務官吏駐在所
- 溪底蕃務官吏駐在所
- ウライ蕃務官吏駐在所
- 阿玉蕃務官吏駐在所
- ラハオ蕃務官吏駐在所
- リモガン蕃務官吏駐在所
- 直轄
- トンロク蕃務官吏駐在所
- カラモチ蕃務官吏駐在所
- シタック蕃務官吏駐在所
- チヤコン蕃務官吏駐在所:1911年5月25日公告設立[20]
- タラナン(塔拉南)蕃務官吏駐在所:1911年5月25日公告設立[20]
臺北廳廳舍
臺北廳廳舍原為臺北縣廳舍,是沿用清治時期的臺北府署建築,位在臺北城內府中街(臺灣鐵道飯店西側)。新的臺北廳廳舍在1912年動工,是由臺灣總督府的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位置在臺北城東側的三板橋庄土名刺仔埒,在1915年4月落成。之後,臺北廳廳舍在1915年6月1日遷移到新廳舍(財務課在1916年10月1日才遷出)[21]。臺北廳廳舍在後來成為臺北州廳,目前為監察院廳舍,為國定古蹟。
歷任廳長
任次
|
肖像
|
姓名 (生–卒)
|
在任時間
|
備註
|
1
|
|
菊池末太郎 (?–?)
|
1901年11月11日 |
1903年9月16日
|
|
2
|
|
佐藤友熊 (1866–1923)
|
1903年9月16日[a] |
1907年9月12日
|
|
3
|
|
加藤尚志 (?–?)
|
1907年9月12日[b] |
1909年10月25日
|
瑠公圳改建竣工。
|
4
|
|
井村大吉 (1873–1927)
|
1909年10月25日[c] |
1914年7月1日
|
|
5
|
|
加福豐次 (1876–1921)
|
1914年7月1日 |
1917年9月26日
|
|
6
|
|
富島元治 (1874–1945)
|
1917年9月26日 |
1919年5月21日
|
兼任南投廳長至1917年10月1日。
|
7
|
|
今川淵 (1886–?)
|
1919年5月21日 |
1920年5月21日
|
|
8
|
|
梅谷光貞 (1880–1936)
|
1920年5月21日 |
1920年10月1日
|
|
附註
人口
1915年(大正四年)台北廳所轄各地區人口[22]
堡里 |
日本人 |
台灣人
|
男 |
女 |
男 |
女
|
大加蚋堡 |
20,535 |
17,762 |
57,013 |
56,043
|
擺接堡 |
127 |
94 |
22,719 |
21,408
|
興直堡 |
57 |
48 |
11,850 |
11,271
|
八里坌堡 |
38 |
18 |
17,008 |
15,041
|
芝蘭一堡 |
152 |
115 |
16,286 |
14,535
|
芝蘭二堡 |
179 |
192 |
10,776 |
9,816
|
芝蘭三堡 |
573 |
514 |
17,496 |
15,685
|
金包里堡 |
59 |
53 |
10,630 |
8,784
|
石碇堡 |
261 |
159 |
19,671 |
17,371
|
基隆堡 |
5,473 |
4,748 |
20,092 |
17,847
|
三貂堡 |
172 |
119 |
13,827 |
11,586
|
文山堡 |
187 |
159 |
21,599 |
19,528
|
彭佳嶼 |
5 |
7 |
4 |
0
|
蕃地 |
60 |
37 |
664 |
409
|
水面 |
603 |
2 |
387 |
0
|
總計 |
28,481 |
24,027 |
240,029 |
219,324
|
教育
在初等普通教育方面,1916年(大正五年)台北廳官方所設專供日本人就讀之小學校共20所,教員183人,學童合計5,740人;而專供台灣人就學之公學校共49所,教員328人,學童合計13,883人。除此之外,尚有淡水女子學校預科及基隆夜間學校2所私立學校[23]。
在高等普通教育方面,官立的有總督府直轄的台北中學校、台北女學校及國語學校國語部等3所;私立的則有台北中學會、成淵學校本科、淡水中學校及淡水女學校高等科等4所。師範教育機構則有國語學校師範部及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2所[24]。
參考文獻
参见
|
---|
三縣(民政支部)一廳(1895年-1897年) | |
---|
六縣三廳(1897年-1898年) | |
---|
三縣三~四廳(1898年-1901年) | |
---|
二十廳(1901年-1909年) | |
---|
十二廳(1909年-1920年) | |
---|
五州二~三廳(1920年-1945年) | |
---|
|
|
---|
1901年-1909年 | |
---|
1909年-1920年 | |
---|
註:淡水1912年前稱滬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