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餘涅槃 (大乘佛教)
無餘涅槃,佛教術語,是指阿羅漢、辟支佛滅盡五陰十八界後,不再受後有,亦即不再受三界生死輪迴,本期之壽命結束後,滅盡五陰十八界只剩本際獨處之狀態,因滅盡無餘又稱「無餘涅槃界」。[1]
二乘入無餘涅槃
二乘聲聞人之所學在於解脫於三界六道輪迴,《長阿含經》:「與諸比丘說戒、定、慧。修戒獲定。得大果報。修定獲智。得大果報。修智心淨。得等解脫。盡於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2]所以證得聲聞四果的阿羅漢們在佛陀應身示現入滅後,那些不迴心大乘的阿羅漢一個個就入無餘涅槃去了。
- 只有阿羅漢可以般涅槃,其餘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必須繼續修四念處修到證阿羅漢果才可般涅槃。《長阿含經》:「我所說法弟子受行者。捨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其次。行淺者斷五下結。即於天上而般涅槃。不復還此。其次。三結盡。薄婬、怒、癡。一來世間而般涅槃。其次。斷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道。極七往返。必得涅槃。般遮翼。我諸弟子不疑出家。有果報。有教誡。究竟道法。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終歸滅度。」
- 依於證果之層次差別,般涅槃之時節因緣也有所不同。《長阿含經》:「此樂當有七果功德。云何為七。於現法中。得成道證。正使不成。臨命終時。當成道證。若臨命終復不成者。當盡五下結。中間般涅槃、生彼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3][4][5]
菩薩證無餘涅槃
所謂「證」得,係指有得,如是有得,必能了知所證為何,依於意識心來說證得。[6]阿羅漢入涅槃,方便說證涅槃。因為涅槃之境界為本際也就是真心如來藏之境界,阿羅漢在捨壽後滅盡五陰十八界入無餘涅槃,只剩如來藏獨處之境界[7]。因為滅盡無餘,意識心也已隨十八界滅而滅,不復現行,如來藏又不在六塵上作了別[8],如何說證得涅槃?菩薩在大乘佛法中,精勤修集福德莊嚴,智慧莊嚴,悟佛知見,證得真實心如來藏,現觀萬法皆由此出,不滅五陰十八界而實證涅槃本際[9],也因為如此才可說是證涅槃。也只有菩薩可以不滅五陰十八界而能證得涅槃,如實的觀察,如實的證知實際理地的內涵。菩薩不入涅槃而證得涅槃,有別於阿羅漢入了無餘涅盤卻未證知涅槃之真實內涵,此即不共二乘的大乘殊勝妙法。
佛菩提與涅槃
要圓滿佛菩提需要於三大阿僧衹劫中行菩薩道,不斷的利樂眾生、攝受佛土,這是不共二乘聲聞的[10]。因此大乘佛法是需由菩薩來住持與弘揚的,所以菩薩不取證無餘涅槃。不但菩薩需得住持大乘佛法,連二乘解脫道也需菩薩來傳承延續。因二乘無學阿羅漢們盡此一身不受後有故,所以二乘解脫道也須由永不入無餘涅槃的菩薩來住持。菩薩在入初地時已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已有能力取證慧解脫阿羅漢果,在壽終時也有能力入無餘涅槃,但是因大願故留惑潤生,不取涅槃,復又勇發十無盡願[11],世世常行菩薩道。菩薩在七住位時已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經十住、十行、十迴向入初地,於八識心王一一親證,領受五法、三自性、二種無我法、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成通達位菩薩。因為如此才說二乘聲聞證涅槃為方便說,而真實證得涅槃,知涅槃實際內涵者唯有菩薩。
偈
齊何泉止息。於何逕不通。世間諸苦樂。何處無餘滅。若於是處所。眼耳及與鼻。齊此泉止息。於斯逕不通。世間諸苦樂。是處無餘滅。[12]
漏盡心解脫。任持最後身。名有餘涅槃。諸行猶相續。諸所受皆滅。寂靜永清涼。名無餘涅槃。眾戲論皆息。此二涅槃界。最上無等倫。謂現法當來。寂靜常安樂。[13]
參考文獻
- ^ 《增壹阿含經》卷7:「彼云何名為無餘涅槃界。如是。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CBETA, T02, no、 125, p、 579, a17-21)
- ^ 《長阿含經》卷2:「與諸比丘說戒、定、慧。修戒獲定。得大果報。修定獲智。得大果報。修智心淨。得等解脫。盡於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CBETA, T01, no、 1, p、 12, a20-24)
- ^ 《長阿含經》卷12:「此樂當有七果功德。云何為七。於現法中。得成道證。正使不成。臨命終時。當成道證。若臨命終復不成者。當盡五下結。中間般涅槃、生彼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CBETA, T01, no、 1, p、 75, a28-b3)
-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53:「五現法般涅槃。此間下種者。謂在欲界入正性離生。此間究竟者謂在欲界得諸漏盡。有五補特伽羅。此間下種彼間究竟。一中般涅槃。二生般涅槃。三有行般涅槃。四無行般涅槃。五上流般涅槃。此間下種者。謂在欲界入正性離生。彼間究竟者。謂在色無色界得諸漏盡。」(CBETA, T27, no、 1545, p、 277, b2-8)
- ^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18:「有五不還。謂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往色究竟。為五攝一切。為一切攝五耶。答一切攝五。非五攝一切。不攝何等。謂現法般涅槃。及往無色不還。中般涅槃。生般涅槃。何者為勝。答若住等斷。則中般涅槃為勝。若生般涅槃斷結多。則彼為勝。中般涅槃。乃至上流往色究竟。何者為勝。答若住等斷。則中般涅槃為勝。若乃至上流往色究竟斷結多。則彼為勝。如是生般涅槃。乃至上流往色究竟有行般涅槃。乃至上流往色究竟無行般涅槃。上流往色究竟。何者為勝。答若住等斷。則生般涅槃等為勝。若有行般涅槃等。斷結多。則彼為勝。」(CBETA, T26, no、 1544, p、 1017, c1-13)
- ^ 《大智度論》卷90:「以是智慧斷一切結使煩惱入無餘涅槃。是世俗法非第一實義。何以故。空中無有滅亦無使滅者。諸法畢竟空即是涅槃。」(CBETA, T25, no、 1509, p、 693, a27-29)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1:「離欲寂滅者。離三界愛欲入無餘涅槃也。息滅五陰十八界十二入自相共相自共相。即總別相也。外不壞相如實知者。謂聲聞不能如實了知生死相即涅槃相。」(CBETA, T39, no、 1789, p、 359, b4-8)
- ^ 《維摩詰所說經》卷1:「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CBETA, T14, no、 475, p、 542, c2)
- ^ 《成唯識論》卷3:「謂由有此第八識故執持一切順流轉法令諸有情流轉生死。雖惑業生皆是流轉。而趣是果勝故偏說。或諸趣言通能所趣。諸趣資具亦得趣名。諸惑業生皆依此識。是與流轉作依持用。及涅槃證得者由有此識故有涅槃證得。謂由有此第八識故。執持一切順還滅法令修行者證得涅槃。此中但說能證得道。涅槃不依此識有故。或此但說所證涅槃。是修行者正所求故。或此雙說涅槃與道。俱是還滅品類攝故。謂涅槃言顯所證滅。後證得言顯能得道。由能斷道斷所斷惑究竟盡位證得涅槃。能所斷證皆依此識。是與還滅作依持用。又此頌中初句顯示此識自性無始恒有。」(CBETA, T31, no、 1585, p、 14, a28-b13)
- ^ 《中阿含經》卷8:「彼即於現法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CBETA, T01, no、 26, p、 474, c28-p、 475, a1)
- ^ 《佛說十地經》卷1:「菩薩住此極喜地中。十大願門以為上首。引發圓滿百千阿僧企耶諸餘正願。是諸大願以十盡句而引發之。何等為十。所謂以有情界盡。以世界盡。以虛空界盡。以法界盡。以涅槃界盡。以佛興界盡。以入如來智慧界盡。以心所緣界盡。以智入佛所行界盡。以世間轉法輪智轉界盡。若有情界有斷盡者。是大誓願乃有斷盡。乃至若智轉界有斷盡者。是大誓願乃有斷盡。然有情界終無斷盡。此諸善根願無斷盡。乃至智轉界終無斷盡。此諸善根亦無斷盡。」(CBETA, T10, no、 287, p、 539, b17-28)
- ^ 《瑜伽師地論》(CBETA, T30, no、 1579, p、 375, b29)
- ^ 《本事經》卷3(CBETA, T17, no、 765, p、 678, b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