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是中国唐朝一段时期授予一批高級官員的一项半正式官名(此列表也包括武则天年间的宰相,尽管武则天称自己治下的政权为“周”)。
据《新唐书》编者欧阳修所述,唐朝沿袭前朝隋朝体系。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将政府分为五个部门: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后被隋炀帝改名殿内省。隋文帝年间,尚书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让最受尊敬的官员如高颎、杨素、苏威在不同的时期任尚书省长官,尚书省总有两个长官即尚书仆射,通常被视为宰相。欧阳修还称,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也被认为是宰相。[1]
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最初很大程度沿袭包括五省在内的隋制,但他为尚书省设立了唯一的长官尚书令,由皇次子李世民(即后来的唐太宗)担任。[2]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成为皇帝,部属无人敢担任尚书令,尚书令一职空缺。此后,尚书省由两位副长官尚书仆射领导[3]大约当时,可能在唐太宗命令下,多宰相的制度被正式化,以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改名自内史省)长官被认为宰相。因门下、中书两省经常有不止一个长官,宰相并不必是四个。唐太宗末期,他开始授特定的并非一省长官的高官参預朝政等官名,指为宰相。貞觀十七年(643年),他修订官名,将其正式化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和门下省长官侍中都是三品。这些宰相被柏杨称为“实质宰相”。
终唐一朝,门下省、中书省被数次改名,同中书门下三品也相应被数次改名(如唐玄宗年间,中书省、门下省分别短期改称紫微省、黄门省,实质宰相就被称作同紫微黄门三品)。[4]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又设立了一个次等但权力与前者相同的官名,最初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被柏杨称为“第二级宰相”。安史之乱后,实质宰相衔虽未被官方废止,却也不再使用,最后一个得此衔的是至德二年(757年)—乾元元年(758年)间的李麟;[4][5]而二级宰相衔却变得很普遍,[6]在唐朝的余年里都得到使用。神龙元年(705年),[7]尚书仆射不再被视为宰相,除非被授实质宰相衔。从初唐直到唐睿宗景龙四年(710年),参預朝政一职的变体继续出现,如参知机务、参掌机密、参知政事、参谋政事,柏杨称之为“第三级宰相”。
宰相们定期在政事堂相聚,政事堂最初在门下省。永淳二年(683年)侍中裴炎改任中书令后,政事堂移到中书省。玄宗开元年间,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为双关语。又列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于中书门下后。[8]唐肃宗年间,宰相们开始轮流休假,确保至少一个宰相总能当值;当表文被上奏给皇帝时,署所有宰相之名,无论是否当值。中书门下也被改回政事堂。[9]
此列表包括武则天的周朝,尽管这是否被认为唐朝的一部分是有争议的。此列表不包括被授予荣衔的地方管理者即使相。僭位者李煴和李𥙿手下的宰相也列入,但僭位者李承宏手下的宰相不列入,因李承宏虽被记载有多名宰相,却只有于可封、霍环见于史料,且其确切职务也无载。
尚书省的名称变化:
相应地,尚书省长官于618年至705年被视为宰相,[7]在这段时期官职如下:
担任尚书省长官(包括唐高祖年间仅是尚书省副长官的尚书仆射)的有:
705年后,尚书省长官不被视为宰相,除非得到宰相头衔。
内史省的名称变化:[4][12]
相应地,内史省长官在这些时期官职如下:
担任内史省长官的有:
门下省的名称变化:[4][12]
相应地,门下省长官在这些时期官职如下:
担任门下省长官的有:
官职设立于643年。官职名随内史省、门下省的名称而不时变动,有:
官职设立于682年。官职名随内史省、门下省的名称而不时变动,有:
常被简称作同平章事。
此官职作为正式化前官职的变体重现,甚至在第一级和第二级实质宰相官职正式化后,但直到开元元年(713年)后才正式重现。官职为知军国重事的刘幽求为最后一个以宰相衔变体为正式头衔的,尽管大和四年(830年)裴度曾短暂为平章军国重事。唐末,乾宁二年(895年)李知柔被短暂临时受任掌管中书省事务,授权知中书事,因而也被认为宰相并列入《新唐书·宰相表》;类似地,卢光启也被授两个类似的官衔权句当中书事、参知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