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性空 (梵語 :parabhāva-śūnyatā ,或parasvabhāva-śūnyatā ),又譯他空 ,也稱為彼彼空 (itaretara-śūnyatā ),佛教 術語,大乘佛教 中對於空性 的一種見解 ,主張在自性 之外的法,其自性是空性。抱持這種見解,稱為他空見 (parasvabhāva-śūnyatā-dṛṣṭi )。
一般認為,唯識學派 與如來藏學派 皆主張他性空,亦即世俗諦是空、勝義諦是有,與主張一切法自性空 [ 1] 的中觀學派 的核心主張不同,長久以來有著爭議。
藏傳佛教 中的覺囊派 是第一個明確以他空見立宗義的宗派,寧瑪派 中又稱他空見為大中觀,或了義大中觀。大手印 也採用他空見。
字源
他性空(梵語 :parabhāva-śūnyatā ),是一個複合名詞。其字根有 (bhāva ),指法 的存有 本身,即法的自性 (svabhāva),本體 或本質 。詞頭पर (para-),意為其他的,與自我的(स्व ,sva-)相對,凡不是屬於自我的,皆可說是他。他性(para-bhāva )這個名詞,相對於自性 (sva-bhāva),指非存有本身的其他存有,也被拼為para-svabhāva ,也就是法自性之外的其他自性。在龍樹 《中論 》等中,對自性及他性做了探討[ 2] ,Jay L. Garfield在其英譯《中論》中,將他性譯為otherness-essence 。
概論
大乘佛教 的《般若經 》,將空性見解的十八空 ,歸結為四空:有性空 、無性空 、自性空 、他性空[ 3] 。他性空也被歸納在其中,在《楞伽經 》中也被稱為彼彼空。自性 可以被用來作為真如 、法性 、實際 等的同義詞[ 4] ,龍樹 認為,在未斷見結時,產生執著,認為在真如自性之外,還存在其他的法,因此說他性空,來斷除這種錯誤見解[ 5] 。
作為空性見解中的一種,他性空(梵語 :parasvabhāva-śūnyatā ),如其字面意義,係認為某個特定法自性之外的其他法自性,其本質都是空性 (梵語 :śūnyatā )。因為在佛教中,自性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世間一切法的自性,另一種則是勝義的真如自性。若肯定真如法性為真實自性,在真如法性之外的世俗法自性則為他性,因此他性空也可以解釋為,勝義真如法性之外的世俗法自性為空性。這種見解,雖然沒有明言,但暗示了自性是不空的,也就是有的。根據他性空的論點,他性空論者,一般抱持著世俗自性是空性,但是勝義自性是存在的立場,這個觀點造成大乘佛教中長久的爭議。
龍樹 認為「因他性故無自性 」[ 6] ,而以「一切法無自性故空」[ 7] 立宗。有現代學者依據彼彼空論述,認為漢譯《中阿含經 》的《小空經 》[ 8] 論說了「約他性說空、約自性說不空」[ 9] 。並且有別於漢傳傳統理論[ 10] ,依據方法論的不同而劃分了空有二宗:龍樹的徒眾主張自空即「此法有故、此法即空」[ 11] 隨後形成中觀學派 ,又稱空宗;主張他空即「此法是空、餘法不空」[ 12] 的學派,如唯識學派 與如來藏學派 ,通常被稱為有宗[ 13] 。
學說根源
他性空的思想,可追溯至部派佛教時期對空行相 和空三摩地 [ 14] 的論述。說一切有部 的四諦十六行相 [ 15] 中,苦諦四行相即《雜阿含經 》中的於五取蘊 思惟非常 、苦 、空 、非我 [ 16] ,但不定說「諸法皆空 」,理由是一切法「約他性空、約自性不空」[ 17] [ 18] 。
《中阿含經 》的《小空經 》中有「約他性空、約餘者不空」的說法[ 19] ,其含義為:某自體中無特定的其他客體而稱其為空[ 18] ,這個自體中有特定的其餘客體而稱其為不空。譬如有時因其中無象等人物的緣故而說某堂舍空,有時因其中有比丘的緣故而說此堂舍不空[ 20] 。
在《瑜伽師地論 》的進一步解說中,因其自身有所缺失等緣故亦可說此堂舍空,但不能說此堂舍畢竟空[ 21] 。《楞伽經 》在彼彼(itaretara )空中有更進一步解說,因他法故空或因他法故不空的論斷,不蘊涵自法和他法本身為空[ 22] 。
大乘佛教經典
在大乘佛教經典中有多處提到他空之名相,如《光讚經》卷第六有說到蘊處界五陰十八界者都有生住異滅的現象,都無自性 ,暫有,最後都畢竟空,不論佛出不出現,唯有本住 法常住,祂寂滅故無本,無本就是本際 ,又為他故空 ,是菩薩摩訶薩所應修行的大乘法門[ 23] 。又《光讚經》也提到他空 [ 24] 。
繼《正法念處經》所說:若修行人能以無常,自空,他空 ,無我來修禪便是上上根有智慧的人,那麼此人離到達涅槃彼岸就不遠了[ 25] 。《大寶積經》,更有提到自空 與他空 故彼則寂靜[ 26] 。
《大般涅槃經》說,聲聞緣覺只見一切空,卻見不到不空。於蘊處界見一切都無我,卻不見真我。因此之故,說聲聞緣覺不得第一義空。因不得第一義空的緣故,說聲聞緣覺不行中道。無中道的緣故,他們見不到成佛之性[ 27] 。又說,唯有有智慧的菩薩才能見到空與不空,才能見到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這些修行人才是真正行於中道。那些不見空與不空的凡愚眾生也就見不到成佛之性,這都是因為他們的智慧被無明所覆蓋故[ 28] 。
《楞伽經》中指出虛妄想像自性執著者常惰於自性空與彼彼空等七種空的妄想中[ 29] 。
覺囊派宗義
在西藏眾多學派中唯有覺囊派獨持他空見 ,印度的佛典中雖有他空 名相但極少流通,故他空並非覺囊派獨創的佛學新名詞,覺囊派承認有情都有真如本性 。認為萬法都是暫有的,只有覺明或覺性才真正存在。
覺囊派認為世俗諸法是因緣所生,所以無自性,是自空 。而勝義諦「則非緣和之無為法」,是他空,屬實有。自空是西藏諸多中觀學派的主要見解。自空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現象,是假借的概念和名相,本身並沒有獨立的實體性。但覺囊派認為勝義或如來藏 不是自空,而是他空。其他西藏教派有主張成佛是證空性,把勝義、世俗一起空掉,把勝義如來藏說成是緣起性空 。覺囊派認為這樣世俗萬物就失去依託,認為:「說畢竟空者,認為一切都是空的,他們忽略了如來藏 的秘奧和自覺之妙智。」認為佛性若自空,求出離三界解脫,契證佛果等都成為毫無意義的事。[ 30] [ 31]
反對意見
格魯派 宗喀巴 ,依據中觀應成派 看法,反對他性空見解[ 32] 。
薩迦派 果然巴 ,認為宗喀巴的應成中觀見為斷見 ,覺囊派的他空見為常見 。
外部連結
参考资料
^
法尊 譯龍樹 《七十空性論 》:「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說諸法,皆從因緣起。【釋】由一切法皆自性空,故佛說諸法皆是緣起。」
印順 《空之探究·自性空與無自性》:「『般若經』常說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tā。一切法無自性niḥsvabhāva,無自性故空śūnyatā:經論師的大力宏揚,學者們似乎覺得『般若經』所說的自性空,就是一切法無自性空了。」
葉少勇 《中論頌:梵藏漢合校·導讀·譯註》:「一切法皆無自性,換句話說,一切法皆具“無自性性 ”(niḥsvabhāvatva),這個無自性性就是“空性 ”(śūnyatā),空性是世界的普遍性(4.8-9),是一切法的終極真實(tattva),它超越了名言所能詮表的境界,不可妄論生滅、斷常、一多(18.7-9)。空性是龍樹的根本主張。」
^
龍樹 《中論 》:「法若無自性,云何有他性?自性於他性,亦名為他性。 【青目釋】諸法性,眾緣作故,亦因待成故,無自性。若爾者,他性於他,亦是自性。亦從眾緣生、相待故,亦無。無故,云何言諸法從他性生?他性亦是自性故。」
葉少勇 《中論頌:梵藏漢合校·導讀·譯註》:「【今譯】如果自性是無有,從何而將有他性?其他事物之自性,即被說為是他性。」
霍韜晦 編著《佛學》頁92:「他性,他物的自性。自性是對己而說,他物是對他而言。」
^ 《大般若經》卷51;「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即能悟有性由有性空,無性由無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 云何自性由自性空?謂一切法皆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非見所作,亦非餘所作,是為自性由自性空。云何他性由他性空?謂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法、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離生性、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實際,皆由他性故空,是為他性由他性空。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 《大智度論 》:「自法,名諸法自性。自性有二種:一者、如世間法地堅性等。二者、聖人知如 、法性、實際。」
^ 《大智度論》卷46:「問曰:『如色,是自法,識,為他法;此中何以說:如、法性、實際,有佛、無佛常住,過是名為他法空?』答曰:『有人未善斷見結故,處處生著;是人聞是如、法性、實際,謂過是已,更有餘法,以是故說過如、法性、實際亦空。』」
^
龍樹 《十二門論 》:「【論】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釋】眾緣所生法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眾緣 亦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外因緣 者,如泥團、轉繩、陶師等和合故,有瓶生。……又如種子、地、水、火、風、虛空、時節、人功等和合故,有芽生。當知外緣等法,皆亦如是。內因緣 者,所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後生。如是內外諸法,皆從眾緣生,從眾緣生故,即非是無性耶?
若法自性無,他性亦無,自他亦無。何以故?因他性故 ,無自性 。
若謂『以他性故有』者,則牛以馬性有,馬以牛性有;梨以柰性有,柰以梨性有,餘皆應爾,而實不然。
若謂『不以他性故有、但因他故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以蒲故有席』者,則蒲席一體,不名為他;若謂『蒲於席為他』者,不得言『以蒲故有席』。又蒲亦無自性,何以故?蒲亦從眾緣出故,無自性,無自性故,不得言『以蒲性故有席』,是故席不應以蒲為體。
餘瓶、酥等外因緣 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內因緣 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
【論】如《七十論》中說:緣法實無生,若謂為有生,為在一心中?為在多心中?【釋】是十二因緣 法,實自無生,若謂有生,為一心中有?為眾心中有?
若一心中有者,因果即一時共生;又因果一時有,是事不然,何以故?凡物先因後果故。
若眾心中有者,十二因緣法,則各各別異,先分共心滅已,後分誰為因緣滅?法無所有何得為因?
十二因緣 法,若先有者,應若一心?若多心?二俱不然,是故眾緣皆空;緣空故,從緣生法亦空。是故當知,一切有為法皆空。
有為法尚空,何況我耶?因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有為法故,說有我。如因可然故,說有然,若陰、入、界空,更無有法可說為我,如無可然,不可說然。如經說:『佛告諸比丘,因我故有我所,若無我則無我所。』
如是有為法空故,當知無為涅槃法亦空,何以故?此五陰滅,更不生餘五陰,是名涅槃。五陰本來自空,何所滅故說名涅槃?又、我亦復空,誰得涅槃?復次、無生法名涅槃。若生法成者,無生法亦應成,生法不成,先已說因緣,後當復說,是故生法不成。因生法故,名無生,若生法不成,無生法云何成?是故有為、無為及我皆空。」
^
印順 《空之探究·空性──無自性空》:「緣起法即是空(性),緣起法(也就是一切法)為什麼即是空呢?如『迴諍論』說:「若法依緣起,即說彼為空;若法依緣起,即說無自性」([頌‧以下釋])「諸緣起法,即是空性。何以故?是無自性故。諸緣起法,其性非有,無自性故。……無自性故說為空」。
以無自性niḥsvabhāva明緣起即空,『中論』「青目釋」也說:「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大智度論』也一再說:「若從因緣和合生,是法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空」。『中論』頌說:「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眾緣中有(自)性,是事則不然」。「陰合有如來,則無有自性」。「汝若見諸法,決定有(自)性者,即為見諸法,無因亦無緣。……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自性svabhāva,是「自有」自成的,與眾緣和合而有,恰好相反。所以,凡是眾緣有的,就沒有自性;如說法有自性,那就不從緣生了。一切是依因緣而有的,所以一切是無自性的;一切無自性,也就一切法無不是空了。進一步說,由於一切法無自性空,所以一切依因緣而成立,「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顯示了龍樹學的特色。」
^
對應於巴利文 中部 121經〈空小經〉。
^
印順 《空之探究·三三摩地》:「說一切法無我,是確定的,徹底的,因為不論什麼法,即法異法,都非是我,所以一切法決定是無我的。說諸法皆空──一切皆空,這是不能依文取義的。這一見解,是依『中阿含經』『小空經』的。如說鹿子母堂空,是說鹿子母堂中沒有牛、羊、人、物,不是說鹿子母堂也沒有。鹿子母堂自性是不空的,空的是鹿子母堂內的人物。這名為「他性空」,就是約他性說空,約自性說不空。依此來說空、無我,無我是了義說,一切法是無我的。「諸法皆空」是不了義說,空是無我,我空而法是有──不空的。」
^
圓測 《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 》:「親光釋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過千年後,空有乖諍。佛滅沒已,一千年後,南印度界健至國中,有二菩薩,一時出世,一者清辨 、二者護法 ,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薩,執空撥有,令除有執,護法菩薩,立有撥空,令除空執。……故今略述二種觀門: 一者、清辨依諸《般若》,及龍猛 宗,立一觀門,謂歷法遣相觀空門,立一切法,皆悉是空,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故《般若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又《思益經》云:『以心分別諸法皆邪,不以心分別諸法皆正。』
又《中論》曰:『若有所不空,應當有空,不空尚不得,何況得於空。』
又《中論》曰:『諸佛或說我,或時說非我,諸法實相中,非我非非我。』
如是等文,誠證非一,是故清辨《掌珍論》曰:『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
二者、護法依《深密》等,及彌勒 宗,立一觀門,謂在識遮境辨空觀門,立一切法,通有及無,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因緣故有,圓成實性理有非無。
故《深密》說:『依所執故,說一切法皆無自性。』
《寶積經》說:『若撥諸法皆無性者,我說彼為不可治者。』
《瑜伽》等曰:『依所執性故,契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辨中邊論頌》:『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故契中道。』
如是等文,誠證非一,是故《二十唯識》等曰:『非知諸法一切種無,乃得名為入法無我,然達愚夫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諸法我無,如是乃名入法無我。』」
^
印順《中觀今論》:「自性空,就是任何一法的本體,都是不可得而當體即空 的。」
^
《辯中邊論 》:「若於此非有,由彼觀為空。所餘非無故,如實知為有。若如是者,則能無倒,顯示空相。」
^
印順《性空學探源》:「空宗與有宗,在乎方法論的不同。凡主張「他空」──以「此法是空,餘法不空」為立論原則,就是主張空者不有、有者不空的,雖說空而歸結到有,是有宗。凡主張「自空」──以「此法有故,此法即空」為立論原則,就是有而即空、空而即有的,雖說有而歸結到空,是空宗。」
^
《雜阿含經 ·五六七經》:「云何空三昧 ?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
《雜阿含經 ·二三二經》:「云何名為世間空 ?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 。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空世間。」
龍樹 《大智度論 》:「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業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停久,水則還冷。諸法,性亦如是,未生時,空無所有,如水性常冷;諸法,眾緣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熱;眾緣若少若無,則無有法,如火滅湯冷。如經說:『眼空,無我、無我所。何以故?性自爾 。耳、鼻、舌、身、意、色,乃至法等,亦復如是。』……復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從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
瞿曇留支 譯龍樹 《壹輸盧迦論 》:「如《調伏三蜜提經》中說:『佛告三蜜提,眼空,無常、無不動、無不壞、無不變。何以故?性如是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世尊於此修多羅中,說空,說無常。以是義故,知諸法空、無常。」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復有四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苦智云何?答:於五取蘊 ,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無漏智,是名苦智。集智云何?答:於有漏因,思惟因、集、生、緣,所起無漏智,是名集智。滅智云何?答:於諸擇滅,思惟滅、靜、妙、離,所起無漏智,是名滅智。道智云何?答:於無漏道,思惟道、如、行、出,所起無漏智,是名道智。」
迦多衍尼子 《發智論 》:「云何苦智?答:於諸行,作苦、非常、空、非我,行相轉智。云何集智?答:於諸行,因作、因集、生、緣,行相轉智。云何滅智?答:於諸行,滅作、滅靜、妙、離,行相轉智。云何道智?答:於諸行對治道,作道、如、行、出,行相轉智。」
《大毘婆沙論 》:「問:何故名行相 ?行相是何義?答:於諸境相,簡擇而轉,是行相義。」
^
《雜阿含經 ·二六五經》:「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大毘婆沙論 》:「問:何故名苦?廣說乃至,何故名出?答:(1)傷痛逼迫,如荷重擔,違逆聖心故,名為苦。(2)由二緣故,說名非常,一、由所作,二、由屬緣。……(3)違我所見 故,名為空 。(4)違於我見故,名非我。……復次:(1)麁重所逼故,名為苦。(2)性不究竟故,名非常。(3)內離士夫 、作者、受者、遣作受者故,名為空 。(4)性不自在故,名非我。……」
^
《大毘婆沙論 》:「問:亦有空行相,能緣一切法,此中何故不說耶?答:……有說:非我行相,其義決定,是故偏說,謂空行相,義不決定。以一切法,有義故空,約他性故,有義故不空,約自性故。非我行相,無不決定,以約自他,俱無我故。由此尊者世友 說言:『我不定說諸法皆空,定說一切法皆無我。』」
^ 18.0 18.1
《阿毘曇毘婆沙論 》:「復有說者,如空行,有所以空,有所以不空。有所以空者,如自中無他 。有所以不空者,以自故 不空。無我行,無如此分別。是以尊者和須蜜 作如是說:『我不說一切諸法悉空。』」
^
《中阿含經》卷49〈小空經〉:「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於東園鹿子母堂。爾時,尊者阿難,……白曰:世尊一時遊行釋中,城名釋都邑,我於爾時,從世尊聞說如是義:『阿難!我多行空。』彼世尊所說,我善知、善受、為善持耶?爾時,世尊答曰:阿難!彼我所說,汝實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從爾時,及至於今,多行空也。
阿難!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財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眾。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餘者,我見真實有;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
阿難!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當數念一無事想。彼如是知,空於村想,空於人想,然有不空,唯一無事想。若有疲勞,因村想故,我無是也。若有疲勞,因人想故,我亦無是。唯有疲勞,因一無事想故。……復次,阿難!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人想,莫念無事想,當數念一地想。……莫念無事想,莫念地想,當數念一無量空處想。……莫念地想,莫念無量空處想,當數念一無量識處想。……莫念無量空處想,莫念無量識處想,當數念一無所有處想。……莫念無量識處想,莫念無所有處想,當數念一無想心定。……彼作是念,我本無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樂彼,不求彼,不應住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大毘婆沙論 》:「如契經說:『一時,佛住室羅筏城東鹿母精舍,尊者阿難,來詣佛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憶一時佛住釋種迷主盧園,親從世尊聞如是義,由我多住空三摩地 ,乃至廣說,我於是義,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說無異。』……時諸苾芻,聞世尊說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便疑此是佛不共定,佛知其意,告阿難言:『若有苾芻,亦欲多住此空定者,當除城邑想,及有情想,起阿練若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世尊於是,復告阿難:『若餘 苾芻,亦欲多住此空定者,當除有情想,及阿練若想,起於地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如是有餘 苾芻,應除阿練若想,及地想,起空無邊處想。乃至有餘 苾芻,應除識無邊處想,及無所有處想,起非想非非想處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若復能除無所有處想,及非想非非想處想,乃能究竟多住空想。』……佛告阿難:『如是趣入無上空定,能速盡諸漏,證得無漏無加行解脫。』」
「問: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評曰:應作是說,住本性 空,觀法本性,空、無我故,雖見變壞,而不憂惱。……問:何故世尊於一切位,漸減前一想,漸增後一想,不總勸除前諸想耶?答:過去諸佛,過殑伽沙,皆作如是次第說故。復次、欲令所說文不亂故。……復次、欲令所說文不重故。……復次、欲令所說文要略故。……復次、欲顯論道法應爾故,謂古昔論師,凡興論道,若取後一,必捨前一,世尊既是無上論師,故依論道,作如是說。」
《阿毘曇毘婆沙論 》:「問曰:佛說我多住空,為住何空?答曰:……評曰:應作是說,住性空,所以者何?但觀法性 故。」
^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契經事》:「譬如客舍,於一時間 ,無諸人物,說名為空;於一時間,有諸人物,說名不空。或即此舍,由無一類,說名為空,謂無材木,或無覆苫,或無門戶,或無關鍵,或隨一分無所有故;然非此舍即舍體空。……以世間道,修空性者,謂聖弟子,住遠離處,先於城邑、聚落、人想,作意思惟,次復思惟阿練若想;彼即觀察,於自身中,此想為空,謂人、邑等想;此想不空,謂阿練若想;又餘 不空,謂阿練若想為緣,阿練若想相應,諸受思等。……又即於彼,能取山林、卉木、禽獸等阿練若差別相想,無復思惟,但思惟地無別相想。……從此次第,除色想等,漸次思惟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差別相想,後於非想非非想處所有相想,作意思惟,於一切處,如前所說,歷觀空性,觀諸下地有麁想等,觀諸上地有靜想等,如是名為,諸聖弟子,以世間道,修習空性。」
^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契經事》:「或即此舍,由無一類,說名為空,謂無材木,或無覆苫,或無門戶,或無關鍵,或隨一分無所有故;然非此舍即舍體空。……或即自體所依止身,於一時間,由無一類,或眼、或耳、或鼻、或舌、或身一分,或意一分,說名為空;然非自體所依止身即自身體一切皆空。當知此中總略義者,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是名於空顛倒趣入,亦名違越佛所善說法、毘奈耶。」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云何彼彼空?謂:於彼無彼空,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子母舍,無象、馬、牛、羊等,非無比丘眾,而說彼空。非舍、舍性 空,亦非比丘、比丘性 空,非餘處 無象、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於彼無彼,是名彼彼空。」
談錫永 《入楞伽經梵本新譯》:「復次,大慧,云何相對空?此謂若一法於此無有,人即謂於彼亦空,譬如大慧,於鹿母講堂中無象、牛、羊等,對諸比丘眾,我可說講堂非無比丘,堂之空僅無彼(象、牛、羊)等而已。更者,大慧,此非謂講堂無講堂性相,比丘無比丘種性,亦非謂餘處無象、牛、羊。大慧,於此處,人於自相共相中見一切法,然而相對而言,此法或不見於此地,由是即說為相對空。【註 101】itaretara ,前人譯為更互、互相(如《俱舍論》等),或譯為彼彼(如本經唐譯等),實即「彼此」之意,彼此者,相對而言,故意譯為相對空,令經意易明。如經舉例,講堂象等空,比丘則不空,故為相對而空。然此相對空,非龍樹四重緣起之相對緣起空。」
^
《光讚經》卷第六 佛說:「復次,須菩提!其所有者,所有空。無所有者,無所有空。自然者,自然空。為他故者,他故亦空。彼何謂所有所有空?謂五陰也。彼五陰者,所有所有空。是謂所有所有空。何謂無所有無所有空?謂無為也。彼無為者,無為故空。是謂無所有無所有空。何謂自然自然空?其為空者,則無有相、亦無所作、亦無所見。是謂自然空!彼何謂為他故空?假使怛薩阿竭興出現者,若怛薩阿竭不興出現,其法常住,其法界亦寂滅故無本,無本斯則本際,其於此者為他空,是謂為他故空。是謂,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摩訶衍也。」
^
《光讚經》卷第三摩訶般若波羅蜜了空品第七
「復次,天中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當住於四意止。所以者何?觀四意止亦復是空,不為有異四意止空,也不他空,其四意止自然為」
^
《正法念處經》卷第四 若人以無常 自他空無我 修禪上上智 去涅槃不遠
^
《大寶積經》卷第六 第二無邊莊嚴會出離陀羅尼品第二:「諸法本性。非以文字語業宣說可見可得。一切諸法皆無本性。如是諸法。非作非不作。非等非不等。非寂靜非不寂靜。然於諸法。亦住寂靜及不寂靜。所言住者亦無所住。亦不變異。亦復不住不變異法。何以故。法無住故不入算數。非由算數建立言教。而能令法入於算數。一切文字語業演說。皆不可得。不住於處及一切處。如是文字及以語業。無所從來。去無所至。不住中邊。一切文字及於語業。業非業故。非功用故。以於一切文字語業自性空故。文字語業亦復皆空。亦以文字語業他性空故。他性亦空。乃至自他性空故。自他性亦空。自他空 故彼則寂靜。若寂靜者彼則寂滅。若寂滅者。彼一切法即寂滅門。」
^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大慧!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 、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 。」
^ 多羅那他:《中觀他空思想要論》
^ 許得存譯《覺囊派教法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p239-240。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23:「《四百論》云:『若法緣起有,即應無自在,此皆無自在,故我終非有。』其釋說云:『若法是有自性自體自在,不依他性,則由自有應非緣起,然一切有為皆是緣起。如是若法是緣起有,即非自在,依仗因緣始得生故。此一切法皆無自在,故皆無我,皆無自性。』言自在者,義謂現似有自性時,所現實有,覺非依仗諸識而現。然以不依因緣為自在義,則破彼義對自部師不須更成。又破彼義不能立為得中觀見,故於境上,若由自性能自立性,是自在義。故性空義,即是離彼自在之性,非謂全無作用之事。故緣起因能破自性,即前釋云:『是故此中是緣起故,離自在性,離自在義即是空義,非謂一切皆是無事。』故見全無作用事者,是謗如幻染淨緣起,是顛倒見。又若見有自性之事,亦是顛倒,以此自性無所有故。即前釋論無間又云:『故謗此中緣起如幻染淨因者,是倒無見,又無性故,見有實事亦是顛倒。故說諸法有自性者,無有緣起,成常斷見而為過失。』故欲遠離常斷二見,應當受許無性如幻染淨緣起。」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