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股庄

新莊郡略圖

五股庄臺灣日治時期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北州新莊郡。今新北市五股區

行政區劃

五股地區在清治時期及日治時期初期屬興直堡八里坌堡,在1895年6月隸屬「臺北縣直轄、淡水支廳」,在1897年7月1日興直堡隸屬「新庄辨務署」,八里坌堡隸屬「樹林口辨務署」[1]。1898年6月28日,興直堡改隸「三角湧辨務署新庄支署」,八里坌堡改隸「滬尾辨務署山腳庄支署」[2]。1899年7月21日,新庄支署改隸臺北辨務署[3]。1901年11月11日,臺灣的行政區劃改為二十廳,五股地區隸屬「臺北廳新庄支廳」。1901年12月17日,臺北廳劃分為39個區,五股地區被劃分為第16、33、34區[4]。1902年7月31日,八里坌堡實施街庄整併[5]。1904年4月1日,興直堡實施街庄整併[6]。1906年1月1日,臺北廳改設置以地名稱呼的28個區,五股地區被劃分為和二重埔區、五股坑區[7]。此時的街庄如下:

  • 八里坌堡:觀音坑庄、洲仔庄、成仔藔庄、五股坑庄、石土地公庄、水碓庄
  • 興直堡:更藔庄、新塭庄[8]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前述8庄合併為臺北州新莊郡「五股庄」,轄域內分為觀音坑洲子成子寮五股坑石土地公水碓更寮新塭等8個大字[8]

  • 水碓大字下有「水碓」、「水碓窠」、「塭底」小字
  • 石土地公大字下有「石土地公」、「外寮」、「蓬萊坑」小字名
  • 洲子大字下有「洲子」、「御史坑」小字名
  • 成子寮大字下有「成子寮」、「獅子頭」、「北勢坑」小字名
  • 觀音坑大字下有「中坑」、「崩山」、「內岩」、「坑口」、「直坑」、「田子埔」、「福隆山」小字名
  • 五股坑大字下有「五股坑」、「冷水坑」、「壟鈎坑」小字名
  • 更寮大字下有「更寮」、「鴨母港」、「下竹圍」、「洲子尾」、「羅古」、「樹林頭」、「褒子寮」小字名
  • 新塭大字下有「新塭」、「舊塭」小字名[9]

二戰後,五股庄在1946年改為臺北縣新莊區五股鄉,為目前的新北市五股區

五股庄行政區劃變遷
1901年 1906年[7] 1920年-1945年 1946年
[4] 街庄[5][6] 街庄 街庄 大字 鄉鎮
第33區 觀音坑庄 五股坑區 觀音坑庄 五股庄 觀音坑 五股鄉
洲仔庄 洲子
成仔藔庄 成子寮
五股坑庄 五股坑庄 五股坑
第34區 牛角坡庄(部分)、水泉空庄(部分) 石土地公庄 石土地公
水泉空庄(部分) 水碓庄 水碓
第16區 更藔庄、鴨母港庄、下竹圍庄、洲仔尾庄、鑼鼓庄、樹林頭庄、匏仔藔庄 二重埔區 更藔庄 更寮
新塭庄、舊塭庄 新塭庄 新塭

庄長

  • 林知義:1920年至1922年,原任五股坑區長
  • 吳培標:1923年至1925年,後任林口庄
  • 陳國銓:1926年至1933年
  • 鹽見平三郎:1934年至1940年,後任鷺洲庄
  • 內田邦太郎:1941年至1945年[10]

設施

參見

  1. ^ 辨務署開始月日. 臺灣總督府報. 1897-10-09. 
  2. ^ 府令第38號 辨務署名稱位置及管轄區域改定. 臺灣總督府報. 1898-06-28. 
  3. ^ 臺北縣告示第51號 辨務署支署並警察官吏派出所名稱位置管轄區域改正. 臺北廳報. 1899-07-22. 
  4. ^ 4.0 4.1 臺北廳令第2號 街庄長管轄區名改正. 臺北廳報. 1901-12-17. 
  5. ^ 5.0 5.1 臺北廳告示第144號. 臺北廳報. 1902-07-31. 
  6. ^ 6.0 6.1 臺北廳告示第五十一號 芝蘭二堡・芝蘭三堡・興直堡・擺接堡・大加蚋堡ノ内左ノ通街庄名竝區域ヲ改正ス. 臺北廳報. 1904-03-27. 
  7. ^ 7.0 7.1 臺北廳令第11號. 臺北廳報. 1905-12-27. 
  8. ^ 8.0 8.1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9. ^ 《臺灣總督府行政區域便覽》
  10. ^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2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