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

載錄上章範本的《赤松子章曆》書影

上章道教天師道道士與神靈溝通的主要手段,是天師道最重要的儀式。上章儀式模倣官員向皇帝上呈奏章的制度,道士在冥想中想像召出身中的神靈為隨從,一同上升天庭向太上老君遞上章本,為信徒陳述懺悔認罪、祈請求福的願望,請求大道降下「道氣」護衛信眾。清醒後道士會焚燒章本,讓信徒吞服其灰燼。章本行文有一定的格式和範本,相傳太上老君曾授予張道陵章本300種,許多在後世失傳。信徒請託道士上章,須交付米、油、筆、紙等物資為「章信」。東漢六朝時的上章之法後來演變成齋醮中的其中一道程序,流傳至今。

動機

上章是天師道與神靈溝通的最重要手段[1]:55。「章」的意思,是給皇帝的奏章,天師道的上章模倣自官員的做法。道士的皇帝,是太清天上的太上老君,而道士就是太上老君的臣下。上章是天師道治病的方法[2]:42、45,也可以處理涉及災禍、生子、出行、治鬼、度亡、官司、當官、氣候、星象等多方面的事情[3]:218,道民遇上災害疾病,都可找天師道道士,請求上章,乞恩求福[4]:361

天師道認為,災厄都由於自己及祖先犯罪而起,信徒如有災害,要報告天師道道士,然後反省自己的行為,自述所犯的罪,表示悔意。求助者若是壞人,根本沒有良心和悔意,道士就不要為他上章[2]:38-39。除了犯罪外,災害和疾病,也由於精物鬼怪或「鬼氣」作祟,須道士上章乞求天官救治,消災治病[4]:360,祈請天上神明下臨人間,解厄救患[5]:336,或請「道氣」降下保護。過世親人在陰間受苦,回來告訴家人[2]:44、37,從墓塚訴說不滿和苦痛,把痛苦轉嫁給子孫,讓家人患病,引致災厄,也須道士上章[1]:60

程序

信徒向道士陳述自己的苦況後,道士決定適當的上章儀式及「章信」,信徒然後準備好章信,交予道士[6]:40-41。上章前必須使用曆書,為上章選擇吉祥或可行的日子。道士也可查閱《千二百官儀》,這是天師道神明及其機構的目錄,列出天界各部門的「君」或官將的名字,以及其可以協助拯救的事情。道士從中選擇適當的神靈來處理問題[6]:44、49。道士繼而撰寫章文,結構上,第一部份先寫信徒所遇到的災害,第二部份寫災害形成的原因,例如以前犯下錯誤、惡鬼鬧事等等,第三部份祈求相關的神明降臨拯救[2]:42-43。章本上並須寫上道士的職屬、法位[6]:40。章文措詞要樸實,以感動神明,不要太虛浮華麗。道士上章時要穿「法衣」[2]:38-39,進入「靜室」中,靜室是無窗、門口向東的小室[7]:1

真正的上章在道士的冥想中完成,步驟始自「發爐」,道士存思太上老君召出道士身中「三五功曹」等許多身神,並請八方正氣進入身中,以便所啟迅速到達玉帝面前[6]:57、55。道士把章本交給從己身中召出的靈官,稱為「操章」[7]:2。從道士身內召來的神靈將護送章本到天門,之後繼續跪請其他神靈衛護上章。「發爐」之後是「出官」,道士召出體內身神後,也召請「騎馬使者」和眾多的下屬官吏,組成隨從,將章本傳送到天庭,並將遞送的表文告知玉皇、老君和最初的三位天師。道士與跟從他的神吏遊歷到天門,朝覲太上老君,是整個上章儀式的高潮[6]:56-57。道士上升太清天,就如其他地方巫師的飛行法[2]:46。上章完畢,身中之官回到道士身中,稱「復官」[3]:31。上章後,道士應給所請官吏及身中吏兵「言功」[3]:217,即感激神明的功勞[2]:36。部份不良道士則乘醉奏章[4]:363

如果災害不停,一月內最多可以為同一事件上章三次[2]:38。上章後,章本可以焚燒,灰燼可和蜜糖混和製為藥丸吞服。如未被燒掉,章本要好好保存,防止玷污損壞,因章本上有神明姓名和真官位號。但章本不會永久保存,會定期焚燒[6]:48、59-60

章本

章本模倣朝廷奏章的格式,包括「誠惶誠恐」等套語。通常章本先列明道士的法位,然後是開場白[6]:45-46,講些自己有幸得奉大道,理當拯救生民一類的套話,然後羅列請章人的姓名、籍貫、出生年月日等[3]:218,說明他為誰上章,接著描述有關問題或危機,判斷其成因,並全面交代罪過,懺悔生者與亡人所犯下的一切罪行。道士表明他作為上章者的科儀職位,列舉信徒提供的章信,然後召請能解決問題的神靈前來協助,聲明願成酬神,再召請「直使功曹」和「騎置吏」,準備傳遞章本至天曹。章本用謙卑的套語結束[6]:46-47

相傳張天師當初自太上老君所得,有章本300種,部份後世失傳。據南朝時《赤松子章曆》所載,除了治病之外,章本有關農業的,有請雨章、請晴章、請雨得水過止雨章、卻蟲蝗鼠災食苗章、保蠶章等等;有關日常生活的,如夫妻積病療治章、斷瘟疫章、收除火災章、保胎章、催生章、保嬰章、乞子章等等[4]:360-361。漢代章本,許多在六朝時已失傳[2]:31。《赤松子章曆》中保存了134個章本的目錄,實存66個[3]:25。《元辰章醮立成曆》也是六朝時上章科儀手冊[5]:336。晚唐杜光庭努力收集章本,編成了《太上宣慈助化章》[2]:30-31

費用

準備上章時,信徒須提供紙張、錢、米、毛筆等東西給道士,這類物品稱「章信」,又稱「(貝危)信」。部份章信,道士可以用作生活所需[2]:40。章信項目,包括米、油、素、席、毛筆、墨、紙、銀環或金環、香、錢或水果等。文具用於修改「命籍」,油燈用來照亮黑暗,錢和米用來救度亡人。章信多少,視乎信徒的身分,大體分天子、王公和庶民三等。規定章信數量各不相同。天師道號稱「神不飲食,師不受錢」,因而要限制上章所收的信物數量,並指定要用於慈善[6]:41-43。章信是道士的重要收入。按規定章信中三成物品歸道士個人所有。有些道士增長章本篇幅,又增加章信要求。北魏著名道士寇謙之希望改革天師道,主張毋須每次上章提供大量的紙筆絹素錢米等,只要每年給予定量章信就行了[1]:55。他主張信徒請求上章,只須送上紙30張、筆一枝、墨一挺即可[4]:363

演變

上章在天師道的儀式中佔有核心地位[1]:55,天師道儀式圍繞上章而展開[6]:37。天師道相傳,漢朝末年,太上老君見社會混亂,把「正一盟威之道」和上章章本傳授給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張道陵用上章和符給人治病,後來交付子孫,流傳下去。南北朝時,章本趨於浮誇,有的篇幅長達二三十張紙[2]:29、39。章文內容受到後世道教思想新發展的影響,如受東晉時出世的靈寶經佛教影響,章文中出現因果報應、命運、輪回轉生與地獄觀念,受唐代出現的新習俗影響,章文中出現城隍信仰、燒紙衣服及紙錢的做法[6]:38、65、39。東晉時,天師道上章儀式與南方道教的祭祀儀結合起來,形成「章醮」[3]:112。到宋代,上章不是單獨的儀式,而是成為複雜的齋醮中其中一項程序[1]:61。靈寶齋法保留了上章科法,仍有入戶、發爐、出官、復官、復爐、出戶等步驟,此外吸收了佛教懺儀和誦經儀式[5]:340。現代台灣正一道士所做的「拜表」(拜進章表)由上章發展而來[2]:29

禁忌

上章要注意許多禁忌。戊辰日與戊戍日不可以上章,這兩天太清天神明檢查信徒名單,天門鎖上,道士沒法進去。上章時要注意面向哪一方向。家裏有死人,或有母親剛生孩子,道士都是不潔淨的,不能上章[2]:38-40。道士家中有死亡、分娩,要過一定日子才能上章;道士自己有病,也不可以上章[1]:55。建築動土時也不可上章。書寫章本用的小几案的尺寸大小與材料,也有所規定[6]:44、47

注釋

  1. ^ 1.0 1.1 1.2 1.3 1.4 1.5 丸山宏. 張澤洪譯. 〈正一道的上章儀禮〉. 《宗教學研究》. 1992, 1: 53–61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中文(简体)).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丸山宏. 〈正一上章的歷史及演變〉 (PDF). 《道教學探索》. 1988, 1: 27–47 [2016-05-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8-20) (中文(繁體)). 
  3. ^ 3.0 3.1 3.2 3.3 3.4 3.5 呂鵬志. 《唐前道教儀式史綱》.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 ISBN 9787101062830 (中文(简体)). 
  4. ^ 4.0 4.1 4.2 4.3 4.4 陳國符. 《道藏源流考》. 北京: 中華書局. 1963 (中文(繁體)). 
  5. ^ 5.0 5.1 5.2 黎志添. 〈道教地方科儀研究——香港道堂科儀及其歷史傳承〉. 林富士 (编). 《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0: 333–374 [2017-12-21]. ISBN 97898602647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中文(繁體)).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 〈天師道上章科儀——《赤松子章曆》和《元辰章醮立成曆》研究〉. 黎志添 (编). 《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 呂鵬志譯.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03: 37–71. ISBN 9628820842 (中文(繁體)). 
  7. ^ 7.0 7.1 索安英语Anna Seidel. 呂鵬志譯. 〈早期道教儀式〉. 《宗教學研究》. 2006, 4: 1–3、81 [201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中文(简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