ㄔ()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彳」字,發音則取官話「彳」字(音ㄔˋ)的聲母。《正字通》:「左步為『彳』,右步為『亍』,合『彳』、『亍』為行。」
「ㄔ」的發音為送氣清捲舌塞擦音/ʈ͡ʂʰ/,原本聲母不可單獨發音,需搭配介音或韻母。單講「ㄔ」這個符號時實際上是搭配韻母「ㄭ」,發為「ㄔㄭ」,但該韻母平常書寫時可以省略,一般人會覺得該韻母是「空韻」。「ㄔㄭ」的國際音標為/ʈ͡ʂʰɨ/,漢學家則不認可這樣拼法,而另自行發明「舌尖後不圓脣元音」/ʅ/作為空韻符號,將「ㄔㄭ」拼為/ʈ͡ʂʰʅ/,但沒有獲國際語音學學會接受。
在漢語拼音跟通用拼音中對應的為〔ch〕;由於「ㄔ」與「ㄑ」為互補分佈,威妥瑪拼音將之與「ㄑ」共用〔chʻ〕,取決於韻母來發聲。
此外在臺灣方音符號中,「ㄔ」也被用於客家話、粵語,發音為送氣清顎齦塞擦音/t͡ʃʰ/,但粵語注音符號中不採用此符號。
相關變體
閏音符號為送氣清顎齦塞擦音/t͡ʃʰ/設下專門符號「」,臺灣方音符號則不設之,直接以「ㄔ」來標記。粵語也有此聲母,但閏音符號另設「」號,見ㄘ條目。
編碼與拼音
參考資料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農民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職工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11月。
- 中國文字改革硏究委員會祕書處拼音方案工作組:《全國主要方言區方音對照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注音符號手冊》,臺北:教育部,200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