ʅ,是表示舌尖後不圓唇元音的音標符號。在漢語中,此音就是「之、痴、師、日」(漢語拼音順序是「zhī、chī、shī、rì」,注音符號依序爲「ㄓ、ㄔ、ㄕ、ㄖ」)的元音。
由於此音標現在並不獲官方的國際音標接受,語音學界提出了多種新說。
其中,傳統的語言學者描述它有「buzzing聲」。不少現代的語言學者[1][2]則描述它是音節化的輔音,但有很弱的摩擦,把它寫作[ʐ̩][3]。以「shī、rì」爲例,相應地就是[ʂʐ̩˥]、[ʐʐ̩˥˩]。
而對多數人來說,擦音僅持續在元音之前[4],舌頭和牙齒的位置不變,但是舌頭的接觸略微降低,以从一開始排除高度近似的元音。UCL的John Wells[5]使用了更詳細的轉寫,把它寫作[ɻᶤ](如「shi」寫作[ʂɻᶤ]),以上標符號表示元音化的特徵。Sang-Im Lee-Kim則將它定爲音節性的捲舌近音/ɻ̩/[6]。
另有學者建議將它定爲閉央不圓唇元音/ɨ/(如「shi」寫作/ʂ͡ɨ/),以表示擦音的發音機制會衍生爲元音[7]。
註釋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