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与「
貞元 (唐朝)」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
貞元」。
貞元(785年正月—805年八月)是唐德宗的第三個年號,共计21年。[1]唐德宗最初擬定的年號是「元慶」和「天元」,後採用宰相李泌的建言,從唐太宗年號貞觀和唐玄宗年號開元各取一字合二為一,成為新年號「貞元」。[2][3]
改元
大事記
出生
逝世
貞元二十一年
紀年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參看
引用來源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03頁。
- ^ 梁章鉅《浪跡三談》卷二〈元慶〉:唐德宗初擬改年「元慶」,後用李泌之言,改貞元,合貞觀、開元之名,以取法二祖,見《玉海》。〈天元〉:唐德宗初擬改年「天元」,後不用。案《玉海》云,「天元」為周號,而李泌議之。其實周宣帝自稱天元皇帝,非年號也。
- ^ 劉新方,《「周易」與唐代帝王年號關係考》,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6期,洛陽理工學院,第27頁。
- ^ 劉昫. 舊唐書本紀第十二德宗. 维基文库. 「貞元元年正月丁酉朔,御含元殿受朝賀,禮畢,宣制大赦天下,改元貞元。」
- ^ 歐陽脩. 新唐書本紀第七德宗. 维基文库. 「貞元元年正月丁酉,大赦,改元。」
- ^ 司馬光.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七. 维基文库. 「貞元元年 春,正月,丁酉朔,赦天下,改元。」
- ^ 劉昫. 舊唐書本紀第十四順宗. 维基文库. 「貞元二十一年正月癸巳,德宗崩,丙申,即位於太極殿。……辛丑,誥:『……宜改貞元二十一年為永貞元年。自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已前,天下死罪降從流,流以下遞減一等。』」
- ^ 歐陽脩. 新唐書本紀第七順宗. 维基文库. 「〔貞元〕癸巳,德宗崩。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極殿。……永貞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為皇帝,自稱曰太上皇。辛丑,改元。」
- ^ 司馬光.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二. 维基文库. 「〔永貞元年正月〕癸巳,德宗崩;……丙申,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八月〕辛丑,太上皇徙居興慶宮,誥改元永貞,立良娣王氏為太上皇后。」
參考文獻
|
---|
唐朝 | 武德618-626 → 貞觀627-649 → 永徽650-656 → 显庆656-661 → 龙朔661-663 → 麟德664-666 → 乾封666-668 → 總章668-670 → 咸亨670-674 → 上元674-676 → 儀鳳676-679 → 通乾(預定679) → 調露679-680 → 永隆680-681 → 开耀681-682 → 永淳682-683 → 弘道683 → 嗣圣684 → 文明684 → 光宅684 → 垂拱685-688 → 永昌689 → 载初698
景龙707-710 → 唐隆710 → 景雲710-712 → 太极712 → 延和712 → 先天712-713 → 开元713-741 → 天宝742-756 → 至德756-758 → 乾元758-760 → 上元760-761 → 宝应762-763 → 廣德763-764 → 永泰765-766 → 大曆766-779 → 建中780-783 → 興元784 → 貞元785-805 → 永貞805-806 → 元和806-820 → 永新820 → 元和820-821 → 長慶821-825 → 寶曆825-827 → 大和827-835 → 開成836-841 → 会昌841-847 → 大中847-860 → 咸通860-874 → 乾符874-879 → 广明880-881 → 中和881-885 → 光啟885-888 → 文德888 → 龍紀889 → 大顺890-892 → 景福892-893 → 乾寧894-898 → 光化898-901 → 天復901-904 → 天祐904-907 |
---|
割据势力年号 | |
---|
吐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