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忍(1966年7月27日—),台灣電影導演,從事電影、劇場、電視以及現代文學創作,專長於導演、編劇、剪輯、表演。曾兩度榮獲台北電影節首獎,多次榮獲金馬獎各類獎項。2009年製作、編導的電影《不能沒有你》在全世界多個影展屢獲大獎。2014年,戴立忍挑戰具衝突性的角色,以電影《寒蟬效應》入圍第51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1][2]
生平
祖籍山東,父親當年係穿越喜馬拉雅山、從印度輾轉來台的流亡學生。出生於台灣台東縣,小學四年級搬到高雄。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主修導演。
1987年4月,戴立忍入金門服役三个月时,從電視新聞得知女友王婉儀(王欣儀親姊)被追求不成的男同學黃志中刺39刀殺害棄屍,軍方擔心他情緒激動,於是把他關禁閉,只有送三餐會打開燈。戴立忍花了10多年才消化情緒,「知道是生命一部分,永遠都會跟我在一起,不用刻意遺忘。」[3]
2006年,與女演員桂綸鎂因合作電影《經過》交往[4]。
作品
戴立忍深研非線性剪輯,2000年開始使用Edius影像剪輯軟體。[5]
獲獎與提名
年份
|
典禮類型
|
獎項
|
作品
|
結果
|
1999
|
第36屆金馬獎
|
最佳男配角
|
《想死趁現在》
|
獲獎
|
2000
|
第35屆金鐘獎
|
戲劇節目男主角
|
《濁水溪的契約》
|
獲獎
|
第37屆金馬獎
|
最佳男配角
|
《夜奔》
|
提名
|
2002
|
第39屆金馬獎
|
最佳創作短片
|
《兩個夏天》
|
獲獎
|
第25屆金穗獎
|
特別獎
|
獲獎
|
第4屆台北電影獎
|
專業首獎
|
獲獎
|
第25屆法國克萊蒙費宏短片國際影展
|
國際競賽單元
|
提名
|
第37屆金鐘獎
|
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
|
《月光》
|
獲獎
|
2007
|
第42屆金鐘獎
|
戲劇節目男主角獎
|
《白色巨塔》
|
提名
|
第13屆上海電視節
|
最佳男演員
|
提名
|
2008
|
第45屆金馬獎
|
最佳男配角
|
《停車》
|
提名
|
2009
|
第46屆金馬獎
|
最佳導演
|
《不能沒有你》
|
獲獎
|
最佳劇情片
|
獲獎
|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
獲獎
|
最佳原著劇本
|
獲獎
|
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
提名
|
第53屆亞太影展
|
最佳導演
|
獲獎
|
第15屆鹿特丹影展
|
競賽單元(金虎獎)
|
提名
|
第3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
台灣新生代單元
|
提名
|
最佳影片
|
提名
|
最佳導演
|
提名
|
第11屆台北電影獎
|
劇情長片類百萬首獎
|
獲獎
|
媒體推薦獎
|
獲獎
|
最佳劇情長片
|
獲獎
|
第30屆南非德班國際影展
|
最佳影片
|
獲獎
|
第14屆智利聖地牙哥國際影展
|
評審團特別獎
|
獲獎
|
第40屆印度國際影展
|
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
獲獎
|
最佳導演
|
獲獎
|
義大利ALBA影展
|
特別獎
|
獲獎
|
第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
|
最佳影片
|
獲獎
|
2010
|
第10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最佳導演
|
獲獎
|
最佳電影
|
獲獎
|
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
|
提名
|
第10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
最佳導演
|
提名
|
最佳編劇
|
提名
|
評委會大獎
|
獲獎
|
第4屆亞洲電影大獎
|
最佳影片
|
提名
|
第15屆法國費索爾亞洲國際影展
|
金相機獎
|
獲獎
|
法國居美東方博物館頒發
|
居美獎
|
獲獎
|
台灣電影導演協會頒發
|
年度傑出導演獎
|
獲獎
|
第56屆馬德普拉塔影展
|
競賽單元
|
提名
|
2011
|
第22屆哈爾濱電影節
|
香港影評人大獎
|
獲獎
|
2014
|
第51屆金馬獎
|
最佳男配角
|
《寒蟬效應》
|
提名
|
2017
|
第54屆金馬獎
|
最佳男配角
|
《大佛普拉斯》
|
提名
|
2020
|
第57屆金馬獎
|
最佳男配角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提名
|
第15屆大阪亞洲電影節
|
薬師真珠賞(男配角)
|
獲獎
|
第22屆台北電影獎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2021
|
第56屆金鐘獎
|
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
|
《公視新創電影:訪客》
|
提名
|
2023
|
第58屆金鐘獎
|
《人選之人-造浪者》
|
提名
|
參與社運議題
网络事件
戴立忍在中國電影導演趙薇所執導的《沒有別的愛》中飾演男主角。2016年4月25日赵薇透過微博貼出包括戴立忍在内的多位主角定妝照,被中國網民指称,戴立忍曾多次參與臺灣社會運動,疑是台獨人士。但實際上並非台獨人士。[13]。舆论发酵后[14],《沒有別的愛》剧组被迫更换戴立忍,并公开向网友道歉[15]。
參考資料
- ^ 金馬獎入圍戰力分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4年11月12日
- ^ 金馬獎2014完整入圍名單出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4年10月1日
- ^ 王欣儀揭親姊遭人39刀刺死 「當時男友賴立忍」花10年才走出 存档副本. [202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3).
- ^ 帝后級情侶2/桂綸鎂情牽戴立忍18年 鬆口談愛:有這樣的人讓我很安心. Yahoo News. 2023-11-01 [2024-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7) (中文(臺灣)).
- ^ 蕭予航(2010)〈專訪金馬、亞太最佳導演-戴立忍〉,《亞洲錄影世界雜誌》,163:67-76。
- ^ 柯一正凱道反核 警約談、國稅局上門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1., 自由時報, 2012年06月8日
- ^ 國中生黃玟嵐寫《馬祖未來不必賭》!戴立忍臉書力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2年06月25日
- ^ 反癌童之家 瞎扯傳染爆爭議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9., 2012年07月16日
- ^ 戴立忍聲明:從來不是台獨份子.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6).
- ^ 中國政治施壓換角 戴立忍首發聲:我從來不是台獨份子.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5).
- ^ 赵薇新片《没有别的爱》与戴立忍同日发声明:绝对不接受“台独”帽子 已诉诸法律.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6).
- ^ 「台獨藝人」被換角 趙薇執導影片重拍.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5).
- ^ 廖慧娟. 戴立忍事件再掀波陸官媒批趙薇. 中國時報. 2016-07-15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8) (中文(繁體)).
- ^ 高義. 程曉容:圍攻戴立忍 網絡文革再現. 大紀元. 2016-07-18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2) (中文(繁體)).
- ^ "没有别的爱"遭网友抵制 赵薇终于宣布撤换戴立忍. [2016-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8).
外部連結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第1屆-第10屆 | |
---|
第11屆-第20屆 | |
---|
第21屆-第30屆 | |
---|
第31屆-第40屆 | |
---|
第41屆-第50屆 | |
---|
第51屆-第60屆 | |
---|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第1屆-第10屆 | |
---|
第11屆-第20屆 | |
---|
第21屆-第30屆 | |
---|
第31屆-第40屆 | |
---|
第41屆-第50屆 | |
---|
第51屆-第60屆 | |
---|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2000 《我叫阿銘啦》
- 2002 《石碇的夏天》
- 2003 《風中的小米田》
- 2004 《不散》
- 2005 《天邊一朵雲》
- 2006 《海巡尖兵》
- 2007 《風中的秘密》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1990年代 |
- 1998 《魔法阿媽》、《在山上下不來》
- 1999《黑暗之光》、《女子》
|
---|
2000年代 |
- 2000 《命帶追逐》、《城市飛行》
- 2002 《兩個夏天》
- 2003 《星塵 15749001》、《出口》
- 2004 《再會吧一九九九》
- 2005 《無米樂》
- 2006 《一年之初》
- 2007 《黑眼圈》
- 2008 《海角七號》
- 2009 《不能没有你》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2020 《返校》
- 2021 《捕鰻的人》
- 2022 《神人之家》
- 2023 《鑽石水族世界》
- 2024 《由島至島》
|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2020 黃嘉俊《男人與他的海》
- 2021 朱賢哲《削瘦的靈魂》
- 2022 黃強華《素還真》
- 2023 張伊青《做自己的條件》
- 2024 羅苡珊《雪水消融的季節》
|
---|
|
---|
背景 | | |
---|
主要條目 | |
---|
抗議者 | 參與團體 | |
---|
知名人物 | |
---|
組織、社群代表 | |
---|
樂團、藝人代表 | |
---|
企業代表 | |
---|
|
---|
反對抗議 群眾者 | |
---|
政府方面 | |
---|
出關播種 後續衍伸 | |
---|
藝術創作 與口號 | |
---|
相關條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