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
黃埔區。
黄浦区是上海市市辖区,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部陆地与静安区及徐汇区接壤,北依苏州河与虹口、闸北两区相隔,东部、南部与浦东新区隔黄浦江相望。目前,黄浦区总面积为20.54平方公里,辖下10个街道。區人民政府駐外灘街道延安東路300號。
上海开埠前,黄浦区所在的地区属松江府上海县高昌乡,上海县治所亦在此地。自北宋熙宁年间以后逐渐形成聚落,至南宋咸淳年间始建上海镇,隶华亭县。1291年起,上海镇更为上海县后,县治仍设于境内。至1843年以前,此地已成为内外贸易的重镇,尤以十六铺一带为甚。1845年后,境内北部分别设立上海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英租界后又发展成为公共租界。境内的北部与西部逐渐成为上海近代发展的重心。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境内基本形成今日的城市风貌。
概况
黄浦区位处上海市中心。北起苏州河,与虹口、闸北两区相望;东、南濒黄浦江,与浦东新区一江之隔;西至陕西南路、瑞金南路,与静安、徐汇两区毗邻。区境面积20.8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18.7平方公里,水域2.18平方公里。
黄浦区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城区,也是现代上海的中心商业区,区内不仅有上海外滩、豫园、城隍庙、文庙、复兴公园等历史人文景观,还有人民广场、南京东路步行街、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新天地等现代城市景观。区内的国际饭店、江海关钟楼国旗杆位置等先后被认为是上海市的绝对中心。此外,上海市公路网零公里坐标位于黄浦区人民广场上海市政府大楼正对面,该标志2008年设立。
历史
黄浦区是上海城市最早形成的区域。元朝在1292年设立上海县,县治和县城区域都在今黄浦区境内(原南市区浦西部分)。鸦片战争后,区境北部开辟为租界。1945年抗战胜利后,区境分属上海市第一区(黄浦区)、第二区(老闸区)、第三区(邑庙区)、第四区(蓬莱区)、第五区(泰山区)和第六区(卢家湾区)。其中第一区因濒临黄浦江,而被称为黄浦区,这是黄浦区得名之始。1947年泰山区改称嵩山区,1950年“卢家湾区”改称“卢湾区”。1956年,黄浦、老闸两区合并为黄浦区,同年撤销嵩山区,其大部并入卢湾区。1959年,邑庙、蓬莱两区合并为南市区,原邑庙区部分并入卢湾区。
1993年,黄浦区、南市区浦东部分划归浦东新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黄浦区与南市区合并成新黄浦区。[2]2011年,黄浦区和卢湾区合并成为新的黄浦区。[3]
行政区划
今黄浦区辖10个街道:[4]
南京东路街道、外滩街道、半淞园路街道、小东门街道、豫园街道、老西门街道、五里桥街道、打浦桥街道、淮海中路街道和瑞金二路街道。
人口
2010年,全區总人口约为90余万人[5]。
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黃浦區常住人口662030人。[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
轨道交通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
---|
四类功能区域 | 都市功能优化区 | |
---|
都市发展新区 | |
---|
新型城市化地区 | |
---|
综合生态发展区 | |
---|
|
---|
中央商务区 | |
---|
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 |
---|
商业网点 | |
---|
卫星城 | |
---|
“一城九镇” | |
---|
新城1 | |
---|
中心镇2 | |
---|
公告开发区 | |
---|
产业基地 | |
---|
产业区块 | |
---|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 |
---|
工业区 | |
---|
示范居住区 | |
---|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 |
---|
大型居住社区4 | |
---|
1 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
2 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集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规划中心镇22个。
3 怡东花园同时为国家康居工程智能化专项。
4 参照2010年1月于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
5 A类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是指以航空、铁路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配套设置轨道交通车站、公交枢纽站、社会停车场、出租车营运站等市内交通设施,形成一体化市内外综合交通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