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公營醫療是指由香港特區政府或公營機構(主要為醫院管理局及衞生署)為基層階層提供之安全網基本醫療,旨在確保所有人皆可得到醫療服務,是香港社會保障四大支柱之一[1]。
香港公營醫療主要由醫院管理局及衞生署提供。其形式简单的参考了英国的NHS系统[2]:治疗通常只收取象徵式費用,領取綜援者和貧窮者可申請免費。另外還有適用於中小學學童之學童保健計劃及學童牙科保健計劃,看病只須付少量藥費。手術器材需自費,如心臟起搏器、血管再成形術(俗稱「通波仔」)內的支架和器材,價格數萬港幣起。
自藥物名冊制度,部份較新或較昂貴不在保障之內,選擇使用者要自行付費。亦有部份病如黏多醣症患者需自行付費用藥[3]。曾發生要先交2萬港元藥費才可做緊急手術,[4]而黏多醣症負擔不起數以百萬藥費[5]或癌症病者沒最新藥物亦只可等待死亡[6],肝病患者如沒自費藥物不能得到較好治療[7]
或較佳康復。[8]
現時普通科病房病床每天收費120港元,急症室收費則為180港元(如擁有香港特區身份證)。
2019年建立地區康健中心加強基層醫療健康,首個地區康健中心位於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的啟用是改變香港醫療系統的新一步,透過非政府營運機構及社區內的私營服務網絡,地區康健中心會專注於第一、第二及第三層預防[9]。地區康健中心每年的營運費用為約1億元,全數由政府負責。在指導及監督方面,食衞局已委任地區康健中心管治委員會,向局長匯報地區網絡運作、服務提供及發展,並定期進行公眾諮詢,收集區內居民意見以改善服務。
2022年6月,醫院管理局計劃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引入粵港澳大灣區三甲醫院的資深醫生來香港為市民提供服務,希望首批有5至10名醫生,在港工作時間不超過1年。[10]
另見
參考文獻
- ^ 存档副本. [200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Xiangyi Kong; Yi Yang; Jun Gao; Jian Guan; Yang Liu; Renzhi Wang; Bing Xing; Yongning Li; Wenbin Ma. Overview of the health care system in Hong Kong and its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to mainland China. [2017-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英语).
Because of the extended duration of British colonial rule, the health care systems of HK have loosely mirrored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in the U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存档副本. [2009年1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9月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烽火台:因財施救?. on.cc. [201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SUN 時 事. on.cc. [201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標靶藥昂貴癌婦求援. on.cc. [201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ttp://www.thevoice.org.hk/electrical/2009/200912/philmonthly_dec.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10頁
- ^ 存档副本. [2017-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預算案】政府擬未來兩年6區設康健中心. 信報. 2020-02-26 [202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醫管局擬引入大灣區三甲醫院醫生來港工作. 信報財經新聞. 2022-06-23 [202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