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晶粒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英語:Very large-scale integration ,縮寫 :VLSI ),是一种将大量晶体管 组合到单一芯片的集成电路 ,其集成度大于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的晶体管数在不同的标准中有所不同。[ 1] 从1970年代开始,随着复杂的半导体 以及通信 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的研究、发展也逐步展开。计算机 裡的控制核心微处理器 就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最典型实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VLSI design),尤其是数字集成电路,通常采用电子设计自动化 的方式进行,已经成为计算机工程 的重要分支之一。
历史
在1920年代,一些发明家试图掌握控制固态二极管 中电流的方法,他们的构想在后来的双极性晶体管 中得以实现。然而,他们的设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之后才得以实现。在战争时期,人们把精力集中在制造雷达这样的军工产品,因此电子工业的发展并不如之后那样迅猛,不过人们对于半导体物理学 的了解逐渐增加,制造工艺水平也逐渐提升。战后,许多科学家重新开始从事固态电子器件 的研究。1947年,著名的贝尔实验室 成功地研制了晶体管 。自此,电子学的研究方向从真空管转向到了固态电子器件。
晶体管在当时看来具有小型、高效的特点。1950年代,一些电子工程师希望以晶体管为基础,研制比以前更高级、复杂的电路充满了期待。然而,随着电路复杂程度的提升,技术问题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2]
像计算机主板这样复杂的电路,往往对于响应速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计算机的元件过于庞大,或者不同元件之间的导线太长,电信号就不能够在电路中以足够快的速度传播,这样会造成计算机工作缓慢,效率低下,甚至引起逻辑错误。
1958年,德州仪器 的杰克·基尔比 找到了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他提出,可以把电路中的所有元件和芯片用同一半导体材料块制成。当时他的同事们正在度假,他们结束度假后,基尔比立即展示了他的新设计。随后,他研制了一个这种新型电路的测试版本。1958年9月,第一个集成电路研制成功。[ 2] 尽管这个集成电路在现在看来还非常粗糙,而且存在一些问题,但集成电路在电子学史上确实是个创新的概念。通过在同一材料块上集成所有元件,并通过上方的金属化层连接各个部分,就不再需要分立的独立元件了,这样,就避免了手工组装元件、导线的步骤。此外,电路的特征尺寸大大降低。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的逐步发展,制造工艺中的许多流程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自此,把所有元件集成到单一硅片 上的想法得以实现,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 Scale Integration, SSI )时代始于1960年代早期,后来历经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 Scale Integration, MSI ,1960年晚期)、大规模集成电路 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80年早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晶体管数量可以达到10,000个(现在已经高达1,000,000个)。[ 3]
发展现状
截至2016年晚期,數十亿级别的晶体管处理器已经普遍。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从10纳米水平跃升到下一步7纳米,会遇到诸如量子穿隧效應 之类的挑战。值得注意的例子是英伟达 的GeForce 10 系列,代號『NVIDIA TITAN X』的图形处理器 的顯示核心,采用了全部120亿个晶体管来处理数字逻辑。而Itanium 的大多数晶体管是用来构成其3千兩百萬字節的三級緩存。Intel Core i7 处理器的芯片集成度达到了14亿个晶体管。[ 4] 目前所采用的设计与早期不同的是它广泛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 工具,设计人员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电路逻辑功能的硬件描述语言 表达形式,而功能验证 、逻辑仿真 、逻辑综合 、布局 、布线 、版图 等可以由计算机辅助完成。
挑战
由于技术规模不断扩大,微处理器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微处理器的设计者已经遇到了若干挑战。
功耗、散热:随着元件集成规模的提升,单位体积产生的热功率也逐渐变大,然而器件散热面积不变,造成单位面积的热耗散达不到要求。同时,单个晶体管微弱亚阈值电流 造成的静态功耗由于晶体管数量的大幅增加而变得日益显著。人们提出了一些低功耗设计 技术,例如动态时钟频率调整 (Dynamic frequency scaling (DVS) ,又称Dynamic voltage and frequency scaling (DVFS) ),来降低耗散总功率。[ 5]
工艺偏差:由于光刻 技术受限于光学规律,更高精确度的掺杂 以及刻蚀 会变得更加困难,[ 6] 造成误差的可能性会变大。设计者必须在芯片制造前进行技术仿真。
更严格的设计规律:由于光刻和刻蚀工艺的问题,集成电路布局的设计规则 必须更加严格。在设计布局时,设计者必须时刻考虑这些规则。定制设计的总开销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许多设计机构都倾向于始于电子设计自动化来实现自动设计。
设计收敛 :由于数字电子应用的时钟频率 趋于上升,设计者发现要在整个芯片上保持低时钟偏移 更加困难。这引发了对于多核心 、多处理器 架构的兴趣(参见阿姆达尔定律 )。
成本:随着晶粒尺寸的缩小,晶圆尺寸变大,单位晶圆面积上的晶粒数增加,这样制造工艺所用到的光罩 的复杂程度就急剧上升[ 6] 。现代高精度的光掩模技术十分昂贵。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