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翹 (1897年10月11日—1990年7月29日),字 卓夫 [ 1] ,乳名 義忠 ,譜名 綱正 ,男,广东 揭阳 人,中国生理學家 。
生平
蔡翘是廣東省 揭陽縣 仙美村人。1917年畢業於潮州 金山書院 (現名汕头市金山中學 )後,赴上海 復旦大學附属中學 補習英語。1918年到北京大學 中文系當旁聽生。
1919年赴美國 留學,先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 和印第安納大學 研讀心理學 ,修完大學本科 課程後於1921年進哥倫比亞大學 當研究生,1922年轉學至芝加哥大學 生理学 系為研究生 [ 2] ,1925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 學位[ 3] ;同年回國到復旦大學 教授生物學 和生理學[ 4] 。
1927年起擔任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前身)生理學教授。1930年秋獲美國 洛氏基金會 資助,先後英國 倫敦大學 、劍橋大學 從事研究,1931年冬到德國 法蘭克福大學 進修。1932年起任職於上海雷士德醫學研究所,1937年回到中大醫學院擔任生理學教授,抗日戰爭爆發隨學校遷到成都。
1943年夏以中美文化交流交換教授身份赴美國 講學與研究1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隨院自成都遷回南京,1948年代理中大醫學院院長職務,並當選為中央研究院 第一屆院士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後,中央大學改名南京大學 ,他仍任南京大學醫學院 院長。1952年該校醫學院改編為「第五軍醫大學 」,由他擔任校長。1954年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副院長,任一級研究員 、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5] 。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文化大革命 期间受到迫害。1978年恢复工作。1990年7月29日,蔡翹病逝於北京[ 2] [ 6] 。
学术成就
他在甲狀旁腺 、感受器 、肝糖元 異生 機制等方面深入研究。
1925年,於芝加哥大學 赫爾解剖實驗室(Hull Laboratory of Anatomy)工作期間,在負鼠 的腦中首次發現了腹側被蓋區 [ 7] ,因此本解剖構造又稱為「蔡氏被蓋區」( ventral tegmental area of Tsai)[ 8] 。
另外,他也開創了中國的軍事勞動生理學、航太航空醫學 和航海醫學 等研究領域,是中國航空航海生理科學的奠基人。
学术荣誉
参考文献
第一批(30人) 1942年8月 第二批(15人) 1943年12月
^ 注1:胡敦复、秉志、孟宪承3人位于沦陷区,未出现在1942年教师节公布的部聘教授名单中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當選
數理組 28人 生物組 25人 人文組 28人
中国科学院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生物学地学部
生物学部
1980年 1991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生命科学 和医学学部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2013年 2015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1年 2023年
注1:蒲慕明于2011年被选为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年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018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注2:谢晓亮于2017年被选为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3年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同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