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號列車(日语:あずさ Azusa */?)是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中央本線、篠之井線、大糸線的特急列車班次名稱。
本條目同時記載曾運行在同一路線的「超級梓」號列車(日语:スーパーあずさ Super Azusa */?),以及中央本線東京至鹽尻段(通稱「中央東線」)優等列車的歷史。
概要
「梓」號列車設於1966年12月,開辦時每天設兩對班次來往新宿及松本。此前於1960年1月至4月亦曾有臨時夜行準急班次以「梓」號命名。「梓」號名稱源自流經松本市附近地區的河流梓川,是千曲川的一條支流。
「梓」號列車於1977年3月因為兄弟組合狩人的歌曲「梓2號」而聲名大噪,搭乘人次亦曾因此大增。
1986年11月,特急「甲斐路」號被廢除,與部分急行「阿爾卑斯」號的班次同被升格為「梓」號的班次。但於國鐵民營化後一年的1988年3月,JR東日本重新將來往甲府的「梓」號班次分割及命名為「甲斐路」號。
1993年12月23日,E351系列車開始服務「梓」號班次,並於1994年12月3日起將該系列服務的班次升格為「超級梓」號。「超級梓」號定期班次自設立起曾服務大糸線路段,但自2010年3月修訂時間表起,「超級梓」號均以松本站為起、終點站,不再進入大糸線路段。
2014年2月4日,JR東日本宣布以E353系取代老化的E351系[1]。首兩列車(基本編組和附屬編組各一列)已於2015年度夏季出廠[1][2],經多次試運行測試性能和應用的新技術後,第一批正式量產的基本編組和附屬編組各3列列車已於2017年12月23日開始運行[3],並於2018年3月17日修訂時間表後讓E351系退出定期班次服務,統一以E353系運行「超級梓號」班次[4]。
2019年3月16日時刻表修訂後,E353系成為中央本線特急列車的唯一用車,定期班次也統一稱呼為「梓」號。唯由於加快行車速度、停車站及班次作出減少,所有班次全部通過三鷹站、鹽山站、山梨市站及石和温泉站,富士見站及下諏訪站更由每日最少來回5班大幅減少至早晚來回2班,導致受影響車站沿線自治體大為不滿[5]。
2020年3月14日時刻表修訂後,鹽山站、山梨市站、石和温泉站恢復停車,並增加富士見站及下諏訪站的班次,以解決去年時刻表變更所延伸的問題,但整體車程則稍為延長。另外,進入大糸線的班次相隔16年後,再次使用原超級梓號的班次5及28,即現有的5及46,進一步縮短前往大糸線的時間16分鐘(南小谷方向)及9分鐘(新宿方向)。
運行概況
自2008年3月15日修訂時間表起,「梓」號及「超級梓」號除部分時段外以交替班次方式運行。列車在東京主要以新宿站為起、終點站,但部分臨時班次則會以東京站為起、終點站。
在「超級梓」號廢止後,「梓」每日行駛18往復,大部分列車仍以新宿為起訖站。
停車站
截至2022年3月12日,「梓」號在新宿站至松本站間定期運行的列車共計16對往返班次。
- 圖例
- ●:所有班次停站
- 數字:部分班次停站(數字爲停站班次數目)
- -:所有班次通過
- =:不經此段行駛
- 上行:新宿、東京、千葉方向,下行:松本、南小谷方向
班次數目\站名
|
千葉
|
船橋
|
錦糸町
|
東京
|
新宿
|
立川
|
八王子
|
大月
|
盐山
|
山梨市
|
石和温泉
|
甲府
|
韮崎
|
小淵澤
|
富士見
|
茅野
|
上諏訪
|
下諏訪
|
岡谷
|
鹽尻
|
松本
|
豐科
|
穗高
|
信濃大町
|
白馬
|
南小谷
|
备注
|
下行1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行1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行1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行3班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2 |
2 |
● |
● |
2 |
● |
● |
● |
|
|
|
|
|
|
下行11班
|
|
|
|
|
● |
● |
● |
2 |
1 |
1 |
1 |
● |
6 |
● |
2 |
● |
● |
2 |
● |
● |
● |
|
|
|
|
|
|
上行9班
|
|
|
|
|
● |
● |
● |
2 |
2 |
2 |
2 |
● |
5 |
● |
2 |
● |
● |
2 |
● |
● |
● |
|
|
|
|
|
|
下行2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行2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1 |
● |
|
|
|
|
|
|
下行1班/上行1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梓號
|
2022年3月12日資料
|
E353系「梓」號
|
←新宿方向 松本方向→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指 |
指 |
指 |
指 |
指 |
指 |
指 |
指 |
G |
指 |
指 |
指
|
付屬編組
|
基本編組
|
|
- 圖例
- G=綠色車廂(對號座位)
- 指=普通車廂(對號座位)
- 自=普通車廂(自由座位)
|
現役車輛
- 「梓」號
現時「梓」號固定以12輛編組列車提供服務。但在2010年3月前,部分「超級梓」號會進入大糸線,附屬編組於松本站與基本編組連結。雖然「梓」號使用擺式列車,但中央本線八王子站以東路段線形較佳,故列車在該路段不會使用擺式功能。
- E353系(2017年12月23日-)
- E257系(臨時列車)
-
E353系「梓」號
-
E257系「梓」號
-
E351系「超級梓」號
-
189系「梓」號
過往使用車輛
- 「梓」號
- 181系(1966年12月-1975年12月)
- 183系、189系(1973年10月-2002年12月(退出定期班次服務))
- E351系(1993年12月23日 -2018年3月16日)
- E257系(2001年12月1日-2019年3月15日)
- 列車進入大糸線時只能以基本編組運行,而附屬編組的1、2號車廂則於松本站與基本編組連結。
乘務員所屬
中央東線優等列車歷史
中央東線的優等列車始於戰後的1948年(昭和23年),但線內早於昭和前期已有獲命名的列車。當時的地方鐵道管理局已自行對臨時普通列車、準急列車進行命名。諸如「高嶺」、「阿爾卑斯」(日语:アルプス)等的列車名也在當時開始使用。
戰後時期
- 1948年(昭和23年)7月1日:開設來往新宿至松本的臨時夜行準急2403及2404號列車,是中央東線首個優等列車班次。(運行時間相當於現時的快速「月光信州」號)
- 1949年(昭和24年)9月15日:2403及2404號列車升格為定期班次,班次編號改為403及402號。
- 1952年(昭和26年)4月15日:前身為403及402號的407及408號列車被命名為「阿爾卑斯」。同時增設日間一對準急班次的設定。
- 1954年(昭和29年):準急「木曾」號部分車輛開始直通來往名古屋站和新宿站。
- 10月1日:增設一對來往新宿站及松本站的日間臨時準急班次。
- 1955年(昭和30年)2月1日:定期日間準急班次被命名為「穗高」號,而臨時列車則被命名為「白馬」號。
- 1957年(昭和32年)10月1日:增設一對來往新宿站及松本站的臨時夜行準急班次。
- 1960年(昭和35年)1月1日:臨時夜行準急班次被命名為「梓」號。
- 4月25日:「梓」號班次被併入「白馬」號的定期班次,「白馬」號升格為每天2對班次的列車。「阿爾卑斯」號升格為急行列車,並引入Kiha55系柴油車,成為每日2對的柴油車列車班次。而「白馬」號亦使用同系列車。「穗高」號則改為原「阿爾卑斯」號的夜行列車及臨時列車班次,每天運行3對班次。同時,由於「阿爾卑斯」號升格的關係,原名為中央線「急行電車」的列車類別改為「快速電車」,並沿用至今。
- 1961年(昭和36年)10月1日:「3、6、10」國鐵時間表修訂,列車安排有以下改變:
- 「白馬」號升格為急行列車,與「阿爾卑斯」號改以Kiha58系柴油車運行。同時「白馬」號一對班次以準急列車班次的方式進入松本以北的大糸線路段,直通運行至信濃森上站。
- 增設同樣使用Kiha58系柴油車的日間特急列車「上高地」號。
- 終止準急「木曾」號直通運行名古屋站-新宿站的安排。
- 1962年(昭和37年)12月1日:「穗高」號的日間班次被併入「阿爾卑斯」號,「阿爾卑斯」號改為日間3對班次,而「穗高」號則改為夜間一對班次。「白馬」的2對班次均進入大糸線路段,其中一對更運行至糸魚川站。
- 1963年(昭和38年)5月21日:增設經中央本線、飯田線來往新宿站和飯田站的準急「赤石」號,運行上於新宿站至辰野站間與「阿爾卑斯」號連結。
- 1964年(昭和39年)10月1日:增設以165系運行,來往新宿站和上諏訪站的急行「蓼科」號。
- 1965年(昭和40年):「蓼科」號的上行和下行班次分別於1月和3月臨時延長運行至岡谷站。列車在延長路段以普通列車方式運行。
- 7月:設定名古屋站-茅野站、小淵澤站的東西線直通臨時列車班次時間表(但1966年及1972年沒有設定)。部分班次更直通運行小海線、飯田線。
- 10月1日:中央東線完成電氣化,因此同年的時間表修訂有以下改變:
- 當時9對急行班次中,除直通非電氣化區間的2對外,7對列車均改以165系電氣化列車運行。
- 整理列車名稱。
- 直通大糸線急行班次中,夜行班次從「白馬」號改為「穗高」號
- 原本的「穗高」號改稱為「上高地」號
- 原本的「上高地」號及「蓼科」號被併入「阿爾卑斯」號。其後「蓼科」號只用於臨時或季節性班次。
- 12月:增設來往新宿及松本的電車急行「甲斐路」號。
- 1966年(昭和41年)3月15日:準急「赤石」號升格為急行列車。
設立特急「梓」號後
全面特急化後
列車命名由來
(按五十音順序排列)
- 「赤石」(あかいし)-通稱「南阿爾卑斯山脈」(日语:南アルプス)的赤石山脈
- 「阿爾卑斯」(アルプス)-統稱「日本阿爾卑斯山脈」(日语:日本アルプス)的飛驒山脈(北阿爾卑斯山脈)、木曾山脈(中央阿爾卑斯山脈)及赤石山脈(南阿爾卑斯山脈)。
- 「甲斐路」(かいじ)-在甲斐路上行走的列車。
- 「上高地」(かみこうち)-長野縣名勝「上高地」。
- 「駒根」(こまがね)-位於木曾駒岳山麓的城市「駒根市」。
- 「蓼科」(たてしな)-位於茅野市付近的「蓼科高原」和「蓼科山」。
- 「白馬」(はくば)-統稱「白馬三山」的白馬岳(しろうまだけ)、杓子岳及鑓岳。
- 「風林火山」(ふうりんかざん)-後世對甲斐國戰國大名武田信玄的軍旗採用孫子兵法·軍爭編中「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一句的通稱。
- 「穂高」(ほたか)-包括飛驒山脈最高峰——奧穗高岳及前穗高岳等山岳的「穗高岳」。
- 「身延」(みのぶ)-目的地身延線身延站位於身延町,附近亦有「身延山」。
參考資料
相关条目
外部連結
|
---|
中央東線 (東京站 - 鹽尻站之間) | 現時行走中的定期列車 | |
---|
不定期列車、過去的列車 | |
---|
演變 | |
---|
相關條目 | |
---|
|
---|
中央西線 (名古屋站 - 鹽尻站之間) | 現時行走中的定期列車 | |
---|
不定期列車、過去的列車 | |
---|
演變 | |
---|
相關條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