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仔峙社是台灣北部曾經存在的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村社[註 1],為當時台北盆地東北邊緣乘獨木舟沿基隆河上溯船運要道,在今新北市汐止區。有文獻記載始於台灣荷西時期,荷西文獻所記載之「Kippanas; Kipanas; Kipangas; Kypanas; Ratsecan」,清治時以台語音記為「峰仔峙」(臺灣話:Pang-á-sï,通常慣例Ki音節略去不譯,又有記為峰紫峙、房仔嶼、峰仔嶼、楓仔嶼、房仔是、蜂子崎、[1]:23-31房子是社[2]等台語同音詞),此地即後世所稱「水返腳(tsuí-tńg-kha)」,即海水沿淡水河往內陸漲潮的終止之地,《諸羅縣志》記載「淡水至雞籠有東西兩路……東由干豆門坐蟒甲(獨木舟),乘潮循內北投、大浪泵至峰仔峙,港大水深過峰仔峙不復有潮,溯灘河可四十里;而登岸逾嶺十里許,即雞籠內海」。
「Kipanas」的原意難以確定,亦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印尼)文「Panas」,有「熱、高溫與凶惡、危險」之意。1632年西班牙文獻記載由淡水沿基隆河(Quimazón)經此地是通往基隆的交通要地[3]:290。1641–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台當局兩次進兵北台灣,擊敗西班牙人而佔領此地。1642年10月3日,公司派兵攜帶各項禮物,從雞籠越山往淡水地區,途經峰仔峙(Kipangas)、里族社(Kiliessouw)以及麻里錫口(Malessekou)等村落交易民生食品,並帶回二十三隻雞、兩隻豬、一些橘子(Limoenen)、香蕉(Piessangh)、甘蔗與蕃薯(Petattes)。荷蘭人記載這三社糧食豐富,生產白米與紅米,吃生鹽漬魚,獵捕、攝食其他動物,卻不殺雞不敢吃雞。12月,裴德中尉(Thomas Pedel)反方向由淡水城砦沿基隆河上溯拜訪各村落,於8日駕艋舺舟從紅毛城出發,傍晚5點抵達里族社,翌日中午再出發,傍晚抵達「緊鄰里族河(即基隆河),在山中」的「Ratsecan」社。11日晨9點,由此社折返,中午返抵錫口社(Malotserouaen),此後再往下到里族等社拜訪。翁佳音認為裴德中尉此行日記所記的「Ratsecan」就是「Kipangas」(峰仔峙社)的另一個名稱。陪同荷蘭人前來的里族社頭目在「Ratsecan」社中,與此社人一同表明願意與公司和解,但要求不要像先前西班牙統治時那樣,凌辱他們的婦孺,燒毀他們的房舍、田園與艋舺舟。
荷蘭文獻的村社戶口表,峰仔峙社算是中型的村社,1647年120人(28戶),1648年100人(28戶),1650年105人(27戶),1654年104人(24戶),1655年100人(33戶)。
日治時1896年8月9日伊能嘉矩前往峰仔峙社調查,族人報導峰仔峙、里族、搭搭攸、錫口等社是同族,原由「山西」[註 2]乘舟渡海來台灣,最初定居於劍潭東側約一百多公尺的鴨母寮,西荷統治時(原文記為清順治年間)歸附從事農耕,乾隆年間清政府在村社設置土牛,族人被驅趕到土牛外現在的位置,尚留有1770年代納屯租的稟記,[5]:92-95也就是今基隆河北岸,對岸就是汐止區中心。
伊能推斷峰仔峙社原居汐止區中心基隆河南岸的低地,清治時漢人入墾,在南岸建立「水返腳街」後,族人被迫遷到對岸的「鄉長厝」山中,而將「鄉長厝」地名,解釋成「往昔有鄉長住屋之地,故名」。然而西班牙、荷蘭文獻記載初見峰仔峙社就已農產豐富,1654年《大台北古地圖》被繪在基隆河的北邊,翁佳音認為在荷蘭時代此社就已在基隆河北岸的山中「鄉長厝」一帶,北有「叭嗹坑」、西有番仔寮、社後等地名,構成一個原住民活動的區域,故漢人來汐止地方開發時,只好就南岸發展,而「鄉長厝(坑)」的舊地名,在清末、日治初期即存在,這個「鄉」可能有另外的意義,當時此地並無「鄉」的行政層級,不能光就文字表面解釋。[1]:23-31
清乾隆初葉,有廣東人從淡水港溯河,轉基隆河抵達今日汐止境內,與凱達格蘭平埔族墾殖,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記載,1758年前後,漢人已在此形成街肆,延用平埔族的舊名,稱為「峰仔峙庄」。1765年發展成為「峰仔峙街」,迄今,汐止人仍習慣以「街仔」來稱呼。至1860年台灣開港,許多外國人來台設立洋行進行貿易,山坡地普種茶葉,商人溯淡水河而上,沿河收購茶葉。
註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