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社(巴賽語:Ki-pataw)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之巴賽族中的大社,大致分布於今台北市北投區、新北市淡水區北投里等地。16世紀末明代文獻、17世紀初西班牙、荷蘭文獻即有此社盛產硫磺的記載,伊能嘉矩記載巴賽語Pataauw為女巫的意思,經猜測,是因為該地為硫磺產地,煙孔瀰漫似乎有女巫出現而得名,清治時以台語「北投」音譯。
概要
16世紀末,明代文獻記載雞籠、淡水產有大量硫黃,原住民開採與漢人交換舊破衣物[1];17世紀初,西班牙文獻記載此地為Quipatao、Quipatas,是約有八、九村社組成的大社,該地硫磺谷產有大量的硫磺,在西班牙人來到之前,社人即有開採硫礦進行交易,故較為富有,耶士基佛(Jacinto Esquivel)神父前往宣教與學習當地語言。[2]:290-2921641年荷蘭人攻打雞籠並與淡水居民締和,1642年攻下雞籠,淡水地區的北投社等社群代表前往雞籠締和,荷蘭文獻記載此地為Rapan (Rappan); Kipatauw (Kijpatauw; Kijpatou; Kippatauw; Kipatou; Kipatouw; Kijpatauw; Kijpatou; Pattau; Pattauw)等拼寫,翁佳音認為即為清代文獻所記的「外北投」(又稱北投仔,今淡水北投里)、「內北投」(今北投區)。1646年前後的一份淡水、武𠯿灣兩河流域各村首長名及戶口表記載,「Kipatou」(北投社)的頭目名「Rapan」,計有39戶,134人;1647年以後戶口表中「Kipatauw」計有1647年:139人 (39戶)、1648年:134人(39戶)、1650年:150人(38戶)、1654年:125人(33戶)、1655年:83人(22戶)。[3]:69,74-77
17世紀末,郁永河《裨海記遊》中指出北投社的兩百戶人家,為主宰該地數十平方公里的唯一族群。
18世紀後,漸有漢人移民在此建立北投庄。平埔族區分為漢化的內北投社與較少與漢人聯繫的外北投社。不過兩者,均在19世紀末被漢化。台灣日治時期知名的人類學家伊能嘉矩於1897年的田野調查中就發現,北投社平埔族民住家多為土角厝、茅草為頂的台灣式農家。穿的是漢式衣服,食用漢式飲食,也使用福佬話。
參考文獻
- 伊能嘉矩,1996a,台灣踏查日記(上),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 伊能嘉矩,1996b,台灣踏查日記(下),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 伊能嘉矩,1996c,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