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
行政督察區 |
專署駐地 |
代碼 |
縣等級 |
縣市局 |
駐地(2023年4月) |
北洋時期 |
沿革
|
省政府直轄
|
07001 |
不適用 |
成都市 |
今成都市城區 |
(西川道) |
四川省省會。民國10年(1921年)6月設立成都市政籌備處,管轄成都、華陽二縣城區。民國11年(1922年),改組為市政公所,設督辦、佳辦及會辦。民國13年(1924年)4月,根據北洋、國府各市市制,擬定《成都市市政公所暫行條例》,設督辦1人,由省長任命,綜理全市行政事務,為市行政委員會會長。民國19年(1930年)2月,內政部核定成都市與《市組織法》第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相符,准予照舊設立。10月8日任命市長[16]。
|
07090 |
不適用 |
自貢市 |
自流井(今自貢市自流井區) |
(永寧道 建昌道) |
民國28年(1939年)1月設市政籌備處,隸屬於四川省政府,並受省政府各廳處之指揮、監督,掌管自流井及貢井地方的市政事務,區域暫以鹽場管轄區為範圍[17]。民國31年(1942年)8月析富順縣自流井及榮縣貢井置市[18]。受行政院的機關領導。在政治上相當於副省級地位,並且在某些方面具有省級的權力。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重慶市 |
今重慶市城區 |
(東川道) |
民國16年(1927年)3月析巴縣城區商埠為重慶市,隸屬四川省。民國25年(1936年)5月核准。民國28年(1939年)5月改為院轄市[19]。
|
第一區
|
溫江縣
|
07002 |
三等 |
成都縣 |
今成都市城區(舊西城區)。抗戰時期縣政府疏散至茶店子 |
西川道 (駐地) |
清代為成都府附郭成都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成都、華陽2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003 |
三等 |
華陽縣 |
今成都市城區(舊東城區) |
西川道 |
清代為成都府附郭華陽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成都、華陽2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006 |
二等 |
崇慶縣 |
今崇州市駐地崇陽街道 |
西川道 |
清代為崇慶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
|
07008 |
三等 |
雙流縣 |
今成都市雙流區駐地東升街道 |
西川道 |
|
07009 |
三等 |
新都縣 |
今成都市新都區駐地新都街道 |
西川道 |
|
07012 |
三等 |
溫江縣 |
今成都市溫江區柳城街道 |
西川道 |
|
07013 |
四等 |
新繁縣 |
今成都市新都區西北新繁街道 |
西川道 |
|
07014 |
二等 |
金堂縣 |
城廂鎮(今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20] |
西川道 |
|
07015 |
三等 |
灌縣 |
今都江堰市駐地灌口街道 |
西川道 |
|
07016 |
三等 |
郫縣 |
今成都市郫都區駐地郫筒街道 |
西川道 |
|
07019 |
三等 |
新津縣 |
今成都市新津區駐地五津街道 |
西川道 |
|
07017 |
二等 |
彭縣 |
今彭州市駐地天彭街道 |
西川道 |
|
07018 |
四等 |
崇寧縣 |
今成都市郫都區西北唐昌鎮 |
西川道 |
|
第二區
|
資中縣
|
07004 |
一等 |
簡陽縣 |
今簡陽市駐地簡城街道 |
西川道 |
清代為簡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21]。
|
07075 |
一等 |
榮縣 |
今榮縣駐地旭陽鎮 |
建昌道 |
|
07076 |
二等 |
威遠縣 |
今威遠縣駐地嚴陵鎮 |
建昌道 |
|
07094 |
二等 |
資陽縣 |
今資陽市雁江區 |
永寧道 |
|
07095 |
四等 |
井研縣 |
今井研縣駐地研城街道 |
永寧道 |
|
07096 |
一等 |
內江縣 |
今內江市東興區 |
永寧道 |
|
07111 |
一等 |
資中縣 |
今資中縣駐地重龍鎮 |
永寧道 |
清代為資州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因在資水之中得名。
|
07123 |
一等 |
仁壽縣 |
今仁壽縣駐地文林街道 |
嘉陵道 |
|
第三區
|
巴縣
|
07028 |
一等 |
巴縣 |
今重慶市渝中區解放東路;民國28年(1939年),按國民政府令,縣政府遷至市外辦公,暫住人和鄉(今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岩鎮),民國30年(1941年)遷駐新治李家沱馬王坪(今重慶市巴南區李家沱街道) |
東川道 (駐地) |
清代為重慶府附郭巴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巴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029 |
一等 |
江津縣 |
城關鎮(今重慶市江津區幾江街道) |
東川道 |
|
07030 |
一等 |
合川縣 |
西南鎮(今重慶市合川區) |
東川道 |
清代為合州,民國二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因古縣名得名。
|
07031 |
二等 |
江北縣 |
江北城(今重慶市江北區南江北城街道),民國28年(1939年)遷兩路口(今重慶市渝北區雙鳳橋街道)。民國33年(1944年)遷治大竹林(大石場,重慶市渝北區西南大竹林街道)。 |
東川道 |
清代為江北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
|
07041 |
二等 |
永川縣 |
今重慶市永川區 |
東川道 |
|
07042 |
二等 |
榮昌縣 |
昌元鎮(今重慶市榮昌縣城區) |
東川道 |
|
07043 |
二等 |
綦江縣 |
古南鎮(今重慶市綦江區) |
東川道 |
|
07056 |
二等 |
銅梁縣 |
巴川鎮(今重慶市銅梁區) |
東川道 |
|
07057 |
三等 |
大足縣 |
西城鎮(今重慶市大足區駐地龍崗街道) |
東川道 |
|
07058 |
二等 |
璧山縣 |
城中鎮(今重慶市璧山區駐地璧城街道) |
東川道 |
|
07147 |
不適用 |
北碚管理局 |
朝陽鎮(今重慶市北碚區東北朝陽街道) |
(東川道) |
民國12年(1923年)以江北、巴、璧山、合川4縣交界的嘉陵江小三峽地區設「江巴璧合四縣峽防團務局」。民國25年(1936年)經國民政府行政院批准,成立「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4月1日將江北縣文星鄉、二岩鄉、黃桷鎮,璧山縣澄江鎮,巴縣北碚場(北碚鄉),合川縣沙溪廟(白廟鄉)劃歸該區。實驗區同縣政府待遇,但各鄉鎮聯保主任仍由原管縣政府委任。民國31年(1942年)3月,經國民政府行政院批准,改實驗區為北碚管理局,管理局「照一等縣設置,組織和權責與一般縣政府相同」[22]。遂成為完全的縣一級地方政區。自此,北碚鄉更名為朝陽鎮。旋分朝陽鎮地置金剛鄉、龍鳳鄉[23][24][25][26]。局名係因北碚市街北面有一石梁伸入河中,被水切斷,成一魚形巨石,屹立江心,當地居民稱為碚石,故名北碚。
|
第四區
|
眉山縣
|
07071 |
四等 |
洪雅縣 |
今洪雅縣駐地洪川鎮 |
建昌道 |
|
07073 |
四等 |
夾江縣 |
今夾江縣駐地漹城鎮 |
建昌道 |
|
07077 |
二等 |
眉山縣 |
今眉山市東坡區(舊東坡鎮) |
建昌道 |
清代為眉州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因峨眉山得名。
|
07078 |
五等 |
丹稜縣 |
今丹稜縣駐地丹稜鎮 |
建昌道 |
|
07080 |
五等 |
名山縣 |
今雅安市名山區駐地蒙陽街道 |
建昌道 |
|
07082 |
六等 |
青神縣 |
青神縣駐地青城鎮 |
建昌道 |
|
07083 |
一等 |
邛崍縣 |
今邛崍市駐地臨邛街道 |
建昌道 |
清代為邛州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因縣南邛崍山得名。
|
07084 |
三等 |
大邑縣 |
今大邑縣駐地晉原街道 |
建昌道 |
|
07085 |
四等 |
蒲江縣 |
今蒲江縣駐地鶴山街道 |
建昌道 |
|
07101 |
四等 |
彭山縣 |
今眉山市彭山區駐地鳳鳴鎮 |
永寧道 |
|
第五區
|
樂山縣
|
07070 |
二等 |
樂山縣 |
今樂山市城區 |
建昌道 |
清代為嘉定府附郭樂山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樂山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072 |
四等 |
峨邊縣 |
今峨邊彝族自治縣西南大堡鎮 |
建昌道 |
清代為峨邊廳,因境內各族雜居,且地處邊隀,民國2年(1913年)2月四川全境府州廳改置縣時,仍保留廳制,至民國3年(1914年)6月才改置縣。
|
07074 |
二等 |
犍為縣 |
今犍為縣駐地玉津鎮 |
建昌道 |
|
07081 |
三等 |
峨眉縣 |
今峨眉山市駐地綏山鎮 |
建昌道 |
|
07098 |
四等 |
雷波縣 |
今雷波縣駐地錦城鎮 |
永寧道 |
清代為雷波廳,因境內各族雜居,且地處邊隀,民國2年(1913年)2月四川全境府州廳改置縣時,仍保留廳制,至民國3年(1914年)6月才改置縣。
|
07106 |
三等 |
屏山縣 |
治今屏山縣駐地錦屏鎮;民國13年(1924年)遷沐川(今沐川縣沐溪鎮);民國15年(1926年)遷回屏山鎮[27] |
永寧道 |
|
07107 |
四等 |
馬邊縣 |
今馬邊彝族自治縣駐地民建鎮 |
永寧道 |
清代為馬邊廳,因境內各族雜居,且地處邊隀,民國2年(1913年)2月四川全境府州廳改置縣時,仍保留廳制,至民國3年(1914年)6月才改置縣。
|
07141 |
五等 |
沐川縣 |
沐川(隆華寺,今沐川縣駐地沐溪鎮) |
(永寧道) |
民國29年(1940年)12月析屏山縣北部置沐川設治局[28],因境內有沐川,故名。民國31年(1942年)2月改置為縣[29]。
|
第六區
|
宜賓縣
|
07087 |
一等 |
宜賓縣 |
今宜賓市翠屏區 |
永寧道 |
清代為敘州府附郭宜賓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宜賓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088 |
四等 |
慶符縣 |
今高縣北慶符鎮 |
永寧道 |
|
07091 |
三等 |
南溪縣 |
今宜賓市南溪區駐地南溪鎮 |
永寧道 |
|
07092 |
六等 |
筠連縣 |
今筠連縣駐地筠連鎮 |
永寧道 |
|
07093 |
五等 |
珙縣 |
今珙縣駐地珙泉鎮 |
永寧道 |
|
07102 |
四等 |
高縣 |
今高縣駐地文江鎮 |
永寧道 |
|
07103 |
四等 |
長寧縣 |
城廂鎮(今長寧縣南雙河鎮 ) |
永寧道 |
|
07104 |
五等 |
興文縣 |
民國元年(1912年)治建武城(今興文縣西南石海鎮),民國2年(1913年)遷今興文縣西僰王山鎮) |
永寧道 |
|
07110 |
三等 |
江安縣 |
今江安縣駐地江安鎮 |
永寧道 |
|
07144 |
未定 |
沐愛縣[30] |
沐愛鎮(博愛鎮,今筠連縣東南沐愛鎮) |
(永寧道) |
民國33年(1944年)10月析高縣置沐愛設治局[31]。民國37年(1948年)12月1日改置為縣[32]。
|
第七區
|
瀘縣
|
07086 |
一等 |
瀘縣 |
今瀘州市江陽區 |
永寧道 (駐地) |
清代為瀘州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
|
07089 |
一等 |
富順縣 |
今富順縣駐地富世街道 |
永寧道 |
|
07097 |
二等 |
敘永縣 |
今敘永縣駐地敘永鎮 |
永寧道 |
清代為永寧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
|
07099 |
五等 |
古宋縣 |
今興文縣駐地古宋鎮 |
永寧道 |
|
07100 |
三等 |
古藺縣 |
今古藺縣駐地古藺鎮 |
永寧道 |
|
07105 |
二等 |
隆昌縣 |
今隆昌市駐地金鵝街道 |
永寧道 |
|
07108 |
二等 |
合江縣 |
今合江縣駐地符陽街道 |
永寧道 |
|
07109 |
五等 |
納谿縣[33] |
今瀘州市納溪區 |
永寧道 |
|
第八區
|
彭水縣
|
07044 |
三等 |
南川縣 |
隆化鎮(今重慶市南川區) |
東川道 |
|
07052 |
二等 |
酉陽縣 |
鐘多鎮(今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駐地桃花源街道) |
東川道 |
清代為酉陽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
|
07054 |
二等 |
秀山縣 |
中和鎮(今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城區) |
東川道 |
|
07055 |
三等 |
黔江縣 |
三多鎮(今重慶市黔江區) |
東川道 |
|
07059 |
一等 |
涪陵縣 |
今重慶市涪陵區荔枝街道 |
東川道 |
清代為涪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因古縣名得名。
|
07060 |
五等 |
武隆縣 |
巷口鎮(今重慶市武隆區駐地巷口鎮) |
(東川道) |
民國30年(1941年)10月析涪陵縣第五區置武隆設治局[34]。境內有武龍山(武隆山),故名。民國33年(1944年)8月改置縣[35]。
|
07068 |
三等 |
彭水縣 |
漢葭鎮(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城區) |
東川道 |
|
07069 |
二等 |
酆都縣 |
名山鎮(今重慶市豐都縣北名山街道) |
東川道 |
|
07146 |
不適用 |
農祥設治局 |
龍潭鎮(今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東南龍潭鎮) |
(東川道) |
民國34年(1945年)11月析酉陽、秀山2縣地置。民國37年(1948年)時尚未成立[36]。
|
第九區
|
萬縣
|
07033 |
二等 |
奉節縣 |
永安鎮(今重慶市奉節縣駐地永安鎮) |
東川道 |
清代為夔州府附郭奉節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奉節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045 |
四等 |
巫山縣 |
中和鎮(今重慶市巫山縣城區) |
東川道 |
|
07046 |
二等 |
雲陽縣 |
中心鎮(今重慶市雲陽縣東雲陽鎮) |
東川道 |
|
07047 |
一等 |
萬縣 |
今重慶市萬州區 |
東川道 |
|
07048 |
二等 |
開縣 |
城廂鎮(今重慶市開州區駐地漢豐街道) |
東川道 |
|
07049 |
四等 |
巫溪縣 |
城廂鎮(今重慶市巫溪縣駐地城廂鎮) |
東川道 |
清代為大寧縣,因與山西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縣境有巫溪水,故名[37]。
|
07053 |
三等 |
石砫縣 |
南賓鎮(今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駐地南賓鎮) |
東川道 |
清代為石砫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
|
07067 |
五等 |
城口縣 |
復興鎮(今重慶市城口縣城區) |
東川道 |
清代為城口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
|
07079 |
二等 |
忠縣 |
城鄉鎮(今重慶市忠縣駐地忠州鎮) |
建昌道 |
清代為忠州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
|
不適用 |
不適用 |
萬縣市 |
今重慶市萬州區 |
(東川道) |
民國17年(1928年)11月四川省政府萬縣城區設萬縣市,民國24年(1935年)撤銷。
|
第十區
|
大竹縣
|
07040 |
二等 |
長壽縣[38] |
城廂鄉(今重慶市長壽區鳳城街道) |
東川道 |
|
07050 |
四等 |
墊江縣 |
桂陽鎮(今重慶市墊江縣駐地桂溪街道) |
東川道 |
|
07051 |
二等 |
梁山縣 |
中城鎮(今重慶市梁平區) |
東川道 |
|
07063 |
一等 |
渠縣 |
渠江鎮(今渠縣駐地渠江街道) |
東川道 |
|
07064 |
二等 |
大竹縣 |
城區鎮(今大竹縣駐地竹陽街道) |
東川道 |
|
07119 |
一等 |
廣安縣 |
城廂鎮(今廣安市廣安區) |
嘉陵道 |
清代為廣安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
|
07127 |
三等 |
鄰水縣 |
鼎屏鎮(今鄰水縣駐地鼎屏鎮) |
嘉陵道 |
|
第十一區
|
南充縣
|
07032 |
三等 |
武勝縣 |
貓兒壩(中心鎮,今武勝縣西南中心鎮) |
東川道 |
清代為定遠縣,因與安徽、陝西、雲南三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元代置武勝軍於此,且縣東有武勝山,故名[37]。
|
07113 |
一等 |
南充縣 |
今南充市順慶區 |
嘉陵道 |
清代為順慶府附郭南充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南充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118 |
四等 |
蓬安縣 |
今蓬安縣西錦屏鎮 |
嘉陵道 |
清代為蓬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
|
07124 |
四等 |
西充縣 |
今西充縣駐地晉城鎮 |
嘉陵道 |
|
07125 |
三等 |
營山縣 |
今營山縣駐地朗池街道 |
嘉陵道 |
|
07126 |
四等 |
儀隴縣 |
今儀隴縣駐地金城鎮 |
嘉陵道 |
|
07128 |
一等 |
岳池縣 |
今岳池縣駐地九龍鎮 |
嘉陵道 |
|
07130 |
二等 |
南部縣 |
南隆鎮(今南部縣駐地南隆街道) |
嘉陵道 |
|
第十二區
|
遂寧縣
|
07120 |
一等 |
三台縣 |
今三台縣駐地潼川鎮 |
嘉陵道 |
清代為潼川府附郭三台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三台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121 |
三等 |
射洪縣 |
今射洪市西北金華鎮 |
嘉陵道 |
|
07122 |
四等 |
鹽亭縣 |
今鹽亭縣駐地雲溪鎮 |
嘉陵道 |
|
07134 |
一等 |
中江縣 |
今中江縣駐地凱江鎮 |
嘉陵道 |
|
07135 |
一等 |
遂寧縣 |
今遂寧市城區 |
嘉陵道 |
|
07136 |
三等 |
潼南縣 |
東安(城區鎮,今重慶市潼南區) |
嘉陵道 |
清代為東安縣,民國元年(1912年)3月四川民政長析遂寧、蓬溪2縣置,民國2年(1913年)3月報內務部備案[39]。因與順天府、湖南、廣東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因地處潼川府南,故名[37]。
|
07137 |
一等 |
安岳縣 |
今安岳縣駐地岳陽鎮 |
嘉陵道 |
|
07138 |
二等 |
蓬溪縣 |
今蓬溪縣駐地赤城鎮 |
嘉陵道 |
|
07139 |
三等 |
樂至縣 |
今樂至縣駐地天池街道 |
嘉陵道 |
|
第十三區
|
綿陽縣
|
07005 |
二等 |
廣漢縣 |
今廣漢市駐地雒城街道 |
西川道 |
清代為漢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因古廣漢郡名得名。
|
07007 |
三等 |
什邡縣 |
今什邡市城區方亭街道 |
西川道 |
|
07021 |
四等 |
梓潼縣 |
今梓潼縣駐地文昌鎮 |
西川道 |
|
07022 |
四等 |
羅江縣 |
萬安鎮(今德陽市羅江區駐地萬安鎮) |
西川道 |
|
07023 |
四等 |
彰明縣 |
今江油市南彰明鎮 |
西川道 |
|
07026 |
一等 |
綿陽縣 |
今綿陽市城區 |
西川道 |
清代為綿州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因在綿山之南,故名。
|
07027 |
三等 |
德陽縣 |
今德陽市旌陽區 |
西川道 |
|
07038 |
三等 |
安縣 |
今北川羌族自治縣駐地永昌鎮[40] |
西川道 |
|
07039 |
二等 |
綿竹縣 |
今綿竹市駐地劍南街道 |
西川道 |
|
第十四區
|
广元縣
|
07010 |
三等 |
江油縣 |
今江油市北武都鎮 |
西川道 |
|
07011 |
六等 |
北川縣 |
治城(今北川羌族自治縣西北禹里鎮) |
西川道 |
清代為石泉縣,因與陝西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因後周置北川縣於此,故名[37]。
|
07020 |
二等 |
平武縣 |
今平武縣駐地龍安鎮 |
西川道 |
清代為龍安府附郭平武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平武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112 |
三等 |
閬中縣 |
閬中城(今閬中市城區保寧街道) |
嘉陵道 (駐地) |
清代為保寧府附郭閬中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閬中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117 |
三等 |
劍閣縣 |
今劍閣縣駐地普安鎮 |
嘉陵道 |
清代為劍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以古縣名得名。
|
07129 |
四等 |
蒼溪縣 |
今蒼溪縣駐地陵江鎮 |
嘉陵道 |
|
07131 |
二等 |
廣元縣 |
今廣元市利州區 |
嘉陵道 |
|
07132 |
未定 |
旺蒼縣 |
旺蒼霸(今旺蒼縣駐地東河鎮東北一帶) |
(嘉陵道) |
民國30年(1941年)10月析廣元縣第三區、第四區全部及第二區郭家鄉地置旺蒼設治局[41],因駐地旺蒼霸得名。民國34年(1945年)7月改置為縣[42]。
|
07133 |
五等 |
昭化縣 |
今廣元市昭化區駐地西昭化鎮 |
嘉陵道 |
|
07140 |
四等 |
青川縣 |
今青川縣駐地喬莊鎮 |
(西川道) |
民國30年(1941年)10月析平武縣置[43]。
|
第十五區
|
達縣
|
07061 |
一等 |
達縣 |
綏定城(城守鎮,今達州市通川區) |
東川道 |
清代為綏定府附郭達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達縣地。民國二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
|
07062 |
三等 |
開江縣 |
今開江縣駐地新寧鎮 |
東川道 |
清代為新寧縣,因與湖南、廣東、廣西3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縣東有開江,為縣境諸水匯流之區,故名[37]。
|
07065 |
二等 |
宣漢縣 |
城守鎮(今宣漢縣駐地東鄉鎮) |
東川道 |
清代為東鄉縣,因與江西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漢置宣漢縣於此,故名[37]。
|
07066 |
三等 |
萬源縣 |
今萬源市駐地太平鎮 |
東川道 |
清代為太平縣,因與山西、安徽、浙江、江蘇4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縣東北有萬頃池,鄰縣之水多源於此,故名[37]。
|
07114 |
三等 |
通江縣 |
今通江縣駐地諾江鎮 |
嘉陵道 |
紅軍佔領期間,廢通江縣而置赤北、赤江、紅江3縣和苦草壩、洪口2特別區。民國24年(1935)春國軍進駐後,恢復通江縣。
|
07115 |
四等 |
南江縣 |
今南江縣駐地南江鎮 |
嘉陵道 |
|
07116 |
一等 |
巴中縣[44] |
今巴中市巴州區 |
嘉陵道 |
清代為巴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並改名。
|
07145 |
未定 |
平昌縣[45] |
江口鎮(今平昌縣駐地江口鎮) |
(嘉陵道) |
民國33年(1944年)10月析巴中縣置平昌設治局[46]。民國35年(1946年)9月1日正式設立。民國37年(1948年)12月1日改置為縣[47]。
|
第十六區
|
茂縣
|
07024 |
三等 |
茂縣 |
今茂縣駐地鳳儀鎮 |
西川道 |
清代為茂州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置縣。
|
07025 |
四等 |
汶川縣 |
今汶川縣西南綿虒鎮 |
西川道 |
|
07034 |
四等 |
懋功縣 |
今小金縣駐地美興鎮 |
西川道 |
清代為懋功直隸廳,因境內各族雜居,且地處邊隀,民國2年(1913年)2月四川全境府州廳改置縣時,仍保留廳制[48],至民國3年(1914年)6月才改置縣[15]。
|
07035 |
三等 |
靖化縣 |
今金川縣駐地金川鎮 |
(西川道) |
民國25年(1936年)10月以懋功縣綏靖、崇化兩屯及綽斯甲布土司地置縣[49]。
|
07036 |
二等 |
松潘縣 |
今松潘縣駐地進安鎮 |
西川道 |
清代為松潘直隸廳,因境內各族雜居,且地處邊隀,民國2年(1913年)2月四川全境府州廳改置縣時,仍保留廳制,至民國3年(1914年)6月才改置縣。
|
07037 |
二等 |
理縣 |
薛城(今理縣東北薛城鎮) |
西川道 |
清代為理番直隸廳,因境內各族雜居,且地處邊隀,民國2年(1913年)2月四川全境府州廳改置縣時,仍保留廳制,至民國3年(1914年)6月才改置為理蕃縣。因縣名取「治理蕃民」之義,含有對少數民族侮辱之意,民國34年(1945年)12月改名[50]。
|
07142 |
不適用 |
興中設治局 |
古潘州(今若爾蓋縣東北求吉鄉) |
(西川道) |
民國30年(1941年)3月析松潘縣黃勝關以外地方置。民國37年(1948年)時尚未成立[51]。
|
07143 |
不適用 |
麥桑設治局 |
麥桑(中阿壩,今阿壩縣駐地阿壩鎮) |
(西川道) |
民國30年(1941年)3月析松潘縣黃勝關以外地方置。民國37年(1948年)時尚未成立[52]。
|
邊東道
|
康定縣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康定縣 |
打箭爐(今康定市駐地爐城街道) |
|
清代為康定府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3月廢府改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安良縣 |
安良壩(今康定縣西瓦澤鄉安良壩村) |
|
清代擬在康定府西境設安良廳,因辛亥革命爆發未能實行。民國元年(1912年)擬設安良縣,民國2年(1913年)3月置縣,不久即裁撤,併入康定縣[53]。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化林縣 |
化林坪(約在今瀘定縣南興隆鎮化林村) |
|
民國元年(1912)析康定府東南沈邊土司化林營置縣,民國3年(1914年)裁為瀘定縣化林縣佐[54]。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巴安縣 |
巴塘(今巴塘縣駐地夏邛鎮) |
|
清代為巴安府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3月廢府改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義敦縣 |
三壩(義敦故治,今巴塘縣東南波密鄉東南一帶) |
|
清代為三壩廳,民國2年(1913年)3月廢廳改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九龍設治委員 |
九龍(今九龍縣駐地呷爾鎮) |
|
民國元年(1912年)由康定縣南境土司置。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瀘定縣 |
橋頭(河東鄉,今瀘定縣駐地瀘橋鎮) |
|
清代為康定府瀘定橋巡檢司轄境,民國元年(1912年)6月改置縣,民國2年(1913年)3月列表報內務部。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雅江縣 |
河口鄉(今雅江縣駐地河口鎮) |
|
清代為河口縣,民國2年(1913年)3月改名。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道孚縣 |
鮮水(今道孚縣駐地鮮水鎮) |
|
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道隖委員,民國2年(1913年)3月改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理化縣 |
裡塘(今理塘縣駐地高城鎮) |
|
清代為裏化廳,民國元年(1912年)稱理化府,民國2年(1913年)3月廢府改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懷柔縣 |
中瞻對(今新龍縣駐地茹龍鎮) |
|
清代為瞻對委員轄地,民國元年(1912年)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稻城縣 |
稻壩(今稻城縣駐地金珠鎮東上茹布村) |
|
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貢噶縣 |
貢噶嶺(今稻城縣南赤土鄉) |
|
民國二年(1913年)3月以稻城縣貢噶縣丞轄境置貢噶縣,旋併入稻城縣[55]。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鹽井縣 |
蒲丁村(今芒康縣駐地嘎托鎮) |
|
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甘孜縣 |
甘孜(今甘孜縣駐地甘孜鎮) |
|
清代為甘孜州,民國二年(1913年)3月廢州改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鑪霍縣[56] |
老街(今爐霍縣駐地新都鎮西北老街) |
|
清代為爐霍屯委員'轄地,民國元年(1912年)改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丹巴縣 |
章章谷屯(今丹巴縣駐地章谷鎮南白呷依村) |
|
清代為丹東、巴底、巴旺三土司轄境,民國元年(1912年)置丹巴設治委員,民國3年(1914年)改置縣;同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定鄉縣 |
仲得村(桑坡寺,今鄉城縣駐地香巴拉鎮) |
|
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邊西道
|
昌都縣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昌都縣 |
察木多(今西藏自治區昌都縣駐地城關鎮) |
|
清代在昌都地方設察木多理事官,民國2年(1913年)3月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寧靜縣 |
江卡(今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駐地嘎托鎮) |
|
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江卡委員,民國元年(1912年)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察雅縣 |
乍丫(今西藏自治區察雅縣駐地煙多鎮) |
|
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乍丫理事,民國元年(1912年)置縣。察雅,藏語意為岩檐,即地有山峰,下瞰如檐,故名。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德榮縣 |
索美村(今得榮縣駐地松麥鎮) |
|
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德榮委員,民國2年(1913年)3月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武成縣 |
中岩(西藏自治區貢覺縣東南雄松鄉) |
|
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三岩委員,民國元年(1912年)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德格縣 |
城關(今德格縣駐地更慶鎮) |
|
清代為德化州,民國2年(1913年)3月廢州改置德化縣。因與福建、江西2省縣名重,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名。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同普縣 |
同普(今西藏自治區江達縣東北同普鄉) |
|
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貢縣 |
貢覺(今西藏自治區貢覺縣駐地莫洛鎮南) |
|
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貢覺委員,民國2年(1913年)3月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察隅縣 |
雜貐(今西藏自治區察隅縣西下察隅鎮) |
|
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雜瑜委員,民國2年(1914年)3月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科麥縣 |
桑昂(今西藏自治區察隅縣北古玉鄉一帶) |
|
原屬西藏桑昂曲宗管轄,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桑昂委員,民國2年(1913年)3月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恩達縣 |
恩達塘(今西藏自治區類烏齊縣駐地桑多鎮南恩達村) |
|
清代為察木多屬地,民國元年(1912年)置恩達設治委員。民國2年(1913年)3月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石渠縣 |
雜渠卡(今石渠縣駐地尼呷鎮南菊母村) |
|
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嘉黎縣 |
拉里(今西藏自治區嘉黎縣東北嘉黎鎮) |
|
原為阿里寺黑教呼圖克圖管轄地,清宣統三年(1911年)擬設流官,因辛亥革命爆發未能實行。民國元年(1912年)尹昌衡擬設嘉黎縣,民國2年(1913年)3月置縣,然因為西藏佔領,未能實行。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碩督縣 |
碩般多(今西藏自治區洛隆縣西碩督鎮) |
|
民國元年(1912年)尹昌衡擬置碩督府。民國2年(1913年)3月以碩班多地方置縣,然因為西藏佔領,未能實行。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太昭縣 |
江達尚(今西藏自治區工布江達縣西北江達鄉) |
|
本為江達地方。民國元年(1912年)尹昌衡擬置太昭府,嗣後通稱為太昭縣。民國2年(1913年)3月置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鄧柯縣 |
登科(今石渠縣南洛須鎮) |
|
清代為登科府,民國2年(1913年)3月廢府改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白玉縣 |
白玉(今白玉縣駐地建設鎮) |
|
清代為白玉州,民國2年(1913年)3月廢州改縣。民國3年(1914年)改隸川邊特別區。
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第十七區
|
雅安縣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雅安縣 |
雅州城(城廂鎮,今雅安市城區) |
建昌道 (駐地) |
清代為雅州府附郭雅安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雅安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蘆山縣 |
蘆陽鎮(今蘆山縣駐地蘆陽街道) |
建昌道 |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寶興縣 |
穆坪(北城鎮,今寶興縣駐地穆坪鎮) |
建昌道 |
民國17年(1928年)析天全縣北部穆坪土司轄地置穆坪設治局,民國18年(1929年)12月與天全縣第6區合併置縣。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天全縣 |
城廂鎮(今天全縣東城廂鎮) |
建昌道 |
清代為天全州,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州改縣。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滎經縣 |
城東鎮(今滎經縣駐地嚴道街道) |
建昌道 |
一作榮經縣。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漢源縣 |
清溪鎮(今漢源縣北清溪鎮) |
建昌道 |
清代為清溪縣,因與貴州省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金湯設治局 |
金湯壩(湯壩村,今康定縣東北金湯鎮寇家河壩村) |
(建昌道) |
民國21年(1932年)6月析寶興縣西部上魚通地方置。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第十八區
|
西昌縣
|
不適用 |
不適用 |
西昌縣 |
寧遠城(城廂鎮,今西昌市城區) |
建昌道 |
清代為寧遠府附郭西昌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西昌縣地。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鹽源縣 |
衛城鎮(今鹽源縣東衛城鎮) |
建昌道 |
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寧南縣 |
披砂(今寧南縣駐地披砂鎮) |
建昌道 |
民國17年(1928年)析會理縣東北披砂土千戶轄地置披砂設治局,民國19年(1930年)4月改置寧南縣。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冕寧縣 |
今冕寧縣駐地城廂鎮) |
建昌道 |
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昭覺縣 |
今昭覺縣駐地新城鎮 |
建昌道 |
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會理縣 |
內東鎮(今會理市駐地城關鎮) |
建昌道 |
清代為會理州,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州改縣。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鹽邊縣 |
健康鎮(今鹽邊縣西北二灘水電站) |
建昌道 |
清代為鹽邊廳,民國2年(1913年)2月廢廳改縣。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越嶲縣 |
城廂鎮(今越西縣駐地越城鎮) |
建昌道 |
清代為越嶲廳,民國2年(1913年)6月廢廳改縣。民國27年(1938年)9月改隸西康省。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寧東設治局 |
米市(今喜德縣東南米市鎮) |
(建昌道) |
民國27年(1938年)4月析越嶲縣南部置,同年9月改隸西康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