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穿山甲(学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又稱台灣鯪鯉(臺灣話:Tâi-oân lâ-lí)、悶仔、土龜,是一種身上覆有鱗片的哺乳動物。該物種為穿山甲属中華穿山甲的一個亞種,也是台灣的一個特有亞種。目前,因棲地流失及人類過度捕食等因素,該亞種已瀕臨絕滅。[1][2][3][4]
習性
台灣穿山甲的前爪很大因此很有力,非常適合爬樹,但後腳因爪較小而不適於抓住樹幹,所以牠們會用尾巴代替後腳,用尾部的鱗片插入樹幹,因此不易滑落。身體以螺旋的方式向上攀爬,在樹枝則可倒掛,向下則以頭上腳下的方式倒退爬行。台灣穿山甲以舉尾蟻和白蟻為食,台灣穿山甲會用前爪挖開蟻巢,使螞蟻逃出,再用長舌頭舔食。[5]台灣穿山甲的舌頭具有有黏性的唾液,可以沾黏食物後再送進口中。當台灣穿山甲遇到危險時,會縮成球狀,讓掠食者沒辦法下手。[1][2][3]
特徵
全長75~95公分,體重約3~6.5公斤。全身布滿鱗甲。[1][2]
分布
較常見於 300~500 公尺的台灣中低海拔山區。[2]
巢穴
覓食洞穴
在山坡上斜著挖地洞,洞口深度較淺,因此較容易見到洞底,洞口常堆著挖出來的廢土。覓食洞穴常在枯樹附近,可做為臨時休息或避敵之處。
居住洞穴
洞口多在陡直山坡,周圍遮蔽少、排水佳,洞口深度較淺深,是長久居住的地洞。〈
ref name=":1" /〉
主要非自然死亡原因是被人類捕殺、路殺、山區流浪狗捕殺。
人工飼養
食物不能吃得太細緻,易有消化潰瘍出血症狀。台灣穿山甲因對自然生態系統依賴極大而難以適應人類圈養環境。[6]
動物園
濫捕與用途
濫捕
IUCN宣布包含台灣穿山甲在內之多種穿山甲,已因全球人類飲食需求遭捕殺殆盡;穿山甲更因此成為全球走私量最大的野生物種之一。[9][12][13][14][15][16]根據新聞媒體報導,台灣的穿山甲在早期皮革產業發達時遭大量屠殺,1年就捕殺將近6萬隻。
[17]其中,全球最大宗之消費地區為中國大陸及越南。[18][19]
食用
東亞地區自古迷信食用穿山甲鱗片及其他部位可獲醫療保健效果。[20][21][22]但是,根據大陸地區各地政府機關表示,由於穿山甲售價高昂,販賣者往往將米粉糊、塗料、水泥、鎮靜劑、興奮劑和防腐劑等注入穿山甲體內以增加獲利。[23][24]
製香
穿山甲甲殼可磨碎製成線香。[25]
服飾
穿山甲鱗片可製成甲冑,或者成為其他服飾之裝飾物。
文化
傳說
活動
媒體
事件
參見
參考資料
連結
閱讀
影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