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其近代的起源在城市规划学术界内被认为是多元和复杂的,但通常被归结为几大基本事件,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英語:Garden City)、美国兴起的城市美化运动(英語:City Beautiful Movement)和公共卫生改革(英語:Public Health Reform)等。
历史渊源概述
在忽略中国等国家在古代对于城市建制的规则之外,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渊源最早应追溯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Godin和Cabet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和社会平等的传统思潮。[1]
从社会发展背景上看,近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脱离不了19世纪工业化及城市化状况。市场失灵是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基础,理性和科学是其职业化的标志。理性的综合规划模式主导了20世纪前50-60年的城市规划实践,并在战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时期达到高潮。此间,综合规划的权力和范围在规划实践中不断扩张,似的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市场对空间配置的作用,最终导致由市场失败转化为规划失败。
1960年代后,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领域的新自由主义和市民社会思潮逐步兴起,复杂科学中有关系的复杂性和演化过程的不确定性思潮确立,理性的综合城市规划模式受到广泛批判。
1990年代,城市规划学界开始关注大都市的全球化理论,并提出世界城市的理念。[2]
在一次又一次新的理论提出的同时,新的城市规划模式也开始构建,并呈现多元化格局。规划的权力重心逐步向城市基层社区转移,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团体以及开发商之间的谈判与交易制度,以应对多变的市场,提高城市规划的有效性。
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应用
在应用方面,霍华德曾将其的田园城市理论付出实践。中国先后推动发展深圳特区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浦东新区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滨海新区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作为三个增长极[5],以及滨海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济学和区域规划理论依据便是增长极理论[6]。1918年,埃列尔·萨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理论的原则,为芬兰的赫尔辛基制定了“大赫尔辛基”方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