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
仅供参考,並
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貓肝吸蟲(學名:Opisthorchis felineus)是一種吸蟲綱寄生蟲,可寄生在哺乳類動物的膽管和膽囊,以膽汁為食,可造成肝、膽病變。
本物種於1884年首次由Sebastiano Rivolta在北義大利的貓肝發現。1891年,俄羅斯寄生蟲學家Konstantin Nikolaevich Vinogradov (1847–1906)[2]首度於人體發現,但當時未知乃同一物種,所以被命名為「西伯利亞肝吸蟲」。 1931年,德國汉堡蠕蟲學專家 漢斯·福格爾(Hans Vogel)在期刊發表表物種的完整生活史[3]。
分佈
全球約有1700萬人到感染,主要分布在環地中海地區的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北馬其頓、希臘和土耳其,中歐的德國、瑞士和波蘭,以及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4]。
形態
成蟲尺寸介於長7至12毫米、寬2至3毫米的範圍,體型狹長而扁平,蟲體一端具有口吸盤,其腸管自此延蟲體兩側分叉延伸至尾端,在前端約五分之一界線處,另有一個與口吸盤約略等大的腹吸盤。此外泰國肝吸蟲雌雄同體,兩顆睪丸呈現深裂的分葉狀,分布在口吸盤的另一端,約是蟲體後端五分之一的區域,卵巢則位於中後段三分之一線上,子宮則在中段盤繞,分布在全長第一至第三個五等分線之間,兩旁可見網點狀的卵黃腺。
生活史
貓肝吸蟲的生活史與中華肝吸蟲和泰國肝吸蟲極為類似,以淡水螺為其第一中間宿主:蟲卵必須在其中孵化。然後經過四個發育階段後離開螺體,並尋找鯉科的淡水魚作為第二中間宿主,在魚鱗、皮膚、肌肉組織發育後,透過其他動物生吃、未完全熟食這些魚,幼蟲可在食用者體內脫去外囊,經過四週發育成蟲,可在宿主體內活上40年之久,每日約產下1000至2500顆卵,可隨膽汁一同進入消化道,最後隨糞便排出,是診斷的重要依據。
以下為常見的第一中間宿主[5][4]:
常見的第二宿主魚種計有[4]:
最終宿主包括所有會吃魚的哺乳類動物,例如:狗、狐、貓、大鼠、豬、兔、海豹、獅子、狼獾、貂、臭鼬和人類[4]。
對人類的影響
估算在俄羅斯約有150萬人被貓肝吸蟲寄生感染。在西伯利亚,當地居民習慣食用只是用鹽稍微淹製過、未經煮熟的冰凍浸漬魚。這很可能令他們受寄生在淡水魚中的貓肝吸蟲感染。
Opisthorchiasis專指由本物種引起的疾病,其嚴重程度從沒有明顯病徵到嚴重疾病,視乎能否及早檢測和接受治療。在人類,本物種感染的結果會影響肝臟、胰脏及膽囊。如感染者未能及早就醫,病情可能會惡化至肝硬化,更會增加患上肝細胞癌的風險。不過,兒童受感染後可能沒有明顯病徵。
當貓肝吸蟲進入體內兩週後,會開始感染膽道。這時的病徵包括发热、容易感覺疲倦、出現皮疹和胃腸道紊亂。嚴重時的病徵會有贫血和肝臟受損,令感染者在1-2個月內失去能力。治療通常會使用單次劑量的吡喹酮。
參考文獻
- (英文)Orit Yossepowitch et al., Opisthorchiasis from Imported Raw Fish, Emerg Infect Dis. 2004 Dec;10(12):2122-6. PMID 15663848
- (英文)A.M. Bronstein , V.D.Zavoikin and O.P.Zelya, Brief update on Opisthorchis felineus infection in Russia.
參看
外部連結
- Armignacco, Orlando; Caterini, Luciano; Marucci, Gianluca; Ferri, Fabrizio; Bernardini, Giuliana; Raponi, Giampaolo Natalini; Ludovisi, Alessandra; Bossù, Teresa; Morales, Maria A. Gomez; Pozio, Edoardo. Human Illnesses Caused by Opisthorchis felineus Flukes, Italy.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14 (12): 1902–5. PMC 2634636 . PMID 19046516. doi:10.3201/eid1412.08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