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郵政史 ,是澳門 的郵政歷史,大致可分為數個時期。
1898年華士古達伽馬 事蹟紀念郵票
葡萄牙 在澳門第一次推出第一套郵票 的時候,是在1884年,其票面設計為「葡萄牙皇冠」,面值由5至300葡萄牙雷亞爾 (葡萄牙語:réis ;英語:real ),共有9個面值。在1884年後期,因認需求,在面值100葡萄牙利斯的郵票上蓋上改值印記 轉為80葡萄牙雷亞爾,並且在1885年開始銷售,同年間有5個面的郵票也換上新顏色 。郵票的短缺導致不同的郵票和印花稅票 都要蓋上改值印記直至1887年。
在1888年推出的新郵票,其票面設計為葡王路易斯一世 的雕像 ,直到他在1894年死後,推出了另一系列新的郵票,票面設計為葡王卡洛斯一世 的畫像。在1894年,郵票面值印的流通貨幣 轉為現在的澳門元 的「仙 」(葡語︰avo)值和盧比 (葡語︰rúpia)。當時的78仙等同1盧比,及後在1913年的100仙等同於1澳門元(葡語:pataca)。剩餘的葡王路易斯一世郵票都改值為澳門仙,並且同時蓋上拉丁文 和中文 「臨時性」(拉丁語 :provisorio )。
在1898年推出的“紀念華士古達伽馬 事蹟”和新版的葡皇路易斯一世的系列中,都以澳門仙為面值的。在1900年至1910年間,郵票短缺的情況定期出現,改值的次數多達近40次,也要把已蓋上「寄出」(葡語:porteado)和「收到」字樣(葡語:receber)的欠資郵票,把它們劃上刪除線之後,當作普通郵票 使用。
1913年澳門賽爾斯系列4仙郵票
1910年,葡萄牙君主制 被推翻,成立葡萄牙共和國,新政府在卡洛斯一世系列的郵票上加蓋「共和國 」的字樣 (葡文:REPÚBLICA),然後運到澳門。在這個動盪的年代,郵票短缺依然,在1911年,本地的官員有創意地把4仙和10仙的郵票對角 地從右上到左下剪開,再加蓋,分別使變成面值為2仙和5仙。在1913年,他們又把1898年推出的舊郵票上加蓋「共和國」。
在1913年,葡萄牙向所有領土推出新郵票,票面設計為「賽爾斯 系列」,直至1924年增加到有19個顏色和面值的配搭(最高面值達5澳門元),但到了1915年,仍然要把1902年已改值的舊郵票加蓋「共和國」以舒緩當時的郵票需求(但那些郵票之前已被加蓋「臨時性」字樣),1930年至1933年間,9款比較少用的賽爾斯 郵票也被改值。
在1934年2月1日,新的限量版郵票系列 推出,票面設計為葡萄牙一些有喻意的圖案和華士古達伽馬的旗艦 加俾額爾 號,在1941年它們被改值,1942年共有8個面值被重印,並用上了平版印刷 (取代了自1934年起使用的排版 印刷),設計上也包含粗糙的鋸 齒邊。
澳門在1938年亦參與制作一次發行共17個面值的帝國版郵票 。
在1948年,一系列新的限量版推出,票面設計建基於澳門的本地風光,隨後的幾套郵票包括一些普通的圖案和一些澳門的週年紀念郵票 。1976年,澳門獲得葡萄牙的特別領土地位因而能夠獨立印刷自己的郵票,並於1981年推出了幾款以澳門近代建築特色為本的郵票,票面設計以澳門的地貌和文化為主,一副郵票有4至6個的圖案設計。1985年發行的端午節 郵票開始出現“澳門”的中文字樣,及后澳門郵票設計工作開始有澳門人參與,令澳門郵票更具澳葡特色。
2014年澳門郵票
1999年,澳門成為中國 的特別行政區 ,所有包括「葡萄牙共和國澳門」(葡文:MACAU REPÚBLICA PORTUGUESA)字樣的郵票全部停用並轉為「中國澳門」(葡文:MACAU, CHINA)的字樣。現在仍流通使用的澳葡時期郵票,包括在1999年9月發行、設計上以澳門現今建築為藍本,並以「中國澳門」為標題的過渡性郵票。
2005年,澳門郵政 發行第一套個性化郵票,名為「我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