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8年,兔子随首批船队(英语:First Fleet)被带到澳大利亚。[1]移民们将它们带到此处的目的是想作食用之用。在开头的10年中,它们的数量并没有惊人地增加。这一结论可以从对先民居住地遗址的食物残留物判断而得。到了1827年,塔斯马尼亚州的一篇报纸文章提到“……殖民地的兔子变得如此之多,他们成百上千地在大型场地上蹦来蹦去。我们得知道,这地方(即新南威尔士州)此前可全无兔子们的踪迹”。[2]这显然表明当地在19世纪早期已经出现兔群数量爆炸。与此同时,在新南威尔士州的昆寧漢(Cunningham)也称“兔子们在房屋四周繁殖,但是我们还没有(建立)任何限制野兔生活范围的围场……”他还提到悉尼和植物学湾之间树丛繁茂的沙质土壤将为养兔提供理想的条件。[3]相比于笼子,要建立围场的养兔场,得提供更大的空间。悉尼的第一座养兔围场是由亚历山大·麦克莱(Alexander Macleay)建立的,地点位于伊丽莎白湾大屋(Elizabeth Bay House)。据描述这是“一个由坚固石墙围绕的保护区,或称兔场,可使它们能进行充分的优胜劣汰游戏。”[4]19世纪40年代,养兔活动变得越来越平凡。比如当时的法庭记录上出现了窃兔贼的案例,而且寻常百姓家的食谱上也出现了兔餐。
^House of Assembly. South Australian Register (Adelaide, SA : 1839 - 1900) (Adelaide, S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1 November 1876: 7 [28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