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与「
法寶 (武器)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
法寶 」。
法寶 (梵語 :अस्त्र ,羅馬化: astra 或 asthra )是印度教 的一种超自然 武器,由咒语 召唤特定神灵 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引导至任何物体中,以用作武器。这些武器充满了灵性和神秘 力量。astra 这个词后来也被用来描述任何手持的远程武器,例如弓箭。种类分为投掷法宝(Nalika Astra)和曼怛羅法宝(Mantrik Astra)。
持法宝者
法宝持有者被称为持法宝者 (梵語 :अस्त्रधारी ,羅馬化: Astradhari )。[ 1] 在《罗摩衍那 》和《摩诃婆罗多 》中,室利羅摩 拥有比其他战士更多的法宝,[ 2] 并且在各种文献中,持斧罗摩也拥有许多法宝。[ 3] [ 4]
法寶列表
法寶在《罗摩衍那》和《摩诃波罗多》中最为常见,出现在史诗中战斗描述中。虽然它们通常采用箭矢的形式,但法寶可以是任何物体的形式。例如,马嘶 将梵颅法宝召唤到一片草叶中用作他的武器。 [ 5] [ 6]
名称
类型
神灵
持法宝者
注释
梵天法宝 (Brahmastra)梵颅法宝 (Brahmashirsha astra)梵卵法宝 (Brahmanda astra)
梵天
马嘶
《摩诃婆罗多》中最强法宝。唯一能穿透梵天盔甲的武器。
三叉戟 (Triśūla)
三叉
湿婆
濕婆教 中最强武器。
善見神輪 (Sudarśana cakra)
飞轮
毗湿奴
黑天
只有毗湿奴的命令能停止。[ 7] [ 8] 用来斩首童护 。[ 9]
三箭(Teen Baan)
箭矢
湿婆
波跋利迦
湿婆的三支箭矢。第一支箭标记要摧毁的目标,第二支箭标记要拯救的目标,第三支箭摧毁标记了需要摧毁的目标。[ 10]
因陀罗法宝(Aindrastra)
箭矢
因陀羅
阿周那
会从天空中召唤像雨一样的箭阵。
婆薮毗标枪(Vasavi Shakti)
因陀羅
迦爾納
只能使用一次的标枪。被迦爾納用来杀瓶首 .
催眠法宝(Praswapastra)
婆薮
毗濕摩
使人在战场上入睡。
阿耆尼法宝(Agneyastra)
火
阿耆尼
阿周那
发出不灭的火焰。
伐楼拿法宝 (Varunastra)
水
伐楼拿
罗摩、因陀羅耆特 、罗波那、羅什曼那、毗濕摩、德罗纳、迦爾納、阿周那
释放出大量的水流。用来对抗阿耆尼法宝。
摩奴法宝(Manavastra)
摩奴
罗摩
能把目标带到很远的地方,并且可以在邪恶的人身上激发人性。
伐楼拿羂索(Varunapasha)
绳索
伐楼拿
罗摩、因陀羅耆特、阿周那、迦爾納、毗濕摩、德罗纳
神灵都无法逃脱的套索。
地母法宝(Bhaumastra)
頗哩提毗
阿周那
可以创造隧道和召唤珠宝。
跋伽婆法宝(Bhargavastra)
箭矢
持斧罗摩
迦爾納
可以发射大量的箭。
那伽法宝(Nagastra)
箭矢
那伽
必中之箭。以蛇的形式出现。
那伽羂索(Nagapasha)
那伽
因陀羅耆特、阿周那
用毒蛇缠住目标。
迦楼罗法宝(Garudastra)
迦楼罗
罗摩、阿周那
用来克制那伽法宝。[ 11]
合掌箭 (Anjalika)
因陀羅
羅什曼那 、阿周那
用来杀死因陀羅耆特和迦爾納.
伐由法宝(Vayvyastra)
伐由
马嘶、阿周那、因陀羅耆特、罗摩
带来风暴,可以把军队吹走。
蘇利耶法宝(Suryastra)
蘇利耶
阿周那
创造明亮的光线,驱散黑暗,蒸发水。
摩伽槃(Maghavan)
因陀羅
阿周那
用来制造幻觉的火焰武器。[ 12]
金剛 (Vajra)
雷电
因陀羅
阿周那
用闪电攻击目标。[ 13]
摩酰尼法宝(Mohini-astra)
摩酰尼
阿周那
用来驱散附近的幻象和法术。
陀湿多法宝(Tvaṣṭrāstra)
陀湿多
阿周那
使军队相互攻击。[ 14]
迷魂(Sammohana/Pramohana)
乾闼婆
阿周那、猛光
使军队陷入恍惚状态。
山神法宝(Parvatastra)
阿周那
使一座山从天而降。
那罗延法宝 (Narayanastra)
毗湿奴
德罗纳 、马嘶
创造一系列箭矢和飞轮[ 15] [ 16]
毗湿奴法宝 (Vaishnavastra)
毗湿奴
福授、阿周那、罗摩
完全摧毁目标。[ 17] [ 18]
月光杵 (Kaumodaki Gada)
杵
毗湿奴
黑天
摧毁整个军队。用来杀死Dantavakra。
沙楞伽 (Sharanga)
弓
毗湿奴
罗摩、黑天
欢喜剑 (Nandaka)
剑
毗湿奴
黑天
坚不可摧的刀锋,用来杀死无数的恶魔。
楼陀罗法宝(Raudrastra)
湿婆
阿周那
兽主法宝 (Pashupatastra)
湿婆
湿婆用于解放生物。
毗那迦 (Pinaka)
弓
湿婆
持斧罗摩、遮那竭
被罗摩破坏。
勝利神弓 (Vijaya)
弓
湿婆
持斧罗摩、迦爾納
弓弦不会断。用来杀死三城。
摩醯首罗法宝(Maheshwarastra)
湿婆
包含湿婆第三只眼的力量。发射光束,使目标变成灰烬。
战斧 (Parashu)
斧
湿婆
持斧罗摩、象头神
由湿婆给予持斧罗摩。
月靥 (Chandrahas)
剑
湿婆
罗波那
甘提婆 (Gāṇḍīva)
弓
梵天
生主、因陀羅、苏摩、伐楼拿、阿周那
声吠陀(Sabda-veda)
阿周那
防止对手隐形。
消失(Antardhana)
俱毗羅
阿周那
能够使物体和人消失。
智慧法宝(Prajnastra)
阿周那、德罗纳
用来恢复人的感官。
雨神法宝(Parjanyastra)
阿周那
为毗濕摩解渴。 [ 17]
熾盛光(Tej Prabha)
蘇利耶
阿周那
阿周那在天界获得。
止风法宝(Sailastra)
罗摩、黑天、因陀羅耆特、阿周那、迦爾納.
用来让强风消失。
蒸发(Visoshana)
因陀羅
阿周那
可以烘干任何东西。[ 19]
放光法宝(Jyotiksha Astra)
蘇利耶
阿周那
能够驱散黑暗。
妙翼(Sauparna)
善佑王
释放野鸟。
牛增(Govardhana)
弓
毗湿奴
毗杜罗
甘露盔甲&耳环(Kavasa Kundalam)
盔甲
蘇利耶
迦爾納、因陀羅
完全由甘露 制造。
参见
参考
^ Astradhari (Astradhari) meaning in English - ASTRADHARI मीनिंग - Translation . dict.hinkhoj.com. [2022-05-0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4-05).
^ Ramayana and Mahabharata: Stori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 www.asiahighlights.com. [2022-04-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3-24) (英语) .
^ Parshuram Jayanti 2021: 10 Interesting Things To Know About Parshuram . NDTV.com. [2022-04-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5-21).
^ Narayan, R. K. The Ramayana : a shortened modern prose version of the Indian epic (suggested by the Tamil version of Kamban).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6: 13. ISBN 9780143039679 .
^ divya . Bhaktivedanta Database. [27 July 2018]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3-18). A concordance of occurrences of the word divya in the Bhagavad-gita and other sacred texts, with a translation for each occurrence.
^ The Mahabharata, Book 3: Vana Parva: Kairata Parva: Section XL . www.sacred-texts.com. [2018-01-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4-12).
^ Bodhasarananda Swami. Stories from the Bhagvatam . Advaita Ashrama. 2016 [2022-05-02 ] . ISBN 978-81-7505-814-9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6-26). There, Mahadeva told him: "I cannot help you either. Go to Vaikuntha. Nobody but Sri Hari can save you."
^ Sri Swami Vishwananda. The Essence of Shreemad Bhagavatam . Bhakti Marga Publications. 2016: 308 [2022-05-02 ] . ISBN 978-3-940381-52-1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01). , Quote: "Lord Shankar looked and said, "Aaah! I can't help you. Go to Maha Vishnu."
^ The Mahabharata, Book 8: Karna Parva: Section 89 . www.sacred-texts.com. [2018-01-1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2-22).
^ Paramahamsa Sri Swami Vishwananda. Shreemad Bhagavad Gita: The Song of Love . Publishdrive. 2017 [2022-05-02 ] . ISBN 978-3940381705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1-03).
^ Valmiki Ramayana - Yuddha Kanda . www.valmikiramayan.net. [2022-05-0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2-24).
^ The Mahabharata, Book 3: Vana Parva: Tirtha-yatra Parva: Section CLXIX . www.sacred-texts.com. [2020-05-0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6-14).
^ The Mahabharata, Book 3: Vana Parva: Tirtha-yatra Parva: Section CLXXI . www.sacred-texts.com. [2018-01-1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6-16).
^ The Mahabharata, Book 7: Drona Parva: Dronabhisheka Parva: Section XIX . www.sacred-texts.com. [2021-11-0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5-06).
^ Oppert, Gustav Salomon. On the Weapons, Army Organisation, and Political Maxims of the Ancient Hindu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Gunpowder and Firearms . Higginbotham. 1880: 30 . Narayanastra most powerful.
^ The Mahabharata, Book 7: Drona Parva: Drona-vadha Parva: Section CC . www.sacred-texts.com. [2020-05-0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8-10).
^ 17.0 17.1 The Mahabharata, Book 6: Bhishma Parva: Bhagavat-Gita Parva: Section CXXIII . www.sacred-texts.com. [2021-11-0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1-21).
^ Rao, Desiraju Hanumanta. Valmiki Ramayana - Baala Kanda - Sarga 76 . www.valmikiramayan.net. [2022-05-0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4-11).
^ The Mahabharata, Book 3: Vana Parva: Tirtha-yatra Parva: Section CLXX . [2022-05-0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