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燦

楊芳燦(1753年—1815年),字蓉裳、字才叔[1]江蘇省常州府金匱縣(今江蘇省無錫市)人,清朝政治人物、文學家。

生平

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乾隆四十四年,任慶陽府環縣知縣。后改伏羌縣知縣,平定當地回民叛亂。乾隆五十二年,任寧夏府靈州知州[2]。嘉慶三年,甘肅平涼府知府。后入朝任戶部廣東司員外郎[3]。因母喪丁憂歸鄉,主講衢州正誼書院、杭州詁經精舍錦江書院。著有《芙蓉山館詩文鈔》[4]

曾祖父為楊宗濂,祖父楊孝先。伯父楊潮觀、父楊鴻觀。有從兄楊掄、弟楊揆楊英燦。有子楊承憲楊承惠;從子楊承懋楊承慧楊承愻。女婿秦承霈龔瑞穀張嗣敬。孫楊應韶楊應融

參考

  1. ^ 皇清書史 ,1冊14卷 ,455
  2.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4343號
  3. ^ 碑傳集 ,7冊108卷 ,96
  4. ^ 《清史稿》(485卷):芳燦,字蓉裳。母夢五色雀集庭樹而生。詩文華贍,學使彭元瑞大異之。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廷試得知縣,補甘肅之伏羌。回民田五反,縣民馬稱驥應之。未發,芳燦從稱驥甥馬映龍偵得,立捕斬之,因城守。賊奄至,以無應,解圍去。憾映龍洩其謀,揚言映龍故與通,約五日後獻城也。阿桂逮映龍,將殺之,卒以芳燦言得免。敘功,擢知靈州,顧不樂外吏,入貲為戶部員外郎。與修會典,益務記覽。為詞章,嘗曰:「色不欲麗,氣不欲縱,沉博奧衍,斯駢體之能事矣。」丁母憂,貧甚,鬻書以歸。著芙蓉山館詩文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