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萬博人 (发音: [ovambo] (ⓘ ) ),又稱為安博人 (Ambo)、阿萬博人 (Aawambo)、奧瓦萬博人 (Ovawambo)等,是漠南非洲 的一個民族,同時也是納米比亞 最大的民族,佔了該國一半以上的人口,也分布在安哥拉 南部[ 1] [ 3] 。奧萬博人總人口數約160萬,其中97%信仰基督教路德宗 。而奧萬博人的語言為恩敦加語 ,屬於尼日-剛果語系 。
奧萬博人大致分布區域。
地理環境
奧萬博人居住於納米比亞 北部的沙漠平原和安哥拉 南部的庫內納省 ,屬於一跨境民族,而他們居住的地方可以稱為奧萬博蘭 (Ovamboland)[ 4] ,亦即奧萬博人居住的地區。他們居住區為熱帶莽原 氣候,雨季時擁有豐富的降雨,為當地帶來求生所需的水並孕育莽原植被,而在旱季時,該地滴雨不落,奧萬博人已經適應了這樣的氣候環境,並發展出適合當地的求生模式。[ 5]
歷史沿革
奧萬博人在西元14世紀時從各地遷移到目前的居住地,[ 6]
並在當時定居於現今納米比亞 和安哥拉 的邊境,而17世紀時,奧萬博人又向南北兩端擴張。由於在新帝國主義 時期之前,他們採取孤立的游牧生活,因而奧萬博人在當時具有相當的獨立性,也並未受到阿拉伯商人以及歐洲人的影響。在德國 於1884年占領殖民納米比亞後,德國殖民政府對奧萬博人採取不干預的態度,只專心經營其在南部以及沿海地區的事業。[ 6]
1970年安哥拉的民族地圖(奧萬博地區標有淺粉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德國戰敗,納米比亞被英國 控制的南非 併吞,而安哥拉一直由葡萄牙 控制。此時殖民式經濟進入奧萬博人的生活中,熱帶栽培業和礦業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模式。
在1920年代開始,民族自決 風潮瀰漫全球,也影響了奧萬博人,使得他們掀起了數次武裝抵抗運動,但仍不敵英葡兩國先進武力而遭到擊敗。南非政府控制納米比亞後,在其中建立警戒區(police zone)[ 7] ,隔離奧萬博人和歐洲人與其他黑人民族的互動,但最後因為警戒區與南非本身勞動力短缺,南非政府允許他們以移工身分流動,但其人權受到高度打壓。[ 4]
南非於1948年將其種族隔離政策 實施於奧萬博人居住區[ 6] [ 8] ,並在1973年宣布該地為“自治區 ”,但仍無法抵擋奧萬博人的獨立慾望以及對南非的厭惡,1966年起納米比亞各方勢力向南非開戰以追求獨立,經歷多年戰爭後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而其中也包含北部的奧萬博人,另外較少部分的北部奧萬博人也隨著安哥拉獨立。[ 6] [ 9]
社會、家庭與婚姻
奧萬博人的小屋。
傳統的住宅 (home)是一個小屋 (hut)的複合體,被由垂直木棍所製成的柵欄包圍,該小屋複合體像是一座有兩個大門的迷宮,很容易在住宅內迷路。每個小屋通常都有不同的用途,例如Ondjugo( 女人的住宅)或Epata( 廚房)。
奧萬博人的婚姻與家庭形式受到基督新教影響,婚姻上採取一夫一妻制 ,以符合基督教對於婚姻的要求。而其社會組織為父權制 大家族,同時由許多核心家庭 住在一個住宅中,數個核心家庭構成一個住宅,數個住宅構成一個部落 ,家長和酋長 皆由男性出任。[ 10]
產業與生活
奧萬博人的傳統產業重視穩定的生活,其生產活動包含農業、牧業和手工業。[ 10] 農業方面,他們種植小米 、高粱 (iilyavala)和一種被稱為omakunde的豆類。[ 4] 在旱季或著乾燥地區,甚至是平常的奧萬博家庭,都會透過放牧牛羊來獲取動物的奶汁[ 10] ,奧萬博人的畜牧業著重動物奶汁(omashini)[ 4] ,而非屠宰牲畜獲得肉類(ombelela),其肉類食物來源多依靠漁獵。
在奧萬博蘭的農村草原。
奧萬博人的傳統手工業包含釀酒和生活器材的製造。他們釀酒的材料五花八門,除了常見的水果原料外,根據當地《新時代》 報導,他們發現衣服、鞋子和輪胎開始被奧萬博人作為釀造酒類的原料,這樣被釀出來的酒類稱之為omangelengele ,雖有毒性卻受到奧萬博人的歡迎。生活器材上,他們善用能取得的任何原料,包含木頭、動物骨骼牙齒以及金屬,創造出獨具特色的、陶器、珠寶、木梳、木鐵矛、箭頭、裝飾華麗的匕首、樂器和象牙鈕扣等物件。
在殖民時代,奧萬博人狩獵大象來滿足殖民者對象牙 的需求,他們幾乎使得他們所在地的大象瀕臨滅絕。[ 11]
在英國 殖民勢力進入奧萬博地區後,受當局政策影響他們也開始經營熱帶栽培業以及礦業。
現代以奧萬博人為主體的國家納米比亞 ,其生產總值有百分之二十為礦產出口,而該國有一半人口從事農業,但獲利分配不均,其中大部分利益均為政商高層以及跨國企業掌控,因此許多奧萬博人仍然生活在貧窮下。
宗教與節慶
位於翁圭迪瓦 的路德教會。
傳統宗教
現今約有百分之三的奧萬博人信仰傳統宗教。傳統上奧萬博人相信火焰是神聖的,而他們的至高神在遙遠的過往創造了人類。[ 4] [ 12] [ 13]
傳統儀式涉及火焰和舞蹈,他們也崇尚圍著火堆時,投入草藥並吸取煙霧。傳統上部落中的祭司擁有很高的地位,作為部落中面對超自然存在時的代表。[ 14] [ 15]
基督教
十九世紀時基督教 傳入奧萬博聚居區,當時信仰路德宗的芬蘭傳教士 進入該地,經過努力使得奧萬博人皈依基督教,至今該族已有百分之九十七的人口信仰基督教。且基督教文化也影響他們,例如當地女性的衣著,便是受芬蘭傳教士穿著影響[ 16] ,而呈現頭巾和全身長裙。雖然現今奧萬博人多數信仰基督教,但仍保有許多傳統祭典與儀式,如婚禮便融合基督教形式與傳統做法,有時也保有在營火邊歌舞的習俗。[ 13]
節日
奧萬博人為納米比亞 的主體民族,故納米比亞的國定節假日深深受到奧萬博人節日的影響。
基督教節慶:由於奧萬博人有極高比例信奉基督教,其文化中節日的部分也充滿許多基督教的節慶。其中奧萬博人慶祝的節慶有受難節 (復活節 前的星期五)、復活節以及升天日 (復活節後四十日),以及最重要的聖誕節。
國家節慶:居住在納米比亞的奧萬博人會透過慶祝和國家歷史相關的節日,來共同紀念過往的歷史記憶。其中屬於國家節慶的有獨立日(3月21日,慶祝納米比亞自南非 獨立)、卡辛加節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7] (5月4日,紀念南非空軍轟炸卡辛加難民營造成嚴重傷亡)以及英雄日(8月26日,紀念反南非武裝起義),而卡辛加位於安哥拉 境內,這場悲劇在安哥拉也成為節日被紀念。
藝術與文學
棕櫚托盤藝術品。
奧萬博人的藝術表現在其舞蹈和音樂上。他們的舞蹈音樂皆沒有特定的動作與規範,僅重視表演者需要跟隨統一的節奏規律。舞蹈和音樂是他們在重大慶典活動時,表現集體歡騰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8] 的重要元素。
現況
奧萬博人自從受到英國 殖民後,英國人帶來的西化生活方式逐漸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型態,奧萬博人如今已經走入現代化,不論都市還是農村,西式生活已經取代了傳統的部落生活。
正在編織的奧萬博女孩。
奧萬博人是納米比亞 的主體民族,佔該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這使其文化得以在納米比亞發揚光大,而納米比亞人口密度低,因此他們在納米比亞得到充分的生存空間。在安哥拉 ,奧萬博人是少數民族,僅佔該國百分之二的人口。語言上,奧萬博人現今仍然將其母語恩敦加語 作為第一語言,在納米比亞境內,龐大的奧萬博人口使得恩敦加語在使用上毫無困難,得以和大量同胞溝通,而和非奧萬博人溝通時,他們也會使用英語 和南非語 。[ 10]
政治上,奧萬博人作為納米比亞的多數,他們透過民主的方式在該國發揮其影響力。在非洲奧萬博人居住區在整體上較為安定,戰爭與衝突在過去已經結束了。
另見
奧萬博蘭的旗幟
參考資料
^ 1.0 1.1 Namibia: People and Societ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A Factbook, United States; "about 50% of the population belong to the Ovambo tribe", total population: 2.4 million
^ 2.0 2.1 2.2 The Ambo, Ndonga people group are reported in 2 countries . [25 December 201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1-29).
^ Adebayo Oyebad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Angola . Greenwood. 2007: 7 [2019-06-01 ] . ISBN 978-0-313-33147-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14).
^ 4.0 4.1 4.2 4.3 4.4 Victor L. Tonchi; William A. Lindeke; John J. Grotpeter.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Namibia . Scarecrow. 2012: 330–331 [2019-06-01 ] . ISBN 978-0-8108-7990-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14).
^ Molefi Kete Asante; Ama Mazama. Encyclopedia of African Religion . SAGE Publications. 2008: 717 [2019-06-01 ] . ISBN 978-1-5063-1786-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14).
^ 6.0 6.1 6.2 6.3 Jamie Stokes. Encyclopedia of the Peoples of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 Infobase. 2009: 530 [2019-06-01 ] . ISBN 978-1-4381-2676-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06).
^ Police Zone, Historical Are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Gregor Dobler. Traders and Trade in Colonial Ovamboland: Elite Form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Consumption under Indirect Rule and Apartheid, 1925-1990 . Basler Afrika Bibliographien. 2014: viii–ix, xxii–xxiv [2019-06-01 ] . ISBN 978-3-905758-40-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10).
^ Gregor Dobler. Traders and Trade in Colonial Ovamboland: Elite Form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Consumption under Indirect Rule and Apartheid, 1925-1990 . Basler Afrika Bibliographien. 2014: 49–58 [2019-06-01 ] . ISBN 978-3-905758-40-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11).
^ 10.0 10.1 10.2 10.3 Ambo peopl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James Stuart Olson. The Peoples of Africa: An Ethnohistorical Dictionary . Greenwood. 1996: 26 [2019-06-01 ] . ISBN 978-0-313-27918-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10).
^ Harding, J. R. Interpreting the 'White Lady' Rock-Painting of South West Africa: Some Considerations. The South African Archaeological Bulletin. 1968, 23 (90): 31. doi:10.2307/3887746 .
^ 13.0 13.1 Anene Ejikem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Namibia . ABC-CLIO. 2011: 9–10 [2019-06-01 ] . ISBN 978-0-313-35891-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11).
^ Loeb, Edwin M. Kuanyama Ambo Magic.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 1955, 68 (269): 291. doi:10.2307/536908 .
^ Terje Tvedt. A History of Water: The world of water . I.B.Tauris. 2006: 453–461 [2019-06-01 ] . ISBN 978-1-85043-447-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13).
^ Anene Ejikem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Namibia . ABC-CLIO. 2011: 9–10, 44–45 [2019-06-01 ] . ISBN 978-0-313-35891-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11).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納米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 駐納米比亞大使任小萍出席納卡辛加節紀念活動(2009/5/5) . [2019-06-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6-01).
^ 王樹生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青年研究》2015年第3期 , 關於集體歡騰:與塗爾幹理論遺產的對話維度 . [2019-06-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