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江 |
---|
|
|
源頭 | |
---|
• 位置 | 浙江宁波奉化四明山大湾岗 |
---|
• 海拔 | 750米(2,460英尺) |
---|
|
河口 | 宁波三江口 |
---|
流域面積 | 2,223.0 km2(858.3 sq mi) |
---|
|
長度 | 93.1公里(57.8英里) |
---|
流量 | 37.9 m3/s(1,340 cu ft/s) |
---|
奉化江是中国浙江宁波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得名于流经的奉化[1],奉化江为甬江的一条支流[注 2],发源于奉化区溪口镇四明山大湾岗,此后东流出亭下水库至江口,依次与东江和鄞江汇合,最后向北至宁波三江口与姚江汇合成为甬江。奉化江自江源至三江口全长93.1公里,流域面积2223平方公里[2]。
奉化江及其支流为宁波重要的水源地。奉化江水系中的众多水库为宁波市供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奉化江流域水利治理的历史悠久,形成了以它山堰为代表的一系列节制工程[4]。而奉化江干流和支流上的灵桥和方桥则是宁波较早的近代桥梁[5]。
地理
奉化江是一条由多条支流汇聚而成的河流。河流主源为剡江,发源于溪口镇四明山大湾岗董家彦村,河源海拔750米。从大湾岗至公棠称晦溪,建有亭下水库。晦溪于公棠,汇康岭溪(即剡溪)后改称剡江。此后河流继续东行,流经溪口和萧王庙街道,直至江口街道的方桥三江口,剡江与东来的东江汇合,始称奉化江。此后河流向北与西来的鄞江汇合,向北蜿蜒进入宁波市中心,在宁波三江口与西来的姚江汇合,此后改称甬江。从源头至方桥三江口河流全长66.7公里,自方桥三江口至宁波三江口河流长26.4公里[2]。
水文上,奉化江平均比降为8.1‰,流域面积2223平方公里。其中,方桥三江口以下河道平均比降小于十万分之一。这段河道蜿蜒曲折,形成了大量的河湾。其中最大的弯道为杀鸡湾,周长3.5公里,但其上下口之间的距离仅350米。铜盆浦湾为奉化江的第二大湾,周长1.87公里,上下口间距250米,目前已经截弯取直[2]。
地质史上,奉化江形成于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期间。最初的河流为两支,其中一支经宁波市区、庄桥,在棉丰注入灰鳖洋。另一支则为东江古河道,经邱隘、梅墟、张鉴碶,于灰鳖洋与第一支汇合。后经河流改道,形成目前两江汇聚于方桥三江口的格局[2]。
支流
奉化江的主要支流包括东江、县江和鄞江。
东江发源于奉化尚田镇境内的薄刀岭冈,至方桥三江口与奉化江上游剡江汇合。东江全长41.7公里,出河源后称称白溪,又称牌溪,在尚田孙家村与方门江汇合后始称东江。此后流经尚桥、西坞、南浦,在方桥汇合县江,此后汇入奉化江[2]。
县江发源于奉化大堰镇境内的大公岙,至方桥与东江汇合。县江全长69.5公里,出河源后为西南-东北流向,在南溪口折向东北,至横山截流形成横山水库。出水库后,县江流经尚田、奉化城区、南渡,至方桥汇入东江[2]。
鄞江发源于四明山白肚肠岗,至横涨附近汇入奉化江,全长69.4公里[6]。鄞江源头称为大皎溪,出源头后北流,至半岭东流,穿行于四明山的峡谷之中,于周公宅建有周公宅水库。此后河流继续向北,与发源于余姚市鹿亭乡境内的小皎溪汇合,始称樟溪。两河河口处建有皎口水库。此后鄞江东流至鄞江镇,受唐代水利工程它山堰节制。出它山堰后河流始称鄞江,此时河道开始受到潮水影响,于横涨附近汇入奉化江[2]。
水利
水库
奉化江支流众多,沿线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其中较大的水库有亭下水库、横山水库、皎口水库、周公宅水库等。这些水库成为宁波重要的水源。
亭下水库位于奉化江上游的西晦溪,在溪口镇高岙村建坝。水库于1977年7月开工,1984年9月通过验收。水库库容1530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9800万立方米。建成后,水库通过自然河道和东江引水工程、育王岭隧洞分别服务于奉化区萧王庙街道、西坞街道和鄞州区姜山河网以及北仑区岩泰水系[7]。
横山水库位于奉化江主要支流县江,在尚田镇许家村西侧设坝。水库于1957年9月开工,后经反复修改设计,于1966年4月竣工。此后水库于1982年扩建,1993年底竣工。此时水库库容达到1118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为7640万立方米。水库主要使用县江河道作为供水渠道,目前并入亭下水库灌区[7]。
皎口水库位于奉化江主要支流鄞江上游大皎溪、小皎溪汇合处,在海曙区章水镇密岩村设坝,为宁波市境内首座圬工坝水库。水库始建于1970年5月,建成于1975年1月。水库库容1198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7817万立方米,主要作用为减小下游洪涝威胁,同时提供供水和灌溉的功能[7]。
周公宅水库位于鄞江上游大皎溪上,皎口水库上游15千米,在章水镇原周公宅村下游设坝,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水库始建于2003年2月18日,建成于2007年1月21日,总库容1118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9570万立方米[8]。周公宅水库与皎口水库形成梯级串联水库,其原水输送至日产50万吨自来水的宁波毛家坪水厂,生产的自来水利用高度差输送至宁波供水环网,供整个宁波市区使用[3]。
它山堰
奉化江是一条感潮河流,因而来自东海的咸潮可以进入河道,影响沿岸的农业生产。同时,上游的山洪也可能为害两岸的居民。对于奉化江支流鄞江而言,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公元833年,鄮县令王元暐主持修建它山堰,将鄞江分为外江(即鄞江)和内河(即宁波南塘河)两路,能够自行调节旱季和雨季内河的供水,承担阻咸蓄淡、排洪泄涝的功能。这一水利工程灌溉七乡农田24万亩,也为唐代宁波州城确立于三江口起到了重要作用[4]。
交通
航运
奉化江在宋、元时公棠以下剡江直至三江口均可行船,但由于河床淤积,目前船只仅能通行至奉化萧王庙街道[2]。历史上,奉化江下游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宁波老城东渡门外,今江厦公园附近原江厦码头一度商旅云集,也曾是日本遣唐使的登岸之处[9]。目前,奉化江上正在建设方桥港区,规划500吨泊位26个,为杭甬运河的支线港[10]。
跨河设施
奉化江及其支流上建有桥梁的历史悠久。东津浮桥(即灵桥)建于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几乎与宁波城市同龄[11]。支流鄞江上的百梁桥建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使用上百根圆杉架设而成,桥面上建有23间廊屋[12]。奉化江流域较早出现了近代桥梁。县江上的方桥建成于1906年,为下承式弓挂钢桁梁架桥梁,曾有“四明第一桥”之称,现有桥梁为2010年重建[5]。而原灵桥浮桥在经历了多次事故后于1936年由德国西门子洋行承包改建为独孔大环桥,此后历经70余年仍然完好,成为宁波的地标[11]。目前,奉化江上的桥梁大都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并采用与灵桥类似的拱形桥形[13]。2012年5月,穿越奉化江江底的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东门口(天一广场)-江厦桥东区间隧道贯通,成为奉化江上首条隧道和宁波首条跨江地铁隧道[14]。
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的跨奉化江桥梁和隧道列表如下。
历史文化
中华民国政治人物蒋中正出生于奉化江上游剡江畔的溪口镇中。蒋氏发迹后回乡大兴土木,在剡江沿岸的武岭路上兴建和改建了丰镐房、小洋房、文昌阁等建筑。这些建筑因其历史和政治价值而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16]。
注释
参考资料